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家孩子都去了培訓班,我家孩子不去補習,是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2020-12-13 騰訊網

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和分享更多育兒教育知識。

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培訓班教育

現在的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一到周末,很多孩子們都被送到各個培訓班去學習,有的是文化課補習班,有的是興趣技能班、才藝班。

一到雙休日,許多父母都是忙著接送孩子奔波於各種培訓班,學完這個學那個,所以在各大培訓機構門口,總能看到許多的父母守在門口,等著接孩子下課。

孩子在雙休日,根本得不到好好的休息和娛樂,都被父母報的培訓班給擠佔了,而且常常出現這個培訓班壓根就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父母在給孩子選擇培訓班的時候,忽略了注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認為多報培訓班,吃是為了讓孩子多方面發展,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為孩子今後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國大多數父母通常認為學習總是無害的,多學總是有益的,孩子學的越多越好,於是不顧孩子的真實內心,逼著孩子奔波於各種培訓班。

家長報班往往是一種從眾心理

對孩子學習內容的過分追求,實際上只是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和變異,競爭的偏執,面對現在「補課」盛行的現狀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不補就吃虧。這種從眾心理和焦慮心態,促使補課風愈演愈烈。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們是在重複學或者超前學習。

給孩子上一些培訓班,無可厚非,有時候也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如果把孩子可以在以後學習中完成的任務,提前學,看起來是超前,其實是透支。因為以後學校要的知識,培訓班先學一遍,到時候學校又要學一遍,這不是以犧牲孩子的時間為代價,學重複的東西嗎?

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培訓班教育?幾點建議:

1、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點來選班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感興趣了,自然就有學習的動力。但是興趣是因人而異的,天分和喜好也各不相同。

父母要因材施教,找到孩子最喜歡最適合的方向,因為只有針對性的為孩子報培訓班,才能使孩子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和提升,若只是按照家長的興趣和要求去學習,孩子必定提不起興致,變得很被動,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儘量給孩子一個快樂純真的童年

現在的孩子壓力已經很大了,家庭作業一大堆,還要報課外補習班、課外興趣班,使孩子很少有機會去接觸大自然,很少有人痛痛快快的享受童年的樂趣。

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教育現象。因為人生本身是一場馬拉松,父母要考慮的不是贏在起跑線上,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贏在終點。

我們應該要注重給孩子培養道德和素質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攀比學習成績、參加培訓班的數量。父母要給孩子一個純真的童年,讓孩子享受童年該有的樂趣,讓孩子接受除學習成績以外的知識和素養。

3、別讓培訓班成為孩子的一種負擔

父母對培訓班要客觀地看待,凡事過猶不及,像體育類、藝術類、文化類等,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好處的培訓班,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和取捨。

要考慮數量的適度,不要貪多,不要讓培訓班成為孩子的一種負擔,父母為孩子報什麼樣的培訓班,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商量,一起挑選,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學也不要強硬的讓孩子去學。

同時不要把周末或者放假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最好是給孩子一種合理安排上培訓班的時間,留出給孩子玩的時間,要不然孩子對產生厭煩和牴觸,而且孩子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學習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反而會消化不良,甚至引起厭學。真正的學習是快樂的,當快樂的心情不存在時,學習的效率也就非常有限。事實上,適當適量才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聯刪)

文稿:小李廣,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和分享更多育兒教育知識。喜歡幫我點讚並分享給好友。

