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弟子規》產品
新湖南客戶端實習記者 萬枝典 記者 王銘俊 湖南文創行業近幾年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取得了十足的進展。藉由對文物、非遺等元素的剖析,湖南文創市場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精美藝術作品。
但有這樣一家公司,他們放棄了和文物、非遺相性較好的手工藝、繪畫等純種藝術形式,另闢蹊徑,利用目前強大的AI(人工智慧)技術與AR(增強現實)技術,在文創行業站穩了腳跟。這家公司名為方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得文創)。方得文創靠著一部AR《弟子規》,徹底在湖南文創市場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國學之路。
從旅遊文創到國學文創
▲AR《弟子規》紙質部分
在一開始,方得文創走的是旅遊文創的道路,但沒過多久,大家便發現,自己在其中很難展開手腳,前景也不那麼令人滿意。之後,基於對國學的濃厚興趣,方得文創決定另闢蹊徑,從國學教育方面下手來進行文化創意設計。
但緊接著,問題也來了。該如何選材?國學方面的典籍很多,《論語》、《道德經》、《弟子規》等等,都是值得去挖掘的素材。經過商議,大家一致決定用《弟子規》來進行創作開發。原因也很簡單,首先,《弟子規》在這些年足夠火。再者,《弟子規》的三觀夠正,能與社會主流價值產生共鳴。最重要的是,《弟子規》本身通俗易懂。
考慮到這些,方得文創決定藉由《弟子規》通俗易懂的特性,索性走上了幼兒國學教育的道路。
▲AR《弟子規》基本採取禮盒形式銷售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AR《弟子規》產品投入市場之後,得到的反饋十分良好。有趣的故事,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都深受小朋友的喜愛。這種國學加科技的創作思路也為方得文創今後的道路帶來了不少啟發。
獨特的、原創的和有意義的文創
▲AR《弟子規》中的原創卡通角色
文創的核心是創造力,而創造力又由三個方面決定,即獨特的、原創的和有意義的。那方得文創的創造力又體現在何處呢?5月7日,結合自己的作品AR《弟子規》,方得文創負責人王少華自信地向記者道來。
王少華說,在獨特性方面,他們有很大的優勢,因為方得文創是國內首家結合AR技術與國學來進行文化創意製作的公司。通過APP掃描特製的書面,不但能讓孩子與虛擬的AR形象互動,更能全方位調動孩子的感官,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幫助孩子學習知識。和老一輩國學教育的「搖頭晃腦」相比,AR《弟子規》多了一絲活潑,也多了一份交互。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國學,是方得文創的首要目標。
在原創性方面,王少華告訴記者,AR《弟子規》的創意與構思由方得文創提出。而且細到產品配套書籍中的插畫,文字,翻譯,全都由方得內部人員獨立完成。甚至包括產品內部的音效和朗讀,也由方得一手操辦。
在有意義這一方面,AR《弟子規》通過高新技術,實現了小朋友與AI形象互動從而學習國學知識的構想。也將國學這一古老的傳統與現代先進技術結合到了一起。王少華相信,這一點也能對湖南文創未來的道路帶來一絲啟發。
從文化入手再求創新
▲公司內,方得文創的員工正在辦公
方得文創內部有一句警言:文化為本,科技先行。王少華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時刻提醒大家:做文創,首先你自己要了解文化本身,所以文化排在科技的前面,是根本的東西。王少華認為,目前的文創環境存在「太空太虛」的問題。由於文創行業這幾年在國內大熱,很多人都投身其中。可有一些產品為了「炫技」而「炫技」,卻忽略了文創中文化本身的意義,這其實是忘了初心。
「我覺得文創還是要以文化為基礎。你自己要了解這段文化,你做的東西才會有內涵,有底蘊。」王少華說道。「以文化為基礎,了解文化,深入探究文化,然後結合先進技術,讓更多的人更好的了解文化,這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和正在努力的。」
▲方得文創的宣傳口號
方得文創的未來規劃滿滿當當,他們會繼續進行國學方面的探究與創新,也會接著做儘管不太被看好的旅遊文創。他們打算繼續開拓市場,和更多的學校合作推廣產品,還打算進行一系列高校文創,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讓更多的人愛上祖國本土的文化。
但有一點是不會變的,他們始終對文化本身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不斷地進行文化學習與探究,樂此不疲。王少華相信,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順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