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拒絕信息公開,老百姓如何維權?史律師講解解決之道

2020-10-25 史西寧拆遷律師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政府信息公開權利就是被拆遷人一個強有力的武器,可以得到在拆遷過程中的相關政府信息,如果被拆遷人在信息公開中遇到政府不作為時,該怎麼辦呢?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結合多年辦案經驗,通過代理的一個勝訴案例告訴大家政府信息不公開該如何應對?

案情概況



馬某為陝西省西安市A區某小區居民,在該區擁有合法的房屋,A區面臨拆遷,馬某的房屋在徵地拆遷範圍內。2020年5月20日,馬某以特快專遞郵寄的方式向陝西省西安市A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郵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申請以紙質方式書面公開以下政府信息:申請人房屋及戶籍地址「西安市A區某村原69號」所在地塊的建設項目立項的批准文件及報批手續。A區發改委收到該申請後,未在法定期間內給予任何答覆。馬某不服,向A區政府申請複議。

A區政府支持了史律師的觀點,作出確認被申請人A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未履行法定職責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責令A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收到複議決定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就馬某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事項作出處理。

依法分析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作為拆遷一方的政府和作為被拆遷一方的自然人由於地位不平等,掌握的信息不對等,導致在雙方協商談判補償中,政府拆遷人處於優勢地位,被拆遷人處於弱勢地位。

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機關應當予以調查處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起 訴


如果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如果行政機關存在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的,以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以政府部門為被告向基層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區縣及國家部委為被告,則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復 議


如果行政機關不履行或者變相規避政府信息公開職責的,可以以該行政機關為複議申請人,依據《行政複議法》第十二條規定: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複議。以縣國土部門為例,既可以向市國土部門申請行政複議,也可以向縣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

舉 報


依據《安徽省辦理政府信息公開舉報暫行辦法》及《吉林省辦理政府信息公開舉報暫行辦法》的規定第三條都提到:受理機關辦理政府信息公開舉報應當遵循分級受理、歸口辦理的原則。各級行政機關負責受理對系統內下一級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的舉報。各級監察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受理對本行政區域內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的舉報。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務公開辦)、省監察廳負責受理對各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的政府信息公開舉報。由此可以看出對於舉報應當分級受理,其他省也有相關規定。

