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欣欣每天中午都會睡一大覺,這原本是好事,可是卻令欣媽頭疼不已。因為欣欣每次睡醒後都要哭鬧不止,任憑欣媽怎麼哄都哄不住,總要哭鬧一陣子,發洩夠了才能停止。有時候欣媽覺得孩子真是不可理喻,氣的真想動手打孩子,可最終還是理智地忍住了。向周圍的媽媽討教後才知道,原來有起床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
寶寶在睡覺時被突然喚醒或吵醒,突然間的轉換會讓寶寶感到不適應,睡眠時間不足,寶寶的大腦並未得到充分的休息,會讓寶寶產生牴觸情緒從而哭鬧不止。
2.睡眠質量不好
孩子在睡覺時,尤其在白天午睡時,周圍的環境不夠安靜,或是孩子在臥室睡覺,大人在客廳看電視還不注意調整音量,不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孩子雖然看似睡著,其實只是處於淺睡眠狀態。大腦皮層對於周圍嘈雜的環境尚有感知,這時候孩子的睡眠並不能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以至於在孩子醒來時,就像成年人睡「不解乏」一樣的感受,令孩子感到不舒服,從而通過哭鬧發洩情緒。
3.缺乏安全感
有些寶寶醒來後會自己玩,等媽媽來抱,也有的寶寶在醒來時沒有看到媽媽會大聲哭鬧,這是寶寶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良好的睡眠環境,是睡眠質量的保障。睡眠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孩子在剛剛入睡時,大腦皮層仍處於半興奮狀態,如果睡眠環境過於嘈雜,孩子的睡眠就很難進入到深睡眠狀態,那麼即使睡的時間再長,孩子的睡眠質量也不高,並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安靜舒適的環境下,孩子更容易進入到深睡眠狀態,讓大腦處於安靜的狀態,才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保證充足的睡眠是緩解孩子起床氣的重要的一環。一個成年人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尚且情緒不佳,何況一個孩子呢?睡眠時間說的是24小時總的睡眠時間,並不是單指夜間睡眠時間。各年齡階段孩子睡眠時間表如下:
新生兒(0~3個月):睡眠時間14~17小時;
嬰兒(4~11個月):睡眠時間12~15小時;
幼兒(1~2歲):睡眠時間11~14小時;
學齡前兒童(3~5歲):睡眠時間10~13小時;
學齡兒童(6~13歲):睡眠時間9~11小時 ;
青少年(14~17歲):睡眠時間8~10小時 。
喜歡給孩子把尿的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有的老人甚至會一晚上給孩子把尿兩三次,不僅自己休息不好,也大大影響了寶寶的睡眠質量。家有給寶寶把尿的老人,大家一定要好好和老人溝通,講清利弊。
孩子睡醒後的情緒狀態,和父母的叫醒方式也有很大的關係,被溫柔喚醒的孩子和被粗暴叫醒的孩子一定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會有睡醒後賴床的習慣,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如果想要一次性把孩子叫起來難度就會比較大,甚至會引發親子衝突。遇到賴床的孩子,父母不妨早做工作哦。
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著提前給孩子拉開窗簾,讓孩子在自然的光線中慢慢醒來,輕輕拍拍孩子,告訴她該起床了。如果孩子有所回應,說明她正在清醒。這時你可以選擇離開去準備早飯,給孩子一個緩衝期。中間可以選擇來和孩子談個有趣的話題,或者給孩子放個舒緩的音樂幫助孩子逐漸清醒。
越是有起床氣的孩子,越是切記粗暴的喚醒方式,那樣只會讓一個家庭的早晨在雞飛狗跳中度過。
爸爸媽媽們可以通過擁抱,高質量的陪伴來增加寶寶的安全感,睡前親子故事伴隨寶寶安然入眠。在寶寶即將醒來的時間裡,最好能陪在寶寶身邊,讓孩子睜開眼睛就能看到媽媽,可以很好的緩解寶寶的起床焦慮。
白天孩子午睡時,要拉好窗簾,讓房間的光線儘量的暗下來。夜間孩子睡覺時要關燈睡覺,有時候大人睡得晚,在孩子開始睡眠時,臥室的燈還在開著。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進入深睡眠狀態的。家長至少要保證在孩子準備入睡時,關掉房間的大燈。
如果寶寶在睡眠時房間的燈始終亮著,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還會使睫狀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影響寶寶視力的正常發育。
最利於寶寶睡眠的室內溫度應為20℃~25℃,溼度60%~70%。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寶寶容易出現煩躁不安,溫度過低,容易引起寶寶感冒,乾燥的空氣,寶寶的鼻腔容易變幹堵塞,呼吸不暢。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寶寶才能睡得更加安穩,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
睡眠時間,在不同的寶寶身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自家寶寶天生覺少,睡不了那麼長時間,會表現的有些擔憂。睡眠不足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但如果寶寶睡醒後精神很好,反應靈敏,寶寶的生長發育正常,智力發育和同齡兒相仿,食慾也很好,那麼我們就不用擔心他睡眠不足了。
孩子睡醒後情緒不穩的狀況並不少見,寶媽們要根據自家寶寶可能存在的情況,對症下藥。願寶寶們都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健康成長。
你家寶寶睡醒後會哭鬧嗎?你怎樣看待孩子睡醒後的「壞脾氣」,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米粒兒媽媽,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隨手點讚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