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懷孕是媽媽最辛苦的時候,不僅每天要顧慮胎兒的發展,還要照顧自己的身體。如果問媽媽懷孕時覺得哪個時刻最辛苦,可能很多人會說「孕吐」。
小婷懷孕6周了,之前沒啥反應現在突然開始孕吐,甚至聞到飯菜味道也會不舒服,更不要說吃東西了。還經常感覺腿發軟,身體疲勞,有時候還會頭暈。劇烈的孕吐反應讓她無法工作,只好請假在家休息。但是她的同事劉姐,懷孕8周了也沒怎麼孕吐,這是怎麼回事呢?
孕吐是一種早孕反應,會導致孕婦頭暈噁心、嗜睡、食欲不振等,大多出現在懷孕六周左右,在九周左右達到高峰,80%的孕媽會有孕吐反應。同樣是懷孕,為什麼有的孕媽能躲過「孕吐之苦」,有的卻不能倖免?
01 體質不同
懷孕會消耗媽媽很多體力和精力,所以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懷孕前經常鍛鍊,體質好的媽媽很少會發生孕吐,相反體質弱,體內溼寒的人容易孕吐。所以女生要少吃生冷刺激的食物。
02 氣味敏感性不同
有些人嗅覺敏銳度天生就比一般人強,所以懷孕時聞到一些氣味會嘔吐。相反嗅覺力不高的媽媽,對味道不會特別敏感。建議嗅覺敏銳度強的媽媽不要在化工廠、染織廠等周圍居住,儘量遠離刺激味道的地方;吃的食物清淡為宜,儘量不要吃有腥味的食物。
03 體內分泌素水平不同
懷孕時,體內的人絨毛膜促進性腺激素水平會增高,如果激素增高迅速,會抑制胃酸的分泌,因此會有嘔吐反應。如果激素水平增長緩慢,孕吐反應就不太嚴重。
04 心情不同
知道自己懷孕後,一些新手媽媽難免緊張,甚至「坐立不安」,也可能「手足無措」,這樣緊張的情緒會牽動寶寶的發展,也會使身體反應強烈,因此可能孕吐。相反輕鬆面對懷孕,會降低身體的反應。所以不要把懷孕當作緊張的事情,放輕鬆寶寶會成長得更好。
「孕吐」只是懷孕最初的辛苦,十月懷胎,媽媽的辛苦可不止孕吐一點。
(1) 多次孕檢
醫院是很多人討厭的地方,懷孕應該是媽媽去醫院最多次的時候了,幾乎每隔幾周就要去做做各種檢查,檢查的項目多過程又複雜,甚至要空腹在醫院等一上午。但是為了寶寶健康,媽媽去醫院少了些抱怨,多了些期待。
(2) 被禁忌的飲食
民以食為天,美食當前怎會克制?但是為了寶寶健康成長,孕媽會戒掉很多愛吃的食物,也會吃很多不喜歡但有營養的食物。
(3) 無法安心睡覺
懷孕後期,胎兒逐漸地變大,大肚子不僅走路費力,睡覺也不敢亂動。最好採取左側臥位的睡姿,這樣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胎盤供氧量。好不容易習慣了睡覺姿勢,孕晚期有出現尿頻的情況,夜間一次次起床小便,醒來就很難睡著了。
(4) 記憶深刻的疼痛
盼了這麼久,終於要「卸貨」了,但生產是媽媽一生最痛苦的經歷,然而想到馬上可以和寶寶見面了,這些痛就被幸福代替了。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看到寶寶平安出生的那一刻,再多的辛苦媽媽也會覺得值得,更不會向孩子抱怨自己的辛苦。懷孕期間,你覺得最辛苦的時刻是什麼呢?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