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為什麼會輸?因為消極退縮,你以為只有你愛國嗎?

2020-12-18 騰訊網

談及南京保衛戰為什麼會輸,很多人都說是國民黨的消極抵抗最終放棄,導致這場戰爭最終輸得這麼慘,所有的一切都是國民黨的罪責。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有十足的能力的話,誰還會去侵略我們?誰還會去消極抵抗?為什麼消極抵抗?是毫無理由的嗎?

根本不是,那是因為我們的軍隊素質與日本根本無法相比,在正式的戰場上,4比1,我們的士兵都難以與日本士兵較量,在這種情況下,你又如何能夠做到積極防禦?甚至是積極反攻,都不要說是領導人尋求積極防禦的政策,就是領導人一味地強調進攻,積極防禦,士兵也一鬨而散。

這個仗你怎麼打?不論是上海保衛戰也好,還是南京保衛戰也好,可以說,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是付出血本兒的,不論是四大家族,還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都在這兩大保衛戰當中損失殆盡,這一個歷史事實,有多少人記得。你可以說他在後期消極抗戰,因為前期嫡系部隊都已經被打光了,在各地徵召的士兵其實前一天還是拿著鋤頭的農民。

他們連槍都不會放只會點蠟燭,連電燈是什麼都不知道,拔手雷的時候都不知道拉哪兒,這些人披上了軍裝,就是軍人,然後開赴戰場,而相反,日本士兵呢?哪一個不是真槍實彈的多次演習以後,奔赴戰場的,再加上他們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他們的天皇統治思想的洗腦,你讓一個曾經手無寸鐵轉手披上軍裝的人,如何去挑戰這些受過專業訓練的日本士兵。

就不要說是國民黨在前期打得很艱難了,就是當時的八路軍襲擊了日本的一個運糧隊,也大肆宣傳,這是一次勝利,而且就是與運輸隊對壘,我們的傷亡比例也遠大於日本,而國民黨面臨的還是日本的正規軍,你怎麼打?

有很多時候一些網友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戰爭是很殘酷的,在那個年代,我們的軍事力量是很弱的,這個弱不僅僅是國民黨時期造成的,國民黨想怎麼樣嗎?原先整個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整個國家的統治都是好不容易才獲得名義上統一的,好不容易發展一點輕工業,激活經濟,重工業也在穩步進行,一切都在正確的軌道上發展,誰願意打仗?

就是蔣介石想打仗,手下人也不同意,安安心心掙點錢,然後老婆孩子不行嗎?真想打仗的話,其實是有很多社會顧慮和政治因素的,並不是蔣介石不想打,或者是想打就能決定一個國家是否能夠與侵略者直接對抗的,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集權確實抓得很緊,但是他說話也真的不一定算,尤其是到後來內戰的時候,為什麼頃刻間土崩瓦解,就是當時國民黨的很多將領不想打仗。

而蔣介石非要打仗,表面上軍隊都開赴前線了,實際上真正開搶的人有幾個?這麼一個社會現實在抗戰期間,南京保衛戰期間也十分相似,只是蔣介石在當時比較識時務,知道自己的軍隊和將帥根本打不過日本人,所以採取的一種被迫性戰略,真要是能打得過的話,誰不願意打呀?一炮幹過去,侵略者抱頭鼠竄,自己獲得偉大勝利,就像抗日神劇一樣,不好嗎?

