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小豬餅乾時道歉:對不起我要把你吃掉了 泛靈心理了解一下

2020-12-18 父母堂

作為父母,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寶寶在某一個階段會把所有東西都當做生命和感情的,甚至會看到寶寶跟它們談心、交流。近日,網上流傳一個視頻,視頻中的萌娃就是如此,當他要吃小豬形狀的餅乾時,先是跟小豬瘋狂道歉:對不起,我要把你吃掉了。

接著又問小豬你答應我好不好,你說說話小豬,真的很抱歉,我要把你吃掉了。可見這個萌娃把小豬餅乾當成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在吃它的時候一直心懷愧疚,想要得到小豬的允許。

萌娃一直問可以捏開小豬耳朵吃嗎,得到大人假裝回復的允許後,萌娃開始掰掉小豬餅乾的耳朵想塞進嘴裡,只見大人裝的小豬又說:哦我的耳朵。此時,萌娃立刻停住了,又把小豬耳朵裝回去了。這個過程萌娃的樣子簡直太可愛了。

網友也紛紛表示:萌娃太可愛了,又想騙我生孩子。

還有網友表示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的,當孩子把小豬耳朵掰下來又裝回去的樣子實在太可愛了。

其實像上面的場景很多父母應該都見過,這個時期孩子的這種表現叫泛靈心理,那什麼是孩子的泛靈心理呢?

一般來說,幼兒期的孩子,也就是三四歲左右,他們普遍會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所以你會看到他們與自己的玩偶談心,與桌子板凳說話等行為。這就是孩子存在的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

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泛靈心理,如果父母注意引導,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起到積極作用的,那具體父母要怎麼做呢?

1、用擬人方法回答孩子的問題

孩童天生就是好奇地,隨著他們年齡漸長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有些問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來回答他們,其實他們是聽不懂的,也是理解不到的。但是父母也不可以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此時,父母可以跟據孩子的心理特點,抓住他們的泛靈心理,採用擬人化的方法回答孩子的問題。

2、藉機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愛心

因為孩子的泛靈心理,他們相信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父母也可以藉機教育孩子要愛惜自己的玩具,還有家裡的板凳桌子等等,讓孩子養成愛護環境、愛惜物品的好習慣。帶孩子外出時,也可以讓孩子產生移情心理,愛護公共設施,愛護花草樹木等等,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品德和習慣。

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了,不能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做下面的事情:

1、不能給孩子講恐怖故事或帶孩子看恐怖電影

因為此時的孩子很難分清現實與虛幻,泛靈心理的存在會讓他們真的誤認為妖魔鬼怪的存在,這樣很影響孩子的發育,會讓他們產生幻覺甚至恐懼心理,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2、不要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教會他們推卸責任

我們經常會看見有些老人帶孩子如果不小心跌倒,老人會去怪土地怪石頭等等。泛靈心理的存在會讓孩子真的認為是這些東西的過錯,不會意識到是自己的不小心造成的,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變得推卸責任,不利於孩子責任感的養成。

