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的專注力只需一件事!99%的家長正在做

2020-09-05 蛋媽陪娃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


昨晚,蛋姐正坐在地毯上玩積木,維尼帶小蜜罐來串門。

「哇,你堆的是什麼呀?真好看!」


接著,蛋外婆切好水果端出來,一邊招待客人一邊喊:

「喲,我的乖外孫,快來吃口水果。」


然後,咬了一大口西瓜的老陶吭哧吭哧走過去:

「蛋,你這搭得不對,看老爸怎麼做!」


得,蛋姐好不容易集中的注意力,就被一群熱情圍觀者,你一句我一句攪散了。



相信很多寶媽跟我有同樣的煩惱,現在不解決專注力問題,等上幼兒園了,老坐不住影響別人怎麼辦?再等到她上小學了,還要輔導作業……啊,雞飛狗跳的畫面是不是立刻出現了?!


為了不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偏,今天,我們好好聊聊培養寶寶專注力這事兒,也算是給自己立個flag,希望以後蛋姐不要打臉



一、什麼叫專注?專注多久才算專注?


說到「專注」,通俗的解釋是,「保持一個時間段內只做一件事情」。


但當聽到有的寶媽跟我說:「那我家的還行啊,坐在《小豬佩奇》前能一動不動兩個小時,喊都喊不應……」


我???這位寶媽,您對專注力是有什麼誤解?



在心理學上,注意分為「主動注意」與「被動注意」。


看動畫片,顯然屬於後者,因為寶寶不需要多麼投入,她全程都被不斷變換的聲光影牽著走。為什麼喊她喊不應,因為她腦子是放空的啊~別問我為什麼懂,問就是血淚史


而真正的專注力,是一種主動注意,帶有目的性,比如閱讀、畫畫等,需要寶寶主動控制視線、思想及行為。


那麼,寶寶一次維持多長的專注時間,才算正常水平呢?


有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育的網站顯示:寶寶專注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大致提高2~5分鐘。


不同年齡段兒童專注力水平:


2歲,4~10分鐘;

3歲,6~15分鐘;

4歲,8~20分鐘;

5歲,10~25分鐘。


寶媽們可以參照對比看看,如果在這個範圍內,就別過分雞娃了。


二、寶寶的專注力,正在被你破壞


曾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研究人員通過眼球追蹤,分析父母與寶寶的互動模式,對寶寶專注力的影響。


實驗中,寶寶本來自己玩得好好的,有的家長卻熱衷表現自我——要麼拿著玩具不停晃,要麼指導孩子怎麼玩玩具,還在旁邊熱切地期盼寶寶的反饋。


研究者從攝像頭中看到,寶寶的眼神不是飄向了天花板,就是看著父母的肩膀,並沒有聚焦在父母的動作上。而且,被父母打擾後,也再沒心思專注在玩具上。


這不就是我開頭描述的場景?全家人上陣,集破壞蛋姐專注力之大成,你以為是「關心」,實際上每個字都是雷區!


中科院教育心理學葉壯老師說過,專注是一種持續的認知活動,當寶寶在專注狀態中,他的注意力分配是有「限額」的。


家長突然打斷,造成了額外增加的注意負擔,對於專注力的保持和培養百害無一利。


當你很想很想和寶寶一起玩玩具的時候,請把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的這句話默背十遍:


「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三、培養專注力,這樣做不拖後腿


其實,說到這兒,可能寶媽已經發現了,寶寶的專注力更多不是培養得來的,而是被保護出來的。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保護寶寶的專注力呢?


NO1 最怕家長「突然的關心」


當寶寶正專注進行某個活動時,不要輕易打擾,不要剝奪她享受當下的機會。她如果渴了餓了,自然會來找你的。


要知道,寶寶自己一邊玩玩具挺開心的,一邊還要應付你,很心累的好不好?


NO2 交出選擇權


成年人尚且不喜歡被人幹涉自己的興趣,何況寶寶呢?


