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寶寶在某一個階段會把所有東西都當做生命和感情的,甚至會看到寶寶跟它們談心、交流。近日,網上流傳一個視頻,視頻中的萌娃就是如此,當他要吃小豬形狀的餅乾時,先是跟小豬瘋狂道歉:對不起,我要把你吃掉了。
接著又問小豬你答應我好不好,你說說話小豬,真的很抱歉,我要把你吃掉了。可見這個萌娃把小豬餅乾當成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在吃它的時候一直心懷愧疚,想要得到小豬的允許。
萌娃一直問可以捏開小豬耳朵吃嗎,得到大人假裝回復的允許後,萌娃開始掰掉小豬餅乾的耳朵想塞進嘴裡,只見大人裝的小豬又說:哦我的耳朵。此時,萌娃立刻停住了,又把小豬耳朵裝回去了。這個過程萌娃的樣子簡直太可愛了。
網友也紛紛表示:萌娃太可愛了,又想騙我生孩子。
還有網友表示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的,當孩子把小豬耳朵掰下來又裝回去的樣子實在太可愛了。
其實像上面的場景很多父母應該都見過,這個時期孩子的這種表現叫泛靈心理,那什麼是孩子的泛靈心理呢?
一般來說,幼兒期的孩子,也就是三四歲左右,他們普遍會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所以你會看到他們與自己的玩偶談心,與桌子板凳說話等行為。這就是孩子存在的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
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泛靈心理,如果父母注意引導,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起到積極作用的,那具體父母要怎麼做呢?
1、用擬人方法回答孩子的問題
孩童天生就是好奇地,隨著他們年齡漸長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有些問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來回答他們,其實他們是聽不懂的,也是理解不到的。但是父母也不可以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此時,父母可以跟據孩子的心理特點,抓住他們的泛靈心理,採用擬人化的方法回答孩子的問題。
2、藉機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愛心
因為孩子的泛靈心理,他們相信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父母也可以藉機教育孩子要愛惜自己的玩具,還有家裡的板凳桌子等等,讓孩子養成愛護環境、愛惜物品的好習慣。帶孩子外出時,也可以讓孩子產生移情心理,愛護公共設施,愛護花草樹木等等,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品德和習慣。
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了,不能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做下面的事情:
1、不能給孩子講恐怖故事或帶孩子看恐怖電影
因為此時的孩子很難分清現實與虛幻,泛靈心理的存在會讓他們真的誤認為妖魔鬼怪的存在,這樣很影響孩子的發育,會讓他們產生幻覺甚至恐懼心理,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2、不要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教會他們推卸責任
我們經常會看見有些老人帶孩子如果不小心跌倒,老人會去怪土地怪石頭等等。泛靈心理的存在會讓孩子真的認為是這些東西的過錯,不會意識到是自己的不小心造成的,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變得推卸責任,不利於孩子責任感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