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企業創新「費效比」——從金和做大談起

2020-12-19 中國網

「不創新等死,創新找死」不僅說明了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也表明了企業對創新的又愛又恨的複雜心情。企業需要創新這點毋庸置疑,但創新是把雙刃劍,企業一定要考慮一下創新的 「費效比」。任何一個市場都有這麼三個階段——賣方市場、買方市場、藍海市場。

最初剛剛出現一個市場需求,供應極度緊缺,幾乎是有限的供應相對於無限的需求,使得任何推向市場的產品都被巨大的市場鯨吞,這時不需要創新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收益——主動權在賣方;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的人來淘金,供應者的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大量產品被投放市場,消費者面對眼花繚亂的市場,開始有了貨比三家的權利,進而有了壓價的權利----買方市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產品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企業要麼通過降價來爭取消費者,利潤越來越薄,直至死亡;要麼通過自主創新跳出同質化競爭,進入藍海市場——創新企業的賣方市場。

創新雖然是企業永恆的話題,但創新並非越早越好。企業面臨的情況不一樣,自身所處的階段也不同,在自主創新上就必須要考慮它的「費效比」。

有些企業現階段很小,而所處的市場卻是賣方市場,這時企業應該依靠賣方市場儘快完成積累階段,再談自主創新;而有的企業已經過了原始積累階段,企業面臨的主要是同質化的競爭,這時自主創新就是他的出路,藍海就是他的目標。管理軟體企業金和軟體的做大曆程可以說是企業創新的典型教材。

金和軟體創建於1994年,當時國內企業剛剛接觸管理軟體,市場供應有限,生產出的產品一旦推向市場,很快就會獲得經濟效益,可是敏銳的金和人看到,市場上大部分軟體都使以西方軟體為藍本改造的,其實還稱不上改造,基本就是簡單的複製,由於中西的文化差異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差距,這些軟體在部分的解決企業問題的同時,給企業帶來的更多的是麻煩,要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必須求助於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軟體。

市場空白孕育市場機會。如何把握這一機會?——自主創新。

但金和並沒有頭腦一熱就拍板,他冷靜的分析了自己的情況和市場現狀:當時的金和才剛剛起步,無論經濟實力,還是創新能力都不足,如果貿然投入有可能過早死亡,而且當時可借鑑的資源幾乎沒有,當時企業之間的交流很少,沒有形成有特色的企業管理思想,這時創新的 「費效比」實在太高。

金和要想自主創新,只能「曲線救國」。管理軟體在當時是一個賣方市場,金和利用這一機會迅速壯大、積累實力,同時也在為自主創新做著準備——資金、人才、經驗。

這期間欒潤峰在各地講授管理之道,與數以千計的企業領導者交流,積累了大量的原材料,在這些管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了管理軟體的核動力——精確管理思想,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金和相繼推出了一系列中國管理思想和軟體科學完美融合的精確管理平臺,在買方市場到來時跳出同質化競爭,甩開了往日的競爭對手,進入了管理軟體市場的藍海,獲得了超常規的發展,成了管理軟體領域的無冕之王。

墨守成規固然不行,但盲目的創新更要不得。當市場出現機會時企業應該先問問自己這個機會是不是真的機會,有沒有更好的機會,自己是不是具備創新的能力,創新的原材料夠不夠,創新需要多長時間,自己家裡的糧食夠不夠堅持到那個時候?

當這些問題都得到肯定的答覆時,企業才能進行自主創新,才會有藍海的出現。否則盲目談創新,企業只會死的更早。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如果說創新是一把雙刃劍,那麼「費效比」無疑就是這把雙刃劍的劍鞘和磨劍石。計算好創新的「費效比」,不僅使企業免遭「不創新等死,創新找死」的尷尬,也會使企業的創新更加有效率。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相關焦點

