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徐擁軍:觀點|SSCI、CSSCI崇拜也須儘快破除

2020-12-25 人大新聞網

2020年2月19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力圖消除當前科研評價中的「SCI至上」現象,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其實,與自然科學領域存在的「SCI至上」現象類似,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存在嚴重的「SSCI至上」「CSSCI至上」現象,也應予以大力消除。

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為SCI的姊妹篇,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建立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引文索引系統。SSCI收錄了經濟、法律、管理、心理學、區域研究等58個學科的3400多種學術期刊,其中英語類期刊佔95%以上。CSSCI即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2000年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的資料庫,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目前,CSSCI收錄了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在內25大類的568種學術期刊。如同SCI在我國自然科學領域的「至上」地位一樣,SSCI、CSSCI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被「頂禮膜拜」,成為評價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指揮棒」,繼而搖身變成人才評價、課題立項、學位評定、經費分配、高校排名、學科評估、期刊評價等的重要指標。許多高校對於一篇SSCI論文獎勵5萬元,一篇CSSCI論文獎勵1萬元,以至於師生為此趨之若鶩。SSCI、CSSCI崇拜已造成諸多惡果:

一是違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初心。在巨額獎勵的誘導和科研考核的壓力下,一些學者一味追求SSCI、CSSCI論文的數量,以至於為寫論文而寫論文、為發表而發表,而忘了學者和學術的初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些論文成為學者自娛自樂的玩物,而實際上於理論無貢獻、於實踐無促進。

二是導致「自我殖民化傾向」。SSCI由西方發達國家、英語期刊佔據絕對主導,存在嚴重的意識形態偏見與文化歧視。認為英文SSCI論文即是高質量論文,對SSCI盲目崇拜,導致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界「自我殖民化」,主動擁抱西方話語體系。為了發表英文SSCI論文,一些學者唯西方馬首是瞻:或者西方研究什麼,我們也研究什麼;或者雖是研究本土問題,但是只研究西方關心的本土問題;或者直接援引西方理論來解讀(甚至是曲解)本土問題;或者為了印證西方理論,而對中國的傳統和現實全盤否定和批判。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必須從破除SSCI迷信開始。

三是忽視人文社會科學自身的特點與規律。首先,不同於自然科學的「普遍適用性」,人文社會科學的原理、方法在不同國家、民族、地區,以及不同的語言文化、歷史文化背景下有較明顯的差異,所以不宜採取SSCI、CSSCI式的簡單、統一量化評價。其次,人文社會科學具有較強的積累性和學術傳統。例如,哲學、倫理學等領域的學術成果的影響力,可能在數十年之後才顯現。古代史、古文字學等學科的知識新陳代謝較慢,論文寫作周期較長,因此10年乃至20年前發表的論文至今仍有價值。這就遠超SSCI一年一次與CSSCI兩年一次的評價周期。其三,某些學科、學者的論文寫作風格,或者期刊、編輯的排版風格有其個性和偏好,不願意採用適應SSCI、CSSCI統計引用率要求的論文格式。一些期刊、論文為了適應SSCI、CSSCI削足適履,反而失去可讀性和特色,甚至借形式的「規範」「漂亮」掩蓋內容的空洞、蒼白。

四是阻礙「絕學」、冷門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重視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這些學科看上去同現實距離較遠,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需要時也要拿得出來,用得上。」許多「絕學」、冷門學科因為CSSCI刊物極少,學者發CSSCI論文太難,以至於評職稱無望,被迫轉行,造成這些學科後繼無人。此外,SSCI、CSSCI目前仍囿於傳統的學科分類方式,導致一些交叉學科、跨學科研究的刊物、論文找不到歸屬。

