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老衙門,你知道在哪裡嗎?

2020-12-20 瀟湘晨報

臨清縣衙

臨清衙門,坐落在州前街。臨清州前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街巷,它東與解元胡同、州口街、南門裡街相連,西與新開街、州西街相連,長300餘米。因臨清州衙坐落在這條街內,因此而得名。臨清州前街,在民國時期,又稱為縣前街,到了民國時期,臨清州衙門改為了臨清縣政府,所以,人們又稱其為縣前街。現在的圓倉街中段就是當年的州前街。現在的糧食局家屬院就是當年的臨清老衙門口區域。

民國21年,民國縣政府在政府大院建了兩座圓形糧倉,老百姓所說的圓倉即永豐倉、永備倉。在1932年以後,州前街,逐漸被人們稱為了「圓倉街」。

解放後,因為,臨清老縣衙大院裡有民國時期遺留的兩座糧倉,所以,被改成了糧食局,現在,這裡還是臨清糧食系統的家屬院。

這條街上的臨清縣衙始建於景泰元年1450年,明弘治己酉年臨清升為州,始稱為臨清州衙署。據《臨清州志》卷三公署志16頁記載:臨清州衙正堂五間,曰宣政堂、之兩旁為堂各一(三間),左曰分政,右曰贊政,堂左下為吏戶禮房,為糧馬科,為裡甲房,右下為承發司為兵刑工房,為兵南刑南科,正堂之後為後堂五間,曰思政,前後兩翼為庫三,前為御箴亭……。嘉靖年間,方元煥將正堂改題「牧愛」,後堂改題「和衷」。

我2010年採訪了竹竿巷老人(郭金臺)他講:「民國初年,我才幾歲,我過繼給我的三叔。我三叔是衙門裡的書吏,經常跟著我的三叔去衙門。後來,衙門改稱縣政府了。當年的臨清縣衙,好大一處院子,初年曾修葺街門及影壁,衙門口三間大瓦房,數步大青石條的臺階,大概有5、6步臺階,大門口兩側一邊一隻大石獅子,臺階很高,有道過街影壁牆,在衙門口對過的路南,影壁牆上寫著總理的語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時的郭大爺還唱了一段民國歌曲(有錄像)。郭大爺所說的總理就是我們所說的孫中山先生。

臨清衙門後邊的胡同稱為,縣后街,東側稱為「馬市街」和「馬號坑胡同」。提示:圓倉街是民國時期遺留下的街巷名稱。與明清時期,漕運糧倉不是一碼事。

以後,給大家再講講臨清為什麼有兩條馬市街。

來源:《臨清胡同文化》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於公益宣傳,無任何商業用途。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時侵犯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 ◆ ◆ ◆ ◆

