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為何會喜愛一個歌女出身的二婚女子十多年?她魅力何在?

2021-01-15 子皓新說V

在中國歷史上,說起女主專權,人們往往會想到西漢的呂氏或者是唐朝的武則天,其實在宋朝的時候,宋仁宗在位初年,劉娥專權的程度要強過當年的呂后,僅次於唐朝的武則天。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她的知名度卻並不能夠和呂氏或者武則天相提並論,之所以這樣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她並沒有對宋朝的宗室進行任何迫害,這就意味著他的存在感並不是很高,因此不被後世的人所了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這個劉娥其實是一個歌女出身,而且嫁給宋真宗的時候,還是二婚,但即便如此,宋真宗還是和她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偷摸幽會,並在登基以後冊封劉娥為皇后,這其中原因何在?

圖片:劉娥劇照

一、劉娥的傳奇

在當代,婚戀市場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定律,在通常情況下,女子如果離婚,那麼二婚的丈夫肯定不如原先的丈夫條件好。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工廠妹,第一任丈夫是個開小店的,工廠妹和丈夫離婚後,第二任丈夫多半是個擺攤的。雖然有時候會存在例外的情況,但是從大數據的角度來說,這卻是一種大概率的情況,而劉娥居然能二婚嫁給皇帝,這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1、不幸婚姻

劉娥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父母雙亡了,從小被寄養在外公外婆家,小小年紀就成為一個歌女,有說法認為,這是因為劉娥的外公和外婆不願意贍養,所以才想到的辦法,這樣可以減輕自己家裡的經濟負擔。其實在宋朝的時候貧富差距很大,劉娥的外公外婆願意收留劉娥就已經很不錯了,因此,不要苛求太多。

劉娥長大以後,嫁給了一個銀匠,依照老人傳統的觀念,女子嫁人儘量嫁一個手藝人,這樣可以讓生活有保障,這門親事也是劉娥的外公外婆操辦的,從這可以看出,劉娥的外公外婆也算是負責任的人。

起初,劉娥夫婦住在四川,後來因為生計,不得不來到宋朝的京城汴梁謀生,有句老話說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劉娥夫婦到了汴梁以後,很快陷入人生地不熟的狀態。最終,銀匠為了生活將劉娥賣了。劉娥也輾轉進入還是王爺的趙恆府邸,擔任歌女。

圖片:劉娥入府成為歌女劇照

2、傳奇婚姻

或許真的是姻緣天註定,趙恆看到劉娥以後,對劉娥頓時有了一見鍾情的感覺,這個消息後來被趙恆的父親宋太宗知道了,宋太宗哪裡能讓趙恆娶一個這樣的女子回家?於是,勒令趙恆把劉娥趕出王府。

一貫對宋太宗指令表示服從的趙恆,這次選擇了陽奉陰違,他把劉娥寄養在別人家裡,並且暗中找機會和劉娥約會,這種關係一直持續了10多年的時間,一直到趙恆登基成為宋朝皇帝以後,才發生了改變,趙恆掌握了宋朝最高的權力以後,便讓人將劉娥接入宮裡。

甚至到了後來,趙恆(宋真宗)直接將劉娥冊封成了皇后,宋真宗去世前,還委託劉娥幫助自己輔佐新繼位的小皇帝。

圖片:劉娥輔佐小皇帝劇照

二、原因分析

如果不是因為史書上有明文記載的話,劉娥的故事肯定不會被人相信,那麼劉娥到底是依靠什麼得以實現這樣奇蹟的呢?

1、運氣

運氣是一種十分不可琢磨,但是又客觀存在的事情,比如同樣的事情,有的人去辦會順風順水,而有的人去辦卻會平白無故遇到很多麻煩,這雖然看起來很玄學,但是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因此很多人會抱怨:真是越忙越出事。

劉娥能夠實現後來的傳奇,頭一步靠的就是運氣,如果不是因為運氣好,劉娥遇到了趙恆,那麼劉娥的命運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

因此,運氣這個因素讓人感到無奈,讓人感到無法控制,之所以說成功者的經驗無法複製,就是因為即便你全部照抄成功者的作業,但有一點是無法照抄的,那就是人家的運氣你不一定有。

圖片:劉娥遇到趙恆劇照

2、漂亮

第二則是因為劉娥確實長得漂亮,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好的話,那麼很多事情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當然,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因為在沒有整容手術的年代裡,一個人的模樣往往取決於上天的旨意。

