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懷孕的媽媽,遇到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孕吐和睡眠。這就導致人生中的兩大樂趣直接被懷裡的小寶寶影響。
人家都說能吃能睡是福,結果一懷孕,吃是不想吃了,就是想吐,睡也不敢睡了,特別是孕中期,肚子大了起來,仰臥呼吸不暢,側臥怕壓到肚子裡的胎兒。
孕吐,可能是孕婦們最難受的一件事情。但大家發現沒有,有些孕媽媽在寫懷孕攻略的時候,完全沒有提到自己會孕吐的事情,還提到自己的食慾變好了,吃什麼都覺得香,有些媽媽懷孕後不久,孕吐的反應就很重。
很顯然,每個人懷孕的狀況不一樣,有些媽媽懷孕後,看什麼都不想吃,吐得酸水都出來。即便去醫院做檢查,醫生也表示這是正常現象,肚子裡的寶寶很健康,媽媽最好自己忍過去。
1、體內的激素水平升高
懷孕的媽媽,除了孕吐反應以外,還會出現嗜睡、頭暈、無力、容易發脾氣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孕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不良反應。
2、遺傳關係
如果孕婦的媽媽曾經懷胎的時候,也是孕吐反應嚴重,那麼孕婦也很可能出現孕吐的症狀,這和遺傳有關。
3、孕媽媽的心理壓力大
第一次懷上寶寶,作為新手媽媽,一方面擔心自己的身材和身體,另一方面擔心寶寶,無形之中給自己施加了太多壓力,導致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
4、嗅覺變得靈敏起來
很多媽媽懷孕之後,嗅覺隨之變得靈敏。以前不太在意的食材味道也會變得很在意,對刺激性蔬菜的抗拒會變得很嚴重,例如洋蔥、香菜、蓬蒿等蔬菜,可能以前愛吃,懷孕的時候突然就不愛吃了,或者是本來不愛吃,演變成一聞到味道就想吐的程度。
5、身體缺乏維生素B6
一般來說,孕婦體內如果缺了某種維生素,也很容易引起孕吐反應。因此在懷孕的時候,媽媽們最好多補充一些維生素,多吃新鮮果蔬。一般是比較缺乏維生素B6,才會導致孕吐症狀明顯。
由於孕吐反應是根據不同人的體質出現的,因此目前並沒有什麼很好的方法,能夠緩解孕吐這種不良反應。最好的方法,就是家人們多注意孕婦的心態,每天準備豐富多樣的食材給孕婦吃,給孕婦多補充維生素。
而新手媽媽呢,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即便是懷孕了,適當的運動還是要跟上,可以做一些瑜伽,在舒緩酸疼的筋骨的同時,流一些汗也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得不那麼煩躁。
如果實在吃不下飯,可以適當喝點米湯,喝蔬果汁,這些對腸胃不會造成什麼壓力,也能夠提供糖分、維生素等營養,能讓孕媽媽在孕吐期間,稍微補充一些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