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老師從醫到樂經歷了風風雨雨,人生閱歷帶著大家充滿回憶!

2020-12-13 阿三說影視

羅大佑老師從醫到樂經歷了風風雨雨,人生閱歷帶著大家充滿回憶!

羅大佑老師的一家人都是醫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們家都是在醫院工作,包括他自己也是一名放射科醫生。不過雖然是一名醫生,不過羅大佑喜歡的是音樂,一直都熱愛音樂,沒事的時候就自己創作,他經常利用也許時間空閒的時間來鑽研音樂,以至於做一些音樂的創作。慢慢的一邊研究,一邊從事醫生的工作。

他在學校的時候也是在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的一個位置,在學生時代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夢想。76年正式出道投入音樂創作之中。剛出道的形象也是沒齒難忘,長長的頭髮,帶著黑黑的墨跡,半邊臉都是看不見的感覺,笑著說著自己詞曲什麼的不錯,就是長難看一點。這樣可以看出來羅大佑是一種幽默風趣的人。

慢慢的羅大佑涉及的音樂風格是校園風,之後慢慢年齡的增大,自己的音樂也偏向於搖滾方向,羅大佑淳樸的感情和對人生的經歷也沒有忘記,寫進了自己的歌聲裡面,《光陰的故事》這首歌曲,是《中國合伙人》的主題曲,這樣的一首校園風格的歌曲,給人帶來了很真純的感受。

很多朋友一開始聽不懂羅大佑的歌曲,慢慢的我們漸漸地長大了,越來越能明白他在音樂中的真理。本來他的歌曲就是自身的經歷和歌曲進行融合,非常的有感觸,慢慢了也喜歡上了羅大佑的歌曲。

《童年》這一首歌曲也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小時候的時候就會唱這首歌曲了,不過往後面走,越來越能明白他歌曲中的含義了,寫得如此真實,具有很強的回憶性。甚至難以忘懷。他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作已經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他被稱作是華語音樂的教父。教父就是至高無上的那種了。

在臺灣也是相當的火。電影原創歌曲,都是金獎,音樂風雲人物榜,也是獲得了終身成就的榮譽。《皇后大道東》、《明天會更好》,都是在90年代已經火到了一種巔峰狀態使別人對他都是以崇拜的音樂家的感受來看待,他的歌曲給我的感受,就是無比的真純,慢慢的回憶,甚至《光陰的故事》這樣的歌曲,慢慢的青春回憶,一種永遠的往返,都令我每次都想回憶《中國合伙人》裡面的每一個細節,更加的回味自己經歷過的人生坎坷,不存在虛假,慢慢的努力和奮鬥導致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這樣的感受和經歷,經歷過的這樣的人,羅大佑的歌曲真的是每一句歌詞都深深地戳到了我的心裡。

