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華文明軸心區。5000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並建都在鄭州這片土地上。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使得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遷都或建都於河南。各種飲食文化在這裡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原美食。
鄭州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發揚了河南長遠的飲食文化,是河南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體現。河南人喜歡吃麵,與這裡一望無垠的平原相關,土地肥沃,生產的糧食很多,是我國的糧食與人口大省,鄭州的飲食文化在長久的吸收與改良後,形成了一種一種有自己的特色的鄭州菜系。
鄭州號稱「燴麵之城」,燴麵館遍布全市的華街冷巷。外地人來到鄭州,首先想到的便是嘗一嘗地道的羊肉燴麵;本地人款待親朋的保留菜式也是香濃的燴麵。
不過今天咱們不僅僅只是燴麵哦!還有各樣的鄭州非遺美食,一起來看!
/麵食集結/
老蔡記蒸餃
蔡記蒸餃製作頗為講究,肉餡剁好之後,要邊打邊加水,使肉餡打上勁,各種調料也要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蒸餃皮用半死半燙麵粉,經反覆揉搓使麵團筋韌,再擀成薄皮,裝餡提成柳葉褶,使蒸餃形為彎月,所以蔡記蒸餃具有皮薄微黃、色澤光亮、餡飽透明、造型美觀、灌湯流油的特點。由於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傳統操作規程,群眾對其質量有「出門百步外,餘香留口中」之讚譽。
葛記燜餅
葛記燜餅是「京都老號」葛記罈子肉燜餅館獨家經營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燜餅時,鍋內用青菜鋪底,放上餅條和罈子肉,加高湯稍燜即成。其肉香醇厚,肥而不膩,其餅柔軟適口,老少皆宜。燜餅時配菜除用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鮮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燜餅用的湯,除豬肉湯外,還用雞湯、鴨骨湯,因此燜出的餅軟香不膩,鮮美爽口。
合記羊肉燴麵
合記羊肉燴麵,選用上好鮮羊肉,經反覆浸泡後下鍋,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將肉煮爛。另用精白麵粉,兌入適量鹽鹼和成軟面,經反覆揉搓,使其筋韌。下面時,鍋內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放上羊肉,配以黃花菜、木耳、水粉條。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鮮。
焦蓋燒餅
焦蓋燒餅是河南登封市最有代表性的漢族傳統名點之一,名馳中外。傳說源於宋代,為了表達對秦檜的忿恨,登封飯莊用麵團製成烏龜形,放在火爐裡烤,名曰火燒秦檜,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圓形。黃焦酥脆,圓形厚墩,表面黃焦,底面幹酥,內層鬆軟,焦面上全是脫殼芝麻仁,焦蓋可以揭起,吃起來,酥脆馨香,香味撲鼻,味美異常。
/七七八八/
阿恆·老湯豬蹄
姬家老湯豬蹄創始於1910年,發展到姬志恆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阿恆·老湯豬蹄之所以得到了廣大食客們的喜愛,與它的製作工藝脫不開關係。阿恆·老湯豬蹄選材地道,清洗精細,使用老湯並保持傳統的滷製方法,製作的成品保持天然香料和新鮮豬蹄的普黃色、軟嫩可口、香而不膩。
楊鳳花胡辣湯
楊鳳花的胡辣湯不像鄭州本地的胡辣湯那麼重鹹重辣,湯底是用幾十味中草藥加骨頭湯熬製的,講究的是五味調和、可口養人。喝在嘴裡,並不會辣到咂舌,湯入腹中,也不會覺得胃裡發燒。甚至可以說並不怎麼辣,只是胡椒味重一些,千真萬確的「胡」辣湯。胡辣湯裡的配料和我們平時喝到的不太一樣,以豆製品居多,肉肉自然也不少。楊鳳花胡辣湯喝完之後既不辣嘴也不辣心,不會讓你大汗淋漓,只覺得溫潤甘暖、回味悠長!
希道清真牛肉
「希道清真牛肉」歷史悠久,傳承有續。它所處登封石道村,環境優越,肉源以餵飲潁源礦泉水,食潁水兩岸無汙染的草,餵養不加添加劑飼料的1-3歲黃公牛為原料,以歷代家族傳承的純天然名貴中藥材為秘方,採用陳年老湯,配方獨特,加工精細,經醃製、蒸煮、高溫殺菌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製作後具有色鮮、味美、筋爛、肉麵味純正而不膩,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營養豐富大補品。
滎陽霜糖柿餅
滎陽柿餅是一種鄭州市的漢族傳統名吃。甜味持久,夾以核桃仁或花生米,咀嚼起來甜中透香,別有風味。由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柿子)製成,不含任何添加劑。滎陽水土得天獨厚,所產柿子做成柿餅,肉肥、霜厚、味甜、質佳天下。故有「柿霜餅唯滎陽獨有」之稱。
長盛不衰的成都美食之「味」,既是獨特的地方風味,也是歷久彌深的歲月之味。
-END-
編輯:肖曉 排版:張小糖 審核:鄒深
信息來源:搜狗搜索、登封發布、遇見鄭州、非遺美食匯
圖片來源(按圖片順序排序):鄭0州趣事集、阿傑覓食記(圖2、3、4)、登封發布、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瓦爾特侃鄭州、登封發布、河南交通廣播(特此感謝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