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夜情後患上恐艾症 每月都進醫院查病
醫生:查了沒病就不用怕,但平時生活應該檢點
華龍網訊(記者 楊璽 實習生 孫佩瑤)與女網友發生一夜情後,27歲的碩士陳晨(化名)深陷「愛滋病恐懼症」一年之久,不能自拔。前天,擔心感染愛滋病的他又到醫院「報到」來了。醫生說,算上這一次,陳晨已經是第13次要求做HIV檢測了。
酒後出軌長紅疹以為染病
陳晨擁有一份高薪工作,去年8月的一天,和女友吵架後,他邀網友喝酒發洩。在酒精刺激下,他和一女網友手挽手進酒店偷歡。5天後,陳晨出現了低熱、咽痛等感冒症狀。一個星期後,感冒不治而愈,可他的右手臂卻突然冒出了紅疹。陳晨嚇出一身冷汗,顫抖著上網搜索,看到網頁上分析的相似症狀,嚇得癱倒在椅子上。接下來的半個月,陳晨又出現了體重下降、腹瀉等症狀。巨大的心理壓力讓陳晨性情變得暴躁,吃不下睡不著,「即使睡著也會被噩夢驚醒,夢裡都是自己發病後眾叛親離的情景。」
12次檢測無恙又去求醫生
2009年9月,瘦了10來斤的陳晨終於鼓起勇氣,到市第三人民醫院做檢測。苦等一天後,檢測結果出來了:他並未感染愛滋病。「當時很高興,但沒兩天我就又陷入新一輪的恐懼。」陳晨說,國家規定愛滋病的窗口期是12周,「4周對自己太沒說服力了。」兩月後,陳晨又一次前往醫院做檢測,結果還是沒有愛滋病徵兆。接下來的一年裡,陳晨每個月都要到醫院做檢測。國慶長假結束,他又到市第三人民醫院來「報到」了。醫生說,算上這次,陳晨已經做了13次檢查了。
「恐艾症」患者多為高學歷
「陳晨是患上了『愛滋病恐懼症』。」市三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薛茂說,「恐艾症」是一種混合性神經症,表現為焦慮、疑病、恐懼、強迫、抑鬱症狀中一種或幾種症狀的組合。患有愛滋病恐懼症的絕大多數是擁有高學歷的職業人群,他們幾乎都曾有過高危險的婚前或婚外性行為,事後會不由自主地將與愛滋病有關的信息聯繫到自己身上。其實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並未受感染。近一兩年來,他們科室已接待過十多名「恐艾症」患者。查了沒病就不用怕,但平時生活應該檢點。
醫生提醒
檢測沒有問題就不用憂心
薛茂建議,在窗口期以後做了愛滋病抗體檢測為陰性即可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無謂地擔心和猜疑。其次,不要相信症狀。小部分人在感染了愛滋病後會出現急性症狀,但症狀並不能作為判定是否感染的標準。此外,患者可嘗試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別去關注症狀,將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學習上,以減輕憂慮和擔心。在此,薛主任特別提醒,長時間「恐艾」也將造成人體免疫機能下降,易患其他病。
(責任編輯: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