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說編年史
導讀:內容來源,陳平安離開藕花福地附近幾個章節,在這幾個章節中,主要寫的是陳平安帶著小拖油瓶裴錢一路趕往寶瓶洲的過程,一路上,儘是些大與小,善與惡的故事。
如果要問裴錢與曹晴朗,陳平安更喜歡哪個孩子?毫無疑問,如果讓陳平安去選擇,一定是曹晴朗,因為這個孩子不僅知書達理,在和陳平安相處的過程中也深得陳平安之心。
對此,在小說章節《山水之爭》中,甚至有這麼一段:
「陳平安當然不願意把她帶在身邊,是老道人強行將她丟出藕花福地,陳平安如果有選擇,他更願意帶走曹晴朗。」
從這一段話,就已經表明陳平安的想法,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道不同不相為謀,他陳平安不說是什麼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但是,至少也是懂得善,懂得與人為善的人,無論是在驪珠洞天還是這次南下遠足,陳平安都在如此做,所以,那個同樣懂得善的曹晴朗就很對陳平安的胃口。
而對於裴錢,不說在以後會如何?但至少在當前,她的確事事不如,甚至讓人徒生厭惡。
在裴錢的身上,一些世間的小惡、小壞簡直沒有一樣她不會,比如說她憊懶不知上進,喜歡撒謊,欺善怕惡,滿口粗言穢語……
正是這些一個又一個的缺點,讓陳平安實在是對其喜歡不得,所以一路以來,哪怕朝夕相處,陳平安對裴錢也實在是討厭。
但是,另一方面來講,裴錢真就是一個樣樣都不如曹晴朗的壞小孩嗎?
這話也不一定絕對,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裴錢是為了活著,才不顧一切,甚至認為這一切都是對的,這一點自然無可厚非,畢竟一個人如果連活著都做不到,那又該如何去談什麼分辨善與惡呢?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陳平安。
其次則是教養,對於裴錢這樣一個野孩子來講,從小就父母雙亡,只能依靠自己養活自己,學的也都是怎麼輕鬆、怎麼痛快怎麼來,對於善與惡的區分,實在是沒有人教導,所以這也是一方面。
而對於這樣一個孩子,在她沒有造成大錯之前,我認為都是可以改變的,未來成就,也未必事事都不如曹晴朗,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也說不定。
對此,可能這也就是最終跟隨陳平安出來的是裴錢而不是曹晴朗的原因,前者,需要這個世界給她一個善意,教導她如何為善,只有改變這些惡習,未來才有成為美玉的可能,而後者,因為已經懂得善與美,需要做的便是按照這個性子,一天天成長下去,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直到有一天水到渠成變為美玉。
最後,對於裴錢以及曹晴朗,大家會選擇誰呢?歡迎評論區留言,長按點讚,一鍵三連,感謝大家的支持。
小小說編年史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