他的歌曲很勵志,甚至讓我們回憶自己的失敗,不放棄不拋棄,永遠的堅持下去才是真正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還記得那個唱《童年》的羅大佑嗎?我們羅大佑一張演唱會的門票
    剛看完羅大佑演唱會的直播,小編就在想,什麼時候能去現場看一次羅大佑的演唱會。說起羅大佑可能有很多00後的朋友會感到陌生,但對於更多人來說羅大佑是屬於一種青春的記憶,那些熟悉的歌詞還有那略帶蒼老的聲音仿佛又讓人回到了小時候讀書的樣子,尤其是他的那首《童年》更是讓人充滿了感慨。
  • 往事:回憶羅大佑與泰州歌迷 回味《光陰的故事》|流淌的歌聲|野...
    擔任本期時代記憶傳唱人團長的是書寫了華語流行樂壇一段輝煌歷史的流行音樂教父級人物羅大佑,他創作的歌曲被一代又一代歌手傳唱,引發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鳴。流淌的歌聲一曲動心弦。看了廣東衛視《流淌的歌聲》這檔節目,勾起了我的回憶,2013年10月26日他來泰州開專場音樂會時,在泰州大劇院曾採訪過他併合影留念,他的言談,他的歌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羅大佑:你們還在唱《童年》,可我已經65歲了
    高曉松曾回憶道:「演唱會結束後,上海整條街的酒吧,大家抱琴歌唱,一首又一首羅大佑,大家在那裡懷念自己的青春,懷念那些熱血沸騰的歲月。」那年,羅大佑46歲。他是一隻傲慢離群的鳥,卻從未迷失方向。他的音樂,帶著一種勇氣和批判性,充滿了對社會的思索,受到年輕人為之尊崇,他的音樂變成他們精神的一部分。羅大佑是一個帶著偏見看世界的音樂人。他不喜歡模糊的立場,卻也懷疑過分確定的答案。他所寫的作品,有一種深深的信念。這種信念關乎社會、關乎人民、關乎大愛。
  • 羅大佑寫給三位紅顏的歌曲,她們的一生令人唏噓充滿傳奇
    就像羅大佑歌中唱的:「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想是人世間的錯,和前世流轉的因果,終生的所有也不惜換取剎那陰陽的交流……」尤其那些經歷過滄桑的人,當聽到這熟悉的旋律和歌詞時,一股難言的感動會從心底深處升起,耳邊迴響。
  • 66歲的羅大佑:有女兒後,我的人生像清晨
    的青春「你看,羅大佑只改了幾個字,從一個人到兩個,從等待到流淚再到回憶,就把歲月流逝人事變遷勾勒得如此細密。等待的時間中羅大佑彈彈吉他,哼哼歌,「人生到了現在感覺世界都不一樣,我發現這是我生命裡開始的一個清晨。」以下為羅大佑的自述:大家好,我是羅大佑。1984年底,我決定要離開臺灣,當我真正再回來,是在2014年的6月27號。
  • 羅大佑:憤世嫉俗的時代已經過去
    羅大佑:本來有2010的,但是00到10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天災人禍、恐怖分子,這些不太好的事情。我個人經歷在這期間也不是太順暢,所以正好在這個時候我們做演唱會就跳過這十年。我個人覺得後面的時間會順利一點,21世紀應該看遠一點。  羊城晚報:為什麼您的新歌很少,一直在演繹舊歌?
  • 羅大佑2019巡迴演唱會將於7月20日登陸澳門
    70後感慨著「他是一生無悔的精神支柱」;80後高呼著「這是一代光陰故事裡最永恆的旋律」;90後告白道「一首《戀曲1990》讓我想起初戀」;00後感慨著「被一曲《童年》感動到落淚」,「燃炸全場的舞臺效果」。沒錯,他就是華語樂壇的經典,是撼動時代影響無數音樂人的音樂教父,是用音樂點破世間炎涼人生百態的文藝青年,是陪伴幾代人青春的搖滾赤子,他是羅大佑!
  • 羅大佑:棄醫從藝,唱歌跑調卻成音樂教父,李宗盛尊稱他為大哥
    李宗盛說和他相比會惶恐,他是我的大哥,周杰倫說我想成為和他一樣的「音樂教父」,伍佰說我這輩子都當不了他,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這位華語樂壇的「傳奇教父」———羅大佑。1954年7月20日,羅大佑出生於寶島臺灣的一個醫學世家,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護士,早在出生前父母就為他安排好了從醫的道路,五歲時父親從羅大佑學習鋼琴,意在塑造兒子的良好修養,起初羅大佑對音樂毫無興趣,每天都在父親的逼迫下練琴,可在一次藝術表演後,看到臺下誇讚的目光,他徹底愛上了音樂,尤其喜愛吉他。
  • 風風雨雨,我的人生路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日子艱難,道理坎坷崎嶇,磨難重重,把我從人生低谷,身無分文,一無所獲歷練到現在,我的人生可以說收穫頗豐。生活給了我不同人生選擇和閱歷,為了鍛鍊自己,我坐火車去了最偏遠的山區,謀求生存之道,我懷揣堅定的毅力,勇敢面對生活,克服了種種困難,得到了我想要的生活,可以說我的精神財富很豐滿!
  •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羅大佑
    曾幾何時,羅大佑的歌聲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從無知無畏的童年,到充滿煩惱的青少年,再到為了生活的成年。我們總能從羅大佑的歌曲中,找到共鳴。年少不知曲中意,如今已成曲中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羅大佑。今天,讓我們懷著致敬的態度,重新認識一下這位音樂教父。