  • 寧波金和:三元材料我們要做全球第一
    作為國內三元材料出貨量最大的正極材料企業,寧波金和鋰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金和鋰電)正在迎來新一輪機遇。需要指出的是,寧波金和鋰電的控股方來自容百投資,這是一家專業從事併購和行業整合的投資控股公司,通過創新的投資+實業的的商業模式,對被併購企業進行整頓提升,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併吸收,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而創造價值。
  • 中國電池網CEO於清教應邀到寧波金和鋰電材料調研
    寧波金和鋰電材料有限公司由寧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容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設立,公司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員工總數八百多人。公司擁有一流的實驗設備、檢測分析儀器100餘臺套,獲得發明專利26項,擁有完整的從廢料回收到前驅體、正極材料的循環產業鏈。
  • 費效比計算告訴你
    費效比:  費效比的計算方法是(目標顯卡減去GTX 960的幀數)再除以目標顯卡的價格。但為了保證大家方便觀看,因此我們再乘以100,這樣得出的結論即是——每100元提升了多少幀。
  • 美國費效比最高的一級航母「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據說「埃塞克斯」級航母是美國歷史上費效比最高最成功的一級航空母艦。根據1939年6月公開的數據來看,它是「約克敦」級航母的升級版,但排水量增加了7000噸。
  • 李風華:技術+產品+創新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保障_深圳新聞網
    峰會期間,深圳新聞網專訪了深圳市唯酷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風華,通過採訪了解了這家極具創新力和智造力的企業。技術+產品+創新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保障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六年匆匆,不長亦不短,從起初的一無所有到現在的行業領導、技術領先,唯酷光電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成長模式及道路,真正實現了從0到1的蛻變,更在「2020金灣獎·粵港澳大灣區十大創新力企業/人物」評選中,一舉斬獲「2020金灣獎·粵港澳大灣區十大創新力企業」獎項。
  • 厲以寧:大企業不一定有創新,有些企業保守、維護既得利益
    【編者按】在第3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開幕式上,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做了題為「創新驅動和觀念轉變」的演講。第一,因為現在的企業,去庫存的卻是需要改革的地方,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持續前進,必須增加生產資料的儲備量。生產資料的儲備量本來在減少,物價只要一開始上漲,那就會上去,這就造成煤炭鋼材價格上漲,這是當前出現的正常現象。但並不意味著下行壓力已經減小,經濟轉型絕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很多工作你需要做。所以這樣一來我們說,不要輕易講拐點。
  • 臺灣高校教授與南開學子談高科技創新及創意
    本次邀請到來自臺灣的鄭博仁教授給同學們帶來「從矽谷幾個併購案淺談高科技的創新、創意及發明」的主題報告。  鄭博仁從對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等創新典範和雅虎收購美國17歲少年奇才阿洛伊西奧發明的「自動總結新聞」應用軟體等併購案例分析談起,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對當前高科技創新的看法以及新科技的未來展望。
  • ...回應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有科技創新將為國企發展注入強動能!
    比如,「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那麼,如何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呢?接下來,就請跟著小編一起拓展「知識面」吧!「十四五」時期國企改革目標升級近日,圍繞怎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給出了他的答案:即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著力推進創新驅動、促進科技自立自強,要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要不斷完善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以及要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等。
  • 面對大企業創新瓶頸,「本然創新」想用新工具+方法論做不一樣的...
    說創新、道創新。仿佛一夜間,創新一詞成為了各大500強企業突破增長瓶頸、實現競爭優勢的靈丹妙藥。創新是趨勢,但具體怎麼做,所有人都在摸索。 如果仔細研究市面上提供創新服務的廠商,主要有三種運作模式: 第一類屬於資源對接模式。
  • 理財-招行朝招金怎麼樣朝招金和日日盈的區別是什麼?
    朝招金和日日盈和餘額寶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屬於貨幣基金。特點就是低風險,高流動性,和預期年化收益相對較高。那麼,招行朝招金怎麼樣,朝招金和日日盈的區別是什麼呢?招行朝招金怎麼樣?招行朝招金怎麼樣呢?1、流動性好。
