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土地「漲價歸公」與周其仁和賀雪峰商榷

2020-12-24 財新
 

  程雪陽 ∣ 文

  「土地漲價是否應當歸公」是時下土地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周其仁、華生和賀雪峰幾位先生已經在這個問題上發表了許多重要的見解,但爭論已久並沒有達成共識。上述幾位先生主要是從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視角來討論這個問題,唯獨沒有法律和法學的視角,不免有所缺憾。因此本文著力從法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土地漲價要不要歸公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分析土地為何會增值,或者說土地增值的來源有哪些。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法學院的Eric T. Freyfogle曾經對土地增值做過一個較為中允的分類。他認為,所謂土地增值大致由三個因素引起。即,土地自然屬性帶來的增值(比如氣候、土壤構成、區位變化等),土地權利人的改良(比如施肥、平整等),社會因素帶來的增值(比如人口集聚、國家發展戰略、城市化、城市規劃等)。如果這種分類可以成立的話,那麼將基於社會因素而引起的土地漲價「部分歸公」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有部分土地增值,確實不是基於土地權利人的努力而產生的。

相關焦點

  • 華生:土地漲價,收益應歸誰?——四答周其仁教授的批評
    【華生專著《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自出版以來,引起學界極大爭議,華生先後與周其仁、盛洪等激辯城市化進程中土地該不該私有化、小產權房該不該合法化、土地漲價收益應歸公還是歸當地農民等關鍵問題。因此,這裡的實質在於,城郊土地改變用途和規劃的增值,是否應當與勤勉的勞動所得或儲蓄投資的資本所得一視同仁,照章納稅、收益歸己?周其仁教授多年來是漲價歸己的堅定捍衛者。他最近更強調,「土地漲價歸公」「這句動員力極其強大的綱領性口號,其邏輯前提都是錯的。」「在市場形成的價格裡,與某一商品或要素的供應者『無關』的因素實際上數之不盡,所有這些『無關的』漲價收益要不要歸公?」
  • 黃小虎:土地制度改革之爭
    認為土地制度改革只是打補丁,問題就出在沒有看到基本經濟制度與具體的體制機制安排,雖有聯繫但又有區別,把二者混為一談了。把體制機制與基本經濟制度混為一談,就可能把主張改革的人,統統上綱上線為反對社會主義制度,不利於調動大多數幹部和知識分子的積極性。賀雪峰同志十分強調土地「漲價歸公」,但他把歸公理解為歸政府,我認為是片面的。計劃經濟時期的國家徵地。
  • 賀雪峰:土地和農村依然是中國穩定的根基
    耕地拋荒是否普遍,其原因是什麼呢?保證耕地面積對糧食安全維護有何意義呢?近日,時代財經專訪了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賀雪峰教授。賀雪峰指出,拋荒現象現在較為普遍,主要是農產品價格走低,農民為了調節生產進行季節性拋荒。
  • 辨「土地漲價要歸公」
    這裡要推敲「土地漲價歸公」的道理。實話實說,這句動員力極其強大的綱領性口號,其邏輯前提卻是錯的。讓我們一起來推一推。說土地漲價要歸公,理由是這類漲價與土地主人的努力無關,倘若漲價不歸公,就鼓勵了「不勞而獲」,導致分配不公。問題來了:在市場形成的價格裡,與某一商品或要素的供應者「無關」的因素實際上數之不盡,所有這些「無關的」漲價收益要不要歸公?
  • 賀雪峰:為什麼說中國土地制度是全世界最先進的——答黃小虎先生
    黃小虎先生認為,「我國農民至今仍然較多具有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直接結合的性質,屬於個體勞動者」,應當分享到所徵收土地「漲價」的利益,「按原有用途補償就是一種倒退」,「主張讓被徵地農民分享土地增值,並不是主張把土地漲價收益都歸他們」,「但原則應該明確是分享,而不是任何一方獨享,主張土地漲價歸政府,恐怕是過於片面了」。
  • 土地漲價收益歸公的理由何在
    在聖經中,土地是上帝的,所以土地產權歸上帝所有。這裡的上帝,其引申含義就是國家或政府。土地產權歸上帝所有,也即歸國家所有。  事實上,除了皇帝(或上帝)外,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完全意義上的土地產權私有制度。所謂的土地私有,其實是私有化程度相對較高而已。
  • 【讀+訪談】賀雪峰:動動土地制度,就能產個金娃娃,天下哪有這好事
    賀雪峰剛開始並不做土地制度的研究,之所以轉向這個領域,據他說,源於一件事情的刺激。那時候,大城市周邊的一些農村,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蓋房子,然後賣給城裡人,很快發家致富。一些經濟學家就驚呼,這不需要國家投入一分錢,農民就自主地城市化了,多好啊。賀雪峰當時就有一個疑問,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子就能夠發家致富,有沒有這麼容易的致富之路呢?
  • 孤魂野鬼式城愁與水中望月式鄉愁——兼與李昌平、賀雪峰、熊萬勝商榷|文化縱橫
    通過家庭聯產責任制和鄉鎮企業制度而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廣大農民工,開始在市場機制的牽引下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的狀況。這種狀況在21世紀頭十年達到了一個高峰,其直接後果是2011年居住在城鎮的人口比例達到51.3%,首次超過了居住在鄉村的人口比例,且過了50%這一標誌線。當代中國開始進入到城市中國時代。
  • 華生:土地制度改革的實質分歧
