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屬性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教育的屬性

教育的屬性這一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題和判斷題的形式出現,常見考法為案例反選或者概念反選,主要考查考生對概念的理解。考生在考試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教育的屬性包括教育的本質屬性和教育的社會屬性,其次,應準確理解每一屬性的深刻內涵。

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考生要想準確理解教育的本質屬性要把握以下三點:1.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現象,類似於「猴媽媽教小猴子爬樹」、「鴨媽媽教小鴨遊泳」這樣的動物界養育後代的現象都不是教育;2.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人類所有的本能活動,例如吮吸、眨眼等都不是教育;3教育活動有三個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其中教育影響指的是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教育者是教育影響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紐帶,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選擇和施加教育影響的對象,教育影響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作用的橋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的社會屬性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現:

1.教育具有永恆性,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歷史性,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例如,西周時期教育的典型特徵就是「學在官府」,而春秋時期官學衰微,私學興起,打破了「學在官府」的限制。

3.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即教育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和發展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即教育的本質屬性,前文已有敘述,此處不再贅述;其次,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都前後相繼,例如,書法、詩詞等內容在中國歷代教育中都有體現。此處需要考生和教育的歷史性進行區分:歷史繼承性強調的是不同時期教育具有相似性,歷史性強調不同時期教育具有差異性。最後,教育具有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體現在教育超前或者落後於社會的發展,例如,印度的高等教育發展迅速,但就業率不高就是教育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體現;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思想就是教育超前於經濟發展的體現。

考點回顧:

1.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著教育,反映了教育的社會屬性中的( )。

A.歷史性 B.永恆性 C.長期性 D.社會性

答案:B

解析:教育的社會屬性包括教育的永恆性、歷史性和相對獨立性,CD為幹擾選項,永恆性強調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歷史性強調不同時期、不同社會教育的特點不一樣,因此,本題選B。

2.「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體現了教育的哪一社會屬性()

A.歷史性 B.永恆性 C.相對獨立性 D.社會性

答案:C

解析:「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體現的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時也要優先發展教育,意味著使教育的發展超前於經濟的發展,因此體現的是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因此,本題選C。