【來源:文旅聊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在臨清比臨清美食更牛的就是臨清湯……
    古往今來,會通河流經臨清,它沒有辜負「會通」二字的含義,使臨清稱為運河上遠近聞名的商業都會和漕運咽喉,而且它還使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各種風味小吃和南北菜系在臨清匯集溝通。「臨清湯」就是在幾百年的歷史中創新發展起來的一朵飲食奇葩。「臨清湯」百樣選料、百法烹調、百種味道、百方滋補,真可謂品種繁多、一湯一味,決不重樣、重味,因此臨清湯遠近聞名。
  • 臨清歷史名勝古蹟,臨清人都轉轉!
    原標題:臨清歷史名勝古蹟,臨清人都轉轉!圍繞打造經濟文化旅遊強市這一工作重心,我們對館藏檔案資料進行梳理,發掘歷史上的勝景,下面我們跟隨《臨清文史》第一輯中王洪辰老先生的《臨清十六景考述》,來漫遊臨清這片熱土,去接近古人的生活,去感受歷史滄桑。 所謂臨清十六景,是指的民國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四年)張樹梅編纂《臨清縣誌》時,在原來臨清十景的基礎上加上六景而成。
  • 臨清發現全國最大糧倉遺址,號稱「天下第一倉」!
    明清時期,臨清依靠運河漕運迅速崛起,成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榮興盛達五百年之久,有「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之美譽。明朝萬曆年間,臨清鈔關稅收居運河八大鈔關之首。據說,臨清的貢磚曾經建起了一座北京城。最近,被稱為「臨清公館街老頭」的劉英順研究發現,臨清曾經在明朝建有全國最大的糧倉,並且還發現了糧倉的遺蹟。
  • 武訓先生與臨清
    我家鄉在臨清,從小聽老人講武訓乞討興學的故事長大。老人教育我說:「武訓先生靠乞討生活,還要辦義學,後世學生要珍惜上學機會,好好學習,學有所成。」可能這樣的話,很多家長都會說。臨清有武訓實驗小學,因教學質量優異而著名,聽七八十歲的老人說,他們當年在武訓高小(「高小」即高級小學,「完小」即完全小學)讀書,一早到校,都要對武訓先生塑像脫帽行禮。但武訓先生何許人也?工作之後,我才知道他是冠縣柳林鎮武莊人。
  • 解放初期的臨清城建,城區規模山東第一,臨清人的驕傲
    今天不提明清時期繁華的臨清,也不表民國時期的經濟重鎮。這裡只說一點解放後的臨清城市建設。1956至1958年,臨清城市建設在全國縣級市中名列前茅,城區改造規模山東第一,城市建設在周邊省市中被樹為榜樣。上世紀50年代末,臨清市城建,曾被譽為「三橫五縱新臨清」。
  • 500年前一個朝鮮人漂流到了臨清,目睹了臨清的繁華……
    崔溥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十四日到臨清,他在書中寫道:「十四日,晴。至臨清這觀音寺前。寺在兩河交流之嘴,東西設四閘以貯水。寺東以舟作浮橋,以通於縣。「清泉河」即現在鰲頭磯至頭閘口這段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所開鑿的新河,因臨清古稱清泉縣而名。「漏浮關」指臨清鈔關,因兩岸設墩臺鐵索浮沉攔船榷稅而名。「藥局」即現在博物館西側的劇院至同興齋鞋廠一帶,是官設醫療機構,即「漕運醫院」。零售藥店多設在二閘口北「金牛巷」(現後關街)。《臨清州志 公署》載:「惠民藥局在東河滸,療漕運官卒」。「衛河廠」在頭閘口,是存放貢磚,以備裝船北運之所在。
  • 臨清的豆腐,在板上吃
    臨清的豆腐除了以上的吃法外,還有一種吃法,那就是在賣豆腐的地方吃。臨清的豆腐是沿街叫賣的,賣豆腐的人推著自行車,在車上放一個木頭做的盒子,這個盒子是用木頭拼在一起的,可以隨便拆下四周的板子,這些小板子只有一尺左右長,比較窄。但是盒子上沒有蓋子,是用一種特殊的白色的布蓋在豆腐上,以防止水分的蒸發,保持豆腐的鮮味。託板豆腐怎麼吃呢?
  • 臨清衛河發現清代錢幣 居民爭相挖寶
    這位提供照片的拍客名叫周玉剛,是臨清當地一位攝影愛好者。三天前下午3點左右,周玉剛驅車途經衛河先鋒橋河段,無意中看到橋下聚集著不少人,有的手拿鐵鍬在挖掘河道。周玉剛感到很好奇,拿起相機記錄下眼下一幕。經過和村民交流,周玉剛才知道,有村民發現了清朝銅錢。隨後,更多附近的村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數量最多時達到二十幾位。
  • 舌尖上的山東,品味「小天津」臨清十大美食,本地人最少吃過5樣
    臨清人的口音也特別好分辨,在每句話裡基本都會帶「麼」,比如:「你幹嘛去啊」,「吃了麼」,一聽就是臨清人。當然除了以上小編說所到的臨清的美食也是多不勝數,用「小天津」之稱。臨清因經過大運河五百多年的錘鍊,商業也因此繁榮,加之流動人口的匯集,使得臨清的美食小吃融匯八方,加之勤勞聰明的臨清人對此不斷的改進,現在的臨清美食是更具風土人情的市井小吃。臨清小吃絕對算得上上周邊地區之最。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品味品味「小天津」臨清十大美食,作為本地人的你不吃個三五樣好意思說是臨清人嗎?