  • 東網說「當我們談大數據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上】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期分享來自楊寶衛總經理在東網科技內部培訓時的演講----   當我們在談大數據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數據提取出信息,信息提取成知識,知識如果再提取可以提取出來智慧,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在談大數據,是把大數據這個概念在數據、信息、知識、智慧這四層的東西在混淆著談。
  • 不破不立 劉思軍談大商天狗網做的實踐與創新
    聯商網消息:1月13日-14日,2015年中國零售創新與電商融合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通過零售領袖的智慧思考,創新案例的分享、零售電商的對比、深入的理論剖析、權威電商政策解讀,來探索零售業發展趨勢,重建零售生態圈,重構零售新未來。
  • 從「二十字」標準談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的擔當精神
    原標題:從「二十字」標準談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的擔當精神   敢於擔當是對黨員幹部帶領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要敢於擔當,做到「對黨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這是國企黨員領導幹部的標準,也是肩負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履職盡責、擔當有為的總要求。
  • 金和康年國際大酒店自助餐開放 婁底市民自在饕餮(2)
    金和康年國際大酒店自助餐開放 婁底市民自在饕餮(2) 字號:小大2014-01-06 14:51 作者:肖銀姿最普通的雞蛋在「金和康年」變得讓小朋友愛不釋手"金和康年"出品的美食,中式菜餚是最純正的湘菜口味,剁椒魚、口味牛排、三鮮湯、香辣鮮蝦等,讓喜歡吃湘菜的婁底人口齒生津;西式糕點賣相非常考究
  • 讓大企業頂天立地 中小企業漫山遍野
    日前,在最能代表深圳創新氣質的鵬城實驗室,深圳市科創委主任梁永生接受了記者採訪。●南方日報記者 杜豔1 談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要從三個方面精準發力南方日報:企業是深圳自主創新的主體。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大企業頂天立地,讓中小企業漫山遍野,不斷提高深圳的創新能級。南方日報: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發揮深圳產學研深度融合優勢,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深圳如何努力補齊基礎研究薄弱的短板?在這方面的成效如何?
  • 每年創新投入2.2萬億,姚洋:不必對中國企業的創新過度焦慮
    《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實際上很多企業都在用簡單的創新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我們的焦慮是一種好事情,它會促進我們去創新,但是我們不要過度焦慮」。此外,國內市場的龐大規模,也是中國企業創新的優勢,姚洋說「我們為什麼能在網際網路和AI領域走在世界的前面?就是因為市場足夠大,能夠快速稀釋創新成本」。 而如果說今天中國的創新還有什麼阻力,姚洋認為它集中體現在制度層面,我們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還不到位。
  • 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總書記談創新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總書記談創新,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整理了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總書記談創新」,僅供考生參考。   【背景連結】   「四個不斷」:一是不斷增加知識積累。知識分子是文化水平較高、知識比較豐富的人,對知識、對技術掌握得比較多,但肩負起自己的使命,仍然要立足崗位.不斷學習、學以致用。二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
  • 做企業除了創新,還有重要的一點。
    一生從事管理學研究和企業管理顧問,先後出版《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等著作,提出現代管理學的基礎概念,其管理學思想影響了數代企業家與學者。 他指出,美國經濟提供的4000多萬個工作崗位中,高科技企業提供的不足五六百萬。新成立企業中,也只有1%的企業和「高科技」有關。彼得·德魯克認為,美國經濟中的「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扮演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
  • 什麼樣的組織氛圍,才能讓企業做大做強?
    每當企業遇到管理上的難題,希望得到儘快見效的解決方案時,常立足於這樣幾點謀求改進,一是尋求一種機制,現在管理知識市場上談機制的人特別多,其中有一種傾向,認為機制設計是萬能的醫術,能解決一切問題。企業做新業務就是這樣的,尤其有創新動力的大型企業,項目提議隨時能冒出來,一片生機蒼茫,難辨雌雄,決策者要做的是選擇其中最健壯的苗子留下來,用心培育。內部能發育勃勃的創意生態,是很多企業的渴望,但有利於創新創 業的生態不是單靠「一招鮮」的管理手法能達成的,比如單靠組織建設,靠機制設計或懸賞,或是做合伙人機制等等,單一手段無法通向老闆們想要的這種理想場景。
  • 為什麼創新對中國企業來說這麼難?
    在為這些中小企業做創新點描述,做關鍵性技術分析的時候,總覺得創新對我們的企業真的這麼難嗎? 1 今天我就以站在一個文件編輯的角度來看待創新對企業真的那麼難嗎? 創新:是一種產品有益效果的實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