相關焦點

  • 南京保衛戰,為什麼會輸的這麼慘?唐生智「功不可沒」
    面對日軍的步步逼近,中國守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奈何敵我差距實在是懸殊太大,在南京保衛戰前期,為了保衛南京中國軍隊已然付出了太大的傷亡,在「廣德保衛戰」之中,川軍145師師長饒國華身先士卒於敵寇戰鬥於第一線,給敵造成重大傷亡,然因為團長劉汝齋違背軍令,擅自逃跑,導致廣德失守,饒國華自覺無顏面見國人,遂舉槍自裁,而桂軍175師副市長夏國璋也殉國。
  • 1937年的南京保衛戰,中國軍隊拼盡了全力,為什麼還是輸了?
    李三萬摘要:1937年12月,日軍兵鋒直逼當時的首都南京城下,中國軍隊隨即展開了南京保衛戰,守城將士也算是浴血苦戰拼盡了全力,但為什麼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1937年12月,日軍兵鋒直逼當時的首都南京城下,中國軍隊隨即展開了南京保衛戰,守城將士也算是浴血苦戰拼盡了全力,總共有十七位少將以上將領(其中一位追晉中將,六位追晉少將),還有數萬官兵犧牲,中國最精銳的教導總隊也都幾乎拼光,不可謂不英勇,但為什麼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很簡單,南京保衛戰原本就沒有贏的可能。
  • 南京保衛戰
    進攻南京的日軍部隊在淞滬會戰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在會戰後大部回國休整,只有三個師團爭先恐後地殺向南京。若按這一標準推算,從正面進攻南京的日軍約有5萬人,從南京外圍遷回的約有兩萬多人,共約七萬多人。蔣介石一生倚仗洋人吃飯,與淞滬會戰一樣不是採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戰法,而是用一種自殺亡國式的堂堂之陣來迎合日軍轟炸。為的就是等來國聯洋大人們隔靴撓癢的對日譴責,這次南京保衛戰又把靠蘇聯幹涉。派誰守南京? 三種說法,1.蔣提出要守,唐生智贊同。
  • 南京保衛戰,為何會輸得如此慘重?歷史終會銘記「唐生智」其名
    南京保衛戰,這場為保衛當時的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進行的浴血奮戰,最終以無以計數的傷亡而慘敗告終。被屠殺的軍民達到40多萬人,更由此發生了隨之而來震驚世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從古至今,每場戰役的輸與贏都有跡可循、有其原因。
  • 南京家長為什麼焦慮吐槽?因為減負這回事,真信,你就輸了
    真信,你就輸了。南京的家長氣瘋了,其他卯足了勁在研究高考題庫的城市,一定是笑開了花:我們就怕神一樣的對手,絕對歡迎豬一樣的隊友啊!今年的高考,著名的南師附中,高考四百分以上的學生只有73人,還不到無錫天一中學148人的一半,距離淮安、鹽城、泰州的一些中學也有相當的距離。這某種意義上,這也說明了其實在南京,你的孩子不僅沒有享受到應試教育的紅利,反而吃了虧。
  • 老兵回憶南京保衛戰:對不起 當年沒能守住南京
    此外,今天上午還將舉行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6周年儀式暨南京國際和平集會,各界代表將在紀念館悼念廣場上宣讀和平宣言、撞響和平大鐘。現代快報記者 趙丹丹  南京保衛戰,是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後展開的保衛南京的作戰。守城失利後,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入城,製造了連續六個星期、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事件。
  • 25位老兵動情講述,告訴你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
    老兵於百英的口述,仿佛將人們帶到了 1937 年南京保衛戰時的長江邊。7月5日下午,《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新書座談會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據了解,該書收錄了25位南京保衛戰老兵的口述資料,目前,書中三分之二老兵已「歸隊」。
  • 慘烈的南京保衛戰:15萬人僅剩5萬
    他接過嚴遞來的瓶子,一飲而盡,接著說:「現在第一線夠吃緊的,穩不穩得住還很難說,要是撤退的話,你走不走?」嚴說:「有計劃的撤退,當然要走,沒有計劃,就麻煩了。」顏聽了發出一聲冷笑,「還能有計劃地撤退嗎?」嚴反問:「你準備怎麼辦?」顏說,「不管怎麼樣的撤退,我不走了」。他從腰部取出兩枚卵形手榴彈,一手拿一個,無限感慨地說:「你看,夠本了吧」。
  • 25 位抗戰老兵動情講述,告訴你南京保衛戰鮮為人知的細節
    我們衛士跟著他汽車跑步前進,路上不時有障礙和逃難百姓…… " 書中,老兵黃鎮東回憶說: " 一天傍晚宋師長找到我說:「你帶你的人馬上出城到江邊警戒,有大人物晚上要過江」。我們當時也不好問「大人物」是誰,也就同我這幾個弟兄扛著機槍就到了指定的江邊去了。
  • 孩子,我為什麼會願意你「輸」
