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毀掉孩子的一件事,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

2020-08-11 奇異果醬育兒

最近跟幾個家長閒聊孩子的教育問題,其中一位寶媽說,她家熊孩子太皮了,打罵這種小兒科已經是小菜一碟,完全起不了震懾作用。

經過苦思冥想,她終於找到了一個「治娃絕招」:關進小黑屋面壁思過,如果再不聽話,就用繩子捆著,嘴巴用膠帶粘住......還洋洋得意地說,這方法萬試萬靈,保證娃立馬服服帖帖,俯首稱臣。

我一邊聽著她口沫飛揚地敘說,背脊骨感到一陣陣地發涼。

把孩子關進小黑屋就已經是極刑,沒想到還加上捆繩子和粘嘴巴。這些,難道不是綁匪綁架時才用的慣有伎倆嗎?居然有家長用來「對付」自己的親生骨肉?求孩子的心理陰影面積!

我一直認為,懲戒教育和善待孩子從來都不是矛盾的,而懲罰一個人從來都不該是剝奪他的安全感。因為在孩子的前期教育裡,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是需要從小一點一滴培養的,但人在極度恐懼的時候,這些辛苦累積的感覺會很容易分崩離析甚至無法復原。

不要以為孩子小不記事,他們的記憶是碎片化的,或模糊或清晰。而對於特殊場景,比如極度興奮、極度恐懼的經歷,他們會印象深刻,長大後即便細節想不起來,感受也會深深烙印在心上。

家長如果把面壁思過、站牆角、關小黑屋、看恐怖片等極端的方法當作懲罰,不僅是在製造恐懼,同時還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不安全感。

某些敏感的小孩還可能會有「被遺棄」的感覺,從而留下陰影,甚至會得「幽閉恐懼症」等永久難以修復的心理創傷。

所以,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理性教育,不應該選擇這些極端的方式。你可以給他一個安靜的空間讓他思考,但絕對不能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屋子。

這個空間可以是家裡的某個「冷靜角」,或者找個角落放把「懲罰椅『』等,當孩子無理取鬧或者做錯事時,就去角落裡待幾分鐘。

角落設置要有兩個前提:

一、不能是密閉隔斷的,而是要開放的空間;

二、父母不能遠離孩子,可以在旁邊默默地陪著他,讓他有一個機會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錯誤。

等孩子情緒平復後,父母應該告訴他犯錯沒關係,但要知道為什麼這是對的,為什麼那是錯的。如果再犯同樣的錯誤,懲罰是什麼。

合理引導才是上策,關鍵是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在犯錯,懂得自己錯在哪裡,以及記住這樣教訓,以後不再犯。這種措施既能讓孩子真正明白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又不會讓他們產生「被孤立」的感覺。

因為有一直的陪伴,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接納,讓他們知道,不管發生什麼,父母都會無條件地在他們身邊,而不是遠離和冷落他們。

另外,我們還可以多嘗試其他方式,比如通過示範、遊戲、繪本等柔和理性的辦法來教育引導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有什麼比得了他們的健康和快樂更重要呢?所以請不要再這樣嚇唬孩子了,把大灰狼、小黑屋統統收起來吧!

END.

我是孖寶麻麻,堅持用愛管教,溫柔而堅定。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帳號:奇異果醬育兒。

