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濱路:下浩老街正在被拆除?找個涼快的天去看看

2020-12-20 晨播中國

下浩老街作為重慶南岸區比較有代表性的老街,一些原滋原味的建築正在被拆除(雖然可能會修舊如舊,但沒有了原滋原味的感覺),如果不去看,感覺很可惜的。

重慶氣象臺剛剛(7月23日21時)更新的氣象信息顯示,本周四和周五的相對涼快些,可以選擇這個時候的清晨去看看。

第一站:下浩老街 (建議早晨遊玩)

地址:位於重慶南岸區,臨近南濱路,緊靠東水門長江大橋的一個斜坡上的街區。

開放時間:全天不限(但是太早或太晚去,街道裡的小店不一定開門哦)

門票:免費

下浩老街緊鄰東水門大橋,它還包括下浩正街、覺林寺、米市街、望耳樓、葡萄院等小街。它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經形成熱鬧的街市,在重慶陪都時期扮演了連接渝中與重慶咽喉要道的角色。

如今下浩老街繁華已去,剩下破舊的屋瓦和美麗的塗鴉。下浩老街或許會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消失。不如趁此之前走進這條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稱為「另一個世界」的街道,呼吸著老重慶的空氣,坐在綠蔭下喝一碗重慶特色的冰粉涼蝦,何樂而不為呢。

清涼指數:☆ ☆

下浩老街隱藏在擁擠的樓房和茂密的植被當中,早上遊玩的話基本曬不到太陽,如果躲在綠蔭底下有時還可以偷得一絲涼爽。

除了下浩老街,還可以順路看看以下這些地方。

第二站:重慶黃山抗戰遺蹟博物館

地址:位於重慶南岸南山生態帶黃山風景區,地處南山森林地帶的最東端。

開放時間:夏季8:30—17:00 冬季9:00—17:00 門票:20RMB

交通路線:可以選擇公交車和打車(如下圖)。

重慶黃山抗戰遺蹟博物館又名「黃山療養院」,在重慶的陪都時期,它曾經是蔣介石的官邸,博物館內古樹名木數量位居重慶首位,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總佔地500餘畝,每一處遺址都是一處特色景觀。

重慶黃山抗戰遺蹟博物館有13處文物,最有代表性的是雲岫樓(蔣介石官邸)、草亭(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舊居)、松廳(宋美齡別墅)、蓮青樓(美軍顧問團住址)、松賴閣(宋慶齡別墅)。

這座遺蹟博物館對於抗戰時期的重慶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它是中國反法西斯抗戰歷史的重要見證。這裡不僅受歷史學家,愛國學者的關注,也很受市民的喜愛,因為這裡有著充滿歷史氣息卻又精緻的建築,也有迷人幽靜的自然風景,特別是到了花季的時候,這裡仿佛會變成一座花海。

如果中午抵達了這裡,也不用擔心沒有吃的。博物館門口有條往左的小路,往裡走200米就會看見一些農家樂,裡面的豆花飯或者泉水雞都是很受歡迎的哦。

清涼指數:☆ ☆ ☆

南山上的溫度和山下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博物館坐落在茂密的森林內,基本上不用打太陽傘。建築內也有一些通風裝置。

第三站:南濱路 長嘉匯購物公園(建議下午遊玩)

特別要說明的是:本人並不是推薦購物,這個地方跟本人毫無關係!

地址:位於重慶南岸區彈子石坐落南濱路之上,緊鄰法國水師兵營,正對重慶大劇院,遠眺朝天門廣場,與解放碑CBD、江北嘴CBD遙相呼應。

營業時間:早上10:00~晚上22:00

交通路線:可以選擇公交車和打車(如下圖)。

長嘉匯購物公園的地理位置相當好,它正對重慶大劇院,遠眺朝天門廣場,與解放碑CBD、江北嘴CBD遙相呼應,是觀賞長江、嘉陵江交匯的最佳地點。

購物公園內可以逛的品牌不是很多,但是重慶杜莎夫人蠟像館就在這座商城的五樓,網上票價102RMB,所以小編建議您可以選擇買一張175RMB的聯票。聯票包括了一張杜莎夫人蠟像館門票和一張Sea life 水族館門票。水族館也在長嘉匯購物公園裡面。

