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厲害的女子:除掉寇準,執掌天下十一年,還差點稱帝

2020-12-20 騰訊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在古裝傳奇劇《清平樂》中,以宋仁宗的一生為歷史主線,從而展開劇情。在劇中,我們知道宋仁宗才十三歲的時候就即位了,由皇太后劉氏代行處理軍國事務,直到明道二年(1033)劉太后去世後,才開始親政。那麼,歷史上的劉太后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上的這位劉太后可以說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了。從蜀地孤女到北宋章獻明肅皇后,後又獨攬朝政十一年,還差點稱帝!這樣的人生,真的不得不令人驚嘆。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傳奇人生,一起來了解這位宋朝最厲害的女子。

1.早年經歷

劉娥早年的經歷十分悲慘。劉娥祖籍太原後舉家遷至成都華陽。她在出生不久,父母就雙雙去世了,尚在襁褓中的她被寄養在了母親龐氏的娘家。雖身為刺史千金,她不僅讀書識字,還掌握了一門謀生技能,她不但善歌還善於撥鞀(一種撥浪鼓似的樂器),善說鼓詞。除此之外更是有一副好皮囊。

十三四歲時就嫁給銀匠龔美為妻,又隨他到了東京汴梁謀生。但好景不長,龔美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便生出要將劉娥賣掉的心思!這時,宋太宗第三子韓王趙恆的指揮使張耆見到劉娥十分滿意,看她姿容秀麗,才藝尤佳,便把她推薦給韓王。韓王趙恆見到如此玲瓏秀麗的女子,大為喜愛。

但同樣好景不長,跟在趙恆身邊後,趙恆的乳母秦國夫人看不起劉娥的出身,勸趙恆趕走劉娥未成,就只好報與宋太宗。太宗一聽,大怒,一道聖旨下來,為十七歲的趙恆賜婚並命逐劉娥出京。但趙恆怎麼捨得,他雖迫於皇命把劉娥送出王府,但卻把劉娥悄悄藏在了王府指揮使張耆家中,不時私會。劉娥就這樣過了十五年。

2.得召入宮,步步升為皇后

至道三年(997),太子趙恆即位,為宋真宗。自此,劉娥被接入宮內,於景德元年(1004)被封為四品美人。劉娥雖然已經36歲,但如今的她也不再是之前的那個唱詞彈曲的歌女了。十五年的幽居歲月裡,她博覽群書,研習琴棋書畫,早已才華出眾。在佳麗三千的後宮,依舊深得宋真宗的喜愛,很快又被晉封為二品修儀,接著是一品德妃。

景德四年(1007),郭皇后病薨,享年三十一歲。真宗想立劉娥為後,但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寇準、李迪、向敏中等大臣認為劉娥出身低微又無子嗣,實不可擔任一國之母的位置。真宗不悅,索性讓後位空著,不再談立後之事。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李氏生下一子,趙受益,即後來的宋仁宗趙禎。真宗早在孩子懷上時就已宣布是劉娥懷的孕,趙禎只能認劉娥為母。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劉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詔告群臣,欲立為後。十二月,四十四歲的劉娥終於成為了大宋朝的皇后。

3.勤勉助帝,後承擔大任,獨攬皇權

已經當上皇后的劉娥也並沒有安於後宮之中。她才華超群,通曉古今書史,熟知政事,又深得真宗的信任,在處理政事上,往往襄助真宗。真宗每日批閱奏摺時,劉娥必隨侍在旁;外出巡視時,也會帶上劉娥。朝中一些以寇準和李迪為首的朝臣對劉娥幹預政事表示反對,因此劉娥也開始籠絡自己的勢力。

天禧四年(1020),已經52歲的宋真宗,病來如山倒,難以支撐日常政事,上呈到皇上那裡的奏摺實際上都是皇后劉娥在處理。到後來,宋真宗的病情愈加嚴重,不得不下詔:「此後由皇太子趙禎在資善堂聽政,皇后劉娥賢明,從旁輔政。」由此也可見劉娥的政治才能之高,得真宗如此信任,同時此詔也給予了劉娥裁決政事的權力。