    你有沒有常常聽到孩子「抱怨」:「怎麼努力也沒用,成績還是不夠好,不是說努力就有成果嗎?我是不是太失敗了?」當孩子因為目前的失意而沮喪頹唐時,別擔心也別大意,請你花點時間,告訴孩子:「努力去贏,卻也可以輸的漂亮!
  • 南京保衛戰,武林高手怎麼突圍?一位團長手刃3個日軍,成功突圍
    上海的陷落也導致了當時全國的政治中心南京岌岌可危,在南京保衛戰中,有一位武林高手,手刃日軍之後順利突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上可以看出,萬式炯是一個有著愛國抱負的勇猛軍人,在面對危機時,他勇敢的站了出來,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退縮,而是衝在了最前面,他很好的為我們詮釋了什麼是黨和人民的軍人。
  • 為什麼賭博最後只會輸,因為你永遠無法戰勝「大數定律」?
    如果你也是賭徒,曾經也因為網絡賭博負債纍纍,悲痛欲絕。歡迎關注茂哥的原創戒賭 上岸公眾號「老周常談」,我們一起戒賭上岸,做自己的擺渡人!世間賭徒,十賭九輸,好賭的總覺得自己能做那十分之一,卻不知辛辛苦苦二十年,一賭回到解放前。為什麼賭徒最終只有輸一個結果呢?
  • 緣分是你消極被動的藉口嗎?
    緣分是你消極被動的藉口嗎?人們喜歡說,愛情是茫茫人海中忽然相遇的一種緣分,但你先要把自己置身於茫茫人海中,才有可能遇見。——徐巍(《時尚COSMO》主編)如果問100個女人,你相信緣分嗎?會有99個拼命點頭,一臉的信服。但凡女人,都會相信緣分,相信冥冥之中註定的姻緣。曉靈就是其中虔誠篤信的那一個。大一的時候,宿舍裡的女生開始談論年少時懵懂的情感,曉靈卻對愛情一無所知。
  • 為什麼賭博最後只會輸,因為你永遠無法戰勝「凱利公式」?
    為什麼賭博最後只會輸,因為你永遠無法戰勝「凱利公式」? 二、水位永遠是2,即1賠1, 也是賭徒輸,原因很簡單,在欲望和貪婪心理驅動下,但凡一直玩,本金越少的最終輸光概率越大,而賭徒和莊家本金相比,就是有限對無限,所以賭徒輸光概率趨於百分之百。運氣是波浪起伏的,在頂點時你是興奮的安全的,跌到低點時你還有籌碼嗎?沒了籌碼如何東山再起?
  • 張連紅:《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對南京保衛戰史的研究具有不可...
    央廣網南京7月8日消息(記者景明)7月5日下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新書座談會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該書編著者之一、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連紅表示,與以往南京保衛戰檔案和參加南京保衛戰官兵回憶相比,本書搶救訪談的25位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對南京保衛戰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 打開這本書,傾聽25位老兵講述南京保衛戰歷史
    守衛南京10餘萬守軍中除4萬左右艱難突圍外,絕大多數守軍或在戰場上戰死,或在城破後遭到日軍集體屠殺。  據張連紅透露,這25位老人居住在全國12個省、直轄市,「當年他們參加南京保衛戰之時,風華正茂,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908年出生的楊昌文老人,最小的是1923年出生參加南京保衛戰時只有14歲的胡偉老人,遺憾的是,25位老兵中超過三分之二已經離世」。
  • 因為你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為什麼害怕輸?
    因為你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為什麼害怕輸?你已經沒得失去了!反正已經輸得不能再輸,笨得不能再笨,所以就算輸了也沒什麼!反正你已經窮到沒有東西可以失去的可伶蟲,幹嘛不去放手一搏?!正是因為沒有失去,所以才不怕失去!笨蛋是從來不會畏懼失敗的!
  • 南京保衛戰:中國軍隊從頑強抗戰到瞬間潰退
    一、南京保衛戰的背景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後,蔣介石決定在上海開闢新的戰場,使中日戰爭成為全面持久的戰爭來拖垮日本。1937年8月11日,蔣介石將他最精銳的、由德國將軍親自訓練的全德式裝備的三個師:三十六師、八十七師和八十八師投入上海,主動向在上海租界的日軍進攻,使中日戰爭變成了真正的全面戰爭。
  • 不盡人意又不知所措,那就對了,你以為是因為年紀?
    在以前我還是覺得這句話挺對的,但現在感覺真的是在扯淡,別來抬槓,你會輸的。為啥我這麼說,你自己好好想想,難道所謂不盡如人意是因為你處在一個尷尬的年紀嗎?其實說白了,改變我們的從來都不是其他東西,而是自己的選擇。好像到如今,所有人都喜歡拿年紀說事了,好像這就是最好一塊遮羞布一樣。
  • 如果蔣介石坐鎮死守南京,南京城能守住嗎?
    有位仁兄在網上發帖質疑稱,為什麼太平軍保衛天京兩年,為什麼國軍只能守衛南京3天? 而且太平軍面對的是兵力數倍於己的清軍。守南京的國軍的兵力數量是日軍的三倍。為什麼太平軍可以面對數倍於己的清軍堅持兩年,而國軍卻僅僅守了三天就放棄南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