這裡的餐飲店也是應有盡有,火鍋,貴州菜,烤魚,港式餐廳,可以選擇的種類太多了。不過最值得推薦的是「李子壩梁山雞」。長嘉匯這家是分店,不過味道也很好,特別是芋兒雞和板慄雞,這倆道大菜是食客的最愛。

清涼指數:☆ ☆ ☆ ☆

長嘉匯購物公園是一座非露天式商城,商場內都有空調,是個喝下午茶的好去處。

相關焦點

  • 下浩老街,即將成為重慶的回憶
    下浩老街,位於重慶南岸區,臨近南濱路,緊靠東水門長江大橋的一個斜坡上的街區,主要有下浩正街、董家橋、覺林寺街、葡萄園等街道。這裡曾經是到長江邊上龍門浩碼頭的必經之路,陪都時期龍門浩碼頭就是連接渝中半島與南岸的交通要道。
  • 重慶這條老街連接長江,在清乾隆時期就已形成,但現在卻被拆除
    若是,想要真正地走近一座城市,老街、街邊的老人,才是最好溝通的介質……重慶,下浩老街,不知道你是否有印象。下浩老街,可以藏著老重慶的過往點滴,可惜的是,已經被拆除。我第一次得去下浩老街得時候,是日頭很烈得夏日。
  • 重慶記憶:下浩老街,比十八梯更老重慶的地方!
    圖源網絡具有更多老重慶的基因的地方,多數重慶人認可的是南岸的下浩裡。美國《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刊發了一篇關於下浩老街的文章,重慶南岸下浩老街有一次成為熱點。下浩正街臨近南濱路,與市中心解放碑隔江相望。它是長江岸邊的一條古舊老街,與長江對岸的摩天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條老街沒有被時光所帶走,保留了老重慶的回憶。
  • 下浩老街,重慶市井老味道
    05-08 10:25:10 來源:唧咔唧咔的旅行 重慶下浩裡老街區,是一片遺世而獨立的市井天地。位置在長江南岸,東水門大橋與南濱路的交叉處。依山而建的吊腳樓下浩裡的一條小街。
  • 下浩老街 長江南岸的舊重慶
    山水格局中的舊物說起下浩老街,不得不談及重慶的山水格局。這條看似僥倖保存下來的老街,其實和重慶的山水格局大有關係。被長江、嘉陵江切割成幾部分的重慶,在舊時需要靠水路連接。其中,南岸和渝中半島的連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南岸的龍門浩碼頭和渝中半島與之嚮往的望龍門。在那個以水為路的年代,有了碼頭便有了人和貨物的往來,便有了商業,也自然有了興盛一時的街道。下浩老街區域的正街、董家橋、覺林寺街、葡萄園因為是通向龍門浩碼頭的要道,自然等成了繁華的南岸碼頭商業中心。
  • 閱不完的重慶煙火,尋不盡的下浩老街
    下浩坐落於南濱路之中,與上浩相呼應,都是屬於龍門浩的組成部分。曾經的這裡作為重慶的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現在已經是人跡罕至。從地面順勢蔓延出大片的綠色不斷地抓取著目光,滿牆的爬山虎奮力向上生長,掩著蜿蜒的梯坎,仿佛林中有路,又似路裡生林。
  • 在重慶逛吃彈子石老街,解鎖南濱路隱藏玩法
    南濱路去了好多次,但是每次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彈子石老街和法國水師營修好後,就去探尋南濱路耍事。吃的比較少,就先發出來。百年老街現在已經不復存在,變成一個被新樓盤圍繞著,新修山的老街。已經消失的王家大院被喻為重慶江南名宅、「西部水路門戶第一家」,是重慶開埠史的地域標誌。圍繞王家大院形成了繁榮街市,就是後來的彈子石老街。重慶開埠後,這裡更是洋人聚集,洋行林立。
  • 南濱路、米市街、彈子石老街,重慶旅行打卡好去處!
