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結束,神獸馬上歸籠,本應是父母歡呼慶幸的日子,可今天頭條熱榜上一則視頻給不少家長蒙上了一層陰影:四川樂山一名未成年少女被7人欺凌,視頻中的黃衣少女被幾個同齡孩子緊緊圍住,有的拎她耳朵、有的掌摑她、有的在旁邊鼓掌助威、還有人拍視頻散播,被圍住的黃衣少女被打到流鼻血……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越來越多,從小學到大學,屢屢發生。被欺凌的孩子不少心理扭曲抑鬱,內心留下難以平復的傷害,甚至有些孩子在遭受欺凌之後,被學校、社會、身邊的人二次傷害,而結束生命,令人扼腕嘆惜。
提起校園欺凌,不了解的人總覺得孩子是鬧著玩、開玩笑、惡作劇,十多歲的孩子能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啊?如果你這麼認為就是大錯特錯了。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永遠不要低估小孩的惡,原因是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
看過電影《少年的你》的人一定會有很深的觸動,電影中的施暴者魏萊,是個外表可愛乖巧的富家女,內心卻十分陰暗,仗著自己家裡有錢有背景,在學校為所欲為,驕橫霸蠻,冷漠且毫無敬畏之心。
電影《少年的你》施暴者魏萊
同學胡小蝶因為不堪忍受她們的欺凌而自殺,魏萊在被帶到審訊室時竟然對警察說:「胡小蝶死了不好麼?她家裡人鬧一鬧就能拿到個幾十萬,胡小蝶就算活著,以後工作多少年才能給家裡掙這麼多錢?」這種邏輯體系,這種價值觀,是不是惡到了極點?
而電影中周冬雨飾演的成績優異的高三女生陳念,僅僅因為善良幫跳樓女生胡小蝶蓋上衣服,就被魏萊恨上了,從此捲入被欺凌的深淵。陳念的座位被魏萊潑灑鮮紅色液體羞辱以示警告、被圍觀群嘲、上下學回家的路上被拳打腳踢、被剪頭髮、被拍羞辱性的不雅視頻……所以說孩子作妖作惡起來毫無自控力,讓你難以想像有多醜惡。
電影《少年的你》周冬雨飾演的被欺凌者陳念
家長們以為孩子在學校讀書,沒有比學校更安全更單純的環境了,誰又能想到,本應單純善良的孩子卻做出這些比成年人還惡毒的事情呢?所以,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更要關注孩子每天在學校的生活,經歷了什麼,和誰一起玩,避免遭遇校園欺凌事件。
我記得讀小學時,班裡有個打扮老土,不愛說話,帶著眼鏡的女生,無緣無故成為大家欺負的對象。女生都遠離她,嘲笑她格格不入。男生更加過分,喜歡走過她桌子時故意用力一撞,書本物品散落一地,她一點脾氣都沒有就蹲下去撿,大家都哈哈大笑,沒有人幫她,她每天都是自己一個人獨來獨往,低著頭,我甚至記不起她的樣子。
在童年遭受欺負的孩子一般都不會有太美麗的前程,被衝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難得到彌補。
這些孩子更容易遭遇校園欺凌:
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絕不是偶然,和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作為父母平時一定要關注孩子在校的表現和身心變化,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協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性格。即便面對校園欺凌,也有能力去應對。
孩子上學後,每天問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聰明的家長一旦發現有欺凌的苗頭,就應該將竄起的火苗掐滅。即便孩子被欺負,父母最起碼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是可靠的,永遠都會站在他那邊。
千萬別對孩子說:
「為什麼他們偏偏欺負你?你幹嘛跟他一起玩?」
「被欺負了你怎麼不告訴老師,嘴巴用來幹嘛的?」
「他打你你不會還手嗎?你怎麼這麼窩囊!」
「哪有不受氣的,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當孩子信任你,跟你傾訴,尋求你的幫助,你如果對孩子說這些話,就是二次傷害。而聰明的父母絕對不會將錯誤推給孩子,在他們傷口上撒鹽。
心理學家認為校園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童年和少年的傷害會深深地的留在受害者的心裡,他們可能一輩子活在陰影之中自卑羞愧,缺乏與人交往的信任感,不敢付出,害怕背叛,甚至性格變得冷血自私。
為人父母,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孩子,呵護他們的心靈,守護他們內心的美好善良、正義公道,這樣孩子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我是心理諮詢師佛系麻麻,陪您建立幸福親密關係的家庭教育。關注我,育兒及家庭困惑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