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熟悉語言的整體,是學習語言的根本原則

2021-02-19 看電影學英語

大多數國人,努力學習十幾年英語,成績也不錯,但仍然難以擺脫啞巴英語的命運。

 

我從「熟悉」和「整體」的角度,闡述一下,僅作參考吧。

 

1.不斷地、重複地熟悉語言,建立語感,比「學會語言」,重要一百倍。

 

傳統英語教學中,老師可能更提倡對語言的「掌握」,如記住單詞和句型,能答對考題,背誦課文,按教學目標就算「掌握」了,然後接著學下一課。

 

這些做法已經被絕大部分家長和孩子所接受,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實際上忽視了語言中最重要的要素:語感。

 

語感,即聽或讀一部分句子時,不僅中文轉換就能立即理解的程度。它重要到什麼程度呢?有了語感,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聽力、口語、閱讀理解、語法、各種選擇填空,統統都解決掉。當然,前提是語感強大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比如語文考高分的原因,有的家長認為字詞積累得多,有的家長認為應試訓練得多,但真正的殺手鐧,一定是語感。語感好的孩子,能快速讀完文章和題目,語感差的孩子,不僅閱讀速度慢,而且經常要一遍一遍的讀。

 

還是說英語課吧,如果按老師要求僅僅做到了最基本的「掌握」,也許考試會得高分,但對語感的強化,是遠遠不夠的,我個人認為,如果孩子的英語學習以校內英語課為主,最好將課文聽讀二十遍以上,才會形成較為穩定的語感,這個效果,甚至比背誦課文還要強大。

 

只有建立穩定的語感,英語學習才會越來越輕鬆,如果語感不足,英語只會越學越累。

 

拿我女兒舉例,前文提到,她學《迪士尼神奇英語》時一帆風順,每一課的內容,媽媽只講了不到1個小時,然後孩子就可以在不需要媽媽輔導的前提下,一遍一遍的跟讀下去了。每課都學得很輕鬆。當時我對語感體會的沒那麼深,以為所有小孩子學語言都應該這麼快。

 

但開班之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雖然課堂效率,我們的「講解+大量跟讀」模式自認為設計得很高效了,每次課去掉休息時間,純學習時間在兩個半小時以上,遠超過女兒不到1個小時的上課時間,但從提交上來的錄音作業來看,一些孩子並沒有我女兒同期讀的流利。

 

這些孩子的漢語表達能力是不差的,都是聰明孩子,英語水平也不差,因為在學的大部分是三年級的孩子,而我女兒是在二年級學的迪士尼。

 

出現這個現象,我陷入了認真地思考。其他原因都基本排除了,只剩下一種可能性,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通過大量練習,達到「水滿自溢」的程度。

 

當時女兒每學完一課,都嚴格執行複習計劃,每天一小時一定要讀滿七天,到了後期至少也讀滿六天。每一課經常到第三四天,她已經能夠熟讀成誦了,在家裡經常自言自語,我把這個叫做「水滿自溢」。即便這樣,我們還要求她讀滿後面的幾天,即然要溢就多溢出一些吧。她嚴格的執行了不斷熟悉的學習原則。

 

我覺得,學語言,「水滿自溢」非常重要,溢不出來就很難看到進步,自言自語就是「水滿自溢」的典型表現。學英語電影,在已經掌握並讀的很熟練的前提下,接下來重複跟讀的這個階段,才是英語水平以及語感真正提高的關鍵。

 

在學的幾個孩子,除了個別孩子以外,大部分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最低複習量,原因各種吧,我認為主要可能是家長對於「熟悉原則」沒有真正理解,也就沒有將跟讀作業執行到位。

 

到底到什麼程度才算水滿自溢呢?一般來說,對於孩子能夠讀懂的句子,重複不多的遍數就可以背誦了,然後還要堅持兩天左右,就差不多了。這是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數據。

 

如果每一課都這麼堅持,做到一天不落(我們也沒做到,大概就是90%吧),孩子幾乎就會每天自言自語,疊加的效應很驚人。

 

我女兒不僅迪士尼學到了這個程度,而且每部動畫電影讀到後期,都能背下來大段大段的句子(這可是海量信息啊)。

 