  • 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到今天的武漢三鎮
    在這歲末年初之際,有兩種毒瀰漫在這個東亞的大地:一個是思念家鄉的毒,也叫亙古未變的鄉愁,充滿每一個人的心;一個是像王冠一樣的病毒,侵入了極少數人的肺,卻牽動著億萬人的心。這兩種毒都指向同一個地方——故鄉,即使有的回得去,比如與冠狀病毒無關的;有的回不去,比如被病毒暫時籠罩的武漢三鎮的人們。
  • 文學閱讀,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
    文學作品以形象的方式反映生活,以人物在所處時代的或悲或喜生命歷程,蘊含人生的道理,寄託作者的主觀情感,啟迪後人。在文學作品的閱讀中,學生會走進一個完全陌生的時代,認識一群陌生的人,和他們一起經歷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豐富人生的閱歷,在深度思考中獲得對生命的感悟與理解,提升精神境界和人生格局。文學閱讀,要跟隨作者,走進他所處的時代。
  • 80後記憶中的歌曲—臺灣流行樂壇教父羅大佑
    而李宗盛的歌曲多為描寫情感,所以更貼近大家的生活,容易感同身受。第三,他確實是更擅長創作,相比之下唱功變得沒有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但經典作品終歸是經典,不會被其它因素所影響,它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歲月的沉澱。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那些年屬於羅大佑的經典歌曲吧。
  • 羅大佑的一首《童年》唱出了多少人兒時的美好回憶
    而當羅大佑的《童年》響起時,那種輕鬆、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就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它讓我們每一個人,回憶起記憶中最燦爛最快樂最美好的一段時光。讓人無盡的憧憬,無限的回味。《童年》是是一首民謠歌曲,是電視劇《走過夏季》的片尾曲,由羅大佑作詞作曲,張艾嘉演唱,收錄在1982年發行的《之乎者也》專輯中。
  • 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繁華之後,她成為了她想要的自己
    初次到北京以後,賈玲難掩心中的激動,看到了這樣的大都市,誰都會激動。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賈玲也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喜劇專業的學習。由於她本來想選擇的專業是戲劇,她所有的基本功都放在了戲劇學習上,所以上起課來賈玲難免有一些吃力。不過好在她在中央戲劇學院遇上了自己自己感謝一生的老師,馮鞏。
  • 羅大佑與李志首次同臺飆歌:多少人還記得這個64歲的男人?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的關注點大多在李志終於要和自己的偶像同臺了,而不是「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終於要上節目了。那一刻恍然大悟:啊,這個年代已經很少有人聽羅大佑了。帶著對音樂的信仰,1988年,蟄伏了4年的他回來了。而這次他選擇重新出發,轉戰香港市場。他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段時間是羅大佑創作的二次巔峰,代表作就是那首以香港回歸為背景的《東方之珠》。
  • 羅大佑開講關於音樂的「一堂好課」
    羅大佑用娓娓道來的講述,將大家對音樂的認知拉回到最淳樸、最自然、最原始的狀態,「在麥克風發明以前,在記譜的技術發明以前,甚至在所有的樂器發明以前,人類有沒有歌呢?有!你的哭、你的笑,孩子發出來的聲音,媽媽發出來的聲音,那個當然是音樂啊!
  • 情商高的人: 閱歷經歷比較豐富
    情商高的人: 閱歷經歷比較豐富 2020-04-13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初戀羅大佑,每首歌背後,都有一個《光陰的故事》!
    但這次拍攝的地點是宜蘭,是羅大佑小時候居住過的地方,走過的人也由一位變成了三位。羅大佑帶著他的妻子和女兒,在宜蘭的山腳田頭怡然而行,這時候的家,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家,是身居其中深享其味的家。1985年離開臺灣,2014年帶著妻小回臺北定居,29年海外漂泊,如今落葉歸根。
  • 羅大佑跨年開唱 與觀眾共敘「光陰的故事」
    原標題:羅大佑跨年開唱 與觀眾共敘「光陰的故事」   羅大佑「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北京演唱會於2017年12月31日跨年夜在凱迪拉克中心(原五棵松體育館)舉行。現場近萬觀眾與羅大佑共度2017年的最後時光,用滿載一代人青春回憶的歌聲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