像蛋姐,正處於迷戀建構遊戲的年齡段,我就不會在她想玩積木的時候,強迫她去畫畫或者讀繪本。

把「做什麼」的選擇權交給寶寶,她會更加開心地投入。


NO3 整潔安定的環境


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做作業之前都喜歡先把桌子收拾乾淨。


孩子也一樣,雜亂的生活環境、電視機或者屋外吵鬧的噪聲,都會讓他們無法專注。

除了物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我相信,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幫助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最好環境。


-寫在後面-


說起來,我們成年人的專注力一般也就40分鐘左右,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年齡越小,專注時間越短。


以前,蛋姐是「無佩奇,不吃飯」,我後來花了好大力氣才把她糾正過來。正因為有這個基礎,我才有信心繼續對她進行專注力訓練。



對於愛看動畫片的2歲左右的寶寶,我的建議是,一天分三次看,每次觀看時間不超過15分鐘。


專注力培養沒有什麼捷徑,只有一步一步的堅持。

把這篇文章轉發給家人,告訴他們別再做破壞寶寶專注力的「罪魁禍首」啦~

相關焦點

  • 家長要注意,專注力好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
    注意力是近幾年來父母們十分關心的話題,很多父母都反應,自己家的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孩子通常都不能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小動作非常多,抗幹擾能力差,所以孩子經常是虎頭蛇尾,總是做到一半,就被其他事物吸引了注意力。一名清華教授特意強調,孩子的專注力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績。
  • 不要再給孩子貼標籤:專注力差、不認真,孩子就是被這樣毀掉的
    「我家孩子專注力太差了,每次玩積木只能玩3分鐘,就不玩了」「我兒子每次寫作業都東張西望的,一會玩玩筆,一會玩玩書本」......家長們說起自家孩子,有關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能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其實是很多家長的訴求,可是,孩子們的專注力真的差嗎?孩子們可以看很久電視,真的是專注力強的表現嗎?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專注力差、不認真,她以後真的會按照你說的問題一直重複下去。其實,大家對於專注力是有很多誤解的,孩子就是被這樣毀掉的。
  • 李玫瑾與蒙特梭利不謀而合:孩子注意力差,因為家長做錯一件事
    很快就要開學了,有家長卻心裡正煩著:「之前老師經常反映,我家孩子在學校裡坐不住,總走神,這是不是多動症啊?」有這樣擔憂的家長,並不在少數。特別又過了一個暑假,孩子天天在家裡玩開了,回到學校坐不住怎麼辦呢?其實,孩子天生就是好動的。這樣的情況不是多動症,倒可能是專注力不如別人。當心孩子養成這樣的壞習慣,以後讀書成績跟不上。
  • 【家庭教育雲課堂】如何讓孩子專注的做一件事
    懷柔區婦聯家庭教育課堂來嘍快來一起繼續學習吧具備做事情的專注力是很多家長迫切期待孩子提升的能力如何讓孩子專注的做一件事呢?第二部分·第四期如何讓孩子專注的做一件事
  • 毀掉孩子的專注力也許你正在做
    是的,我承認她很容易分心,如果有一件事是她從來沒遇到過的,那麼最開始會比較專注,除此之外,對其他事情都是幾分鐘熱度,沒有一個專心的態度。那些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事兒,是否你也曾經做過?或者還在這樣做呢?來看看下面的例子吧……1. 讓孩子過早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很專注,可以一動不動地看一下午呢。給他ipad,玩得可入神了,叫他都沒反應。其實,孩子的以上狀態並不是專注。
  • 怎樣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
    而專注力越好,則學習效率越高。專注差的孩子身邊總有一個打擾他的家長/孩子正在專注的吃飯,家長突然拿出了手機:「來寶貝,看看鏡頭」/孩子正在專注的玩玩具,家長突然坐到旁邊:「寶貝,來吃點水果吧」/孩子正在專注的畫畫,家長突然說道:「哎寶貝,這地方塗成這個顏色好看呢」以上的這些場景,
  • 孩子專注力太差,多半跟家長有關係!┃家長必讀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孩子專注力很差,容易被別的東西吸引,而忘記原本正在做的事情,讓家長十分頭疼。2、家長獨斷專行,粗暴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有些家長性格比較自我,總是會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影響孩子專注力,破壞親子間的感情。
  • 智慧家長培養兒童專注學習力的五大殺手鐧!(​多動寧兒童專注學習力訓練 NO.20210019)
    經常有家長說,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每天早上起床總是磨磨蹭蹭,更關鍵的是孩子學習、寫作業也總是拖拉。    經常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非要磨蹭2個小時,老師也經常反映孩子上課總是走神。你的孩子是不是也總是這樣?  根據我們對兒童專注學習力七年的深入研究,我們發現,專注習慣大部分是從小養成的。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家長的這些做法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別說你一件沒做過