劉娥也就此漸漸把持朝政。宋真宗到了晚年,心中也越來越不安,怕劉娥危及趙氏江山,他與心腹宦官周懷政商量「欲命太子監國」,周懷政秘密轉告寇準,宰相寇準得知這個情況後,「準隨請間建議,密令楊億草奏」。不料事情還是敗露了,在劉娥的安排下,寇準被免去宰相的職務。

然而,周懷政並不死心,他打算發動政變,「傳位太子,廢皇后」。劉娥知道後,立即採取雷霆手段,誅殺周懷政等想謀反的人,將寇準貶出京城。身患重病的宋真宗對此並不知曉,詢問左右「目中久不見寇準,何也?」結果,「左右莫敢對」。

乾興元年(1022)二月,54歲的宋真宗病逝於延慶殿。遺詔曰:太子趙禎即位,皇后劉氏位皇太后,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分。當時的趙禎只有十三歲,也因此當時實際上是劉娥與宰相丁謂、曹利用共同掌控朝政。

4.廢黜奸臣,掌權十一年,卻未稱帝

乾興元年(1022)後,劉娥執政。但同時也還是受到宰相丁謂、曹利用等人的限制。丁謂表面順服劉娥,暗地裡卻在密謀挖空她的勢力,想獨攬大權。劉娥在查知他的不法舉動後,怒不可遏,決定除掉他。後與丁謂勾結的宦官雷允恭被誅殺,以此丁謂被罷相貶謫。此後劉娥正式垂簾聽政。

劉娥垂簾聽政的時期長達11年。在這期間頗有作為。她終結了宋真宗發起的「天書運動」,結束了曠日持久的朋黨之爭,下旨在成都設立「益州交子務」,在四川發行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她還興修水利,興辦州學,為北宋的全盛階段「仁宗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儘管如此,劉娥並沒有選擇稱帝,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說劉娥對皇位完全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她在垂簾聽政期間,就曾多次身著帝王服飾,去太廟參加祭祀大典,後宋仁宗已長大成人,她也依舊牢牢掌握政權直到死去。但當有一次,殿中丞方仲弓上書,請劉娥效仿武則天的做法,權知開封府程琳也獻上《武后臨朝圖》,劉娥看到這些,只將這些東西扔到地上,說:「我不能做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情!」

劉娥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她是開創大宋皇朝女主臨朝先河的皇后,當權力和地位都握在手中,離皇位只差一步時,她還是選擇了停下,保留下了趙氏江山。正如司馬光在《上皇太后疏》中寫道:「章獻明肅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也得到了後世對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的中肯評價。