而且,即便是在整容手術存在的現代,其實漂亮也是一個無法界定的概念,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在某甲眼裡的絕色美女,可能在某乙眼裡只是一個庸脂俗粉,而這個因素等於再次強調了一個話題:那就是無法複製,依靠漂亮取勝,其實也是無法複製的手段。

3、有才藝

劉娥得以進入王府,是因為她是一個歌女,而歌女就意味著需要有才藝才可以,其實在任何時代有才藝,都會成為自己的加分項,不過,才藝這種事情千萬不能濫竽充數,而應該做到精益求精。

事實上,和運氣和漂亮面前,才藝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態度和努力,並且才藝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因此劉娥能夠被趙恆喜悅,其實也有可能和她的氣質有關。

圖片:女子表演才藝劇照

4、內在

劉娥被驅逐出王府以後,利用趙恆給自己提供的生活保障,開始讀書學習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劉娥的內在得到了豐富,並且也懂得了很多道理,掌握了很多的學識。

這些學習其實可以轉化成一個人的能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宋真宗之所以能夠連續10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寵愛劉娥,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在後期發現劉娥的內在。

圖片:讀書學習劇照

畢竟,10多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少女變成一個中年大媽,但是唯獨內在和氣質是不受歲月影響的,而劉娥在擔任太后時期能夠輔政,也和她的積極學習有關係。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二婚也能當皇后?《清平樂》沒有捏造歷史,北宋二婚皇后不止一個
    熱播劇《清平樂》中的一個情節,想必會令很多觀眾驚詫:女主曹皇后在嫁給宋仁宗之前,竟然是結過婚的!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古代女子三從四德、地位卑微,在婚姻中完全沒有自由。尤其是在程朱理學大行其道、鼓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歪理的宋朝,民間女子失婚後尚且要守寡到死,否則就是失節,根本無法想像二婚女子竟然還能當上皇后母儀天下。這編劇的腦洞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 從歌女到商人婦,二婚嫁給皇上,認前夫為兄,最後登頂權力巔峰
    資料裡記載劉娥是歌女,賣藝不賣身,但很多人不認同這個觀點,因為以當時的社會風氣和妓女的地位,不賣身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這點我們不加評論,總之就是一個有錢的商人娶了一個漂亮的老婆。我時常在想,劉娥一定是一個美到骨子裡的美人,否則怎麼會有那樣的人生轉變,從最底層的歌女到一步登天,她這一步不可謂不輝煌。劉娥被人推薦給當時的三皇子趙恆,趙恆一見劉娥,就迷上了眼前這個女人,幾乎神魂顛倒,兩人日日廝混。當時的宋太宗見自己的三皇子日漸消瘦,就詢問趙恆乳母。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無聊」?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同樣是蘇軾在酒宴上寫給歌女的詞作。不過比起其他詞作,這首詞作卻歷代頗為後世文人歲詬病,這是為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首詞。前兩句是特寫歌女輕飄的步姿,便如同傳說中的洛水女神在水面上一般凌波微步,很是動人。後兩句則是描寫歌女輕飄的舞姿,舞步如風般迅疾,但是卻沒有留下步履的蹤跡。整個上闋,蘇軾對於歌女的舞姿是持讚美的態度。
  • 大宋最厲害的女子:除掉寇準,執掌天下十一年,還差點稱帝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傳奇人生,一起來了解這位宋朝最厲害的女子。 1.早年經歷 劉娥早年的經歷十分悲慘。劉娥祖籍太原後舉家遷至成都華陽。她在出生不久,父母就雙雙去世了,尚在襁褓中的她被寄養在了母親龐氏的娘家。雖身為刺史千金,她不僅讀書識字,還掌握了一門謀生技能,她不但善歌還善於撥鞀(一種撥浪鼓似的樂器),善說鼓詞。
