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裴錢vs曹晴朗,裴錢真是一個事事不如的壞孩子嗎?

2021-01-09 小小說編年史

文/小小說編年史

導讀:內容來源,陳平安離開藕花福地附近幾個章節,在這幾個章節中,主要寫的是陳平安帶著小拖油瓶裴錢一路趕往寶瓶洲的過程,一路上,儘是些大與小,善與惡的故事。

如果要問裴錢與曹晴朗,陳平安更喜歡哪個孩子?毫無疑問,如果讓陳平安去選擇,一定是曹晴朗,因為這個孩子不僅知書達理,在和陳平安相處的過程中也深得陳平安之心。

對此,在小說章節《山水之爭》中,甚至有這麼一段:

「陳平安當然不願意把她帶在身邊,是老道人強行將她丟出藕花福地,陳平安如果有選擇,他更願意帶走曹晴朗。」

從這一段話,就已經表明陳平安的想法,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道不同不相為謀,他陳平安不說是什麼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但是,至少也是懂得善,懂得與人為善的人,無論是在驪珠洞天還是這次南下遠足,陳平安都在如此做,所以,那個同樣懂得善的曹晴朗就很對陳平安的胃口。

而對於裴錢,不說在以後會如何?但至少在當前,她的確事事不如,甚至讓人徒生厭惡。

在裴錢的身上,一些世間的小惡、小壞簡直沒有一樣她不會,比如說她憊懶不知上進,喜歡撒謊,欺善怕惡,滿口粗言穢語……

正是這些一個又一個的缺點,讓陳平安實在是對其喜歡不得,所以一路以來,哪怕朝夕相處,陳平安對裴錢也實在是討厭。

但是,另一方面來講,裴錢真就是一個樣樣都不如曹晴朗的壞小孩嗎?

這話也不一定絕對,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裴錢是為了活著,才不顧一切,甚至認為這一切都是對的,這一點自然無可厚非,畢竟一個人如果連活著都做不到,那又該如何去談什麼分辨善與惡呢?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陳平安。

其次則是教養,對於裴錢這樣一個野孩子來講,從小就父母雙亡,只能依靠自己養活自己,學的也都是怎麼輕鬆、怎麼痛快怎麼來,對於善與惡的區分,實在是沒有人教導,所以這也是一方面。

而對於這樣一個孩子,在她沒有造成大錯之前,我認為都是可以改變的,未來成就,也未必事事都不如曹晴朗,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也說不定。

對此,可能這也就是最終跟隨陳平安出來的是裴錢而不是曹晴朗的原因,前者,需要這個世界給她一個善意,教導她如何為善,只有改變這些惡習,未來才有成為美玉的可能,而後者,因為已經懂得善與美,需要做的便是按照這個性子,一天天成長下去,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直到有一天水到渠成變為美玉。

