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一把小剪刀 裁出鄉村振興路

2020-12-23 中國山東網菏澤頻道

2020/10/9 11:20:40   來源:大眾日報    

  在鄆城縣雙橋鎮,有一座生產剪刀的扶貧車間,產銷兩旺,不但帶動了五十多名農村婦女集中就業,還在周邊村裡帶動了大量從事剪刀生產銷售的人群,幫群眾剪出了脫貧致富路,趟出了就業富民的鄉村振興路子。

  由於當地黨委政府提供了電商營銷支持,目前這家以提供就業崗位作為扶貧方式的剪刀製造企業,不但經濟效益紅火,而且社會效益十分明顯。鄆城縣雙橋鎮剪刀製造企業經理梁棟說:「現在用工人數有五十多人,有貧困戶殘疾人,大多數都是周邊留守婦女,現在她們的工資大約在四千五左右,最高的能達到七到八千。」

  鄆城縣雙橋鎮在引進落地扶貧項目時,緊緊盯住農民群眾經過簡單培訓就會幹、都能幹的產業發力,盯準市場覆蓋面大、消費需求旺盛的行業下功夫,引進了像小剪刀這樣的一批小手工小製造企業,給農民群眾尤其是留守婦女找到了崗位穩定、薪資優厚的脫貧好路子。

