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弊端 忽視實際應用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中小學師生認為多元目標英語(精品課)教學法對教師產生的最大教學效果 製圖 李澈

中小學師生認為當前採取最多的英語教學法 製圖 李澈

  ■陳春勇

  【調查概況】

  為了解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法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本調查從中小學師生對現行英語教學法的感知出發,包括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法的類型、現存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等方面。調查問卷通過對60名中小學教師和60名中小學生試測後修訂而成。正式測試時,採用隨機抽樣方式,在北京、山東、廣西、黑龍江、貴州等五省市,選取中小學教師495人和學生775人進行調查,有效回收教師問卷484份和學生問卷768份,回收率分別達97.8%和99.1%。

  分析過程中運用SPSS軟體對數據進行描述統計和相關分析,著重考察中小學現行英語教學法存在的問題,以及師生對作者提出的新教學法的看法,希冀通過英語教學法創新探究,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多元培養目標,以推動英語教學法改革、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調查結果與分析】

  1.當前採用最多的英語教學法是講練教學法。

  調查顯示,41.4%的中小學教師、36.8%的小學生、73.4%的中學生認為,當前採用最多的教學法是講練教學法;僅有25.2%的中小學教師、2.6%的小學生、13.4%的中學生認為,當前採用最多的教學法是任務型教學法。

  近年來,不少人認為,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和多媒體等技術的發展,新課標和學界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新型英語教學法已在中小學廣泛實施。調查結果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這可能是因為,採用講練教學法便於教師組織課堂教學和完成預定教學任務,而學生也易於接受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而任務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法則需教師投入更多精力進行課前組織準備和課中課堂管理,還可能導致課堂進度不便把握、教學預定任務不便完成、班額過大時不便進行課堂管理等問題。所以,教師為了方便授課和及時完成教學任務,通常會採用簡便易行的講練教學法。

  2.存在最大問題是機械講解和忽視實際應用。

  調查顯示,56.6%的中小學教師、38.1%的小學生、45.6%的中學生認為,現行英語教學法忽視語言實際運用和過於重視對"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機械講授。

  英語教學法存在的這些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調查顯示,七成多的中小學教師(75.5%)、小學生(84.5%)、中學生(76.3%)認為,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水平不高,教師在教學中不太注重使用新教法和新材料,教學內容不夠貼近學生現實生活。誠然,教師多年沿襲的機械講解的傳統教學方式短時難以改變,加之缺乏新教法和貼近學生生活的新素材,已使不少學生失去學習內驅力和興趣;而要將所講知識運用於學生實際生活,則需教師具備更多業務知識,並投入更多精力思考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任務設計和英文表達,並引導學生發揮語言創造力和學習能動性,這些都對教師的英文能力、教學設計智慧和課堂組織能力等提出了更多挑戰。

  3.中小學師生大多贊成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

  調查表明,54.9%的中小學教師、42.6%的小學生、43.7%的中學生完全同意,另有39.1%的中小學教師、36.1%的小學生、37.4%的中學生基本同意,英語教學應在「雙基」基礎上實現多元目標,即採用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多元培養目標,如創新思維、合作探究、跨文化意識等。

  中小學師生大多對英語教學基於「雙基」實現多元培養目標持肯定態度。這與師生期待在鞏固「雙基」之外提升綜合素養、實現全面發展有關。抓好「雙基」是傳統和現行英語教學都強調的內容,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提出提升綜合素養要以「雙基」作為前提,等於首先肯定「雙基」的基礎性作用,易受師生認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使之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也是師生共同期待的,自然也會受到廣大師生支持。

  4.實施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還存在諸多困難。

  調查中,有64.7%的中小學教師、65.6%的小學生、69.7%的中學生認為,教師「以教為主」和過度強調「雙基」而忽視學生自主學習及綜合素養培養,會對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的實施產生不利影響。

  實施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遇到的這些不利因素之所以出現,可能是因為,延續多年的傳統觀念一直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很少考慮給學生機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另外,不少教師應試教育觀念濃厚,缺乏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理念,始終專注於訓練學生應考解題技巧;有些教師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對立起來,為求提高學生考試成績而排斥學生綜合素養培養;有些教師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有所反思,但卻因缺乏新教法、新材料等而不知如何將綜合素養培養融入課堂教學,或囿於教學任務重、考試評價壓力大、學生英語能力差異大等因素,無暇或無心探究綜合素養教育方法。