    分歧之五:城市化土地增值分配與漲價歸公我們知道,周教授過去一直是「漲價歸公」的堅決反對者。理由是世上究竟哪一種商品的漲價,真的完全沒有社會因素,「為什麼偏偏單拿土地說事?」在我發表了《土地漲價歸誰?》的專文回應之後,這次周教授似乎又有了新說法。
  •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更名社會學院,賀雪峰任首任院長
    社會學院院長賀雪峰講話,他回顧了武漢大學社會學學科的發展歷程,代表社會學院全體教職工感謝武漢大學黨委和行政的肯定和支持。他表示,未來社會學院全體教職工將加倍努力,將武漢大學社會學學科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學科,不負學校的重託和全體師生的期盼。沈壯海表示,社會學系更名為社會學院,是武漢大學社會學學科發展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社會學學科多年努力奮鬥的結果,也是武漢大學社會學學科發展的新起點。
  • 道教人物:土地公
    土地神在民間也稱「土地公」,在中國充滿著人間等級色彩的神靈世界中,土地神可以說是地位最低的一種。在本世紀中葉以前,中國的大小村落,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會供奉這種地位卑微卻又保護一方平安的神。 土地神也有著顯赫的過去。
  • 兼與趙燕菁教授商榷
    究竟什麼是「土地漲價歸公」?「土地漲價歸公」這一表述來自孫中山,而孫中山說,他的這一思想來自美國19世紀政治經濟學家亨利·喬治(Henry George,1839~1897)的「單一地價稅」思想。但是,土地是自然資源而不是人的勞動產物,卻是一切財富的基礎,個人將其據為私有沒有正當性基礎。建立在私有土地產權上的地租,無非是對他人勞動的佔有,從根本上就不正義。他認為,土地的價值歸根到底來自社會發展(而不是公共服務),因此必須以土地公有制來取代私有制。這樣既能實現公平,也有助於經濟繁榮。
  • 極其普遍的信仰,一方土地的保護神土地公
    土地公,又叫土地爺、土地神、福德正神。在民間的信仰極為普遍。人們認為土地公是一方土地的保護神,在古時,凡是有百姓居住的地方就會有祭祀土地神的現象。土地公在神仙中級別相對較低,但是民間知名度最高的神仙之一,俗話說得好「別不拿土地公當神仙」。
  • 民間故事:土地公
    按照巫師的說法,弄樓屯的土地公是一個將軍。他騎馬仗劍,日夜巡視村莊,匡扶正義,讓幹壞事的人得到報應。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期裡,土地公是弄樓屯村民心目中主持公道的不二人選——人們有糾紛很少鬧到法庭,雙方爭辯難分難解時,就撂下一句:「你要不服,就跟我去廟堂發個毒誓!」一般情況下,做賊心虛的人便蔫了。
  • 林輝煌:與胡舒立商榷——「土地開發權」與「地上權」豈是一回事?
    按照《城鄉規劃法》規定,任何土地開發必須符合計劃許可,即使土地權利人所要改變的土地用途與發展計劃一致,也必須得到規劃機關的開發許可(農地之間變換用途者除外);獲得開發許可者必須在開發前先向政府交納100%的開發稅,即開發收益全部歸國家。儘管因為不同政黨輪流執政對土地政策造成一定影響,政府與土地權利人在土地增值收益上的分配比例時有變化,但是土地開發權歸國家所有卻始終是英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礎。
  • 南寧一小區「土地公」要搬到家門口 樓王變廟王?
    8月24日,,南寧市聯發尚品小區物業突然張貼告示,說要將位於小區圍牆邊的「土地公」搬遷到遊泳池旁邊,這兩天就要動工了。業主們卻對此表示反對。南寧市那舅社區莫屋坡隊長 莫紹琨:千百年來,我們的土地廟土地公都是在這裡的,當時是為了方便開發商開發施工,我跟開發商談好說,先搬到那邊去,建好之後再搬回來,我們籤有協議的。廣西聯發呈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客服 周經理:現在我們在積極協調處理。
  • 仙嶽山土地公牽手兩岸
    【核心提示】  10月27日,湖裡區仙嶽山土地公廟將迎來第三屆福德文化節。仙嶽山福德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許多前往臺灣墾殖的先民把土地公的香火和福德文化帶到臺灣並廣泛傳播。現在仙嶽山的福德文化已成為密切兩岸往來的重要紐帶。
  • 小偷太缺德,「土地公」也偷!
    厚街湧口北社土地廟內一尊土地公石像被偷激起村民公憤。16日,家住湧口北社的王先生準備去拜土地公的時候,發現他家附近一座土地廟內的一尊土地公石像,居然被人偷走了。「你說,土地公石像不值錢,他偷去有什麼用,太缺德了。」  在王先生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在湧口北社公園旁的土地廟,正好經過此處的同村的潤叔氣憤地指著土地廟神龕上破損的瓷磚告訴記者,石像是11月18日早上發現不見的,至今仍沒有找回。
  • 觀點|屈茂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行政協議性質說的商榷
    出讓的商業用地雖符合規劃,但其屬於市場中的商業用途,這種用途的土地出讓是經過招拍掛的市場競爭擇高價而出讓,這種用途也系公共利益?!如是說,土地出讓金提高後的高房價亦是因為公共利益而產生嗎?!該種該點將土地出讓行為中的國家利益損失歸咎於將其視為民事合同裁判實無道理。該觀點無非是想論證若作為行政協議審理,則會審查行政協議的合法性,因為可以取消非法的合同效力。
  • 仁和集團售賣祛痘產品消耗老字號仁和藥業口碑 律師:涉嫌消費欺詐
    其生產商不僅與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和藥業母公司)無直接關聯,也並非仁和藥業旗下子公司產品。  仁和凍乾粉並非仁和藥業旗下產品 商標歸屬仁和集團  仁和匠心寡肽修護凍乾粉的廣告宣傳頁上,仁和藥業的品牌LOGO十分顯眼,「大藥房有售」、「高效祛痘」等字眼均出現在廣告宣傳頁顯眼位置,不免讓人把該款產品與仁和藥業聯想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