說到這,插一句話,背誦一定是熟讀的結果,千萬不要以背誦為目標去要求孩子(除非她自己提出要背),只要孩子讀夠時間或遍數,能背下來多少就背下來多少,不要強求。

 

如果您在家裡自己教,孩子每天需要複習的時間要長一些,每周連學帶練加一起,得保證7個小時。

 

我們對來上課的孩子,提出每天至少40分鐘的跟讀任務,這個量,是根據女兒學習的過程,推算出來的這種學法可行的最低複習時間,當然如果孩子的業餘時間充足,每天學習1小時就更好啦。

 

每天學習1小時,和每天學習40分鐘,效果的差別遠遠大於20分鐘。

 

但如果執行的不好,比如平均每天只學習20分鐘,或者每天40分鐘但有兩三天沒學,您可能認為孩子複習了六七遍,基本上掌握了。但是在我們看來,孩子這一課沒有「水滿自溢」,當然下一課也能聽懂,也能複習,但因為語感弱一些,學得就不會那麼輕鬆,如此下去,每一課都達不到「水滿自溢」。語感的建立程度,照比每天讀滿40分鐘的孩子,差的就遠不是一半了,應該是天壤之別。

 

根據若干個孩子的實踐,大致得到這個結論,如果每天複習時間達不到最低要求40分鐘,就沒必要學了,因為可能學了好久也無法「水滿自溢」。英語要麼不學,要麼狠學。

 

2.語言整體的吸收,要比通過各個零散點吸收,重要一百倍。

 

家長給孩子講課,要先講逐個單詞的意思、發音,以及整句意思,然後讓孩子一遍遍朗讀,在整體吸收語言過程中建立穩定的語感。相反,如果用通過各個零散點拼湊成整句的學法學習英語,是無法建立語感的。

 

這一點我有著深刻的體會。在女兒4歲時,為了教她閱讀,我給她弄了很多字卡教他認字,然後通過這些字卡拼句子讓她讀,作為家長我不可謂不努力,但兩個月之後宣告失敗。

 

奇了怪了,小學的課程,無論是語文還是英語,都是先教字詞再學句子課文,怎麼孩子到了我手裡就不行了呢?孩子每個字都認識,為什麼讀句子那麼困難呢?如果您沒有我這樣的經歷,就會認為從字詞到句子,是一門語言理所當然的學習順序。

 

這個問題我琢磨了好久才想明白,孩子讀懂一個句子,一定不是字詞拼讀的結果,而是和大腦裡已有信息進行了正確匹配的結果!如果閱讀之前,腦袋裡沒有足夠的語言,就算認識5000字,文章的每個字都認識,也沒法展開閱讀。如果您讀過大學,一定知道詞彙量足夠但因為語感貧乏,讀不懂文章是什麼滋味。相反,腦袋裡有了語言,腦袋裡裝了很多東西,就算一句話有20%的字不認識,也能夠連蒙帶猜的讀懂句意。

 

因為語言的最關鍵要素是「能夠理解的語音信號」,所以腦袋裡的語言積累,只能靠重複的「聽懂」來點滴積累解決,其他方法是無法形成語言能力的。

 

3.聽懂句子,是不需要聽懂每個單詞的。這才是真正的聽力。

 

傳統的聽力,老師側重於教孩子如何應試,比如要孩子學會聽關鍵詞,猜句意,猜答案,很多孩子被訓練到,只聽懂不到30%的句子,甚至只聽懂幾個關鍵詞,就能答對大部分選擇題。孩子很高興的認為,他學會了很多「答題技巧」。

 

但這樣做是和學語言完全背道而馳的。因為絕大部分孩子都幾乎聽不懂聽力題的全部句子,聽力的提高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師為了提高孩子的分數,不得已而採用的下下之策。家長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想像一個場景,別人對你說話時,你根本不需要聽懂每個字,就能完全聽懂他在說什麼。比如他說:「只有每天堅識學儀電影,才能學好英語」。雖然有兩個字發音不對,但您一定能聽出來真實意思是:「只有每天堅持學習電影,才能學好英語」。

 