五是造成國內學術期刊諸多亂象。首先,過於重視SSCI、CSSCI造成「以刊評文」的「錯位」,引導優質稿源集中於少數SSCI、CSSCI期刊,加劇馬太效應。其次,國內學術期刊將CSSCI視為唯一標準,導致刊物建設以提高影響因子為己任,摒棄辦刊初衷,偏離科學精神和社會需要。再次,CSSCI所附載的巨大利益,加劇世俗化、功利化傾向,滋生了關係稿、買賣版面、強制作者引用本刊論文、期刊之間拉幫結派增加互引等亂象。例如,某CSSCI期刊原總編夥同情婦私自收取「版面費」近千萬元;某知名大學學報為了提升CSSCI地位改變稿件的學科結構,增加了部分影響因子高的政治學、社會學類稿件,導致一本在文史哲領域內口碑卓著的雜誌被迫自我「社會科學化」。

對於SSCI、CSSCI崇拜的上述種種弊端,此前已有許多有識之士予以痛批,可惜有關部門仍聽之任之。此次,應借破除SCI崇拜之機,一併予以破除。

(作者徐擁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文連結:

[人民網]徐擁軍:觀點|SSCI、CSSCI崇拜也須儘快破除

相關焦點

  • 觀點|SSCI、CSSCI崇拜也須儘快破除
    作者:徐擁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新媒體智庫2020年2月19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SSCI、CSSCI崇拜已造成諸多惡果:一、違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初心。在巨額獎勵的誘導和科研考核的壓力下,一些學者一味追求SSCI、CSSCI論文的數量,以至於為寫論文而寫論文、為發表而發表,而忘了學者和學術的初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具體是什麼意思?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是什麼意思,sci,ssci與cssci之間有哪些區別?sci,ssci論文寫作,論文發表首先,我們都已經知道了論文發表的目的就是為了分享自己在某個學科領域的成就與經驗,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度
  • s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被ssci檢索收錄的文章就是ssci論文,那麼什麼是ssci?ssci從名稱上看與sci有關,事實上,ssci也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的檢索系統,全稱是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ci則是科學引文索引,sci偏理科,ssci偏文科。
  • 【常識】什麼是SCI,SSCI CSSCI
    目前南京大學CSSCI資料庫已向社會開展服務,服務項目有網上包庫(包庫機構在限定的IP位址範圍內的任何一臺計算機上、任意時間段使用CSSCI資料庫)、網上查詢(非包庫用戶通過網絡查詢CSSCI資料庫);委託查詢(用戶委託南京大學代為查詢CSSCI資料庫,出具查詢報告)、手機查詢(中國移動手機用戶通過發送手機簡訊形式查詢CSSCI資料庫),詳情可登錄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網站(www.cssci.com.cn
  • ssci和sci的區別
    ssci和sci的區別是什麼?ssci和sci都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研發的學術檢索系統,二者只有一個字母之差,看上去就密切關係,事實也的確如此,ssci和sci可以說是同等級別的檢索系統,在國內認可度非常之高,對於個人乃至對於國家科研水平的提升都有著重要意義。
  • ...的無神論破除偶像崇拜造成的當下的人普遍缺乏敬畏感是什麼看法...
    X 我想知道您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宣揚的無神論破除偶像崇拜造成的當下的人普遍缺乏敬畏感是什麼看法
  • 光明時評:破除SCI崇拜 回歸學術初心
    此次改革與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印發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遙相呼應,意在破除片面、過度使用SCI論文相關指標,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提出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這對高等學校未來的學術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學術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精華。自古以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就是學者從事學術研究的初心和使命。