  • 情深深:難怪書桓母親不嫌棄依萍的歌女身份,你看她自己是啥出身
    在《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是個苦命的女孩,在沒錢去問親生父親要錢的時候卻被家人羞辱,好在後面遇上了秦五爺,在他手下做歌女得以擺脫要低聲下氣問父親要錢的情況。但依萍的自力更生卻被自己的家人唾棄,父親陸振華氣得不認這個女兒,就連平時溫柔的母親也不能接受依萍的歌女身份。那為什麼書桓的父母卻能接受呢?這個原因我們從這一幕就能看得出來:在劇中有一幕,如萍和書桓訂婚的時候,依萍出現了。
  • 杭州女子失蹤案的背後,不過是一幕「二婚」的悲劇
    杭州女子失蹤案終於真相大白了。正如諸多網友所料,是丈夫許某某把他的妻子來某某給殺了。本是枕邊夫妻,為何鬧到害命的地步呢?當然是尖銳的家庭矛盾。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看,他們之間的悲劇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婚。來某是二婚,許某也是二婚,而且各自拖兒帶女。
  • 看《清平樂》的女子群像:每個女子都是一首《清平樂》
    即便她出身卑賤,即便她已是再嫁之身,即便父親宋太宗強烈反對甚至勒令驅趕,趙恆依然不離不棄,偷偷地把她藏在一位心腹家十餘年。待過了年齡的春天——劉娥可一點也沒有辜負春光,利用那青春年少的十餘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熟讀了萬卷書,猶如走了萬裡路。待過了年齡的春天,她又迎來了事業的春天。
  • 錦江飯店創始人:從青樓歌女到名企業家,連杜月笙也資助她裝修
    然而,說起錦江飯店的起源,相信大家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它的創始人是一位弱女子,名叫董竹君。這位董小姐曾在青樓賣過藝,也當過督軍夫人,後半生創業成功,同時還是一位女革命家。出身貧寒志氣不短,遇到真愛決心私奔董竹君家庭貧困,在她12歲那年,她的父親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將她賣到青樓裡做歌女。青樓,一向是最汙穢不堪的地方,但在這裡,她遇見了革命黨督軍夏之時。同別的客人不同,夏之時從來不做調戲歌女的浪蕩之事,只是在包廂裡和別人商談革命事務。
  • 二婚夫妻為何會不幸福?來聽聽這五對夫妻如何說
    我這裡不去討論夫妻為何離婚,總之夫妻過不到一塊了才去離婚,不然誰願意去離婚呢,你們說對吧?既然離婚了,對於年輕的離婚夫妻來說,他們怎樣度過餘生呢?他們離婚後會再婚,不過再婚後的夫妻比較現實,在他們眼裡幾乎不再相信愛情。有人說二婚夫妻是半路夫妻,婚後日子不可能過得像想像中那麼順利,這也導致了許多二婚夫妻過得並不幸福。二婚夫妻為何很難幸福?
  • 衛子夫公主家的歌女,到「千古一後」,最後自殺身亡
    所以衛子夫年少時或被送往平陽侯家教習歌舞,遂為平陽侯府謳者(歌女)。那她是怎麼走入後宮,成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孝武衛皇后,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呢?一起看看醜小鴨的進化之旅吧!
  • 她是《延禧攻略》中的順嬪,歷史上出身顯赫,死前卻留下了一個懸案
    《延禧攻略》播出很久了,不知為何由張嘉倪飾演的順嬪還不見蹤影,大家都對順嬪這個人物還不了解吧,劇中說順嬪是異域女子,按照理解,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順嬪就是乾隆的「香妃」?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香妃的歷史原型是容妃,兩者的封號不同,不知是編劇進行了一定的改編,還是故意藉助香妃的名聲搞噱頭?
  • 四十歲大叔為二婚妻子養兒十多年,買車買房包辦婚禮後被掃地出門
    四十歲大叔為二婚妻子養兒十多年,大叔沒人兒女,把妻子帶來的孩子當作親生骨肉來看待,現在兒子也成家立業了,卻因為母親的一句我過夠了就把老漢攆出家門,到底什麼情況,咱們來了解一下。這個男人的原話是這樣講的,他說結婚這麼多年了,我從來沒有和你要一兒半女的,不是我不想擁有自己的親生骨肉,而是我不想讓你感覺你帶來的孩子會成為我的負擔,可是你怎麼對我的?這麼多年我對你不差吧?你的那段婚姻,他對你拳打腳踢的這麼多年,我可曾碰過你一下呀?好像最多的還是你和我吵架吧?
