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食用富含類黃酮(Flavonoids)的食物,如蘋果和茶,可以預防癌症和心臟病,尤其是對吸菸者和酗酒者。
伊迪絲考恩大學(ECU)的研究人員評估了23年來53048名丹麥人的飲食。研究人員發現,經常食用富含類黃酮食物的人死於癌症或心臟病的機率較低。
論文的通訊作者Nicola Bondonno博士說,雖然研究發現那些吃富含類黃酮的食物的人群死亡風險較低,不過對於由於吸菸、酗酒引發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來說保護作用更強。她說,「這些發現很重要,因為它們強調了通過鼓勵食用富含類黃酮的食物來預防癌症和心臟病的可能性,尤其是對那些患有這些慢性病的高危人群。」
但論文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攝入類黃酮並不能完全抵消吸菸和酗酒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到目前為止,對個人健康最好的辦法就是戒菸和少喝酒。
「我們知道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所以鼓勵人們攝入黃酮類化合物可能是一種減輕風險增加的新方法,同時也鼓勵人們戒菸和減少酒精攝入量。」
至於每天攝入多少類黃酮的量最合適?研究論文提到,每天攝入約500毫克黃酮的參與者患癌症或心臟病死亡的風險最低。「這很容易通過飲食實現:一杯茶,一個蘋果,一個橘子,100克藍莓,100克西蘭花,就可以提供多種類的黃酮化合物,總黃酮即可超過500毫克。」
Bondonno說,雖然這項研究已經證實了攝入類黃酮與降低死亡風險之間的聯繫,但這種保護作用的確切性質尚不清楚,但可能是多方面的。她說,「飲酒和吸菸都會導致炎症和血管損傷,從而增加患一系列疾病的風險。」
「黃酮類化合物已被證明具有抗炎和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它們與降低死於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有關。」
Bondonno說,研究的下一步是更仔細地研究哪些類型的心臟病癌症患者最受黃酮類化合物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