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傅園慧「摸摸」不離身,領獎時都要帶它,娃的行為要制止嗎

2020-09-29 丹媽經驗說

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玩具的陪伴,不少孩子在小的時候會把玩具當成自己的精神寄託,獨自一人時,無論傷心與否都會與玩具進行傾訴,更是時常會將這個心愛的玩具隨身攜帶,一刻也不想與其分開,當這件玩具被外人所觸碰時,孩子們甚至會表現出憤怒的情緒,若被家長強制與玩具分離,孩子更是會大聲哭鬧,這種現象正常嗎?

同事有一個7歲的女兒名叫潼潼,她和同齡人一樣,性格樂觀開朗是一個懂禮貌且討人喜歡的孩子,但潼潼有一個奇怪的"癖好",那就是時常會帶著一個看上去有些破舊的小熊玩偶,這個玩偶潼潼一直帶在身上,不管是吃飯時還是在睡覺的時候她都會帶著,就連上小學的時候她也會把玩偶放在她的書包裡。

一開始同事並不在意,認為孩子只是在小的絲毫沒有太多的玩伴,有著玩具陪伴,她能夠與玩具進行傾訴,下意識的就把玩具當成了自己的精神依靠,然而隨著孩子開始長大,同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她試著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毛病",然而一旦她觸碰孩子的玩具,或是孩子發現玩具被父母收起來時,孩子就會大聲的哭鬧,最後同事也只能把玩具還給孩子。

其實發生在潼潼身上的這種情況在我們周邊並不少見,就連我們"洪荒少女"傅園慧也存在著這種情況,此前傅園慧在參加綜藝節目中,就為我們展現了其可愛的一面。

當時不少人都好奇,為什麼24歲的傅園慧身上經常掛著一條紅繩,這是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嗎還是紅繩有什麼特別的功效?面對網友們的好奇,傅園慧的爸爸出面對此進行了一番解釋,這條紅繩有個可愛的名字,叫"摸摸",它三歲的時候就陪伴在傅園慧的身邊,一開始它是一塊非常柔軟的布,後面為了方便帶著就把它捲成甚至的形狀。

在收到"摸摸"之後,傅園慧就表現出對它的依賴,遠離家鄉外出訓練時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摸摸"就在悄然間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我們不難看到,無論是在參加活動、亦或是領獎時,傅園慧都會帶著它,可以說是很少離身。

那麼這種情況到底正不正常呢?孩子身上有這種行為到底要不要制止?其實心理學家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對某種物品產生依戀情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無法予以孩子更多的關愛,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會覺得孤獨,而在某個節點某一個物品的出現就很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精神寄託。

當孩子身上出現"戀物情節"家長該怎麼做?

1、 別強制制止孩子行為

不少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時,會下意識的覺得這種情況的存在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極為不利,想要幫助孩子戒掉這一"壞毛病",但實際上這種強制制止孩子的行為方式,很大可能上會引起孩子們的牴觸,讓孩子內心感受到不舒服,所以家長們最好別這麼做。

2、 轉移孩子注意力

強制扔掉孩子依戀的物品對於孩子精神上的傷害不可謂不大,所以家長們若想孩子該掉這一情況,那麼不妨試試給多陪伴孩子進行一些互動,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或是帶著孩子外出結交新的小朋友,慢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孩子就不會把一顆心放在某個事物上。

3、 多予以陪伴

相關實驗表明,愛是存在著變量的,這三個變量分別是:玩耍、觸摸、運動,只要家長們能夠滿足這三個條件,那麼就能滿足孩子小的時候對愛意的需求,而這些條件只需要家長在多予以孩子陪伴的同時,跟孩子多進行一些互動即可,更多的肢體觸摸更是能給孩子們帶來安全感,也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愛意。

其實孩子們之所以會有戀物情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當孩子身上表現出這種情況時,家長們就該多加反思,自己予以孩子的陪伴是不是太少了。

