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戲劇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劇目的背後都是有很多人的努力的心血。可以說有的人是把畢生的努力都傾注在了裡面。民國時期就有以梅蘭芳為代表的"四大名旦"。他們絕對是用了畢生的力量來發展自己。當然在這個文化多元的當今世界,也是有很多出人頭地的演員的。咱們暫且不說演員,光是像王家衛,徐克這樣的有名氣的導演就有很多,優秀的演員顯然也多了去了。不過,論喜劇,成就最高最大的還是周星馳,他既能導也能演,算是喜劇界的巔峰人物。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誤打誤撞進去喜劇行業,最後小有成就的賈玲。
賈玲是湖北人,是家裡的老小,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在她年少時,她的家裡並不算寬裕,家裡的一切收入都用在供養賈玲上學了,她的姐姐也為此放棄了學業。從小就在這種艱苦環境下生活的賈玲,造就了她能吃苦能擔當的性格,她也曾下定決心,自己將來考上大學之後一定要改變家裡的條件。後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喜劇表演和戲劇雙專業,當年的這兩個專業是剛剛分離,考上這兩個專業也是很不容易的。不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了賈玲身上。由於當年網絡不發達,通知入學的通知是靠打電話的,電話那邊的中央戲劇學院的人問賈玲要報名什麼專業,而電話這一邊是賈玲媽媽接的。因為湖北方言的原因,戲劇的發音被賈玲媽媽說成了喜劇,如此,賈玲才踏足了喜劇。
經歷了這樣的戲劇性的大學第一部,賈玲也就來到了北京。初次到北京以後,賈玲難掩心中的激動,看到了這樣的大都市,誰都會激動。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賈玲也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喜劇專業的學習。由於她本來想選擇的專業是戲劇,她所有的基本功都放在了戲劇學習上,所以上起課來賈玲難免有一些吃力。不過好在她在中央戲劇學院遇上了自己自己感謝一生的老師,馮鞏。因為當時喜劇這個專業剛剛分出來,所以喜劇表演和相聲表演是不分家的,所以當時的賈玲還是選擇了和喜劇差不多的相聲表演行業。
而且當時她的老師是馮鞏也是恰巧看到了賈玲的相聲表演天賦。雖然你現在眼中的馮鞏並不會說相聲,但是馮鞏確實是相聲表演專業的一個名師,賈玲跟著馮鞏學習相聲表演是沒錯的。賈玲在本校學習完自己該學習的科目以後,就前往馮鞏專門的相聲訓練地苦練自己的相聲技能,這就奠定了她之後在舞臺上的遊刃有餘。其實你再舞臺上看到的只是她的喜劇小品類作品,那只不過是她近年的主攻方向作品,並不是她一開始就潛心研究的作品方向,這一些就都是後話了。
在中戲的這幾年,對於賈玲來說就是十年磨一劍,在畢業之後雖然賈玲作品也不少,但是很少得到人們的關注,那時的觀眾都只是關心周星馳星爺會不會出新的電影或者是關注別的方向的各種東西,人們都不對這種新興的小喜劇或者喜劇相聲感興趣所以剛從大學校園裡出來就碰了壁。那一段時期真的是賈玲的人生低谷時期,賈玲那一段時間很想放棄這個行業去別的地方去謀生,因為這個方向她感覺一露頭就被暴風雨給吹壞了。不過她也只是心裡這麼想過,如果她真的不在這個行業了,那我們就看不到現在的賈玲了。
雖然是處處碰壁,但是賈玲也從未放棄她自己的喜劇和相聲表演行業,她開始越來越積極活潑,開始只是從大街小巷,後來就在一些比較大的舞臺上了。也是因為一些巧合,在她畢業6年之後,國內開始逐漸接受了這種小喜劇的表演方式,人們也越來越在意這種的"賈玲"式的喜劇了。在201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賈玲首次登臺,和搭檔白凱南聯袂出演了相聲小喜劇,這是她師從馮鞏之後的第一次全國性質的演出,並且,當時馮鞏還在臺下觀看她的表演。春晚的效果大家當然可想而知,第二天,全國的觀眾朋友就都知道了有賈玲這樣相聲喜劇都可以把握的好表演者。
由於2010年的表演,賈玲在全國的相聲界可算是出了名,很多她的同行都很驚訝,原來相聲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逗笑大家或者是帶有教育意義。這樣的出場方式對於賈玲來說就是最好的。從那一年之後,相聲界就出現了很多像賈玲這樣的表演方式,賈玲心裡當然是很開心,因為她的那種表演方式終於在畢業多年之後得到了廣泛認可。不過,更多的考驗卻在逐漸逼近賈玲。
賈玲以這種相聲表演方式連續參加了兩年春晚,她滿心以為自己可以通過這一招吃遍天下。但是賈玲還是想得太簡單。第二次出現在春晚舞臺之後,別人就感覺賈玲的這種表演方式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賈玲的各方面作品的意義還是很大的。不過就以這樣的一種形式,還是太單調了。就這樣,不服輸的賈玲就再一次沉潛,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區,來尋找相應的答案,也就是在這時,她認識結交了沈騰。
沈騰是開心麻花團隊的一個重要人物之一,其實,這個團隊剛開始人很少,但是都是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讓這個團隊變得更好的。從原來的三四個人,變成現在的很多主創,開心麻花和賈玲的境遇差不多。賈玲和沈騰在這時同時遇到了瓶頸,他們突然彼此發現,只要他們一起組合起來,就會發出無窮的舞臺效果。之後,他們經常各自探索,就表演論表演,就喜劇方式論喜劇方式。終於,在經歷了兩三年的沉潛之後,賈玲重新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
賈玲其實嚴格來說是一個勵志型人物,但是事實卻並不是大多數人想的那樣。賈玲只是在不斷思考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這樣的賈玲完全值得你去粉和學習哦!
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繁華之後,她成為了她想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