因為你腦袋裡已經有了大量語言,所以您只需聽懂一部分,就能再現全部「劇情」並充分理解。英語當然也如此。

 

語調也是語言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別人說的話,有時候雖然你沒聽到句子的全部,也可以通過語調,再現大部分句子。相反,如果你聽到句子的全部,每個詞你都熟悉,但語調不對,你也未必立刻領會句子的意思。

 

閱讀也一樣,我們讀小說,一目十行有些誇張,一目兩三行是正常的,為什麼一掃,兩三行的意思馬上就理解了呢,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掃到所有字詞,而是將掃到的百分之80%的句子,和大腦中已有的大量語言做了一個匹配,大腦進行粗加工而得出相關的意思。

 

對語言的整體把握是極端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英語是否學成的分水嶺。通過部分而再現整體的理念,說明了聽力不主要靠耳朵,閱讀也不主要靠眼睛,二者都是主要靠大腦處理完成。大腦的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從哪來的呢?就是前面所說的,不斷熟悉、熟悉、再熟悉。

 

說到這兒,你是不是對語言的學習,有更充分的認識呢?

 

無論是語言的積累,還是語調的積累,都要靠模仿電影原聲來學習,原聲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高效的輸入原聲,才能讓孩子快速積累強大的語感。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到朋友圈吧!