  • 歌女希望從良,蘇軾隨手寫下藏頭詞,救人水火千古流芳
    在潤州也不例外,兩位歌女甚至偷偷找到蘇軾。這兩位歌女,一個叫鄭容,一個叫高瑩。可是,令蘇軾沒有想到的是,她們找上門來,既不是傾吐仰慕之情,也不是展現自己的才藝,反倒是希望蘇軾向太守許仲途求情,讓她們從良脫籍。唐宋時期,女子從事歌舞甚至皮肉的工作,並非隨心所欲的,而要加入所謂的妓籍。
  • 宋真宗作《勸學詩》,激勵讀書人上進,明朝戚繼光為何予以痛罵?
    從古代儒家主導的道德價值觀來看,這首詩確實會使人心不古,把讀書成功與否用財色來衡量,相信宋真宗也知道這一點,可他為何還要這麼直白地去勾引天下人?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為趙宋的統治找盟友。科舉起於隋唐時期,但那時的科舉並不成熟,每次考試錄取的人數少不說,錄取誰也都把持在權貴手中,考卷糊名制沒有普遍使用,寒門出身的讀書人在科舉前需要去權貴家中投獻自己寫的詩詞或文章,展示才華的同時,也是賣身投靠,等於是先要和權貴結成政治上的同盟或依附關係,才有可能在科舉考試時考中,說到底,隋唐時的科舉還是貴族政治的延續。
  • 對一個女人來說,復婚和二婚,哪個會更好?
    但凡能夠湊合,誰都不想離婚,對一個家庭來說,離婚對誰都沒有好處。那麼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離婚了之後,很少有人會選擇一個人孤獨終老,不是選擇復婚,就是選擇二婚。復婚也就意味著,破鏡重圓,面對的依然是熟悉的那個他,二婚意味著再次重生,可是要面臨的情況就不同於首婚了。
  • 丈夫的二婚妻子:她是我見過最美的女子,令我著迷
    她是我愛慕一生的女子,儘管遭人嫉妒,說過很多我不喜歡聽的話,但我依然覺得她是最美的。林徽因到底有多美?我們不看照片,因為見證者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第二個這樣的人,非常有魅力!」是的,林徽因不僅美在外貌,還美在氣質,她的美刻入骨髓,漂亮而優雅,美麗而端莊,相映成輝。如果你還感受不到她的美的話,相信有一個人的話讓你無從反駁。
  • 李煜很「香豔」的一首詞,刻畫歌女之輕薄風流,最後9字動人心魄
    然而,我們對於李煜的了解,好像還是停留在他亡國之後的幾首千古名篇上,很少會觸及到李煜做皇帝時期的創作。原因大概是是那時候的創作題材庸俗,詞筆爛豔,不僅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不符合自古以來儒家的思想理念。看人們對晚唐時期《香奩集》的評價就知道了。
  • 檀淵之盟後,宋真宗為何迫不及待地要到泰山封禪?
    (宋真宗)悠悠鹹州城,古樸淳厚,青磚滄桑佇立,在燦爛的晚霞裡,一個繁榮的朝代打開一千多年的歷史之門。但是自己的江山有了這樣的盛況,也是值得宋真宗驕傲餘生的。盛世江山有高山流水,也會有陰暗朦朧,把陰暗發揚光大的就是無處不在的一種人——小人。恰恰帝王身邊更不缺這種人,有的阿諛奉承,也有的見不得別人美好。就在澶淵之盟後的某一天,參知政事王欽若卻對宋真宗說:「陛下如此敬重寇準,一定是對社稷有功呀!」
  • 為何有些女性寧願二婚也不復婚?帶娃再婚會幸福麼?決定權在自己
    案例燕燕和前夫因為感情不合離婚,婚後帶著3歲的女兒再嫁,二婚老公對她非常好,疼她、寵她的孩子,除了婆婆對她有點兒看法,其他一切都要比原來幸福。有很多人說女人離婚後就貶值了,只能將就湊合,更難獲得幸福,其實,幸福這件事沒有決定性,也不能說二婚就一定幸福,每個人離婚的原因都是不同的,比如感情不合、出軌、對方脾氣差、經濟差等等,再婚是否幸福屬於不可定的因素,關鍵要靠自己去判斷。為何有的女性二婚更幸福?
  • 宋真宗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是什麼人物?
    宋真宗趙恆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一生做了兩件很有名的事情。一是與遼國籤訂「澶淵之盟」,二是自唐玄宗之後封禪於泰山。不過,這兩件事情似乎都不那麼光彩?宋真宗執政25年,當然還是幹了不少的實事。顯而易見,顏如玉並不是某個具體女子的名字,而是世間年輕美麗女子的泛指。宋真宗將顏如玉寫到《勵學篇》裡,表示讀書的重要和功效——只要願意勤奮讀書,金銀財寶會有的,美麗女子會有的。宋真宗的這首《勵學篇》讓顏如玉更加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