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綜合自:知乎、超級數學建模等
近日,知乎熱帖出現了這樣的一個話題:如何看待 NOI 金牌、清華姚班畢業張昆瑋放棄 Google 工作,選擇回到老家二本當人民教師?
圖片來源:截圖自知乎
此話題一出,
果不其然熱度超千萬並引發大家的熱議。
引發關注的點不外乎就在於「清華姚班」、「放棄Google」還有「二本當教師」放在一起時給人的衝擊......
姚班成立於2005年,當時叫「軟體科學實驗班」,後2009年更名為「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創立,所以稱為「姚班」。
姚班致力於培養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競爭力的領跑國際拔尖創新計算機科學人才。2009年9月,姚班被率先納入清華大學「清華學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能進入姚班的學生,基本都是數學、物理及信息學競賽的金牌選手,或者各省高考前三甲。以保送和自主招生居多。以2018級50位姚班學霸為例,保送和自主招生佔44人,裸考6人。其中,數學奧賽選手13人(其中3人國家隊),信息奧賽選手26人(其中3人國家隊,2人省理科狀元)。
再如,2019年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中國隊以227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來自武鋼三中的學生袁祉禎獲得滿分,被保送到清華姚班。
2019年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頂級的國際會議STOC最佳學生論文獎,頒給了清華姚班畢業生、MIT陳立傑等人。計算理論年會(STOC)在整個計算機科學領域享有崇高的聲望,屬於公認難度最高的會議之一。1995出生的陳立傑,本科畢業於清華姚班,後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一位當之無愧的清華姚班牛人,連清華大學老師都直呼他是「神人」。
當然類似的大神們還有很多......
此次關於張昆瑋的話題,對比之前報導的海歸碩士當保姆、高學歷當中介等新聞來看,令小編感到稍有不同的是,大部分網友給予的是支持以及尊敬的態度。
圖片來源:截圖自知乎
知乎作者「木心」回答講到:
我是晉中學院計算機班的學生,16-17級系算法競賽團隊的學生負責人,今年畢業。和張老師有兩面之緣(張老師目前負責18級的PAT興趣班,還有個別班的DS課程)。第一次是在我們系開設的算法興趣班上,另一次是在畢業答辯的時候。我想從學生的角度談談這位老師。
其實說句實話,我們16級剛畢業的這一批學生對他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作為一個半個ACM愛好者(太菜了都不敢說自己是ACMer),還是聽說過這位老師的。我們學校在15年有學生開始陸續參加pat和藍橋,到16級開始我們才逐步有了算法隊伍。
記得當時第一次接觸pat的題看的真的很難受,好在系裡給了一個機房,院長也鼓勵大家相互交流學習,反正大家都是小白,遇到難題互相討論,csdn查查題解,自己總結總結技巧,就是一道一道自己硬啃。
後來大四離開算法隊伍,聽說學校來了一位清華的老師,我馬上離開了考研自習室然後聽了一節系裡為大二同學開設的pat算法興趣班,他專門帶著低年級學生刷pat,我看了他的代碼,真的才明白什麼是真的厲害。
他說話很溫柔,也很有耐心,並且幫助我們低年級學生改代碼的時候都很認真。我第一次才感覺到我們這種學校的學生和真正厲害學校的人相比我們的差距在哪裡。
第二次在畢業答辯的時候,我的上鋪同學用了倒排索引,他還和他討論了半天,我上鋪同學說這個老師懂得很多,告訴了他很多知識,感覺他好厲害。
可能我們學校在知乎這種大的團體下真的什麼都不是,但是作為曾經這支隊伍的負責人,我看到我們系的後輩可以得到一位很好的老師的幫助,我真的很感謝他。我第一次接觸編程的時候,只知道賺錢多,其他的什麼也不知道,但是做過一些題目,我才真正對計算機產生了興趣。
ACM這條路我們這種學生走不遠,但是如果真的有這樣好的老師幫助,哪怕親身體驗過這條路上做題的快感,或者大師的稍微的一點點撥,對我們同學未來的發展可能都會有巨大的幫助。
張老師說自己不能影響社會,我一定會點反對,我們學校也有很多對pat/ACM/算法感興趣的同學,我們也有很多的同學都很愛他。不管是離開Google,JPM或者來到晉院,作為曾經的學生我都很敬重他,他的做事風格都會影響我後半生。
的確,晉中學院多了一位厲害的老師,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姚班畢業並且已經在摩根、谷歌這些大廠待過,也說明其實力已經得到過認可,之後選擇回鄉則完全是其自主選擇。
不囿於職業的刻板印象
自己想要且適合自己的未來
才更值得關注
END
募格科聘
募格科聘
分享+點讚+在看,好文大家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