    過度幹擾孩子正在玩耍、看繪本,媽媽過來「寶貝,你要吃水果嗎?」沒一會兒奶奶過來「寶貝口渴嗎?喝點水吧。」幾分鐘後爸爸走過來「爸爸和你一起玩吧。」試想一下,我們正在專注地做一件事,然後不停有人過來打擾你,你還能做在心上嗎?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80%的家長都中招了,扎心!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行為正在一點點毀掉孩子的專注力,讓他無法沉下心來做好一件事。孩子正在專注的吃飯,你會突然拿出手機,讓孩子看鏡頭,拍個美照曬朋友圈嗎?孩子正在玩玩具,你會坐到他旁邊,餵他幾口水果嗎?孩子剛畫好一個小鴨子,正準備畫一條小蟲,你看到孩子塗的顏色很契合,會忍不住誇孩子嗎?
  • 毀掉孩子專注力的幾件事情,家長千萬別做了
    專注力,也就是注意力,它指的是一個人專心於一件事或一個活動時的心理狀態。專注力是孩子將來學習的重要基礎,專注強的孩子,能高度集中於一件事情上,在單位時間內,能將學習的效果達到最大化。也就是,專注力越好,學習的效率也會越高,成績也會更棒。
  • 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幾件事,你肯定做過不止一件
    專注力訓練,近些年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當作必修的課程,可見其重要性!這樣的抱怨,只要有孩子家長的地方,就會不絕於耳,因為不光你家孩子,大部分孩子都一樣,家長們在一起像「他鄉遇故知」一樣,對孩子的問題一吐為快,但我僅限於一吐為快了,問題卻始終沒有方法解決。無數家長都苦思不得其解,其實只因你身在其中,同時又沒有仔細思考過問題根源。
  • 孩子專注力差,非要去補習班學嗎?糾正一件事,事半功倍
    在我從事培訓的這些年,不說見過多少孩子和家長,但是起碼也經歷過了成百上千的家庭吧。雖然沒有參與過他們的家庭教育,但是從很多家長身上其實都看到了相似行為。 比如今天在家長群裡聽說打跆拳道可以強身健體,第二天馬上組團去報名;今天在鄰居口中得知,珠心算很重要,明天就到培訓班門口排號報名。其實家長的本意是希望「望子成龍」,但是我們會在生活裡發現,很多時候,孩子的表現都差強人意。
  • 「短篇之王」莫泊桑的成功秘訣:一生做萬件事不如專注一件事
    做萬件事不如做一件事:兒時的莫泊桑就展現出了他的聰慧。一次偶然間,他伴隨著舅父去拜訪福樓拜。莫泊桑認為自己在各個領域都有涉獵,所以與福樓拜交談時,想展示自己的本領。奧格·曼狄諾說過:「領先於這個世界的人,一次只專注於做一件事」。同時福樓拜訓練莫泊桑的方法也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可以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專心致志的放在自己的目標上。成功與你的距離將會不斷地縮短。
  • 李玫瑾坦言:專注力差的孩子,多半是家長每天在做這4件事
    如果說孩子在小的時候,最難做到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保持著專注力。有很多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總喜歡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對於他們來說安靜地做一件事情是非常困難的。
  • 做事「3分鐘熱度」,孩子專注能力差,這些原因家長要了解
    最近,很多的父母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專注力差,玩玩具不到3分鐘就做別的事情,總是「3分鐘熱度」,而且每次都將自己的玩具弄得到處都是,特別是每天晚上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東張西望、一會玩手指頭、一會上廁所,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表示很無奈。
  • 為什麼要給孩子做專注力訓練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並且會為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花費時間和金錢。也有很多家長會覺得特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給孩子做專注力訓練是沒有必要的。小編針對專注力訓練是否有必要做了一個小調查,60%的家長認為,專注力訓練有必要,這其中的40%家長願意花時間和金錢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剩下20%的家長,會在家找合適的方法自己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好動、坐不住是專注力差?你的「好心」,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大家覺得孩子專注於一件事,多長時間,算專注力好?5分鐘?10分鐘?20分鐘?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家長可以通過耐心的觀察,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然後和孩子一起,把一件事做成一系列事情,也能培養他的專注力。
  • 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暑假讓孩子遠離手機癌
    手機是如何毀掉孩子的呢?平板電腦等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兒童神經系統的傷害遠大於成人,過度接觸電磁波輻射對兒童健康狀況和認知力會產生一定影響。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