相關焦點

  • 24歲傅園慧「摸摸帶」不離身,娃的「怪癖」,家長要不要制止
    每個孩子的「怪癖」都不一樣,有的喜歡隨身帶著某樣東西,當這件東西被別人拿走就會百般哭鬧,沒有這個東西就受不了。五歲的靜靜有一個很喜歡的毛絨兔子玩具,每天都不離手,晚上睡覺和白天吃飯的時候都要帶著,去幼兒園也要放在書包裡。父母感覺孩子這個習慣有些「不正常」了,說什麼也不讓她帶去上學,可是靜靜就會大吵大鬧,父母只能服軟。
  • 24歲傅園慧的「摸摸帶」不離身,孩子的「過渡物」能替代母親?
    24歲傅園慧的「摸摸帶」寸不離身,仿佛「幸運之帶」纏繞在身還記得那個「我已用盡洪荒之力」的少女傅園慧嗎曾經在《我家那閨女》這檔綜藝節目當中,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傅園慧身上總是掛著一條紅色的帶子,當她的內心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時,她就會將它緊緊握在手中,還親切地稱呼它為「摸摸」。
  • 24歲傅園慧「摸摸帶」不離身,小孩的「怪癖」,家長要不要制止?
    24歲傅園慧「摸摸帶」不離身,小孩的「怪癖」,家長要不要制止?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少不了各種小習慣或者「小怪癖」,每個人的「怪癖」也許都不一樣。有些家長會任由孩子的「怪癖」發展,有些家長則會制止,那麼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呢?小婷今年4歲,有一個很喜歡的玩偶。
  • 24歲傅園慧「摸摸帶」不離身,孩子有「戀物情結」,父母該咋辦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相同,個人習慣也大不一樣,甚至有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養成一些小的「怪癖」,讓其他人非常難以理解,不知道其行為動機。那麼在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自己孩子養成的這些「小怪癖」家長是應該放縱還是制止呢?
  • 24歲傅園慧「摸摸」不離身,娃的戀物情結咋破?三點父母需注意
    ,每次在小區的時候都能看到她抱著這個玩具不撒手,平時睡覺吃飯都要抱著,她媽媽說,就算現在去幼兒園讀書了,她還要把這個玩具帶著,如果不給她,她就哭鬧不願意上學。24歲傅園慧「摸摸」不離身,成了她訓練和比賽時的精神支持
  • 23歲傅園慧「摸摸」寸不離身,孩子的「怪癖」需要戒除嗎?
    孩子出現一些我們看來「不好」的行為習慣時,到底要不要強行制止?每次睡覺都要抱著這張小被單,用手摸摸或者聞著氣味才能安靜入睡,即使自己陪在身邊也不例外,有時候甚至吃飯、出門都要帶在身邊。但是,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好」、「有問題」的嗎?真的需要我們去強行制止嗎?
  • 24歲傅園慧「摸摸」不離身,引起網友們共鳴:抱著小被子才能睡
    沒有孩子的她想在孤兒院領養一位孩子,在辦好手續要帶孩子回家後,發現孩子手上一直抱著一個破破爛爛的被子,直到要上車了也沒扔下。原來,這個被子是孩子之前的親人親手所制,孩子把這個當做是親人來依戀,所以才會在這位媽媽要扔掉被子時出現情緒激動的現象,這主要還是缺乏了家人給予的安全感24歲的傅園慧「摸摸」不離身作為遊泳界「扛把子」的傅園慧在泳池裡像是一條來去自如「龍」,沒想到在生活中卻是一位依戀物不離身的「小朋友」。
  • 24歲傅園慧「摸摸帶」不離身,孩子有戀物怪癖,家長要阻止嗎?
    小姑娘很喜歡一個玩具布偶,走到哪裡都不離手,尤其是晚上睡覺一定要抱著,儘管布偶已經有些破舊,但是孩子視如珍寶。朋友擔心孩子這個習慣不好,說了好幾次,但每次女兒都倔強的抱在懷裡,有次不小心在小區裡丟了,哭得昏天黑地,爸爸在物業群裡連發幾條消息,最後找到孩子才轉哭為笑。
  • 傅園慧24歲依然「摸摸帶」不離身,娃的「怪癖」,家長該不該管
    不少家長們就會覺得孩子這種「戀物」的行為是不是有某種疾病?甚至還十分強硬地不讓孩子帶著他所依戀的物品。但其實,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而且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就像我們耳熟能詳的遊泳運動員傅園慧一樣,即便如今已經24歲了,但她仍然習慣在身上斜挎一條紅色的圓環線圈,還給這條紅線圈起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名字叫「摸摸」。
  • 傅園慧「摸摸」不離身,歐陽妮妮一條被子盤24年,這怪癖要改嗎
    不知道大家在小時候會不會有這樣的小癖好,就是比如對一個玩具,或者陪伴著自己夜夜入眠的小被子「情有獨鍾」,甚至都已長大成人都還脫離不了這些小物品。我們也會發現有的小孩特別鍾愛某樣東西時,一旦離開了它便會大吵大叫,只有拿回手中才肯安靜下來。