  5.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有助於減少「滿堂灌」。

  調查顯示,36.5%的中小學教師、24.0%的小學生、35.9%的中學生認為,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對教師產生的最大教學效果是減少"滿堂灌"教法,引導教師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探究;另有35.7%的中小學教師、33.1%的小學生、35.1%的中學生認為,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對教師產生的最大教學效果是幫助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綜合素養提升。調查還表明,62.3%的中小學教師、71.6%的小學生、71.6%的中學生認為,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對學生產生的最大教學效果是指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提升綜合素養。

  【思考與建議】

  1.儘快轉變英語教學傳統觀念。

  調查表明,中小學目前仍主要採用傳統的講練教學法。可見,多年來英語教學主要專注於機械講解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對英語的工具性(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調有餘,對英語的人文性(包括跨文化意識、創新思維、良好品格、健康身心等)認識不足,教學任務和目標過於單一化。由於教學方法枯燥,授課內容大多脫離學生生活,致使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淡、效率低,而且在增強跨文化意識、創新思維和培養良好品格等方面受益不多。

  當前,世界各國教育教學目標定位趨於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提升學生素養,促進學生潛能得到自由、全面、和諧、持續的發展。大多國家將受教育者視為由身體、智力、情感、品質和行為等因素組成的整體,著重培養學生內在品質,注重聯繫學生現實生活,為其未來成為全面發展者並順利融入社會做準備。鑑於此,中小學教師應順應世界教育教學發展趨勢,遵循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的理念,基於「雙基」實現多元培養目標。

  2.全面提升英語教師專業素質。

  調查顯示,英語教師不注重新教法,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現實生活。而教師要想採用新教法,並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現實生活,需具備豐富的英語專業知識作為鋪墊。

  為此,中小學英語教師要全面提高英語專業素質水平。一是不斷提升英語能力和水平。「要當一流教師,先當一流學生。」英語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英語基本功訓練,通過收聽英語廣播和閱讀英語報紙等方法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鑽研英語語法,構建紮實完整的英語語法體系;閱讀有關英語詞源詞根和詞彙記憶法的圖書,擴展英語詞彙記憶知識;積極參與研修培訓和教研論壇,提高教研水平;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英語知識。二是努力探究英語教學新方法。敢於告別傳統舊觀念,探索和大膽嘗試新教法。三是注重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和綜合素養的結合。英語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生活,激發學習興趣;同時融入傳播「正能量」的新素材,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3.充分儲備優質英語教學資源。

  調查表明,中小學英語教師不太重視使用教學新材料。事實上,教師若欲採用新材料,除需具備大量英語專業知識外,還要注意發掘和儲備貼近學生生活、不斷更新的優質英語教學資源,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助其開闊視野,提升素養。

  為此,教師平時要注重積累教學資源。首先,要注意搜集和整理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符合課標的英文素材。如搜尋有趣高效的詞彙記憶法、英語生活會話、中外文化比較故事、英美國家影視對白或歌曲歌謠、英文幽默故事等。其次,從國內外英語學習網站或英文報刊中搜集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英語能力的素材,改編成聽說讀寫材料甚至考試題目。這些新素材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助其開闊視野和提升素養,又能提升其學習成績,有效化解一些家長和教師擔心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衝突。最後,建議學校和有關部門為教師儲備教學資源提供便利,如向教師推薦優質國內外英語教學網站和網絡交流平臺,向教師提供優質的紙質英語教學資料,等等。

  4.全面採用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

  調查顯示,中小學師生大多贊成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為此,建議中小學採用該教學法,在詞彙、語法和聽說讀寫教學中滲透創新思維、合作探究、跨文化意識等多元培養目標。基於具體教學內容,多元目標英語教學法可分為四種具體教學方法,教師可分別或綜合運用:

  一是增強審美和跨文化意識的交際教學法:教師向學生提供交際場景,並進行詞彙和話題提示,其中話題要時尚有趣、貼近學生生活、視野開闊、內容健康,引領學生在動人情境中進行交際,藉以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審美意識、跨文化意識;強調發音準確優美,將交際過程打造成欣賞優美語調等的審美過程。

  二是引導創新思維的詞彙教學法:教師指明生詞後演示若干單詞記憶法,引導學生創新思維,以小組合作等方式探究便捷有效的英語詞彙記憶法,然後引導學生用詞彙組成模塊,利用所學句型擴展成句,或搜集與生詞有關的成語諺語、趣味故事,或結合生詞指導學生通過網絡等探究本土新詞熱詞的英語表達等。