史律師提醒∶

隨著法治的進步,在徵地拆遷中,以前徵收方多半都不向老百姓公開相關信息,縱使權益受到侵犯老百姓也不知道,但隨著老百姓的維權意識越來越高,對於一些不合理的情況,也會及時委託律師或者及時向上級部門進行舉報,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法院採納史律師意見,撤銷政府拒絕公開徵地補償方案,責令公開
    眾所周知,政府信息公開是了解政府行為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百姓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在徵地拆遷中,政府信息公開是非常重要的。但實踐中,也會遭到徵收方各種理由拒絕公開。例如,因雙方信息不對稱,在申請信息公開時不能明確所申請公開信息的準確名稱,被以「申請內容不明確」駁回。
  • 對於被拆遷人而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非常有效的維權手段
    20個工作日內就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事項作出處理。20個工作日內就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事項作出處理。例如被申請人作出的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答覆時,該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做出區分處理,以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為由拒絕公開的是否徵求了相關方意見等。同時還要對被申請人答覆內容是否完整進行審查,被申請人未全面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情況經常出現。行政複議機關要堅持複議案件全面審查的原則,責令被申請人依法履行職責,重新作出答覆。
  • 拆遷律師講解:農村房屋拆遷過程中,老百姓可以做哪些事?
    老百姓在面對拆遷的時候,往往屬於弱勢群體。在現實生活中,強拆、血拆的案例並不少見。一些老百姓不懂得如何維權,採用極端的方式抗爭,非但沒能拿到該有的補償款,還給自己帶來了不少麻煩。那麼在農村房屋拆遷過程中,老百姓可以做哪些事?
  • 拆遷律師講解:當遇到違法強拆,老百姓該如何應對和維權?
    下面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郭律師講解,違法強拆的法律法規和應對維權方式。實踐中老百姓面對違法強拆的應對維權方式不要拒絕溝通和談判,不用暴力、羞辱性語言來對待前來找你談判的人,做到有禮有節,不卑不亢。6、拆遷訴訟。被拆遷人因暴力拆遷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法院起訴,通過訴訟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溫馨提示:被拆遷人一旦發現通過協商和談判無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之時,就要及時拿起法律武器,尋求法律救濟,而切勿因時效問題最終使自己落入萬劫不復之深淵。
  • 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
    □ 周漢華   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的難點,也是本次《條例》修訂的重點,更是整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良性運行的基點。通過本次修訂,不予公開的範圍界定更為科學、明確、具體,必將推動《條例》實施邁上新臺階。
  • 徵地拆遷維權,不得不強調「申請信息公開」的這兩點重要性
    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被徵收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應當怎麼做才是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而進行專業諮詢時,很多徵地拆遷律師都會建議大家要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徵地拆遷的主體是國家相關的行政機關,而政府是有信息公開義務的,徵收拆遷信息自然也是公開的範圍,尤其是徵地拆遷中的部分文件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公開內容,如果不公開,公民有權申請信息公開。
  • 專家解讀: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
    專家解讀: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參與互動    □ 周漢華  如何界定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範圍
  • 徵地拆遷時,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卻一直未答覆,該咋辦​?
    北京徵地拆遷維權團隊在徵地拆遷維權過程中,申請信息公開是被拆遷人是常常用到的維權方式,而且信息公開也是法律程序維權的第一步,目的就是通過申請信息公開來審查一下他們拆遷是否程序合法。申請信息公開的過程一般會比較順利,但是,很多時候政府部門一直未對信息公開申請做出答覆,並且超過了法律所規定的期限,那麼被拆遷人這時是繼續等待還是該怎麼辦呢?
  • 以案說法——房屋拆遷補償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以案說法——房屋拆遷補償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在徵地拆遷維權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每個被徵收人的權利,也是被徵收人掌握整個徵收工作的具體情況,收集政府違法之處的重要途徑,如果被徵收人能妥善利用,必將助力維權!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經典案例是:原告朱某定訴被告金A市B城區蘇C鄉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補償信息公開案。
  • 民眾仍對政府信息公開一頭霧水:查不到想要的
    想知道的政府網站上沒有  「政府信息看上去是公開了,可到底公開了什麼,百姓還是一頭霧水。」正在上網查信息的李先生對記者說。李先生的兒子馬上就到入學年齡了,他想在相關政府網站上查查入學信息,可查了半天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大多是一些政府做了什麼事,審批了哪些學校,百姓該如何就近入學並沒有提到」。  許多人跟李先生有同樣感受:政府信息公開了,但公開的大部分內容不是他們最想要的。
  • 拆遷律師講解:現實中遇到違法強拆,老百姓有哪些維權辦法?
    生活中,政府濫用職權、不依法定程序拆遷的情況也是時而發生,各地經常出現房屋被強拆的情況,很多房子在沒有得到住戶的同意下就被強拆了。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該如何如何實施權利救濟呢?下面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周律師來教大家幾招維權方法!
  • 被拆遷人必看,合理的維權方式助您更快拿到拆遷補償款
    在這種情況下,被徵收人往往不知如何選擇維權途徑來解決補償問題,那麼,面對不同維權途徑該如何正確選擇?既然已經選擇了維權,那就該正確的行使權利,這樣才能保證維權行動取得應有的效果,被拆遷戶拿到應有的合理補償。那如何正確的展開維權行動呢?
  • 金文博訴大連西崗區政府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案
    最高法判例:如何審查當事人是否具有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及訴權的主觀故意而「依法獲取政府信息」的規定表明,申請獲取政府信息必須在現行法律框架內行使,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程序和方式進行,必須符合立法宗旨,能夠實現立法目的。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的法律救濟途徑。對於行政爭議,原告應當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提起行政訴訟,尋求權利保護。
  • 莊浪縣政府政府信息公開
    為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方便社會公眾向本機關獲取政府信息,規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交和接收行為,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實效化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規定,編制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並實時更新。
  • 「勝訴公告」讓政府信息公開成為被拆遷人維權的一把「利劍」
    ,本府決定:被申請人上饒市廣信區自然資源局對申請人熊某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事項未予答覆行為確認違法,責令被申請人自收到本複議決定書後15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作出答覆。最終,廣信區人民政府認為:上饒市廣信區自然資源局對熊先生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不予理睬的行為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六款「(六)行政機關已就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答覆、申請人重複申請公開相同政府信息的,告知申請人不予重複處理;」的規定,應當告知申請人。因此,上饒市廣信區自然資源局對申請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事項未予答覆行為確認違法。
  • 徵地拆遷過程中,應知曉哪些重要的政府信息?誰負責公開?
    在徵地拆遷的過程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老百姓的權利,也是老百姓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途徑。被徵收人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信息應該如何公開?原則上,信息公開應遵循「誰製作,誰公開」的原則。徵地批文等文件的公開,首先應當向製作機關提出信息公開申請。
  • 《令人心動的offer》:史律師做題引發討論,不學習會有危機感
    但是史律師雖然有能力,但一點架子都沒有,因此經常會有同事來他的辦公室要茶喝,這也看得出辦公室的氛圍很不錯,十分的融洽和諧。大家看史律師的為人,就知道有本事的人都是什麼樣子了,本事越大的人就越沒有架子。史律師淡淡回應道:「我在做去年司法考試題。」其實從這淡淡的回應裡面,就看得出來史律師是一個怎樣的人了。他已經有著每一天都在做題的良好習慣了,因此他並不覺得自己做題這件事會顯得很奇怪。
  • 徵地決定等相關信息必須公示,拒絕不合理不合法的威逼利誘
    今天,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為各位被拆遷人講解徵地決定和安置補償方案,為什麼一定要公示上牆?    個別地區,不公布安置補償方案細則,採取「入戶講解」的方法,手裡拿著不蓋章、不讓拍照的「文件」,看似公開,其實是在「分而食之、逐個擊破」,加上一些工作人員的威逼利誘、軟磨硬泡,很多拆遷戶都聽信了所謂的承諾。其實這其中不但存在很多貓膩,而且還違反了法律法規,被拆遷人必須堅決拒絕其違法行為。
  • 史律師複議訴訟多勝訴緣由揭秘:政府信息不公開理由及應對策略
    史律師進行複議或訴訟維權經常會收到勝訴的決定書、裁定書、判決書。每每有人問到史律師經常贏官司的秘訣,針對這類案件,史律師為大家揭秘自己總結的政府信息十大不公開的理由及應對策略。咱們先看一個陝西省的勝訴案例。
  •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於轉發《江蘇省政府信息...
    1.未能提供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身份證明、聯繫方式;2.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名稱、文號或者其他特徵性描述不明確或有歧義;3.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不明確,包括未明確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等。(二)補正告知。需要補正的,行政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補正事項、合理補正期限、拒絕補正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