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大數據報告:未成年人犯罪初中生居多

2020-12-11 經濟日報

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今日發布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環境汙染責任糾紛、涉黑犯罪、網際網路熱點專報等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比2015年略有下降。未成年人犯罪罪名多集中在盜竊罪、故意傷害罪和搶劫罪,62.63%的案件被告人為初中生。

報告通過分析2015年至2016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發現,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家庭多存在各種不同因素,留守家庭、離異家庭、流動式家庭、單親家庭、再婚家庭出現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的排名前五。

報告顯示,2016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較2015年同比上升51.47%。國內作案高發地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境外作案高發地多集中在亞洲,其中,以東南亞國家居多。案件當事人年齡多集中在20歲至34歲。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48.59%的案件為電信詐騙,59.47%的案件為網絡詐騙。

據介紹,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以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審判執行、服務司法管理和服務社會治理為主線,以數據資源共享為紐帶,廣泛協作全國法院、研究機構、公司企業等研究力量,開展相關專題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形成各類專題研究成果130餘項。

此外,即將上線的中國司法大數據服務網(http://data.court.gov.cn)將重點圍繞如何提升大數據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審判執行、服務司法管理、服務社會治理的能力開展建設,主要提供專題深度研究、司法知識服務、涉訴信息服務、類案智能推送、智能訴訟評估、司法數據分析等六類服務。

(責編:武亞東)

