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教育的屬性

2020-12-15 中公教師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的屬性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中的比重都比較高,且教育的屬性這部分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區分這部分知識點,做了如下梳理。

一、分類及舉例

教育的屬性分為教育的本質屬性及社會屬性。

(一)、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第一,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

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

第三,在教育這種活動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二)、教育的社會屬性

1、教育具有永恆性

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恆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職能決定的。教育的職能表現在兩個方面:

(1)、使年輕一代適應現有的生產力,教育充當生產鬥爭工具的職能;

(2)、使年輕一代適應現有的生產關係,在階級社會,教育充當階級鬥爭工具的職能。而這兩種職能在任何社會都會得到體現。

2、教育具有歷史性

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這是因為教育既受當時生產力的制約,同時也受生產關係的制約。

3、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和發展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

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在於,教育是有意識地向受教育者傳遞社會經驗以培養人的社會實踐。

(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任何教育都具有歷史繼承性;教育要注意繼承與發揚本民族的傳統。

(3)、教育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與生產力的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並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對獨立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二、考題再現

1、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的永恆性。( )

1、【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教育的本質屬性是育人性。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恆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職能決定的。永恆性屬於教育的社會屬性。故本題錯誤。

2、教育與國家朝代共存亡。( )

2、【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社會屬性。教育的永恆性是指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恆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職能決定的。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而非與國家朝代共存亡。故本題錯誤。

3、古代學生學習儒家的四書五經,現今中學生也會學習《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篇目。這體現了教育的( )。

A、永恆性 B、歷史性 C、繼承性 D、相對獨立性

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社會屬性。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任何教育都具有歷史繼承性;教育要注意繼承與發揚本民族的傳統。教育的歷史繼承性強調不同時期教育的相同點。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以上便是有關教育的屬性的歸納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結合以上的邏輯梳理來對其知識點進行熟練地把握。