  三是聚焦時尚熱點話題的語法教學法: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語法規則,指導學生選擇時尚話題,結合所學語法,寫成語法例句或小短文,或針對社會熱點展開辯論。教師適時提供富有趣味和哲理、貼近學生生活、能提升綜合素養的例句和話題。

  四是融入綜合素養素材的讀寫教學法:教師引導學生選擇網絡和報刊中貼近學生生活、難度適中、啟發心智的英語短文進行閱讀,並啟發學生提煉主題,探究作者態度,提出個人見解;在英語寫作中向學生提示熱點話題,要求學生描述現象,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議,或引領學生描述自己感興趣的人和事,等等。

  (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14年度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項目個人課題研究項目,編號:GY2014XDY64)

相關焦點

  • 記者中式英語採訪走紅 專家稱因英語教學應用脫節
    記者中式英語採訪走紅 專家稱因英語教學應用脫節   [熱點冷眼]「中式英語」視頻走紅:中國英語教學的敗筆還是突圍?視頻中,一位男記者和尚比亞官員對答,網友稱其「發音夾雜方言腔調,語法存在中文思維痕跡」,掀起了一場關於「中國式英語」的爭論。有人說,這是中國英語教學僵硬呆板的表現,有人說,只要能溝通,「中式英語」又何妨?  網友「小橋流水」說:「看了這個視頻,我突然對自己的口語自信了。」網友「流星雨rain」說:「記者一開口,世界都安靜了。但是老外居然聽懂了,還真難為他了。」
  • 什麼樣的英語教學最受歡迎
    ,本調查從中小學師生對現行英語教學法的感知出發,包括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法的類型、現存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等方面。   2.存在最大問題是機械講解和忽視實際應用。   調查顯示,56.6%的中小學教師、38.1%的小學生、45.6%的中學生認為,現行英語教學法忽視語言實際運用和過於重視對"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機械講授。   英語教學法存在的這些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 大學英語教學與實際脫節嗎?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受眾最廣的基礎課程之一,一直在改革和發展。但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多次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滿意度較低,不少學生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並沒有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與此同時,學界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以及四六級考試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和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學英語該何去何從,成為人們深思的話題。
  • 小學生家長稱網絡上課有弊端 合肥市教育局回復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留言,稱網絡上課有弊端。合肥市教育局給予回覆: 我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班主任已經通知了下個星期開始網絡授課,我認為網絡上課的弊端如下:1.長期用電子產品傷害孩子的眼睛 2.家長上班了,孩子在家沒手機無法上課 3.孩子自控力不強,即便留了手機給孩子,沒有家長的監督,孩子獨自拿著手機上課的效果可想而知 4.沒有課本,沒有學習資料,學習不方便。
  • 中小學英語教育存在諸多痛點 100課堂提供絕佳解決方案
    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英語教育一直是公認的重點和難點。據《中國中小學教育學習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學校教學方式單一,無法提供個性化教育;優質教師、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學習以成績為考核標準,課程難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創新應用的能力。
  • 灌輸式英語教學法沒有未來
    原標題:灌輸式英語教學法沒有未來  ■陳春勇   當前,中小學英語教學在新課標引領下有所改進,如開始注重語言的綜合運用,關注多媒體的應用等。但總體上看,尚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如英語教法缺乏趣味性,側重灌輸語言知識,脫離學生現實生活,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對其綜合素養的提升。
  • 過半網友不滿意「試卷」式英語教學(組圖)
    多數河南網友對此表示支持,希望英語教學接地氣、回歸語言本身商報調查顯示,多數河南網友對此表示支持,希望英語教學接地氣、回歸語言本身「試卷」式英語教學不少網友對此表示支持,不過也有人心存疑慮,不用分數定了,等級制會更公平嗎?話題背後,是一直備受爭議的傳統英語教學。河南商報聯合河南一百度調查顯示,五成多網友對目前中小學英語教育模式不滿意。你對現行英語教育模式有什麼看法?你和英語有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歡迎向商報君吐槽。
  • 實施英語小班化教學 提升我市中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包頭市教育局啟動中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改革
    點擊上方藍字「包頭教育在線」一鍵關注包頭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平臺為進一步提升中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質量
  • 英語語法教學的困境與突圍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教育部,2001:頁碼)前言中明確提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本文首先通過調查訪談,進一步了解中小學語法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師對語法教學的主要困惑,接著嘗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最後對語法教學從內容革新到教法改進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對提高基礎英語語法教學的整體效益有所啟發,進而對推動英語課程改革有所助益。