相關焦點

  • 別家孩子都去了培訓班,我家孩子不去補習,是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培訓班教育現在的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一到周末,很多孩子們都被送到各個培訓班去學習,有的是文化課補習班,有的是興趣技能班、才藝班。一到雙休日,許多父母都是忙著接送孩子奔波於各種培訓班,學完這個學那個,所以在各大培訓機構門口,總能看到許多的父母守在門口,等著接孩子下課。孩子在雙休日,根本得不到好好的休息和娛樂,都被父母報的培訓班給擠佔了,而且常常出現這個培訓班壓根就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 4歲孩子11個早教培訓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已成為魔咒
    最近某社交平臺#早教班到底有沒有必要#上了熱搜,這個問題也成了眾多家長關注的熱點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背後,是新手爸媽們為孩子早教操碎了的心。4歲孩子11個早教培訓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已成為魔咒
  • 別人家孩子樣樣精通,我家孩子啥也不會,為啥總輸在「起跑線」上
    父母們有時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己教育的問題?或是別人家的孩子偷偷補習了,自家的孩子總是輸在起跑線上呢?我們都知道小孩的想像力比較豐富,如果從小讓他一直玩,或許只能培養他「玩心」,成績能好才怪!如果我們將孩子的學習和玩耍相結合,豈不皆大歡喜,大人高興孩子也能學到許多知識。
  • 孩子上幼兒園,小朋友都報英語培訓班,該快樂童年還是不輸起跑線
    朋友小路家的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每天放學時天真的女兒都接好幾張各種培訓班的宣傳單,而且她還嘰嘰喳喳地告訴媽媽說:同班的小朋友萱萱上的這家英語培訓班,紫涵也是,但是紫陌上的是另一家培訓班。原來淡定的朋友開始不淡定了,小朋友都在上培訓班,自己這不是明晃晃地輸在起跑線了嗎?她問我:是不是也該馬上迅速立刻報一個英語培訓班啊?確實是糾結!講兩件事吧,一件是兒子打球班上,有一個孩子小時候在國外呆過一段時間,現在回國讀書了。
  • 不能輸在起跑線? 高價少兒培訓班,該上不該上?
    美術、音樂、舞蹈、遊泳、籃球……這些五花八門的課外少兒培訓班大多都價格不菲,學費動輒上萬元,往往都貼著「著名專家授課」「國外先進教學模式」「一對一貼心輔導」「先進教學儀器」等標籤,吸引了不少家長報名。5月25日,四川在線發布網絡調查「高價課外培訓班該不該上?」
  • 從校外補習興趣班看孩子遭遇,認清偽命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當下無論大都市還是二三四線城市,哪怕是縣城鄉鎮,校外補習、興趣班都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請每一位家長放目自己所在城市,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是不是比比皆是?都說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可是這些補習班、興趣班,卻能獨善其身,而且數量與日俱增。這說明什麼?說明孩子的錢好賺,十拿九穩。每個家長在孩子身上所花的補習培訓費用都會心中有數,敢不敢曬出來?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還有下聯,「很多孩子死在跑道上」
    成人的上班時間大概是5天甚至不休息頂著7天上,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一周5天。為了不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極其嚴格,周末都取消,還在給孩子報培訓班。所以培訓班的火爆是必然的!以前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但是這句話還有另一個下聯,很多小孩死在跑道上!不是說很殘忍,其實現實如此,你不帶小孩報一個培訓班感覺跟不上潮流,感覺自己的孩子低人一等。所以培訓成了潮流!培訓的都賺錢了!甚至線上的培訓也搞得如火如荼,那生意豈能用一個好字形容呢?其實每個小孩都應該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但是很遺憾他們沒有!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作者:積極的麥子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包括老師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跑線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就會瘋狂地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到最後,搞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大地厭惡和排斥。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不知道這句話能造成孩子的影響
    父母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的家庭都在遵循這個道理,就害怕自己的孩子完了什麼都學不會,早因此各種的輔導班一起上。很多的地方也經常喜歡報導一些「天才」兒童,3歲背誦唐詩三百首,4歲背誦圓周率,8歲學完小學的全部課程……但是深究的話,這種事情真的很好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要做的不是報補習班
    假如你去問家長為什麼要幫小孩報那麼多補習班,「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往往這麼脫口而出。 而事實上,現在絕大多數孩子的起跑線都一樣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兩個孩子,一個可以讀書,一個不可以讀書,後者才是真正的輸在起跑線上。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卻輸掉了整個人生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無數家長的豪言壯語,也成了緩解家長焦慮的有效法寶,於是,孩子奔走在英語、奧數等各種補習班、大小考試之中。早上5點起來,晚上11點才睡覺,周末時間安排滿滿,就連暑假假期也是疲於奔命遊走於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之中。
  • 孩子都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嗎?未必吧!
    當今社會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留意到,對下一代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誰都不願輸在起跑線上。今天就來談談孩子的小學入學問題吧!首先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義務教育法》,其中對小學入學年齡的要求是這樣闡述的:(第十一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到底對不對?
    一些教育機構為了招攬父母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賺錢,就想盡一切辦法找好的宣傳語,反覆誇大這句話「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先說說這句話的害人之處!「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讓很多家庭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導致了社會的攀比之風,很多家庭明明不需要報輔導班和培訓班,但是面臨身邊鄰居和朋友的討論,慢慢被影響,也開始為孩子報各種班,導致了孩子正常的生活狀態發生改變,性格也會收到影響,活的會更加壓抑,這種壓抑有可能產生性格上的變化,嚴重了會造成性格扭曲!
  • 鄭強教授:我們的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可是被累死在起跑線上
    教育孩子成為了許多家長的一大難題,對於這些家長來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最重要的,所以為了讓自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起步早,不斷地逼迫孩子去學習,但這樣做真的正確嗎?在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身為網紅校長的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在現場演講時,又再度爆出金句表示:「我們的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可是被累死在起跑線上!」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他們都已經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在這條關於父母的起跑線上,他們幾乎都留在原地,就連黃磊黃渤都邁不出半步。電影裡的主人公拉吉的妻子想通過上名校來讓孩子在超越常人的起跑線上起跑,在她的心裡是這樣想的:「要是不上名校,那他長大就上不了名牌大學,如果不上名牌大學,那她就去不了外企上班;要是去公立學校,就會學壞,要是學壞了,就會吸毒。」
  • 我家孩子不笨 書讀了 輔導班報了,沒輸在起跑線,輸在了哪兒?
    孩子高興,家長也跟著高興,一家人喜氣洋洋。可是也有些孩子名落孫山,家長也跟著掃興,他們望著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心結:我家孩子腦瓜不笨,和別人家孩子差不了多少,書一樣讀,輔導班、興趣班一樣報,錢花得只多不少,按理說,沒輸在起跑線上,輸在了哪兒?咋就考不上名牌大學呢?
  • 一半同學都出國遊學去了,我家孩子也得去
    鄭州全職媽媽李紅的兒子上初中二年級,學校組織了暑假留學交換項目,去英國十幾天,費用近4萬元。「雖然學費太貴我們也捨不得,但是他們班一半同學都報了,我家孩子也得去。」李紅說,她支持兒子參加這個項目,因為遊學路線是去英國名校參觀學習,不僅能開闊視野,還對英語口語有所幫助。今年暑假,她還為兒子安排了3門「一對一」補習班。「我也很心疼孩子,但是我對學習這件事一點不敢怠慢,多花點錢沒問題,但是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
  • 不貪玩的孩子,才是輸在了起跑線
    我們來思考一下,好孩子壞孩子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學習成績好壞,是不是聽家長的話,還是其他的因素呢?難道唯命是從就是好孩子,貪玩的就是壞孩子?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大部分的孩子整天去那些教育機構埋頭學習,在他們眼中,評判「好孩子」和「壞孩子」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