  • 23歲傅園慧「摸摸」不離身,依戀行為不可怕,家長要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在兒時總會有一些奇怪的行為,長大後依舊還存在。比如喜歡的娃娃一定要陪著才能入睡等等。在《我家那閨女》中,大家發現傅園慧一直隨身帶著一條紅色的帶子。
  • 23歲女孩「摸摸」寸不離身,孩子的這些「怪癖」需要戒掉嗎?
    那麼孩子這樣的行為究竟會不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家長應不應該及時阻止他們呢?其實玩去額沒有必要,看看傅園慧大家都知道了。23歲的傅園慧「摸摸」寸不離身傅園慧因為樂觀開朗的性格被大家所熟知,作為遊泳運動員她也非常出色,而且之前在比賽之後的採訪中,傅園慧「瘋癲」的性格立馬圈了很多粉絲,傅園慧也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歡樂。
  • 傅園慧「摸摸帶」隨身攜帶,孩子的「怪癖」,父母是否要制止?
    在成長的過程中,寶寶總是會出現那樣這樣的「小怪癖」,有的喜歡在身上隨身攜帶某件物品,從來不都離身的,若是當這件物品被人拿走,或者不見的話,就會覺得很不安,甚至是哭鬧。就拿傅園慧來舉例吧!她是一名遊泳運動員,在體壇上有著輝煌的成就,拿到過世界遊泳冠軍,為國家帶來了許多的光榮!
  • 傅園慧24歲「摸摸」還不離身,孩子某些怪癖,家長該不該阻止?
    ,但她對一個小狗型的玩具簡直是「青睞有加」,不管去哪都要帶著,就連上幼兒園也不例外。,她還給這條線圈起了一個名字叫「摸摸」。傅園慧從小就離開父母獨自訓練,難免有想家的時候,所以她選擇了把對爸爸媽媽的想念寄托在了這條紅色線圈上。想父母的時候就摸摸它,久而久之,這條普通的紅色線圈已然成為了傅園慧在參加比賽過程中的精神支柱。除了傅園慧之外,還有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節,歸根究底還是因為缺少父母的的陪伴。
  • 24歲傅園慧隨身攜帶「摸摸」,孩子有「怪癖」,家長該幹預嗎?
    簡單來說,依戀物是指對某種物品或某些物品,表現出的過分依戀行為,可以是睡覺不離身、出門一定要攜帶等。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們都擔心是不是他們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幾乎到了不離手的地步,睡覺一定要抱著,玩玩具的時候也要放在自己的旁邊,吃飯的時候還要蓋在自己的腿上……看到孩子這樣,他就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應該馬上強制讓她改正過來,不然以後長大了還隨時隨地帶著小毛毯?
  • 傅園慧24歲仍戒不掉「摸摸帶」,面對娃的怪異行為,家長怎麼管
    孩子成長的過程是神奇的,相信很多細心的家長都能發現,孩子到了某一階段十分的依戀一種物品,可能是毛絨玩具也可能是毛巾手帕,或者是衛生紙,不論是走到哪裡都要帶著它,不然就會哭鬧不止,等過了這段時間這種現象就有所緩解。
  • 24歲傅園慧隨身攜帶「摸摸」,孩子有「怪癖」,家長該不該幹預?
    簡單來說,依戀物是指對某種物品或某些物品,表現出的過分依戀行為,可以是睡覺不離身、出門一定要攜帶等。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們都擔心是不是他們的心理出現了問題。為了避免此種行為對孩子健康生長的影響,有些家長會不顧孩子的意願強制讓他們戒除,結果卻導致親子之間的矛盾升級。
  • 傅園慧「摸摸」不離身,孩子有戀物怪癖,父母要怎麼處理?
    「洪荒少女」傅園慧,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當初她在參加裡約奧運會接受採訪時前段時間,我看見她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發現她有一個小習慣,走到哪裡都不忘記身上斜挎著的一根紅圈圈,傅園慧還管它叫「摸摸」。據傅園慧爸爸透露,傅園慧小的時候喜歡摸一塊兒毛巾,長大後就變成了這根紅圈。當時,我就意識到這孩子從小到大都有戀物情結。
  • 23歲傅園慧依戀「摸摸」,帶身上寸步不離,孩子有戀物癖該管嗎
    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非常的依戀某一樣東西,具體表現為要時刻見到或者觸摸到那樣東西,自己才會安心。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習慣,而習慣養成之後,就會非常難以割捨,而如果那樣依戀的物品沒有帶在身邊,或者不小心丟失了,那麼孩子可能會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 傅園慧的「摸摸」隨身攜帶:孩子的「戀物癖」,是否要戒除?
    朋友的閨女曉雯今年2歲多,看上去很是可愛,對那些毛絨玩具頗為喜歡,常常將玩偶擺弄在沙發上。不過相比玩偶,曉雯更喜歡嬰兒時用的小被單,圖案是白色碎花,每天睡覺時曉雯都要抱著它才能睡覺,似乎聞到氣味可讓自己更踏實的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