相關焦點

  • 寶寶總愛跟玩偶講話,會有問題嗎?泛靈心理是什麼?
    ——讓·皮亞傑《兒童心理學》你家寶寶會這樣嗎?當然,小編知道很多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會和玩偶聊天,不過兩者的區別在於,擁有泛靈心理的孩子是真的無法區分開非生命物質與生命物質,這並不是想像。由於很多家長並不了解這一心理,有時會將孩子們的某些表現簡單地歸納為任性不懂事。
  • 入口即化、疏鬆小豬杏仁酥!哄娃專用,聽完小豬故事吃「小豬」
    今天是三隻小豬和壞壞大野狼的故事!小豬想要蓋房子,大野狼想要推倒房子!做事不能圖省事,要不是豬小弟的房子夠結實,小豬就要被吃掉嘍!凡是不將就,我也不喜歡將就!講完故事,答應給她做個「六一」禮物,小豬餅乾一份!霖大將它稱之為「小豬的家」!小豬背著杏仁,回到家裡,將杏仁儲存在家裡!
  • 孩子撞到自己大哭,奶奶打姐姐,這是利用泛靈心理,很多人做過
    人們將那些孩子歸為「熊孩子」,將「熊孩子」的成型歸為推卸責任、任性等各種因素,卻很少有人了解,這是「泛靈心理」錯誤應用所致。什麼是「泛靈心理」?泛靈心理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他認為,在成長的某一階段,孩子們會認為所有事物都具有生命和意向,皮亞傑將這種心理傾向稱為泛靈心理。事實上,當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孩子們會喜歡上「過家家」遊戲。他們會像小豬佩奇一樣將小玩具擺好,和玩具娃娃談話,和枕頭說「晚安」,和會唱歌的兔子玩偶說「拜拜」。
  • 2歲寶寶看到要被吃的魚狂道歉,媽媽:孩子連說半個小時對不起
    導讀:2歲寶寶看到要被吃的魚狂道歉,媽媽:孩子連說半個小時對不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寶寶看到要被吃的魚狂道歉,媽媽:孩子連說半個小時對不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給娃娃「餵飯」,是「泛靈心理」的表現,家長需注意3件事
    也就是說,孩子會認為身邊的事物跟自己一樣,是個「小寶寶」,被打了會痛、丟了要立刻找回家。>孩子的立刻就會聽話,這正是泛靈心理的表現之一。,上幼兒園時要把狗狗放在小窩裡。你摔凳子、扔東西時它們會痛的,孩子通過感同身受的方式就會克制自己的行為。糰子媽心裡話:孩子的泛靈心理是進步的階梯,同時也會帶來一些麻煩。家長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小時候周圍不要有特別恐怖、擬人化的玩具,這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 是受到「泛靈心理」影響,父母要引起重視
    根據心理醫生的檢查,孩子喜歡和玩具說話其實是受到"泛靈心理"影響。,父母要引起重視。二、"泛靈心理"的好處有哪些?試想一下,在孩子的世界裡,所有的東西都有生命會表達,像是童話世界一樣,這對他們的童年也是一種好的影響。
  • 孩子說屋子裡有人或者怪獸,並不是有「天眼」,而是「泛靈心理」
    這種思維方式,就被皮亞傑稱為是「泛靈論」。其實,作為父母,也經常會用「泛靈論」來教導孩子,比如:孩子喜歡破壞玩具的話,有的父母會教育孩子說:你這樣對待他,他會疼得,你要好好愛護他。然後就會發現孩子,真的會愛護玩具,還會告訴你保護他,不然他會疼。
  • 孩子需要的道歉能力,不是他人說對不起時,娃說的「沒關係」
    或許就是別人說錯時說對不起,你就應該大度的說句沒關係;又或者大庭廣眾下的求婚,你就應該答應;也許還是在你沒有做錯時,還是要對哭的人道歉。 在那名小孩吃的正開心時,小木卻突然對那名孩子的媽媽說了句:「對不起」。因為小木想的是作為一名媽媽是否會讓孩子吃陌生人的東西呢。 誰知這名媽媽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謝謝你的道歉」這話讓小木覺得奇怪。
  • 知愈心理:中國父母的道歉:這句「對不起」,真的這麼難說出口?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曾經,有人在微博發起了一場投票,你的父母會和你道歉嗎?4.5萬人參與,但會道歉的父母卻只有五分之一,評論區更是滿滿的無奈和心酸:「我媽從不道歉,因為她知道,等我餓了的時候我就輸了。」「我爸媽覺得他們永遠都是對的。」「我媽道歉『吃嗎?』
  • 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與「泛靈心理」有關,4招教你事半功倍
    有一天晚上劉女士口渴起床喝水時,看到兒子房間裡的燈還亮著。想著孩子是不是又偷偷拿走了手機打遊戲。推開房門看到兒子已經睡得很香甜,心想可能是忘了關燈。劉女士便順手把燈給關了。誰知道,喝口水的功夫,兒子就醒來了,走出門口直勾勾的看著劉女士。然後又突然鬆了一口氣,說道:「媽媽是你啊,我還以為是誰呢!」
