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帳戶給私人帳戶轉帳金額較大時,私人帳戶是否需要繳稅不是取決於轉帳金額的大小,而是取決於轉帳資金的性質。當然,公帳轉私帳也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
一、企業在實際運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公司帳戶和個人帳戶現金劃轉的問題,但是,公司帳戶的現金轉給私人帳戶,是否繳納稅金,主要還是取決於大額現金轉帳的性質,也就是是否按照稅法和相關政策的規定合規處理。
一是給老闆、高管和員工發工資。
即每個月企業通過銀行代發工資到員工的個人銀行帳戶,並且已為員工代扣代繳了個人所得稅。這類公帳轉私帳是不需要再繳納個稅的。
二是零星採購和員工出差借款備用金和報銷。
這是企業日常經常發生的業務事項,即零星採購,或員工出差借款時,企業會從公帳給借款員工的私帳匯款;費用報銷時,也會多退少補,需要補充支付的費用款,同樣會從公帳轉款給員工的私帳。
如果無論是老闆還是員工,都嚴格執行公司的差旅費報銷開支規定,是正常報銷開支的費用,那麼也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而如果老闆或員工故意用費用報銷來抵衝工資薪金,或勞務報酬的,無論發生什麼費用都開具單位的抬頭,那麼企業或員工就存在偷逃稅款的嫌疑,無疑加大了企業和員工的風險。
三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款。
企業老闆或員工都會因發生借款關係,而導致的資金往來。
一方面是企業有時因資金緊張或許會向老闆、股東或員工借款,雙方借款業務發生時需要籤訂借款合同,約定雙方的利益關係。另一方面是老闆向企業借款。
如果企業向老闆、股東或員工借款,沒有支付利息,只是償還借款,那麼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如果企業向老闆、股東或員工借款,在償還本金的同時,還需要支付利息,那麼收到利息的老闆、股東或員工,則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老闆向企業借款,應控制借款時間,注意不要跨年,否則沒有償還的借款,有視同企業分紅的風險。
四是勞務報酬方面的現金支出。
企業的這類支出,應注意雙方是否籤訂了合同,對方是否開具了發票,還要關注合作方的性質,是個人(也就是說如果是個人,則涉及公帳轉私帳的問題),還是企業,並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否則,可能會增加涉稅風險。
五是企業分紅的現金支出。
公司現金分紅時需要公司將分紅款轉給股東的私帳,且現金分紅是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也就是說不同的組織形式,其分紅所交納的稅項是不同的。如有限責任公司,既要交納企業所得稅,還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二、企業還是儘量避免以下從私人帳戶進行收付款的活動。
一是規模很小的企業,卻常常發生金額很大的現金流水。
二是資金轉入轉出存在異常,比如分批次轉入現金,又將大額現金集中轉出;或者是將大額現金集中轉入,又逐漸分次將大額資金轉出。
三是公司的經營業務或經營範圍,與大額現金流入流出的關聯性很差。
四是公司帳戶的資金短期內頻繁且大額給私人帳戶轉帳;或公司帳戶短期內頻繁收到非業務關係的私人帳戶的匯款。
五是公司頻繁開戶,或是銷戶,並在公司銷戶前有大量的現金流水發生。
六是閒置很久不用的對公帳戶,突然啟用,並且有大量的現金流入流出。
總之,企業公帳轉私帳是否需要交納稅金,與金額大小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現金轉帳的性質有直接的關係。如果企業帳戶與私人帳戶之間是正常的業務往來,與稅金沒有關係;但如果公司刻意利用私人帳戶進行套現、洗錢或偷稅等行為,則既要補繳稅金,還要受到處罰。
202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