最後,對於裴錢以及曹晴朗,大家會選擇誰呢?歡迎評論區留言,長按點讚,一鍵三連,感謝大家的支持。

小小說編年史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劍來:裴錢對陳平安意味著什麼?陳平安不喜裴錢,為何依舊教育她
    在《劍來》中,裴錢這個人物剛出場時,就不怎麼受人喜歡,尤其是和曹晴朗一起出現,曹晴朗的陽光天真和裴錢的乖戾形成鮮明對比。正如裴錢所說的那一句話,陳平安如果有選擇的話,寧願帶上曹晴朗,也不願意帶上裴錢。在陳平安離開藕花福地時,他更想帶走的是曹晴朗,而非裴錢,然而老道士卻將裴錢和四名已死之人畫像塞給了他,這又是為什麼呢?曹晴朗曹晴朗和賠錢的身世有著極大的不同,原本的曹晴朗雖然不是富裕人家,但是依舊是不愁吃穿的;而裴錢不同,她的父親逼母親找別的男人換食物,母親偷偷把食物藏起來自己吃,父親還打算把裴錢賣掉來讓自己吃飽,所以裴錢很早就知道了人間險惡。
  • 劍來:裴錢帳本上的那些「大爺們」
    裴錢作為陳平安的開山大弟子,如今的她行走浩然天下,在外人面前,懂禮數,識大體。但這些都是靠陳平安在最開始時一點一點教導出來的。在最開始的藕花福地中,裴錢可以說是相當的惡毒,她總是以最壞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即使對方只是一個和她年紀相當的小女孩,她也能痛下殺手。
  • 劍來:裴錢練劍了!說說陳平安五位嫡傳未來成就如何!
    如果單純評說恐怕沒有意義,正好師祖文聖同樣有五位嫡傳弟子,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對照。開山大弟子裴錢。天賦妖孽至極,崔誠教過的最讓他滿意的武夫、劍仙周澄主動贈予劍意傳承,就連青童天君都曾感嘆她天賦強大,事實上她也確實對得起自己的天賦。
  • 《劍來》裴錢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人性本惡,裴錢卻也能變得善良!
    對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1,裴錢是《劍來》中變化最大的一個人物在《劍來》中,裴錢一開始是一個十足的小魔女,事事只為自己考慮,用最惡意的心思去猜度別人,還記得那個小女孩兒,因為沒有給裴錢帶食物,裴錢居然就要殺死她,那樣的心理,真的讓人很難理解。幸虧陳平安及時出現,否則被殺死的就不是那個小女孩兒,而是裴錢自己了。而在追隨陳平安之後呢?
  • 《劍來》關於裴錢我有話要說,人之初到底是善是惡?
    《劍來》寫到現在已經將近五百萬字了,隨著總管的落筆許多人物被刻畫的栩栩如生,如開篇沒多久就死的齊先生,小鼻涕蟲顧璨,小黑炭裴錢,等等。圖片源自:黑白符號今天小編就來主要說說裴錢這個人物,從剛出現時的極惡,到現在的知善惡,可能說對於這個人物以前有多厭惡如今就會有多喜歡吧。圖片源自:囧神超神當時也在心裡想過,人之初到底是善是惡,好好的思量了一番以後,我發現人之初是惡的,只有經過教化以後知道了道理才會向善。兩個幼童如果沒有大人教導,碰見喜歡吃的東西會分而食之?
  • 《劍來730》裴錢和朱斂的分歧根源
    按照《劍來》關於「福地」等級的定義,中等福地差不多能維持收支的平衡,上等福地則可以當成「聚寶盆」,他們對於「宗門」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蓮藕福地」就要晉升為上等福地,是未來「落魄山」中興的根基,而「狐國」被安置在福地裡,它的忠誠就事關重大。
  • 《劍來》:鬼精鬼精的陳平安,為啥對裴錢境界的預想如此低下?
    《劍來》,陳平安在落魄山建祖師堂,文拜老秀才,武祭崔誠,而他的開山大弟子正是裴錢,那個當年膽小如鼠,每逢夜路必定在額頭貼一張符紙的黑炭丫頭。#劍來於是問題來了:一向鬼精鬼精的陳平安,為啥對裴錢境界的預想如此「低下」?第738章,陳平安與高雲樹聊到當年的金甲洲戰場,後者曾提到曹慈與兩位女子武夫,其中一位姓石,另一位姓裴,不知是遠遊境還是山巔境。當時,陳平安猜測那裴姓女子應該是女武神裴杯的弟子,根本未曾想過裴錢。
  • 《劍來》:裴錢補全十二地支,一舉三得
    《劍來》,崔瀺為大驪組建的十二地支團隊,目前還差一位純粹武夫,而正在京城比武的女子武夫周海鏡正是一位目標人選,若不出意外,周海鏡在擂臺比武之後,就會受到大驪邀請。事實上,除周海鏡以外,裴錢也在大驪的考慮範圍之內,並且由裴錢補全十二地支,少說也是一舉三得的好事。首先,十二地支團隊不同其它,從籌建之時起,便受到大道氣運的眷顧,只要湊齊十二人,整個團隊的實力立即發生質的飛躍,真正成為大驪一座移動的「仿白玉京」。
  • 劍來:一轉眼裴錢都長大了,陳平安還是勝過了這個世道!
    拋開便宜弟子崔東山,陳平安門下諸弟子中讓他付出心血最多的一個就是所謂的開山大弟子裴錢了,從當初的心窄乞女到如今的克己武夫,箇中差距可謂天地之別。其實在裴錢這個角色剛出現的時候,我和很多人一樣都不太喜歡這樣一個自私、白眼狼、膽小怯懦、欺軟怕硬、沒有心肝的小黑炭,這其中也包括主角陳平安本人。
  • 《劍來》裴錢天資卓絕,為什麼陳平安不教她?這兩點很重要
    裴錢是一個非常不討喜的人,甚至是有點令人討厭的角色。一開始大總管就將裴錢塑造成一個「白眼狼」一樣的人物,無論誰對她好,她都不會領情,即使是陳平安這樣的「爛好人」,對裴錢掏心掏肺,裴錢也認為那是應當的,仿佛天下的人都欠她錢一般。