    #城市之星訓練營##本地旅行#重慶南濱路處於中心地位,它北臨長江,背依南山,可觀最美渝中夜景;歷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開埠文化、大禹文化、碼頭文化、抗戰遺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線,使南濱路獲得了「重慶外灘」的美譽。
  • 十八梯被拆後重慶僅剩的老街,然而很多重慶人卻不知道它
    今天,新聞裡看到十八梯的改建工作正在火熱進行,看著十八梯的各種規劃,有期待也有一些遺憾。想起另外一個還沒有被拆掉的重慶老街代表——下浩老街,心裡便有了一些緊迫,再不去看看這裡,老重慶恐怕真的就在記憶裡了早在乾隆時期,下浩地區便形成了街市。
  • 尋夢下浩老街,我愛你老重慶的味道
    我始終認為你去過的地方,認識的人都是一種緣分。下浩老街給我的感覺那就是自己的童年:紅紅的牆、破舊的瓦房、屋頂的嫩草、長長的石板路、爬不完的梯坎。下浩老街,位於重慶南岸區,臨近南濱路,緊靠東水門長江大橋,在我看來,它就是一個斜坡上生長的街區。
  • 回不去的記憶,復刻不出的老街,重慶最後的老城——下浩影像
    幽巷下浩老街太老了,它拒絕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頑強地保持著自己原有樣貌。下浩破舊靜謐的小巷在向世人述說:只有從我的全世界路過,才能翻開重慶的記憶。拍婚紗的年輕人愜意並不是下浩唯一的代名詞。沒有功利影子的塗鴉賦予了老街充滿年代感的藝術氣質。老街雖然衰老,但也能找到真誠和活力。
  • 走遍重慶老街,令人回味的那南濱路上生長的老街—龍門浩老街
    重慶南岸區南濱路上的龍門浩老街修建後,開街已經有些時日了。一直沒去,因為內心有隱隱的擔憂。我害怕她在修建中丟失了百年的光陰,又怕她如同博物館裡古老的文物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難以親近。大家都說,每一個老街都大同小異,然而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條老街。厚重的,滄桑的,寧靜的,鮮活的···龍門浩老街屬於哪一種呢?終於,在空氣中灑著暖陽的五月,我站在了老街的入口。老街有多個入口,我選擇從南濱路走近她,有我的理由。
  • 重慶南濱路:有暗的黑,就有光的明
    而按標的物總計約87034.98㎡的建築面積算,折合1.37萬元/㎡的價格,放在南濱路這個位置還算過得去。要知道,標的物也算南濱路上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地段好到爆。除了與解放碑隔江相望,享重慶一線江景資源外。
  • 來到重慶應該怎麼玩?伴遊教你如何解鎖當地冷門小眾景點
    大多數人到重慶玩,基本都在主城區範圍內活動,3天差不多就能遊完。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重慶可分為幾個區:靠北的有機場的江北區,西邊是磁器口的沙坪垻區,東邊是一棵樹、洋人街的南岸區,南邊是川外,塗鴉一條街的九龍坡區,中間是眾多景點和火鍋、小面聚集的渝中區。
  • 下浩老街,重慶這座網紅城市必打卡處,再不去就看不到啦
    我所生活的重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坐擁兩江嘉陵江和長江,地形崎嶇爬坡上坎,車在房中行,人在樓中遊,其特具的環境讓重慶成為了一座知名網紅城市。而重慶的歷史也頗為深厚,歷來是長江上遊水路交通樞紐。在老重慶的南岸片區,沿岸便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諸多碼頭,在眾多碼頭中,尤其以地處江岸斜坡下浩片區裡的龍門浩碼頭形成規模較大。它不光停泊自下遊而來的商船,而且還是供百姓交通的一個客運碼頭,聯繫著長江兩岸兩個地域。往來兩江之人至龍門浩碼頭下船,沿江邊石階而上,進入一處舊時的繁華之地,這便是南岸的下浩了。