最後,再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教育基礎知識教師招聘考試62個簡述題及答案
    答:主要是教勞結合1)是同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密切結合的教育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3)教育的內容是社會的生產、生活需要要適應的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極為簡單。5、簡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點?答:1)具有鮮明的階段性和等級性2)與生產勞動要脫離3)個別施教與師生關係的不平等。6、簡述現代教育的特點?
  • 教育的屬性
    教育的屬性教育的屬性這一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題和判斷題的形式出現,常見考法為案例反選或者概念反選,主要考查考生對概念的理解。考生在考試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教育的屬性包括教育的本質屬性和教育的社會屬性,其次,應準確理解每一屬性的深刻內涵。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 教育的本質屬性與社會屬性
    教育的本質屬性與社會屬性教育的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內容是歷年來的重要考點,常以單選、填空和簡答來考察大家,但是這部分知識點,總體而言還是比較簡單的,理解性去做題就比較容易得分,那麼今天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的老師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部分知識點。
  • 教育的本質屬性
    一、教育本質屬性相關知識點梳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也就是說教育活動是有目的地,所以表明其特點之一:意識性;教育活動時社會活動,表明其第二個特點,意識性。教育的本質屬性具體而言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育是人類獨有的社會現象。
  • 教育的屬性-教育學知識點
    考情:教育的屬性這個知識點是屬於教師招聘中的一個,考題形式常見為客觀題(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題目考察內容主要為例子反選、概念反選等,大家在備考時要理解為主,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現在做一梳理,幫助大家理解記憶。教育的屬性可以分為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部分。
  • 關於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屬性是指它所具有的基本性質以及它與外部相互關係的特點。包括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固有屬性與派生屬性兩對範疇。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的社會性。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把人類積累的對自然界的認知和改造自然的經驗,以及社會生活經驗轉化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與品德,使他們的身心得到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 【主觀題】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簡述維納歸因理論及其教育意義
    簡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1.原型定向。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明確活動的方向,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簡述維納歸因理論及其教育意義1.歸因理論:美國心理學家維納把人經歷過的事情的成敗歸結為六種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難度、運氣、身體狀況、外界環境;又把上述六項因素按各自的性質,分別歸入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
  • 教育的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有哪些呢?
    一、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的本質特點。教育有三大基本要素: 1.教育者:指教育活動中以教育為職責的人; 2.學習者:也稱之為「受教育者」;3.教育影響 :是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於學習者的全部信息
  • 黑龍江省教師資格證:教育的屬性
    教育屬性這一知識點在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當中經常以單選和辨析題的形式出現,大家在掌握時應該以理解為主,為了提高大家在考場上的解題效率和備考,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小學教育理論之教育的屬性備考指導,能幫到你們。
  • 教育的含義、屬性和要素
    1、教育的含義廣義的含義: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狹義的含義:指學校教育。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教育機構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本義為引出。2、教育的屬性包括本質屬性與社會屬性。
  • 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的本質屬性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及資格證的考試中,基本以客觀題的形式對大家進行考察,是大家需要理解並進行掌握的考點。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指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 三點來簡述,佛教是一種智慧的文化傳承,它是一種教育!
    佛家也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但一切佛法無量廣大,八萬四千法門,只要你親近佛學,知曉佛家理念,只要把它理解為佛教是一種教育,相信你自有收穫。佛教文化或許是因為無量廣大的佛陀宣導理念,以及語言文化的差異,傳入中國以後,便有了許多的說法,有的說是宗教,有的說是超越宗教,超越一切科學的,也有的說是教育,大茶經認為,如果把它理解為是一種教育,或許,傳承的文化會更容易讓人接受,為什麼?用三點來簡述,佛教是一種智慧的文化傳承,它是一種教育!
  • 在線教育的2020:工具屬性與資源屬性將加速分化
    在線教育的2020:工具屬性與資源屬性加速分化「最尷尬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什麼氛圍和互動」佳田表示:「上課最重要的是氛圍,對著電腦自顧的講著課,根本無法評估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佳田認為,線上授課的教學效果有待商榷。K12在線教育應該回歸課堂,也終究會回歸課堂。
  • 【主編講堂】​關於教育的社會屬性
    教育的非本質屬性主要是指人類的自然屬性在教育中的表現。無論是教育的社會性還是教育中所表現出來的人類的自然屬性,都是教育的固有屬性。教育與外部相互關係的特點,是教育的派生屬性,教育的社會屬性。教育的社會屬性包括永恆性、歷史性、階級性和相對獨立性等(有些學者還提出教育具有長期性、民族性和生產性等)。
  • 2017年4月自考中小學教育管理考試真題完整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1、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物質屬性與精神屬性  B、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C、個體屬性與群體屬性  D、時間屬性與空間屬性2、人才成長的周期長,過程非常複雜,因此,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在確立目標時,既要考慮當前人才的需要
  • 釣魚經驗,釣隱、釣顯與餌料的屬性的關係
    上篇文章已經說過了,釣隱、釣顯與魚情 魚種的關係,今天再大家說下釣隱、釣顯與餌料屬性的關係。釣隱還是釣顯與餌料的屬性有關,即與餌料的軟硬、顏色、氣味有關。有的釣餌,沒辦法不釣顯,也不可能去釣隱。所以,從餌料屬性的本身來看,硬餌就是顯餌,軟餌就是隱餌。釣生口魚,硬餌不是問題。釣滑口魚,軟餌更為適合。餌料的顏色也有隱、顯之分。顏色鮮豔、可視性強的為顯餌。顏色暗淡、可視性弱的為隱餌。在渾水和深水中釣魚,要用顯餌,效果要比隱餌好。在清水和晴天釣魚,隱餌能發揮其優勢。
  • 歷年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簡答題匯總!
    ①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②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③文化影響教學方法的使用▲簡述小學教師撰寫操作評語的注意事項。②整體性: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人在知覺時,並不把知覺對象感知為個別孤立的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統一的整體。③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知覺對象的特徵。
  • 教師資格證考前必背:簡述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教師資格證考前必背:簡述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備考,教師資格證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教師招聘考試中的15道常考教育綜合知識主觀題
    一、簡述原始社會的教育特徵1.原始社會的教育還未從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2.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實現原始狀態下的機會均等;3.原始社會的教育,由於沒有文字和書籍,因而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都十分簡單。四、簡述教育學學科的特點1.教育研究對象的普遍性和平凡性;2.問題界域的恆定性和回答的不確定性;3.學科基礎的廣泛性和跨學科性;4.理論類型的多元化和學科路徑的多樣化;5.學科屬性的綜合性和理論結構的層次性。
  • 2010年專升本《教育理論》真題試卷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報名條件...
    2010年專升本《教育理論》真題試卷一、1.教育學部分0.主要從事流浪犯罪兒童教育並著有《教育詩》等論著的教育家是A.加裡寧B.克魯普斯卡婭C.凱洛夫D.馬卡連柯1.持有「教育即生活」、 「學校即社會」、「兒童中心論」等觀點的理論派別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