懷孕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同時懷孕過程中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很多孕婦就是因為不小心,而導致胎死腹中的,你知道孕婦準媽媽注意什麼嗎,孕婦準媽媽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孕婦飲食注意什麼,一起來看看文章介紹吧。
孕婦準媽媽注意什麼
1、感冒不要亂服藥
消炎痛是孕婦禁忌退熱藥,阿斯匹林孕32周後也不宜使用。抗菌素,孕婦感冒如沒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如扁桃體炎、血壓高、咳黃痰、流濃涕等,可不用抗菌素。祛痰、止咳藥,一般比較安全,但含碘製劑的止咳藥,孕婦不宜使用。
2、孕婦拉肚子怎麼辦
孕婦拉肚子有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首先暫時不要吃東西,進行適當補液,補足因拉肚子而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尤其是鉀離子,還要補充失去的熱量。可以給孕婦準備一些流體易消化的稀飯,倘若不是很嚴重,空空肚子就好了。在補液的同時,要密切觀察胎兒的情況是否良好,有無流產或早產的徵兆。 如果胎兒的情況異常,應馬上到醫院就診,不得大意。
3、妊娠期正確睡姿
在懷孕早期,三個月之前,準媽媽的睡姿都是可以隨意的,沒有一個固定的姿勢,主要是自己舒服就行了,不管你是躺著還是仰臥著都可以,但是千萬不要出現趴睡或者是摟東西睡覺的情況,如果有,要在前期儘量改掉。
妊娠中期(4~7個月),此期應注意保護腹部,避免外力的直接作用。如果孕婦羊水過多或雙胎妊娠,就要採取側臥位睡姿,這可以讓孕婦舒服些。如果孕婦感覺下肢沉重,可採取仰臥位,用鬆軟的枕頭稍抬高下肢。
妊娠晚期(8~10個月),此期宜採取左側臥位,此種臥位可糾正增大子宮的右旋,能減輕子宮對腹主動脈和髂動脈的壓迫,增加對胎兒的供血量,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4、洗澡要注意
婦女懷孕以後,汗腺和皮脂腺會分泌旺盛,表現為容易出汗,因此孕婦應經常洗澡,勤換衣服,減少皮膚疾病。但洗澡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洗澡時,浴室內由於通風不良,空氣混濁,溼度大,就會降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再加上熱水的刺激,會使人體內的血管擴張,會造成洗澡時昏倒情況。如果孕婦洗澡時間過長,除發生以上情況外,還會造成胎兒缺氧。因此,一般孕婦一次洗澡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或以孕婦本身不出現頭昏、胸悶為度。
孕婦洗澡忌坐浴
孕婦去洗澡的時候,最好不要採取坐浴,因為這種洗澡方式對孕婦本身沒有好處的,主要是因為洗澡的髒水會進入陰道,因為懷孕了,陰道的防病能力就會降低,容易引起婦科疾病,甚至會導致早產的情況,所以千萬不要坐浴哦,特別是公共場所的坐浴。
水溫不宜過高
據有關專家研究,孕婦洗澡水溫過高會影響胎兒大腦發育。當然熱水使孕婦體溫較正常體溫升高1.5度時,胎兒腦細胞發育就有可能停滯,當升至3度時,胎兒腦細胞就有被殺傷的危險。因此,孕婦洗澡水溫不宜過高。
孕婦飲食注意什麼
1、不宜長期高脂肪飲食
在孕期,孕婦需要適當增加對脂肪的攝入,但如果孕婦長期高脂肪膳食,勢必增加胎兒罹患生殖系統癌瘤的危險。長期多吃高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同時,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發生乳腺癌,不利母嬰健康。
2、不宜過量攝入高蛋白質
醫學研究認為,蛋白質供應不足,易使孕婦體力衰弱,胎兒生長緩慢,產後恢復健康遲緩,乳計分泌稀少。故孕婦每日蛋白質的需要量應達90-100克。但是,孕期長期高蛋白飲食,會影響孕婦的食慾,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容易引起腹脹、食慾減退、頭暈、疲倦等現象。
3、不宜高糖飲食
血糖偏高的孕婦容易生出體重過高的胎兒,也容易導致胎兒先天畸形、出現妊娠毒血症等。大量醫學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使孕婦機體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病毒感染,不利優生。
4、不宜長期高鈣飲食
孕婦盲目地進行高鈣飲食,大量飲用牛奶,加服鈣片、維生素D等,對胎兒有害無益。孕婦補鈣過量,胎兒有可能得高血鈣症,出生後,患兒會囟門太早關閉、顎骨變寬而突出等,不利健康地生長發育。一般說來,孕婦在妊娠前期每日需鈣量為800毫克,後期可增加到1100毫克,這並不需要特別補充,只要從日常的魚、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攝取就夠了。
5、不宜過度鹹食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吃鹽量與高血壓率發病有一定關係,孕婦過度鹹食,容易引發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為了孕期保健,專家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應為6克左右。
結語:孕婦一個人身系兩個人的健康,所以說孕婦簡直就像是國寶一樣,需要被大家保護著,畢竟肚子裡還有一條生命,看了上文的介紹,大家對於孕婦的注意事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孕婦飲食一定要你仔細看,這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