  • 重慶市資訊|下浩老街,重慶這座網紅城市必打卡處,再不去就看不到啦
    下浩老街,重慶這座網紅城市必打卡處,再不去就看不到啦我所生活的重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因為重慶的老城正在逐漸消失中,而下浩又進入了舊城改造的議案中,故而懷舊的人們開始鍾愛起了下浩老街,不少遊客蜂擁而至,下浩的街道也應景的繪上了牆畫,更是成了拍照的好景致。出名後的下浩,時常有攝影師們帶著姑娘們成群結隊來到下浩,拍攝出一組又一組或時尚或懷舊的作品,還有一些美院的老師帶著學生來下浩採風,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浩此時的模樣。下浩的多元建築,下浩的歷史沉澱,都是吸引他們之處。
  • 抗戰時期,武漢這所大學曾在重慶南濱路辦學七年
    抗日戰爭時期,私立武漢中華大學輾轉流亡到重慶南岸龍門浩繼續辦學,走過了一段自強不息的歲月。12月10日,華中師範大學(原中華大學)黨委書記帶隊到南濱路米市街探訪學校遺址,開啟了一段尋根之旅。武漢淪陷後,又遷至重慶南岸龍門浩的米市街,利用南岸下浩禹王宮前殿和正殿繼續辦學,那時候有師生共約500人。由於禹王宮當時的可用面積只有2000平方米,為了解決校舍擁擠,中華大學在禹王宮後面的山坡上修建了4棟三層高的教學樓,1939年還修建了大禮堂。重慶大轟炸期間,學校為保全師生的生命,在通道旁邊的石壁上,開鑿出一條蹄形防空洞,可容納二三百人。
  • 重慶南濱路沿線今年將開建7條步道 總長13公裡
    在爬坡上坎的山城重慶,步道已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在這裡,人們可以鍛鍊、散步、觀景,聽鳥鳴聞花香,細細品味山城。南岸區今年將在兩江四岸核心區南濱路沿線開工建設7條步道,總長約13.1公裡。  這7條步道分別是:南濱路海棠煙雨山城步道提升工程,南濱路「川黔公路」山城步道新建工程,黃葛古道(兩江四岸核心段),南濱路塗山山城步道提升工程,南濱路彈子石老街山城步道提升工程,南濱路慈雲寺老街山城步道提升工程,南濱路米市街、龍門浩老街山城步道提升工程。  其中,南岸區住房和城鄉建委負責黃葛古道的提檔升級工作,其餘6條步道的提升工程由南濱路管委會負責。
  • 在重慶,除了洪涯洞,磁器口,還有一網紅老街不得不去
    上圖中的王家大院,每層樓走出去都是平街,所以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真正的幾樓彈子石老街的建築能夠讓你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是在逛哪裡,你看左邊像古鎮,右邊像民國建築,前面又是高樓大廈你以為來到了古鎮,可往前一看是高樓大廈。往上一看你以為你是在1樓,可往下一看你是在2樓,而其實你是在8樓,彈子石老街就能隨時顛覆你的想像。
  • 一個南濱路上的明珠:龍門浩老街!
    龍門浩老街,屹立於南岸的江畔,鐫刻著老一輩重慶人的記憶。龍門浩老街已經百年的歷史了,開埠文華、抗戰遺址文華、佛教文華、巴渝文化、碼頭文華在這裡異彩紛呈。通過一流文物工匠的修復,整個老街用了160萬塊舊磚、40萬片舊瓦、3萬噸舊條石,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採用百年前的建築工藝,恢復了龍門浩老街的昔日風採。龍門浩老街裡分布著許多小街,錯綜複雜的青石板路,讓我們感受到了山城的獨特地理風貌。傍晚輕軌從旁邊呼嘯而過,在燈光下分外絢麗,簡直是一道奇幻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