相關焦點

  • 宋詞裡的大宋王朝·二 離腸斷處說寇準
    開篇寇準這首《江南春》,筆觸細膩,寫人寫景寥寥數筆,寫盡了江南春盡時各種意象多姿的山川,寫盡了深閨畫堂裡女子的思春之情,愁腸百結,欲訴還休。這樣細緻入微地從女性視角寫詞,大有後現代風格。如果通過作品來看作者的性格的話,寇準應該是一個情感豐富、心細如髮的意識流式的文藝青年。
  • 大宋朋友圈 | 情商不在線是一種病 還容易招禍
    大宋朋友圈 | 情商不在線是一種病 還容易招禍 2020-12-10 0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唐宋東都西京留守錄」之寇準
    這首名叫《憶洛陽》的詩,是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寇準作的。金谷園的春天,西京宮殿的晴日,美麗的洛陽牡丹……洛陽為啥讓寇準思念如斯?  「金谷春來柳自黃,曉煙晴日映宮牆。不堪花下聽歌處,卻向長安憶洛陽。」這首名叫《憶洛陽》的詩,是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寇準作的。  金谷園的春天,西京宮殿的晴日,美麗的洛陽牡丹……洛陽為啥讓寇準思念如斯?
  • ——大宋興衰,皆在於此城下之盟
    這一年是大宋朝景德元年,屬龍,開國已經第四十五個年頭,在位的是宋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趙恆,鬥轉星移,波瀾不驚。「燭聲斧影」之後,宋太宗趙光義稱帝,他是從哥哥趙匡胤手裡「拿」來的皇位,就生怕也有人覬覦自己的寶座,於是哥哥的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都英年早逝,弟弟延美抑鬱而終,長子元佐被逼瘋,次子元僖因病暴亡。直到太宗死的前兩年,才匆匆忙忙的立了第三子趙恆為太子。
  • 漫漫親徵路,寇準把皇帝和國家帶上了正軌!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國九月,契丹大軍在承天皇太后和遼聖宗的率領下,對宋發動了大舉進攻。宋朝方面,在寇準的堅持之下,宋真宗趙恆御駕親徵,於十ー月二十六日抵達黃河防線上的重鎮——澶州。戰爭期間,兵貴神速,速度還應該再快一些。但是,真宗的鑾駕卻走了整整七天,才渡過黃河,登上了澶州北城!為什麼走了這麼久?因為真宗怕死,不想去前線。御輦都走到黃河的浮橋邊上了,真宗還是磨磨蹭蹭的,不肯痛快過河。如果沒有寇準的堅持、督促和推動真宗七天也到不了澶州。這七天、70裡地,是真宗的親徵路,更是寇準的親徵路。
  • 中國史上最著名的十三位宰相都是誰?
    ~公元前178年)陳平曾在項羽手下做過謀土,但不被重視,後來就投奔了劉邦,陳平的「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歷史典籍中給他總結的六種計策是:第一重賄對方將領,實施反間計;第二,故意招待不周,離間項羽和範增;第三,派女子出城,解滎陽之圍;第四,腳踢劉邦,封韓信為齊王;第五,假遊雲夢擒韓信。陳平最後病死的,得以善終。
  • 寇準向前輩請教,前輩讓他讀《霍光傳》,寇準重讀一遍,恍然大悟
    宋遼因此爆發,並且持續了十餘年。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后和遼聖宗御駕親徵,大宋軍隊節節敗退,部分文臣主張南逃,宋真宗趙恆也有南逃之意。滿朝上下,只有宰相寇準堅決反對南逃。在寇準的力勸下,宋真宗鼓起勇氣,親自到澶州督戰。宋軍軍心大振,並且射殺了遼將蕭撻覽。遼國蕭太后和宋真宗都有求和之意,最終雙方籤訂盟約,史稱「澶淵之盟」。
  • 剛正不阿,令人敬畏的寇準,寫過這樣一首柔腸百轉的詞
    劉蘭芳當年說的評書《楊家將》,使寇準的名字天下皆知,他是剛直不阿,嫉惡如仇,正義凜然的化身,也是寇準秉公執法,無私無畏,最終把奸臣潘仁美正法。寇準家門榮耀,祖父和父親為國屢建功勳,倍受朝廷器重。受家庭的薰陶,幼年的寇準聰明好學,8歲寫詩,19歲就高中進士,34歲升至副宰相,42歲為正,可見朝廷對寇準學識與才幹的認可。寇準為官之後,依然沒有忘記小時候寫詩的樂趣,他寫的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踏莎行·春暮》,這是一首閨怨詞,這似乎與寇準的為人與品性很不搭界,但是,誰說男兒身居朝堂,秉公執法就不可以俠骨柔腸,細膩溫情呢。
  • 寇準為什麼結局那麼慘?
    太宗將他調回朝廷,任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主持官員考核選拔,他人事大權交給他,寇準不畏權貴,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天騎馬辦事,突然有人攔馬,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宗聽說後非常生氣,寇準辯解是有人陷害,太宗說「聽說你當時還挺高興!」,寇準被貶到青州。
  • 武則天去世1300年,山東一女子妄想仿效她稱帝,不僅有年號,還建了後宮