以上是《教育的屬性》,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育的本質屬性與社會屬性
    教育的本質屬性與社會屬性教育的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內容是歷年來的重要考點,常以單選、填空和簡答來考察大家,但是這部分知識點,總體而言還是比較簡單的,理解性去做題就比較容易得分,那麼今天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的老師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部分知識點。
  • 簡述教育的屬性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的屬性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中的比重都比較高,且教育的屬性這部分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區分這部分知識點,做了如下梳理。一、分類及舉例教育的屬性分為教育的本質屬性及社會屬性。
  • 教育的本質屬性
    一、教育本質屬性相關知識點梳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也就是說教育活動是有目的地,所以表明其特點之一:意識性;教育活動時社會活動,表明其第二個特點,意識性。教育的本質屬性具體而言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育是人類獨有的社會現象。
  • 教育的屬性-教育學知識點
    考情:教育的屬性這個知識點是屬於教師招聘中的一個,考題形式常見為客觀題(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題目考察內容主要為例子反選、概念反選等,大家在備考時要理解為主,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現在做一梳理,幫助大家理解記憶。教育的屬性可以分為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部分。
  • 關於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屬性是指它所具有的基本性質以及它與外部相互關係的特點。包括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固有屬性與派生屬性兩對範疇。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的社會性。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把人類積累的對自然界的認知和改造自然的經驗,以及社會生活經驗轉化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與品德,使他們的身心得到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 教育的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有哪些呢?
    一、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的本質特點。教育有三大基本要素: 1.教育者:指教育活動中以教育為職責的人; 2.學習者:也稱之為「受教育者」;3.教育影響 :是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於學習者的全部信息
  • 黑龍江省教師資格證:教育的屬性
    教育屬性這一知識點在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當中經常以單選和辨析題的形式出現,大家在掌握時應該以理解為主,為了提高大家在考場上的解題效率和備考,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小學教育理論之教育的屬性備考指導,能幫到你們。
  • 教育的含義、屬性和要素
    1、教育的含義廣義的含義: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狹義的含義:指學校教育。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教育機構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本義為引出。2、教育的屬性包括本質屬性與社會屬性。
  • 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的本質屬性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及資格證的考試中,基本以客觀題的形式對大家進行考察,是大家需要理解並進行掌握的考點。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指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 在線教育的2020:工具屬性與資源屬性將加速分化
    在線教育的2020:工具屬性與資源屬性加速分化「最尷尬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什麼氛圍和互動」佳田表示:「上課最重要的是氛圍,對著電腦自顧的講著課,根本無法評估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佳田認為,線上授課的教學效果有待商榷。K12在線教育應該回歸課堂,也終究會回歸課堂。
  • 【主編講堂】​關於教育的社會屬性
    教育的非本質屬性主要是指人類的自然屬性在教育中的表現。無論是教育的社會性還是教育中所表現出來的人類的自然屬性,都是教育的固有屬性。教育與外部相互關係的特點,是教育的派生屬性,教育的社會屬性。教育的社會屬性包括永恆性、歷史性、階級性和相對獨立性等(有些學者還提出教育具有長期性、民族性和生產性等)。
  • 確立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根本需要
    摘 要 把職業教育看作一種教育類型,是國務院文件《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所有政策設計的邏輯起點。職業教育對類型屬性的追求並非今天才有,當前職業教育對類型屬性的需求如此迫切,是因為智能化時代職業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對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需求。職業教育類型屬性確立的學 理基礎是技術知識內容的獨立性、技術知識形成過程的複雜性和技術知識來源途徑的多元性。
  • 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把牢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調研時指出,文化產業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市場屬性,但意識形態屬性是本質屬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堅持守正創新,確保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習總書記的講話,為時代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教育丨小文策案: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質屬性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是泛指凡是能增長人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增強人的體質,完善人的個性的一切活動。它是有計劃的和偶然的,有組織的和無組織的,外在的灌輸和自發的感化的總和。所謂狹義的教育,即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場所,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以使他們的身心朝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的過程。
  • 「易混解析」教育學③—「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什麼?
    【真題多選】教育具有( )等社會屬性。相對獨立性回答正確√考點: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的本質屬性,也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該知識點是重點內容,常見考題有單選、判斷等形式,考生需準確掌握,並注意與教育的社會屬性進行對比掌握,尤其是教育的永恆性和長期性。
  • 教育培訓機構的法律屬性與法律規制
    一、教育培訓機構的法律屬性從法理基礎來講,教育培訓機構享有的權利屬於社會教育權,其存在具有一定的法理基礎,教育培訓機構在民法中是「特殊企業法人」,其公益屬性是不同於一般企業法人最顯著的特徵;在行政法中是「行政相對人」,與政府構成行政法律關係。歸屬於社會教育權範疇的教育培訓機構,相對於國家教育權而言,具有獨特的法律屬性。
  • 把牢教育「五大屬性」譜寫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提升國民素養、傳承文化文明、驅動創新發展的基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準確認識「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宏觀形勢,準確把握基礎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特徵,準確理解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目標任務,把牢教育屬性,遵循教育規律,深化教育改革,以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推動整體教育事業發展。
  •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三題:身份、屬性及其角色強化
    相較於客體,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屬性表現為權威性、意識形態性和超越性,其中,權威性是其身份屬性,意識形態性是其政治屬性,而超越性則是其價值屬性。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學這一「元問題」,學界同樣眾說紛紜,甚至一段時間內將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屬性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混為一談,提出了諸如工具性、目的性、黨性、人性、服務性等觀點。但客觀地說,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屬性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雖然密切相關,甚至高度重疊,但二者卻涇渭分明,不應等同視之。對此,駱鬱廷教授認為,必須立足「主體」談「主體屬性」,主體性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最根本的屬性特徵。
  • 教師資格證 「錯題本」教育學:教育的本質屬性
    提高活動效率 D.傳授間接經驗【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A 項正確。成人學開車 D.木匠教徒弟手藝【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教育的理解。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 職教新觀察:認清職業教育的社會屬性及價值很重要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社會普遍對職業教育認可度不高,職業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又在何方?分類的依據往往是功能評價,即這種教育重要不重要;質量判斷,即這種教育辦得好不好;情感選擇,即你是不是喜歡。可以發現,職業教育在這些價值判斷上存在巨大的不一致性。在國家層面,認為職業教育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到了某些地方政府,這種重要性的認知就下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