請關注文章上面的藍字「看電影學英語」可閱讀更多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語言輸入遵循的七個小原則
    語言輸入是聽障兒童康復教育過程中最關鍵一環,語言輸入是否有效、是否恰當直接關係聽障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所以聽障兒童康復教師甚至是家長在進行語言輸入時都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保證語言輸入的有效性。這篇文章中,塗波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為我們總結了七個原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語言輸入在聽障兒童語言習得或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語言表達能力必須掌握的三個原則
    今天跟大家分享《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一書中關於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三個原則:簡單、忽略、有趣。 『簡單』 語言能力的培養是最講究氛圍、環境的。
  • 沒有什麼程式語言是最好的?方便熟悉夠用就是最好的程式語言
    答案是當然可以學習編程,但是沒有其他基礎知識的輔助,在學習上要花上更大的精力;比如說對物理知識不熟悉的人,要對於房屋結構的強度用編程的方式去做分析,這似乎不是學個編程就可以做到的;編程只是一個工具,藉由代碼將想要完成的目標或者是需要重複做的事,經過編程完後讓程式自動執行以減少人力的浪費,但卻不是學習好編程就可以幫你解決一切的事。
  • 注會英語學習訣竅之重複原則
    英語學習訣竅最後一個原則「重複原則」來了,重複可能很枯燥,但「熟能生巧」,「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哲理告訴我們,重複很重要,不可忽視!  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複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遊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複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 大學思政課課堂:教學語言應遵循「四項原則」!
    小編認為,大學思政課堂上,教師針對這三類語言,要提高自己的語言功底,必須要遵循「四項原則」。第一,政治性原則。學校教育歷來是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的。今年3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了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次會議上他強調,教育就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 《語學正義》發刊詞:語言學習的頭腦設定
    這條原則有四個關鍵詞:「時機」與「刺激」,「適當」與「充分」。每個關鍵詞都值得在後續寫作中詳細展開論述一番。3. 一切語言學習的根本方法論是「聽」與「讀」。聽與讀是人類感受語言刺激的兩大基本方式。當然「聽」是最原初最根本的刺激途徑,不過在我個人的成長經驗中,因為我讀書識字很早,兩歲就可以獨立閱讀了,所以形成了對文字感受的敏銳度遠遠超過聲音的響應方式。我習慣於首先從閱讀來切入語言學習,口耳的反應都比較笨拙,甚至到了這個年紀都聽不清漢語歌詞,看電視基本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字幕上,對圖像與聲音的反應比較淡漠,哪怕觀看體育賽事也是如此。因此我對動作的理解力也很差。
  • 說話重複,其實是語言障礙的一種
    在日常交流的過程中每次一說話,必然在結尾的時候都要重複這句話的最後幾個字或者是一個簡短的句子,這樣的交流讓一些人感覺到非常的尷尬和苦不堪言,其實他們也想正常的表達,但是一說話就會在最後幾個字出現問題。如果是一次兩次還好,但是次數太多的情況讓他們的工作和學習一團糟。
  • 語言天賦全開 - 多語言學習專題
    Memrise - 語言學習的戰場該軟體除了中、英、法、德、意、葡萄牙、俄、西班牙8種主要語言的課程外還有其他81種語言可供學習,簡直業界良心。每種語言中都有相關的課程水平選擇,初始默認的都是 basic(初級)。
  • 【巴別塔 • 原則】英語學習的6大原則!
    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
  • 語言學習技巧:專家教你如何掌握一門新語言
    二,學習語言本身也是學習一種技能雖然亞歷克斯會15種語言,但他告訴BBC這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天生與人不同之處。他表示,當聽到別人說他有語言「天賦」或是「天才」時會令他很不自在。他說,他從不這樣想,自己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掌握如此多語言的,也要用許多年來學習,而且也很吃力。因此,即使精通多國語言的大師們也仍在努力。
  • 語言學習的三大秘籍和點面原理......
    這是一個根本的錯誤。理解點本質上也就是音義結合點。因為對於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來說,同時在學習母語的前兩年,大量的語音流鋪天蓋地而來,對於他(她)來說,都是低理解性的,而且可理解的部分都是呈點狀分布、不連讀、低濃度的,他的語義系統根本沒有形成,對嬰兒來說,有時候甚至無所謂理解還是不理解,因為既然不存在語義,就不存在語音和語音的結合。這種輸入條件下嬰兒的學習速度反而是最快的。
  • 語言學習心得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學習過程,我覺得有必要整理一下思路,總結一下我學習語言的方法,以期待能幫助到更多的同學。我將從心理認知上和學習方法上,兩個大的方面來破解一下如何能讓一個普通人在語言學習方面也能獲得很好的成果。
  • 孩子學習能力差距大?父母語言是關鍵,3T原則幫你激活孩子思維力
    語言組織有問題,總是詞不達意。思維邏輯混亂,理不清前因後果。於是3年級被家長們定義為學習能力上的分水嶺。各種補習班、輔導班蜂擁而至,家長拼盡全力試圖彌補孩子在學習能力上的欠缺。其實這些都已經屬於事後補救的措施,殊不知,造成這種差異的不可見的影響因素早就在3歲以前就發揮作用了。
  • 「寓教於樂」原則抓住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打開多彩的語言寶庫
    有些繪本從兒童的小視角來描繪精彩的大世界,以簡單重複的句子為孩子提供語言學習的機會。還有些繪本,就事物的名字及如何形容、如何打比方等,用幽默的圖畫、簡單的語句,展現了語言的千變萬化、妙趣無窮!無論是一歲還是六歲,都會在有趣的圖畫中收穫滿滿的「語言能力」。
  • 「寓教於樂」原則抓住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期,打開多彩的語言寶庫
    有些繪本從兒童的小視角來描繪精彩的大世界,以簡單重複的句子為孩子提供語言學習的機會。還有些繪本,就事物的名字及如何形容、如何打比方等,用幽默的圖畫、簡單的語句,展現了語言的千變萬化、妙趣無窮!無論是一歲還是六歲,都會在有趣的圖畫中收穫滿滿的「語言能力」。b.敘述故事,豐富語言。
  • 家長課堂|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要掌握的三個原則!
    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要的溝通與交流老師,在生活中怎樣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優也為大家介紹過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來講講關於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三個原則。 原則一:簡單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語言環境。
  • 學習英語的五大原則
    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 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
  • 英語學習的六大原則
    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
  • 少兒英語學習: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語言結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經驗交流>正文少兒英語學習: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語言結構 2012-11-07 08:51 來源:英語世界 作者:
  • C語言入門學習精華:這樣學習C語言最有效
    這是因為,學習C語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其實並不曲折,但卻是掩蓋的,明明路就在前面,但是同學們就是發現不了,只好在黑夜中掙扎,把大部分學習的精力浪費在無休止的掙扎之中,久而久之,增加了C語言的恐怖氣氛,自然而然地缺乏了學習C語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