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日漸轉暖,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人間,她像一個快樂的精靈到處傳播春的消息,當然,她帶給我們的還有「春困」!
最近,你是否發現叫娃起床越發困難了?
就算是醒了,他是不是也是這樣↓↓
哭鬧,看什麼都不順眼:
玩具沒放在籃子裡,不行;
襪子和昨天的不一樣,要鬧;
甚至拖鞋的位置不對都要哭半天……
即便起來了,
也是坐床上發呆,
不肯穿衣服,
跟他說話像和空氣說似的,
磨磨蹭蹭的,
不管怎麼催都沒用。
應對孩子的「起床氣」,是大多數家長每天必經的第一道難關。為此,小編諮詢了相關專家,發現「起床氣」真的不能怪孩子,而是我們沒有了解到背後的原因。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起床氣」?孩子的「起床氣」該怎麼破?讓我們來聽聽北京豐臺婦幼保健院主治醫師王惠是怎麼說的。
孩子的睡眠時間和生理需求不匹配
美國睡眠醫學會在2016年發布了兒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時間共識,推薦促進最佳健康的睡眠時間(每24小時,包括小睡)為:4—12個月大的嬰兒12~16 小時;1—3歲兒童11~14小時;3—5歲兒童10~13 小時;6—12歲兒童9~12 小時;13—18歲青少年8~10 小時。
想讓孩子按時起床,歸根結底還是要培養孩子早睡早起、不睡懶覺的習慣。在固定時間入睡,保證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
孩子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時間觀念
學齡期兒童由於大腦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這個年齡的兒童普遍存在「生活在當下」的現象,即當他們投入極大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作業時,很少會考慮到一系列其後會發生的事情。這種淡化的時間觀念會衝淡他們行為的緊迫感,也增加了他們從一個活動過渡到另一個活動的難度。
家長不妨嘗試以下兩個步驟,有助孩子每天快樂地起床哦↓↓
第一步:你可以在孩子早上孩子起床前10分鐘把窗簾拉開,通過自然光輔助喚醒,這樣比較容易從睡覺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如果孩子睡得比較沉,還可以在拉開窗簾之後播放一些輕音樂,以光和聲的結合去喚醒沉睡的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用刺耳的音樂吵醒他,那樣對孩子的健康和心理髮育會有一定影響。選一首歌每天早上都放給孩子聽,就好像鬧鐘的鈴聲,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聽見歌他便會起床了。
第二步:你可以用親切的聲音呼喚孩子,用手輕輕拍著孩子的背部和腰部,再撫摸他的手和臉。讓孩子在舒適的刺激中,逐漸從淺睡狀態轉換到自然醒狀態,慢慢他就會睜開眼睛,然後活動身體,直到變得清醒並起床,這樣孩子的一天也會充滿好心情。
一日之計在於晨,孩子不帶「起床氣」有益於身心健康,讓我們和孩子都在愉悅的情緒中迎接全新一天的到來吧!
來源:全國婦聯網信中心綜合
圖片:圖蟲創意
編輯: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