    正所謂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武則天是一代傳奇女皇,她從不受寵的宮妃變成大唐皇后,再變成大周女帝,一共在位15年,享82歲高壽,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人熟知、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也是當下很多女子崇拜的對象,因此到現代,還真有過女子模仿武則天稱帝的奇事。
  • 寇準下棋
    「太上老君聽了,捻須笑道:「天地之大,世事如棋,你我都在棋中啊!怎說難覓棋子呢,看這幽絕之地,石林石筍,不是天地間一盤好棋嗎! 」言畢,太上老君一揮拂塵,石林頓時化成一盤巨大的棋局。用手指頭一點,頓時車、馬、相、士、炮、兵、帥擺放得整整齊齊。手指頭再一點,一顆石頭棋子便朝前走了一步;寇準看了驚奇不已,也跟著用手指頭一點,一顆石頭棋子竟也向前走動起來。
  • 大宋朋友圈 | 點上蠟燭大碗喝酒
    大宋朋友圈 | 點上蠟燭大碗喝酒 2020-11-27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檀淵之盟」的主要促成者——寇準,竟然因此被皇帝疏遠?
    宋太宗趙光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可見寇準此人有堪比魏徵之才。寇準官至宰相,為風雨飄搖時期的大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的下場卻是十分悽慘。寇準品德、才華都十分出眾,而且是三十二歲就被宋太宗所器重,官拜樞密副使。真宗之時,契丹南下入侵,寇準更是說服真宗御駕親徵,結果宋軍一轉攻勢,在澶淵之盟籤訂前隱隱佔據了主動權。
  • 真實寇準「性豪侈」 民間演繹成貧困「寇老西兒」
    而寇老西兒招待京城來的欽差的方式竟然是「把草帽摘下來,撕下一圈,用手搓巴搓巴放到壺裡、沏上水」,還起了個名字叫「圈茶」。  可是,歷史上寇準的真實形象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宋史 寇準傳》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寇)準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家未嘗爇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然炬燭。」
  • 宋史115:寇準被貶,宋真宗居然不知情,誰敢如此矇騙皇帝?
    太監周懷政與寇準商量,想要除掉劉後和丁謂,請太子登基。寇準沒有答應。過了一天,周懷政被抓,被樞密院曹瑋審問。寇準捏了一把冷汗,生怕被此案牽連。曹瑋是累積戰功的曹彬的兒子。他不許株連其他人,只問了周懷政的罪。而周懷政又挺身招認,一人服法,就這樣了解了此案。
  • 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一條妙計被一年後的吳三桂使用差點滅了清朝
    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一條妙計被一年後的吳三桂使用差點滅了清朝 諸葛亮,我們都很熟悉,這是一個神一樣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他一生妙計無數,被《三國》吹上天。我們熟悉的就有借東風、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的火攻、空城計、死諸葛嚇死活司馬等等。
  • 仁宗暴病,「富韓」還朝宰天下
    想當初,西夏叛宋,遼國大兵壓境,與西夏形成掎角之勢,大宋危在旦夕,仁宗起用韓琦、範仲淹、富弼:「韓範」坐鎮西北,壓制住元昊的囂張氣焰;富弼出使遼國,讓大宋走出了兩面受敵的戰爭泥潭。  宋、遼、夏三角關係稍一穩定,從長遠計,他再用範仲淹、韓琦、富弼主持「慶曆新政」,志在富國強兵,乃至圖謀遼、夏。
  • 宋史114:太監周懷政欲廢掉劉後,立太子監國,寇準會附和嗎?
    寇準得到宋真宗的默許,打算請皇太子監國,藉機除掉佞臣丁謂。他覺得安排妥當,萬無一失,一時心滿意驕,酒後失言,傳到丁謂的耳朵裡。113、丁謂十分驚詫,對李迪說:「皇上的病很快就會好的,為什麼讓太子監國呢?」李迪從容地說:「讓太子監國,古來就有這種制度,有什麼不可以的呢?」114、丁謂聽了這話更加不安,並在劉後面前極力貶低寇準。
  • 身為三界大護法的通天教主,昊天大帝為何想要除掉他?
    看過書籍《封神演義》的讀者都知道,這本書講述的內容就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間的封神大戰,然而執掌封神榜的神仙乃是三界主宰昊天大帝。在十五回的時候,昊天大帝命令元始天尊執行封神大戰,並且親自選擇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然而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幾乎都是通天教主的徒子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