看完文章,記得點讚哦~

相關焦點

  • 毀掉自己的孩子有多簡單?這些事,家長千萬別做!
    太多例子告訴我們,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成也家長,敗也家長。公園中的一株樹苗,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取決於園丁的修剪方式。大多數家長當然希望家中的這株小樹苗能漂漂亮亮健健康康地長大,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裡,正於無形之中毀掉自己的孩子!
  •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幾句話
    語言能夠毀掉一個人,當然也能夠成就一個人。所謂: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可以是快樂的根基,也可以輕易毀掉一個人。當下,很多家長喜歡「打擊式教育」,用語言來「打擊」孩子,讓孩子「覺醒」,然後進步。但殊不知,孩子並沒有家長想像中的那麼強大,也會被一些話語摧毀。以下的話,出口前請三思... 1、笨蛋,沒用的東西:踐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大一新生開學,家長不要做這4件事,容易給孩子帶來「麻煩」
    這幾天,全國各地高校正在緊鑼密鼓的為迎新工作做充足的準備。考生金榜題名考入大學,最開心的就是考生家長了,所以他們自然不會錯過送孩子入學這種大事。 但小編溫馨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你們愛子心切的心一定要用對地方哦,就比如以下4件事,家長朋友儘量不要做,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麻煩」,甚至影響她今後的大學生活。 大一新生入學,家長不要做這4件事,容易給孩子「幫倒忙」
  • 總給孩子玩具?這種獎勵正在毀掉你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要這樣做
    孩子哭鬧就給個糖吃,乖乖吃飯就給買個玩具,這種做法其實正在一步步的毀掉孩子。可是久而久之,給孩子買玩具,孩子也不吃飯了,家裡的玩具已經夠多了,玩具對文文已經沒有吸引力了。心理學上有個實驗叫做「德西效應」,講的就是適度獎勵有激勵的作用,但是過多了就會減少這件事對孩子的內在吸引力。
  • 家長最不應該做的一件事
    家長最不應該做的一件事家長最不應該做的一件事問:什麼事? 答:輔導孩子的作業。而學生不會的部分,因為家長的幫助而得到解答,會讓老師產生一種錯覺:自己教得好,不需要調整;作業似乎太簡單,學生都完成得太容易,應該加大作業量。2.
  • 作為家長的你還在做這十件事嗎?當心會毀掉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充滿困惑的家長,或者你是一個不希望未來遭遇這種困惑的家長,請你和我們一起,撥開這團困惑的迷霧,看到迷霧後面藏著的真相,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為是的愛毀掉原本自信快樂的孩子的十條共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迎合家長、迎合老師甚至迎合社會評價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樣的優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 家長注意!高考那兩天,家長千萬不要做這9件事
    我們群裡很多家長,現在比孩子還要焦慮和緊張。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原因,要跟各位家長強調一下!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並要學會自己化解焦慮和緊張,千萬不能把焦慮傳染給孩子,更不能成為孩子考試焦慮的源頭所在。今天,我們特別提醒各位考生家長,高考考試期間一定要做對做好這9件事。總之,關鍵時刻,千萬別給孩子添亂!
  • 家庭教育中最毀孩子的5件事,家長千萬別踩坑
    小笨熊 文/朵朵麻麻 自從當了父母之後,家長們總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然而養娃不易,任憑你學了再多的科學育兒知識,可能還是會一不小心掉進「中國式育兒」的大坑裡。那麼究竟哪些行為容易讓我們因為教育不當而毀掉了一個孩子?一起來看看。
  • 李玫瑾與蒙特梭利不謀而合:孩子注意力差,因為家長做錯一件事
    很快就要開學了,有家長卻心裡正煩著:「之前老師經常反映,我家孩子在學校裡坐不住,總走神,這是不是多動症啊?」有這樣擔憂的家長,並不在少數。特別又過了一個暑假,孩子天天在家裡玩開了,回到學校坐不住怎麼辦呢?其實,孩子天生就是好動的。這樣的情況不是多動症,倒可能是專注力不如別人。當心孩子養成這樣的壞習慣,以後讀書成績跟不上。
  • 想毀掉孩子很簡單,家長每天陪他做作業就好,希望你以後不要後悔
    想毀掉孩子很簡單,家長每天陪他做作業就好,希望你以後不要後悔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和專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那麼在上課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走神。在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最應該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墜床」後,父母第一件事該做什麼?絕大部分家長都做錯了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當媽都知道養孩子都多不容易,尤其是娃剛剛會自己行動的時候,看孩子總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受傷發生意外。 在這其中,孩子「墜床」應該是最讓人恐懼的事情了。