  • 電視劇網劇製作《意見》進一步破除流量崇拜
    劇集產業之所以形成對流量的一致崇拜,是因為當前流量可以通過植入廣告等方式迅速變現。某種意義上,高流量就是高收益,劇集產業也因此陷入以流量為核心的利益網,「流量明星+流量IP」的製作公式大行其道,浮華浮躁,文化含量嚴重不足。從商業邏輯看,以流量衡量商業價值是保險的,但也是粗放的。細究起來,劇集產業作為內容產業,核心競爭力依然是內容,而流量無法精準識別內容質量。
  • 法學論文SSCI期刊有哪些 怎樣投稿
    ssci期刊作為sci期刊的姊妹篇,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學術權威,但是ssci與sci相比,在學科領域上有所不同,sci更偏重於理工類期刊,ssci
  • 破除異地就醫障礙須「統分結合」 強化地方責任
    破除異地就醫障礙須「統分結合」 強化地方責任 醫保異地就醫主要流向是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動,特別是充分的選擇權,必然會導致城市醫療資源的堵塞,在兼顧保障成色,慎拿報銷比例作壁壘的前提下,城市還須加大公共投入,增大醫療服務的供給量,不能把便利性全部讓位給了高收費,喪失了醫療的公益性。換言之,推進醫保異地結算,在醫療改革中也要通盤考慮,創造條件。
  • CSSCI期刊發表一篇論文多少錢
    那麼關於論文的發表,在cssci期刊發表一篇論文的收費標準是多少呢?在cssci期刊發表一篇論文的收費標準CSSCI期刊的發表費用並沒有統一的規定,是根據作者論文發表的內容和字數來決定的。cssci作為國內的南大核心期刊,本來期刊數量就比較少,所以在期刊上發表論文的競爭力也就大了。因此除了發表難度高,審稿周期也比較長,發表費用高。
  • 兩部委出手:破除「SCI崇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志民表示,要徹底扭轉SCI崇拜的功利化導向,今後政府部門還要大力減少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等「三評」事項。要鼓勵科研人員用中文發表論文,中國人都不以中文發表論文,談何民族復興?
  • 一位「土博大神」的SSCI論文發表經驗
    發一篇ssci論文,對於一個沒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在中國社科教育體制下的成長起來的學者來說,真是要脫一層皮。先說中文經歷,以表明一篇英文ssci論文比中文論文難多少!我那篇英文論文的完成過程就非常艱辛。所有的ssci期刊裡,和當代中國或亞洲的地區研究期刊一共5本左右,我本專業一共20本左右ssci,適合發中國問題的,一共也就3-4本。我不是經濟學、社會學,一篇論文都有上百本雜誌可以挑。然後是挑雜誌的機會。一是看一年周期,有半年刊,季刊和雙月刊,然後還要挑每期多少篇。有的刊物一期就3,4篇文章。這種期刊借我膽子也不敢投的。我先挑了一本中國地區研究的top journal投,季刊,一期5篇的樣子。
  • CSSCI「始作俑者」怎麼看「破除SCI至上」
    「不管用什麼器皿,還得看裡面盛的是水還是酒」CSSCI「始作俑者」怎麼看「破除SCI至上」作為CSSCI的最初設計者,蘇新寧怎麼看CSSCI被學術界當作評價指標,怎麼看浮躁、功利化的不良風氣,怎麼看破除「SCI至上」等新規對CSSCI
  • 一位「土博士」的SSCI論文發表經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發一篇ssci論文,對於一個沒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在中國社科教育體制下的成長起來的學者來說,真是要脫一層皮。
  • CSSCI「始作俑者」蘇新寧:怎麼看「破除SCI至上」
    「不管用什麼器皿,還得看裡面盛的是水還是酒」  CSSCI「始作俑者」怎麼看「破除SCI至上」  作為CSSCI的最初設計者,蘇新寧怎麼看CSSCI被學術界當作評價指標,怎麼看浮躁、功利化的不良風氣,怎麼看破除「SCI至上」等新規對CSSCI的影響?
  • 破除醫院「超級設備」迷戀須多措並舉
    破除醫院「超級設備」迷戀須多措並舉。首先,應當強化醫院特別是公立醫院,大型設備購置的審批管理,細化配置的條件,嚴格審查程序,嚴管進口環節,更嚴地限制醫院採購的自主權。同時,配套對審批監管的監督。其次,鼓勵和扶持專業醫學檢測機構發展,促進醫療機構醫檢結果互認,實行進口超級檢查設備專業醫檢機構優先購置的權限,提高設備使用效率,降低設備使用成本,最大限度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