相關焦點

  • 誰來保護少年的你: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今年4月,甘肅隴西一初中生被5名學生強行毆打致重傷,送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根據2015年到2017年刑事一審審結案件裁判文書,統計將近3000起校園暴力案件,發布《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其中,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這意味著,3年間,校園暴力致人死亡案件達300起左右,年均百起。
  •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問題調查報告
    一、案件特點分析(一) 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第二次受到司法機關處罰的未成年人佔總數的92.5%;第三次受到處罰的有2人,第五次受到處罰的有1人。(二) 從重新犯罪的時間間隔上看,時間間隔較短、在緩刑期內犯罪現象明顯。
  •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 從嚴從快批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意見》要求,要依法從嚴從快批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懲處危害校園安全、監護侵害、侵害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犯罪,依法從嚴提出量刑建議,積極建議適用從業禁止、禁止令。加快推進、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督促有關部門、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的各類組織及其從業人員嚴格履行報告義務。積極溝通協調,聯合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門,建立教職員工等特殊崗位入職查詢性侵害等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統一管理,明確查詢程序及相應責任,構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防火牆」。
  • 調查稱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顯著 14歲犯罪比例上升
    □ 漫畫/高嶽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近日完成了《2013年我國未成年犯抽樣調查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現象顯著,未成年人犯罪時的年齡以14歲、15歲、16歲的居多,其中14歲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明顯上升;除傳統罪名外,未成年人犯罪還出現了新的罪名。  「我國社會發展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和價值多元化的新階段,社會矛盾明顯,在一些領域還十分複雜,未成年人犯罪形勢依然嚴峻。
  • 張偉:關於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調查報告
    因此,在他們身上體現出的特點主要有:一是法制觀念淡薄是共性特點之一,當他們實施犯罪行為時,有的甚至覺得好玩,根本不知道或沒有考慮這是否是犯罪,判刑後,有的人雖然對自己所犯罪行有一定的認識,但大都是膚淺和片面的。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犯罪心理和不良惡習。一些主觀惡習深的未成年犯罪人,不以犯法為恥,「判刑前受氣挨打,判刑後揚眉吐氣」的奇特現象使部分未成年犯罪人沉溺於「揚眉吐氣」的快樂之中。
  •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調查報告
    ,也是困擾法學理論界與司法實踐部門的一個難題,也是維護社會穩定,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現的特點  一是以侵犯財產為目的案件居多  從我院近2年審理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案件統計情況看,搶劫、盜竊型案件所佔比例居於首位,我院2004年判處的52名未成年人犯中搶劫22人,盜竊的4人、2005年判處的63名少年犯,其中搶劫24人、盜竊19人,兩年來搶劫、盜竊人數佔總數的61%,且呈現上漲趨勢,2005年比2004年增長65%。
  •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調查報告
    【摘 要】 未央區作為陝西省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區,隨著經濟社會快速反應發展,各類刑事犯罪案件不斷上升,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隨之攀升,且危害較大。未央區檢察院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則,立足檢察職能,組織專人對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途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最高法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
    本報北京9月5日訊 記者周斌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暴力案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1000多件,2016年、2017年分別同比下降16.51%和13.37%。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這意味著,3年間,校園暴力致人死亡案件達300起左右,年均百起。
  •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上升百分之二十四點一的背後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上升百分之二十四點一的背後—— 專家解讀最高檢工作報告中未成年人有關內容未成年人保護是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同比上升24.1%。這組數據引發廣泛關注,如何解讀這一數字?「數據上升的一個原因是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情況依然嚴峻。」
  • 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論壇暨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保護研討會綜述
    與會代表針對現階段未成年人犯罪與保護出現的新問題以及新形式下檢察機關如何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保護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本次研討會分為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主題報告中,暨南大學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人文學院副院長張鴻巍教授以實證數據切入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問題的主題,其提出的未成年刑事檢察特殊性問題值得思考,向我們傳授的人身危險認定方法也值得學習推廣。
  • 犯罪調研報告:性侵案逾9成被害人為未成年人
    崇川法院發布近3年侵犯婦女兒童權益犯罪調研報告:核心提示19日,崇川法院發布近3年侵犯婦女兒童權益犯罪調研報告,解讀未成年人受性侵害案件的特點。報告顯示,2013年以來,該院共受理婦女、兒童遭受性侵害案件14件,涉及被害人33人,其中30人為未成年人,佔比為90.9%,案件類型集中在強姦、猥褻等罪名。專家建議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護。未成年人受性侵呈4特點熟人作案者佔比居高。
  • ...人暴力犯罪 全國人大代表劉守民:通過大數據,找出未成年人犯罪...
    as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甚至殺害父母該怎麼辦?今年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給予關注,並提出相關建議。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劉守民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是表示:「未成年人犯罪以預防為主,打擊不是目的。」
  • 江蘇省常州市未成年人校園欺凌犯罪形勢分析報告
    政府部門、司法機關要切實履行好國家監護人的義務,落實好《江蘇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開展好一般預防、重點預防與特殊預防工作。通過各職能部門的協調推進,推進校園欺凌懲防深入開展。  2.聚焦檢察監督主業,落實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特殊程序。檢察機關的工作涵蓋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全過程,責任重大,義不容辭。
  • 未成年人是有組織犯罪的高壓線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二級巡視員童碧山介紹,從境外黑社會犯罪的發展規律看,招募、吸收未成年人成為組織成員,教唆、引誘他們實施犯罪也是黑社會組織的慣用手法。黑惡勢力批量培養破壞者一組統計數據引起了最高檢的高度重視——「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為例,2017年至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每年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數分別為84人、428人、552人。」
  •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件輿情研究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成因分析針對當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惡性犯罪案件,專業機構和人士試圖從家庭、學校、社會、心理等多個方面分析犯罪行為的具體成因。據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6至2017年兩年間,全國法院審結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來自流動家庭的未成年最多,其次是離異、留守、單親和再婚家庭;其中留守兒童犯罪率約佔未成年人犯罪的70%且有逐年上升趨勢。
  • 省檢察院等九部門聯合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
    》(下稱《細則》),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解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發現難、報告難、幹預難、聯動難、追責難等現實問題,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試行)》,強化強制報告制度的實施程序,增強該制度實施的操作性。
  • 河北省檢察院等九部門聯合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
    近日,河北省檢察院、省監察委員會、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衛健委、團省委、省婦聯等九部門聯合制定印發《河北省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實施細則》(下稱《細則》),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解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發現難、報告難、幹預難、聯動難、追責難等現實問題,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
  •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典型案例
    為使強制報告制度在基層、一線落實落地,河南省檢察機關以構建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為契機,配合衛生主管部門廣泛宣傳發動,使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樹立起報告意識;以法治進校園「百千萬工程」專項活動、派設法治副校長為抓手,使強制報告制度在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行業內深入人心;以開通12309檢察服務中心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專區為切口,與政法機關、行政部門和社會機構建立信息交互平臺,及時接受未成年人刑事申訴
  • 【司法保護】近年來公安機關在打擊性侵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公安部刑偵局二級巡視員王永明在會上回答了鳳凰衛視記者的提問,就近年來公安機關在打擊性侵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方面所做工作做了介紹,主要內容如下:公安機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近年來持續加大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懲治和打擊力度,不斷完善辦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工作機制,有力維護了未成年人人身權益。
  •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上升24.1%的背後——專家解讀最高檢工作...
    未成年人保護是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同比上升24.1%。這組數據引發廣泛關注,如何解讀這一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