  • 家長進來看看:這幾種父母容易毀掉孩子自信!建議收藏!
    家長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非常簡單,比如給孩子設立一些並不適合他自己的目標,對孩子,不良的態度和消極怠慢的情緒,還有對孩子過分的保護行為,都是毀掉孩子自信的一大部分原因。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有哪幾種父母容易毀掉孩子的自信?看看你自己對孩子是否存在這種行為。
  • 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暑假讓孩子遠離手機癌
    手機是如何毀掉孩子的呢?,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先完成作業再玩手機,不要說「現在立刻去做作業」,而是說「我知道這個遊戲很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其實,要想讓孩子不沉迷手機,可以這樣做:1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 我們的孩子會成為被手機「毀掉」的一代人麼?
    三十年前,人們說搖滾音樂會毀掉下一代人;二十年前,人們說電視機會毀掉下一代人;十年前,人們說計算機會毀掉下一代人;現如今,人們說智慧型手機會毀掉下一代人。人類的發展歷史證明,沒有任何力量能「毀掉」下一代人。我們也沒那麼容易被「毀掉」。
  • 家長應該怎麼培養孩子?不要讓錯誤的方式毀掉孩子的一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塑造孩子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職責。一個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千萬個孩子就是一個民族的希望。 教育是一門藝術,涉及各個方面的問題,教育還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這需要父母們具備各個方面的知識
  • 孩子專注力就是這樣被家長毀掉的,怪不得孩子愛磨蹭、學習差
    ,最好是積極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破壞專注力的事情一件都不要做。2、家長過度關心孩子在玩耍的時候,有的家長會過度的關心孩子,一會兒過來問問孩子渴不渴,餓不餓,一會兒又過來給孩子加一件衣服,甚至一會兒又過來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指導。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會殺死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無法專注於一件事。
  • 早上千萬不要這樣叫孩子起床,影響身高和健康(家長都看看)
    在寒冷的冬天,對每一個父母來說,早上叫孩子起床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有多難呢?在經歷每一個孩子與床大戰三百回合之後,又認命般的躺回去的瞬間;抑或是我們喊了無數遍後,過去一看他還在酣睡中時......你就會明白,冬天早上叫娃起床,是多麼一件「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事。因而,每一個冬天,都是家長們的受難日,不僅自身要忍受起床難的折磨,還要肩負起「叫娃起床」的重任,難上加難。到底有沒有方法,能讓孩子順利起床呢?
  • 毀掉孩子的專注力只需一件事!99%的家長正在做
    說到「專注」,通俗的解釋是,「保持一個時間段內只做一件事情」。——要麼拿著玩具不停晃,要麼指導孩子怎麼玩玩具,還在旁邊熱切地期盼寶寶的反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三、培養專注力,這樣做不拖後腿其實,說到這兒,可能寶媽已經發現了,寶寶的專注力更多不是培養得來的,而是被保護出來的
  • 低俗且無知的"中國式逗娃"也許能毀掉一個家,千萬不要這樣做
    可是類似於"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媽媽不喜歡你了","你媽媽走了,永遠都不要你了"這樣的話,經常會聽到。案例二:2016年,廣州某個村,媽媽生了二胎兒子後,旁人跟三歲的姐姐說"你弟弟有小雞雞,你爸媽只愛你弟弟,不要你了"。結果,不到一歲的弟弟被姐姐剪掉了小雞雞。
  •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不是打罵和離婚?而是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毒藥」是打罵和離婚?曾經有人討論過關於「什麼是毀掉孩子的罪魁禍首?」有人說是打罵式教育,說棍棒教育之下對於孩子的影響會讓他們缺乏自信心,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比較極端,甚至不容易控制情緒,之後相處也成問題。也有人說是家庭破裂也就是父母離婚,離婚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和他人交流之時,總是展現出來不信任的狀態、團隊協作能力差。確實,這兩種行為對於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