  • 羅志祥再次向周揚青道歉:對不起我錯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欺騙你
    要知道他一直以來深得大家喜愛,如今傳出渣男本渣的實證,他也開始認錯了。我們知道早在前面羅志祥的第一次聲明是極不誠信的,只表示周揚青說的是真的,但絕對沒有真正公開道歉的意思。4月24日再一次的傳來了關於羅志祥的新消息,他公開再次向前女友周揚青道歉了,而且這一次的用詞非常誠懇,有表明自己歉意的說法。羅志祥道歉:對不起,我真的錯了,你在這九年裡為我付出了全部,是我不懂得去珍惜這一段感情。我不懂得珍惜一個最愛我的人。
  • 讓孩子親手養大小雞小豬又殺了吃掉,這樣的生命教育你贊同嗎?
    支持方認為,這門課可以教給學生,生命本身可能是殘忍的,而尊重食物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掉不浪費:@逆倒塵光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什麼好說的,這跟自己在農村自己養雞自己吃有什麼區別?難道自己養的牲口就不能自己吃了?賣掉讓別人吃更高尚,或者養了雞直接扔掉?
  • 道歉時,千萬別在「對不起」後面加這三個字
    他在約定的時間沒有趕到約會地點,讓她乾等了一個小時之後,他才打電話對她說:「對不起啊,你先回家吧,下次再帶你去吃好吃的。」他在忘記了她的生日時,發簡訊跟她說:「對不起啊,明年你的生日我一定記得。」還有其它種種多得數不清的這種狀況,當然他們不會有明年了,女生選擇了分手。道歉就道歉,你偏偏要在「對不起」後面加上「行了吧」。
  • 你會和孩子道歉嗎?「對不起」和「我愛你」一樣重要!
    我的心揪起來,覺得特別難過和自責。於是抱著女兒,輕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對不起寶貝,是媽媽做的不夠好,媽媽沒有合理的安排時間,給你的陪伴太少了。希望你原諒媽媽,以後我答應你,每天晚上都給你講一個睡前故事,好嗎?」我緊緊的抱著女兒,慢慢的,女兒停止了哭泣,轉過身摟著我的脖子說:「好的,媽媽,你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啊!我們拉鉤好不好?」「好的。
  • 其實這是利用泛靈心理教育孩子
    這樣說你可能會覺得很籠統,那如果我告訴你,代表兒童心理表徵活動變化的典型例子就是,此時的孩子特別喜歡假裝遊戲,你可能會更好理解一些。比如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經常會拿著布娃娃跟小夥伴說:「假裝我是他的爸爸,你是他的媽媽」或者拿著筆說「假裝這是針,你是病人,我來給你看病」,這樣我們俗話說的「過家家」行為。
  • 蝴蝶姐姐向周揚青道歉 我對不起所有愛我的人
    蝴蝶姐姐向周揚青道歉 我對不起所有愛我的人時間:2020-04-26 20: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蝴蝶姐姐向周揚青道歉 我對不起所有愛我的人 看來周揚青的確是手握鐵錘,掌握了足夠多的鐵證,才令羅志祥以及他身邊的人如此緊張。
  • 認真向孩子道歉的家長,你說對不起的樣子很棒
    但你要是不亂跑,爸爸/媽媽也不會打你。」「對不起,爸爸/媽媽不該兇你,但是我不打你,你不長記性受傷了怎麼辦?」,爸爸/媽媽不知道你這麼想去遊樂園,讓你不開心了是我不好。」「寶寶,爸爸/媽媽和你發脾氣/沒有遵守諾言,真的對不起。」
  • 教孩子說「對不起」有用嗎?怎麼讓孩子真正學習到對不起的含義?
    孩子每次犯錯,總是很快地笑嘻嘻說:「對不起」?或者是孩子每次犯錯,無論如何都不開口說:「對不起」?孩子問:媽咪,為什麼別人弄痛我了,他都不跟我說對不起呢?究竟該不該要求孩子學會說:對不起?要如何引導他們了解「對不起」三個字的真正意涵呢?
  • 野餐會,小豬的奶油餅乾
    早晨,大象博士對小貓說,請你把小夥伴們,都請來。不多會兒,小猴、小兔、小熊、小狗、小熊貓、小豬、小公雞都來了。大象博士說,咱們今天到大森林裡去舉行野餐會,你們說好嗎?好、好,小夥伴們,高興的又拍手又喝彩。
  • 女兒玩偶丟失,父母聯合迪士尼暖心「演戲」:泛靈論這4點很重要
    小姑娘吃飯時,要給小玩偶擺一雙碗筷;洗澡時,要給小玩偶放一個小浴缸;睡覺時,也要給小玩偶蓋一床柔軟的小被子。她一直相信自己的朋友是真實存在的。了解了孩子為什麼會與玩偶產生友誼後,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兒童泛靈論」的理念運用到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