  鄆城縣雙橋鎮黨委副書記高青說:「(農村)就業門路比較窄,但是我們現在把扶貧車間設在了家門口,這樣咱們這些群眾特別是婦女,還能照顧家裡還能給自己增加一些收入,這樣就保證了我們的脫貧效果保證了我們的成果。」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兆鋒 鄆城臺 曹金磊 鹿蘭哲 紀文穎 報導)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一杯黃酒釀出億元致富路,土城村靠什麼鄉村振興?
    一杯黃酒,思接千古;一抹鄉愁,凝成傳奇。土城村用了近10年時間,從原本貧窮落後的村莊變成了「中國黃酒民俗文化村」。千年黃酒釀出億元致富路,土城村實現鄉村振興!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土城村,看她是如何做好酒文章,走出致富路的?
  • 鄉村振興小鎮出大招
    鄉村振興小鎮出大招  東坑將以鎮帶村打造農業綜合體 橫瀝投資7億元建50裡濱水景觀長廊  東坑鎮:  壯大鄉村實體經濟「不走尋常路」  東坑鎮的鄉村振興方案日前新鮮出爐。根據方案,該鎮將突出發展高質特色農業。通過規範建設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挖掘和開發東坑陰菜等名優特產資源,支持「東坑三寶」等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與此同時,東坑將大力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對其在農業補貼政策、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
  • 中國打通鄉村振興路:路好走了,農村「活」了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中國打通鄉村振興路中新社北京2月7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北方沂蒙山區一個三面環山的小山村裡,婦女們正忙著給要出口的蘋果套包裝袋。她們是宗路果品專業合作社的僱工,手腳麻利的話一天能掙300多元(人民幣,下同)。
  • 視頻|肥城:疏通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 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
    為進一步改善村莊基礎設施條件、推動鄉村振興實施,肥城市委、市政府要求對全市所有計劃保留行政村實施「三通」工程建設。市交通運輸局積極推動工程建設進度,全力疏通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打通群眾出行的「最後一米」。
  • 鄉村振興:鄉村發展,要從「路」上抓機遇
    鄉村風景道是全域旅遊及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是鄉村發展戰略構建下產業融合的有力載體。在「快進慢遊」旅遊交通網絡下,建設鄉村風景道能夠實現道路沿線及周邊區域的景觀化、產業化和現代化,鄉村風景道也將成為當地的「生態路、景觀路、旅遊路、文化路、產業路、致富路、精品路、共享路」。
  • 記憶博物館丨一把裁縫剪刀,裁出50多年精彩歲月
    有的老物件,承載一門手藝,也飽含著兩代人的記憶,譬如這把裁縫剪刀……一支書寫流暢的鋼筆,一把做工精良的刻刀……每個人大概都會有一兩件稱心合意的小物品,尤其是擁有一門手藝的人。彼時,公公曾是杭州頂尖的「紅幫裁縫」,有著牢靠的技藝,和令顧客稱讚的手藝;彼時,我對服裝設計一腔熱愛,無意間在他那兒看到這把裁縫剪刀,一眼就相中了。拿在手裡掂量一番,剪刀大小正合適我的手,握在手心剛剛好的感覺。愛不釋手的我,立刻向公公討要了這把剪刀。
  • 泰安市泰山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宣傳片」視頻項目(自行採購...
    泰安市泰山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宣傳片」視頻項目(自行採購)成交公告一、項目名稱:泰安市泰山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宣傳片」視頻項目二、項目編號:37090230100120190014
  •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
    多年來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後池村,現如今村中土地全部流轉,種植了各類經果林3000餘畝;建起了600畝全市面積最大的採摘園;結合鄉村旅遊成立農宅合作社,打造「後池小院」精品民宿、農家樂30多家,帶動全村群眾人均增收一千元以上。 環境之變——深山老村變美麗鄉村。原來村莊凋敝、破亂不堪的後池村,面貌實現了大變樣:村裡一拐一處景觀,一繞一個節點。
  • 鄉村振興·東營策|廣饒縣李鵲鎮黃東村:大棚種植奔富路 拎穩群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江西瑞昌:「四好農村路」鋪設鄉村振興路
    以往道路泥濘、信息相對閉塞的良田村,在對道路進行改造升級後,沿途新村林立,楊梅、茭白、大米等農作物通過康莊大道不斷向外輸送,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躍成為秀美鄉村。瑞昌市南義鎮樂和公路(央廣網發 通訊員張誠曉 攝)良田村的驚喜變化不是個例,在瑞昌各地,因「路」致富的村莊比比皆是。
  • 大倉新路 井岡山市荷花鄉大倉村鄉村振興小記
    三年來,吳小平帶著鄉親們探索出一種鄉村文化生態旅遊新模式。大倉村也由此大變、蝶變。90多年前,一場「大倉會見」,變「鴻門宴」為「同心宴」;90多年後的今天,荷花鄉大倉村也從「大倉會見」的紅色歷史走出一條繼往開來的新路來。「大倉新路」新在哪?日前,我們跟隨荷花鄉黨委書記吳小平的腳步,全景解碼「大倉新路」。
  • 句容「四好農村路」架起鄉村振興橋梁
    「四好農村路」建設是一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近年來,句容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農村公路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工作從部門行為向政府主導作為轉變,高位謀劃,狠抓質量,統籌「四好農村路」+「全域旅遊」建設,實現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總目標。
  • 美麗鄉村要量身裁衣
    □本報評論員丁新科    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地如何因地制宜找準工作突破口,循序漸進實現鄉村「五大振興」,這考驗著基層治理能力。近日,記者來到滑縣牛屯鎮,探訪高營村、王村等村落,了解產糧大縣鄉村振興的鮮活實踐。
  • 佛山高明墳典村以稻為媒走出鄉村旅遊特色路
    「廚出鳳城,材源高明」,高明食材在老饕眼中佳品甚多,其中飽含硒元素的富硒大米更是一絕,每逢收穫季節總會吸引不少廣佛肇食客專程登門求購。作為高明富硒米主產區的明城鎮墳典村,因稻聞名、因稻致富,在本輪美麗鄉村建設中,更以稻為媒,走出一條農業帶動旅遊觀光產業的鄉村振興路。  走鄉村  富硒美名早在外種稻致富奔小康  寒露已過,秋高氣爽,離開合和大道,走上新近拓闊的墳典村進村道路,前行幾百米,眼前便是一片青黃交接的農田景觀。
  • 校園+田園,助推鄉村振興
    「看到滿是個頭小、疙瘩、畸形的桃子,收成無望,很揪心。」風景村村民、基地管理人員及鄖西職校現代農藝專業的學生們在何教授的指導下,紛紛拿起剪刀修剪起桃枝來。「看,這棵樹已修剪了好的,」何教授說,「我們來數一下,這棵樹有26個棵枝,每枝長兩個桃子,也有52個,有10來公斤吧。」
  •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邳州新山河村:省定薄弱村的鄉村振興路 發布日期:2018-12-13 07:2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新山河村位於邳州市邳城鎮,土地面積3156畝,人口5864而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新調整的村支「兩委」班子,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發展現代產業:輸血變造血壯大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條件,貧困村要長遠發展,基礎在產業。新山河村依山傍水,擁有270畝龍鳳鴨河的開闊水域。依託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該村多方引進產業盤活資源,引進了漁光互補項目。
  • 平原縣王廟鎮: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今年以來,王廟鎮圍繞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幅欣欣向榮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管好村支部,牽住「牛鼻子」「吳丙偉大老闆致富不忘鄉親,給村裡修路、刷牆,這樣的好同志入選入黨積極分子當之無愧,群眾心服口服。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不僅要做好『一產』,更要做好『接二連三』、功能多樣的新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東的光榮使命。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張紅宇建議,保障農業產業安全要針對不同農產品對14億中國人民生活影響的重要程度,按照一是保障吃飽、二是保障吃好、三是保障吃出花樣來的農業產業優先順序,完善和確定新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扛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以規模化促進糧食生產經營方式轉變,通過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加糧食的產出能力。
  • 「四好農村路」成就鄉村振興新夢想
    修武716公裡長的「四好農村路」在美學品牌的「加持」下,成為風景路、旅遊路,帶動了沿線34個貧困村、16個美麗鄉村、15個黨建示範村、8個旅遊景點、8個美學經濟項目、6個產業園區和特色小鎮及雲臺冰菊、富硒稻米、新莊大棗
  • 當好創業「服務員」 永中街道打通鄉村振興路
    「來到我們永中,一定要去永昌堡走一走,品品傳統的麥麥酒;還要去東籬下逛一逛,種『多肉』、吃燒烤,體驗感棒極了……」11月2日,說起龍灣區永中街道的好去處,60歲的當地人陳永德興奮地「推介」道。近年來,永中街道充分利用文旅資源,走出一條充滿詩意的鄉村振興發展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