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報導,沃爾瑪計劃在2028年前在中國開設100家山姆會員商店。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山姆會員商店在中國共有26家門店,覆蓋20多個城市,在中國的會員數量接近200萬,其中深圳市福田門店已連續11年蟬聯沃爾瑪集團全球銷售冠軍。與美國的平價大宗採購模式不同,中國的山姆會員商店主要向消費者銷售高端進口日雜用品。
「山姆」在路上
山姆會員商店是世界500強企業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迄今已有37年的歷史,是全球最大的會員制商店之一。1996年,山姆會員商店在深圳「落戶」,儘管它在國內僅有20餘家門店,但作為中國第一批進口超市,山姆會員商店叩開了國內超市會員制的大門,即只有商店會員才能進入超市購物。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國民總收入為99,066億元,而到了2019年,我國國民總收入達到988,529億,是2000年的9.98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國外超市運營商看到了紅利,他們愈發重視中國市場的消費需求和潛力。山姆會員商店逐步加快了中國市場的布局,1996年至2006年十年之間山姆會員商店門店數量僅增長5家,但2010年之後,門店的數量則快速增長。
據微熱點(wrd.cn)數據統計顯示,從2020年1月1日至今,山姆會員商店在全網共計產生11.23萬條相關信息,其中1月中下旬因部分消費者採購年貨而導致信息量增多。從信息走勢圖中可以看出,山姆會員商店整體信息量呈小幅上升的趨勢。
新兵Costco與老將「山姆」
隨著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產品,而山姆會員商店欲增設店鋪也側面反映其對國內消費者的重視,儘管雙方消費習慣愈發貼合,但並不意味著市場容量已滿。2019年8月27日,山姆會員商店的競爭對手之一Costco在上海開設了中國首家門店,一時間客流爆滿,開業三天會員註冊人數超過10萬,開業兩天市值狂漲560億元人民幣。
山姆會員商店較Costco早進入中國市場23年,但Costco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據統計,從2020年1月1日至5月24日,後來者Costco熱度明顯高於山姆會員商店,甚至是其二倍之多,但Costco因近期國外部分門店產生貨物哄搶、上海門店設備房發生起火事件而導致美譽度下降。
關鍵詞雲顯示,消費者在討論山姆會員商店時,「牛排」「牛奶」「蛋糕」「零食」等「商品」成為關注焦點。而對於Costco而言,消費者在討論所需購買的商品外,其門店所發生的「搶購」「排隊」「囤貨」等現象也較受關注。
數據顯示,山姆會員商店與Costco關注人群年齡多集中於20-39歲,但山姆會員商店30歲以上關注人群佔比更多,而Costco則相對偏向年輕化。這或許與兩家商店的定位不同有關,相比Costco,山姆會員商店更加重視高收入人群、企業主管及專業人士,而Costco則更受年輕人群青睞。
從相關信息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北京、廣東、上海等地的網友更樂於討論山姆會員商店及Costco,而這恰好與兩家商店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布局相吻合。目前Costco在中國市場落腳點主要在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而山姆會員商店同樣以超一線城市為重點並向一線及省會城市輻射。
會員制商店的「水土不服」
截止到2018年,山姆會員商店在全球擁有800多家門店,確認會員費收入超過14億美元,而Costco也不甘示弱,全球門店768家,會員費收入31.42億美元。同為會員制商店的「BOSS級玩家」,新兵Costco與老將山姆之間的你追我趕在無形中激起了國內會員制商店的新水花。
20世紀90年代,中國零售市場逐漸向外資開放,以山姆會員商店、萬客隆、普爾馬斯特為代表的會員制商店先後到來,但由於國內消費者習慣不同,繳納「入門費」才能購物的消費模式始終未能形成風潮。2005年,普爾馬斯特因資金鍊斷裂而退出中國市場。2007年萬客隆開始嘗試轉型商超。而伴隨著技術的發展,國內電商行業逐漸興起,與此同時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等大型商超的「遍地開花」更是加大了會員制商店的生存難度。數據統計顯示,在大型商超中,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熱度居於榜單前列,而排在末位的華潤萬家熱度為12.7,遠超Costco和山姆會員商店,後兩者熱度分別為8.12和3.34。
但從整體來看,會員制商店所走的路線本身就與傳統商超有所不同,精簡SKU(庫存量單位)、降低毛利、重視會員收入和服務,這些都是與傳統商超發展特點所不同的。而在零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以山姆為代表的會員制商店要做到緊跟國內市場趨勢,貼合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最終被中國消費者接受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微熱點數據說明:本報告由微熱點撰寫製作,數據來源於微熱點、新浪輿情通、鈾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數據產品,部分引用外部公開數據與資料。歡迎引用及轉載本報告,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