  • 劍來:陳平安最令人佩服的原來是教書育人
    在看劍來這本書的時候,小編也曾多次差點棄書,但是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原因就是想看看這本小說為什麼能被那麼多書迷朋友推崇,能夠這麼火。劍來這本書給小編的感覺就是這不是一本能快看的書,不能像看其它網文小說一樣一目十行的看,而是需要細細品讀,慢慢琢磨,靜下心去看。如果追求速度,可能就無法領略書中各種人物的風採。重回正題。
  • 《劍來》:重返劍氣長城,淺析
    劉袈,堪稱《劍來》世界中的勞模典範,盡忠職守,一點也不含糊。之前是擋陳平安,後來擋老秀才,如今擋禮聖,誰知道下一次是不是真有可能擋至聖先師?這側面展現出了崔瀺的影響力,哪怕人不在了,他的影響依然無處不在。
  • 《劍來》裴錢成為大驪地支之一好處眾多,為何陳平安卻不樂意?
    目前來看最適合這個位置的肯定是我們的裴錢,裴大宗師。雖然裴錢還沒有表態,但陳平安卻拒絕讓其加入,這是為什麼呢?先來看看裴錢成為地支之一有哪些好處。一: 資源眾多,不用為錢發愁。裴錢目前來看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其女子武夫的身份,正陽山問劍後或許知道她屬於宗門落魄山,但也僅此而已。如果其成為地支之一,那麼很明顯就會擁有大驪這樣的背景,雖然無足輕重,但如若在寶瓶洲行事也是好處極多的。三: 落魄山受益更多。裴錢成為大驪地支之一,其境界提升花費不用落魄山操心,說不定還能為落魄山撈一筆好處。
  • 劍來:真正有意義的遠行,陳平安、朱斂、裴錢之間的童趣
    文/小小說編年史導讀:自從張山峰等人一一辭行之後,一行只剩下了四人,陳平安、裴錢、朱斂、石柔,不過,前三人可以打成一片,唯有石柔,一直都在端著,總感覺和陳平安之間隔了很長很長的距離。所以和陳平安等人格格不入,倒也可以解釋,不過,除此之外,我認為更多的還是心性,石柔心性太端著了,總以為自己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所以難和陳平安等人打成一片,甚至連裴錢,和石柔這個陽身女鬼也少有接觸。這一點,在章節《夫子氣魄》中顯露的尤為真切,特別是文中一句:「石柔不明白,這有意思嗎?
  • 劍來老子婆娑簡析。李二已是神到止境武夫,裴錢會成為劍修嗎?
    劍來中的科考參考了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眾所周知,殿試的最終成績是由皇帝做主,文章的好壞是主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皇帝的喜好,官場的風氣及鬥爭,都可能影響到朝廷對狀元的選擇。所以,榜眼並非是不如狀元。殿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他們的文章可能都很好。排名並不能代表儒家學問的高低。
  • 《劍來》陳平安既然有了心頭愛李寶瓶,強烈反差的裴錢又因何存在
    裴錢,也是9歲,與陳平安有著同樣遭遇,是個孤兒,但走了截然相反的道路的。陳平安是與人為善,只有是在熬不過去的時候,才尋求別人幫助,求人不果不怨恨,得人幫助記在心上,君子自強不息。裴錢是好吃懶做,尖酸刻薄,無情冷酷。把自己當作最好朋友的孩子,就因為對方忘了給自己帶來食物,可見這孩子經常給她食物,就一次忘記了,她就要用石塊砸朋友的腦袋。
  • 《劍來》:寶瓶痴心、裴錢情重,是陳平安註定要辜負的少女紅顏
    #劍來裴錢,曾經有多壞,如今就有多好。跟著陳平安,她最初是依賴,如今則想為他負擔更多。相遇時,也是九歲。而迅速長大的裴錢,也迅速地發現了很多真相,比如師父原來並非無所不能,他的肩膀也只有那麼小,卻擔了那麼多的事情。於是,她想替她分擔一些,不僅是要從他肩上分出一些擔子,還要先一步搶過那些可能會壓在他肩上的擔子。所以,裴錢情重。
  • 《劍來》崔老爺子死的時候,裴錢為什麼那麼傷心?這兩點是關鍵
    隨著《劍來》章節的增多,數百萬字洋洋大觀,許多人物的命運最終接近了尾聲,例如崔瀺的爺爺崔老爺子。我相信,看到老爺子離去這一章,很多人都哭了,這其中有陳平安,有你,也有我,我們。當然,我想,最傷心的人還是裴錢。
  • 劍來:落魄山番外篇「三」
    輕哼一聲大步邁入廳堂內,對著坐在曹晴朗身旁的李槐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你就是隱官大人不經意提起的李槐?!」李槐看著眼前鼻孔朝天的小兔崽子,笑呵呵地沒有接話,靜等下文。誰知白玄只是點點頭,像是看到一位晚生後輩,嘆了口氣好像有些失望,便沒有繼續說話。而是轉頭對著暖樹笑著說道:「暖樹姐姐,裴錢是不是走了啊。哎呦,最近練拳練劍勤勉,今日不巧感覺自己拳法又有精進。
  • 《劍來》:陳平安的落魄山,名為落魄,然而卻蒸蒸日上
    落魄山雖名落魄,實則一點都不落魄,下面我們來看看落魄山的底蘊。崔東山,崔瀺的年輕時代,大驪國師,雖然戰力不及崔瀺,但是智商絲毫沒有縮水,棋藝極高、見識淵博,最關鍵是法寶奇多,目不暇接。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雖然小生境界不高,架不住我法寶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