  • 3D列印技術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該文主要分析英國中小學在學科教學中引入3D列印技術的目標指向、應用方式,並分析影響3D列印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相關因素,為探索教師在學科教學中適當應用3D列印技術提供參考。本文結合英國3D列印技術教學應用案例,深入分析3D列印技術在英國中小學教學中應用的目標指向、應用效果及影響因素,探究3D列印技術在教學應用推廣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為學校教育引入3D列印技術提供一定的參考。
  • 解析:3D列印技術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3年北京召開的首屆世界3D列印技術產業大會成立了世界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標誌著3D列印技術真正進入了大規模應用和研究的階段。目前,在教育領域,特別是中小學基礎教育領域,3D列印技術的應用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和探討。3D列印技術教學應用理論依據學習理論、教學理論以及「經驗之塔」理論都為3D列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
  • 高中英語的教學導向應該緊緊圍繞實際應用展開
    文|馮佔江多少年來,高中英語都是緊緊圍繞高考展開教學,這無異於公開承認高中英語教學就是為了高考英語而來。在這一指導原則下,高中英語就顯得格外的不具有實用性(除了為高考英語服務)。作為多年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老師,小編覺得該是時候扭轉高中英語教學導向時候了。
  • VIPKID亂象調查:技術、教學、售後問題多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經過人民日報記者的深入調查,VIPKID等平臺表面繁榮,實際卻存在交互體驗不給力、教學承諾難兌現、退費 近年來在線英語教育湧現了像VIPKID等諸多知名品牌,成為越來越多英語愛好者的首選。
  • 大學英語最令人失望:教學目標與實際相去甚遠—新聞—科學網
    教學目標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調查結果顯示,「教材陳舊,與實際脫節」、「應試色彩重,能力培養少」、「教學模式過於傳統」是大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 是什麼讓學生對大學英語頗有不滿呢?有人曾對全國10餘所高校大學生進行了主題為「對大學英語現狀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教材陳舊,與實際脫節」、「應試色彩重,能力培養少」、「教學模式過於傳統」是大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 「我覺得學習大學英語的目的性不是很強。」
  • 上海調查:雙語教學不影響母語學習
    這些問題一直是推行雙語教學過程中爭議的焦點。昨天,在浦東舉行的全國部分省市雙語教學論壇上,專家一致認為,「雙語教學」的提出是上海城市發展的必然;「雙語教學」的實施是上海經濟發展對人才呼喚的必然;「雙語教學」的推進是上海中小學探索一條成功外語教學的必然之路。  【調查】雙語加快學習進度  「雙語教學」在上海推行3年來效果如何,學生、家長和教師對此有何評價?
  • 30年:中小學英語課程演繹「和平革命」
    編者按:英語是外語,但卻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語文、數學學科一樣佔有重要地位。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學英語學科課程與教學不斷發展,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及教學研究方面都有很大進展,可以說是實現了「和平革命」。但是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詬病也不絕於耳,「費時低效」、「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曾是不爭的事實。
  •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詞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僅表現在單詞中,對於文章的理解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彙呈現給學生,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的理解,也有利於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 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弊端頻現,皮皮英語中美雙師課堂不走尋常路
    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弊端頻現,皮皮英語中美雙師課堂不走尋常路時間:2019-10-15 1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弊端頻現,皮皮英語中美雙師課堂不走尋常路 很多家長們都遇到過這樣的現象,花費巨額的費用給孩子報名參加英語輔導班,在進行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
  • 微語言中外雙師中小學英語聽說教學標準專家研討會隆重召開
    中國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城市教育裝備工作理事會理事長、原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高中與信息化處處長喬玉全先生;教育部義務教育及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修訂組核心專家,教育部委託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組組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張連仲教授;教育部委託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重點子課題《信息技術條件下雙師在線聽說教學模式建構》主持人、微語言創始人兼
  • 現行英語教學的幾大弊端
    本文將談論的英語教學,指的是在大多數傳統的學校(小初高)進行的英語教學,小部分例外是外國語學校以及部分英語教學水平突出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