  • 臨清第二,陽穀第三,德州第四,哪個第一呢
    蒸碗是北方地區各地比較普遍的做法,蒸碗的種類非常多,主要有蒸肉、蒸雞、蒸丸子等,但是多為肉品,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陽穀蒸碗、洪屯蒸碗和臨清蒸碗的區別在哪裡吧。這十大碗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德州這邊乃至魯西北傳統的婚宴或者過年時才能吃到的菜,能夠在宴席上吃到吃大碗證明你是隆重的客人。在老德州眼裡十大碗都是招待貴客用的,在德州有句民間諺語:「長在德州城,不知德州菜。大小紅白宴,十碗桌上擺。不上十大碗,酒宴不算完。」
  • 臨清老大橋成省級「寶貝」了
    (臨清)省級以上文保單位 1.臨清運河鈔關 臨清運河鈔關始設於明宣德四年(1429),十年(1435)升為「戶部榷稅分司」,下設德州、魏家灣、尖冢等五處分關,機構完備、稅則嚴密,榷稅豐盈。萬曆六年(1578)稅收居運河八大鈔關(崇文門、河西務、臨清、淮安、揚州、滸墅關、北新關(杭州)、九江)之首。
  • 再過幾天,數萬人將離開臨清
    每年的八月末九月初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臨清學子離開臨清奔赴全國各地求學正如《我的大學》裡唱的我考了那麼多的試,沒想到是為了離開家最重要的是不論你飛多高走多遠想念母親的飯菜看到這裡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對於即將要離開臨清的你
  • 臨清 飯局 大揭秘!
    臨清,魯西北五線城市,全國著名的千年古縣,縣城不大,但是小吃美食遍地,素稱「小天津」。古城人重情重義,隔三差五就會有人招呼一聚。因為城市不大,從東到西,或自南到北,開車、坐車或騎車,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所以總會一呼百應。 飯局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據多。
  • 臨清5名中學生被省媒表揚!還有1臨清人被省裡點名...
    這個問題5名臨清中學生給出了答案3月24日,臨清5名中學生路遇一位因車禍受傷老人,他們主動伸出援手、積極救助,事後未留下姓名便默默離開了現場。這些學生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面對需救助人員該不該扶的問題,傳遞了正能量,受到人們稱讚。
  • 臨清出的一文一武兩狀元
    臨清歷史上曾經出過兩位狀元,宋朝出了一位文狀元王巖叟,清朝出了一位武狀元馬兆瑞。
  • 王倫在陽穀起義,被活活燒死在臨清
    徐績一路追至東昌府時,起義軍已至北距臨清20多公裡的柳林鎮。徐績馬上會同兗州鎮總兵惟一和河道總督姚立德,兵分三路,兩攻一守,企圖一舉消滅起義軍。起義軍設下埋伏,誘敵深入。俟清軍到來,霎時火光四起,起義軍從敵兩翼包抄,綠營兵手足無措,遂致大潰。徐績被圍,後經惟一死力相救,才得逃竄。
  • 山東聊城都有哪些美食呢,你都知道嗎,吃過我推薦的幾種
    高唐驢肉5、臨清熱羊肚臨清熱羊肚為山東十大羊湯之一。清末,羊肚作為名吃進入北京,在西交民巷「落戶」,店鋪名稱叫「臨清羊肉館」。民國和解放初期,生意十分興隆,很有名氣。臨清熱羊肚6、臨清進京腐乳進京腐乳是山東臨清地方傳統名菜,選用當年優質大豆為原料,經浸泡、過濾、煮漿等10幾道工序製成。臨清進京腐乳滋味鮮美、鹹淡適口,質地細膩,頗受歡迎。
  • 臨清羨林小學揭牌儀式舉行
    2021年1月1日上午10時整,臨清羨林小學更名揭牌儀式舉行,原「臨清市康莊希望小學」正式更名為「臨清羨林小學」。臨清市政府副市長周志雯,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興剛,康莊鎮黨委書記王東明,康莊鎮鎮長王磊,臨清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季羨林先生家屬代表季孟祥同志,市教體局三級主任科員齊晨興等出席儀式。
  • 王致和醬豆腐與臨清豆腐乳
    《王致和醬豆腐與臨清豆腐乳》提起「王致和臭豆腐」,久居北京的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砥礪奮進結碩果 臨清教育譜新篇
    全市現擁有齊魯名師1人,齊魯名校長2人,水城名師12人,水城名校長12人,臨清名師120人;山東省教學能手5人,聊城市教學能手532人,臨清市教學能手2721人。2019年,臨清市從一線教師和業務骨幹中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備、銳意進取的中小學校長,進一步壯大並優化了全市教育幹部管理隊伍,這些優秀的教師、校長為臨清教育的快速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