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師開學就被停職說起,暢談中美管教熊孩子的策略,讓人深思

2020-12-14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經常有家長吐槽說不知道該怎麼管教孩子了。有時候管得多了,孩子反而越來越叛逆,但不管不顧孩子又會放縱自己。其實,管教孩子是一門學問,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或孩子的老師,所以需要不斷學習。

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要一味以成人的思維去替孩子做決定。不管對與錯,我們都要學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給予孩子信任,這樣他才會更有主見。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父母或老師一定要遵從言傳身教、獎罰分明、尊重信任這三大原則。

你的孩子是否會聽你管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採取了恰當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得當,孩子才會越教越出色!

01一教師開學就被停職

教師本是教書育人的重要人物,應該傳授良好的價值觀和有用的知識。但近日徐州一位老師的表現,卻讓人心寒......

9月2日,一段被標註為「徐州三十一中初二(9)班32個學生被毆打辱罵」的視頻在網上傳開,視頻中一名被指為班主任盧某的女子,對多名學生實施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撕臉皮等行為,並用言語侮辱部分學生家長。

外面下雨就被老師罰站,如果這是真實的話,作為老師,我不否認,這的確有點過了。

視頻末尾還附上了統計表,稱有32名學生存在被打經歷,被打次數從「15次左右」至「30多次」不等。

最終,學校發表聲明:立即對涉事教師進行停職處理,對家長進行安撫,責令老師向家長承認錯誤,賠禮道歉,並深刻檢討……

老師抽打學生固然不對,但是這種視頻展現的情況是片面的,因為我們從視頻中只能看到老師的不對,沒有看到學生和家長的原因。

所以,我有一種擔心,這種視頻傳播廣了,看的人多了,影響會被無限放大,就會被看作:老師,無論家長和孩子怎樣,你都不能體罰孩子,哪怕是一點懲戒措施,你都要賠禮道歉!

在網上盛傳,一則學生和老師互扇耳光的視頻: 視頻中,女教師對男生進行批評教育,男生頂撞老師,女老師被激怒,猛扇男生一耳光。

男生也不甘示弱,回擊了老師一個耳光。看到這個視頻,我有兩個強烈感受:

1.這個男學生好大膽!連老師都敢打!

2.這個女教師好大膽!連學生都敢打!

今天99%的老師是不敢打學生的。

老師打了學生,哪怕很輕微,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要求老師賠禮、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

老師在「一朝被蛇咬」後,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在學校,老師害怕管。在家裡,家長則捨不得管!

老子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初會學話的小兒都會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可是現在,父母不願教,老師不敢嚴,父子關係、師生關係徹底扭曲。

每家每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圍著轉,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老師在批評孩子時瞻前顧後、縮手縮腳。

其結果,很多孩子蹬鼻子上臉,脾氣越來越大,任你怎麼給他講道理都不管用。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

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國未來發展的重擔的……」

就如有句話所說,這世上,太多的家長對老師過分苛責,卻從不要求自己孩子遵紀守法。

不止是家長,整個社會對老師越苛責,越會縱容熊孩子。熊孩子長大又變成熊家長,如此循環,禍害無窮。

02很多孩子缺失「敬畏之心」

缺乏敬畏之心,是當前很多孩子的通病。因為被嬌慣的孩子生活在缺乏約束和規矩的環境裡,文明禮儀的認識膚淺,倫理道德的影響淡化,遵法守規的觀念缺失,過渡的保護又讓自然法則的懲罰削弱,孩子就形成了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不擔當不負責、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缺乏敬畏之心更是難免。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孔子講的君子三畏,其實指的就是敬畏。

筆者調查觀察很多孩子(尤其農村學校的孩子)早已失去了「敬畏之心」,課堂成了他遊戲、說笑、調侃、逗悶子的場所,你講課,他在鬧;你給他將道理,他又讓你別囉嗦浪費大家時間,快講課吧;整個課堂似乎成了他的雜耍場子,甚至有家長還嘲笑你,為什麼自己的課堂連個學生都「鎮不住」?

只想問問這樣的家長,你孩子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千錘百鍊練就成如此一身"刀槍不入」的硬功夫?道理聽不進,還如此地霸道與豪橫?他有一萬個理由為自己的錯誤開脫,還讓老師鎮住場子?

學校課堂是個安安靜靜學習的場所,不是你練武、雜耍的場子!學校的學生守則和課堂規則就掛牆上,上了6、7年學,居然沒有養成學習的態度和習慣,更沒有自律,這是誰造成的?大家都在同一個班級裡,接受同樣的教育,再亂的班級怎麼也有好學生呢?你知道為什麼嗎?

某電影院裡,大家在認真觀影,只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來跳去,時不時大笑一聲,從進場到現在,鬧了差不多半小時,他的媽媽就在旁邊。

旁邊的一個大人有點受不了,對孩子的媽媽說,能不能管下你的孩子,太吵了。孩子的媽媽頭也沒回,說,孩子天生就這樣啊!然後繼續觀影。

之後,孩子離開座位,在電影院跑來跑去,跑了一會兒,累了,卻發現找不到媽媽了,裡面太黑了。然後哭著喊媽媽。

喊了幾聲,沒人回應,一位陌生男子衝他吼道:你媽媽死了!孩子愣在那裡,不敢動彈。

在中國,有種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每個人的品質源自原生態家庭的感染和滲透,教養是家庭教育的結晶,是刻入骨子裡的東西,要想改變需刮骨療傷,但問題是自身是否想改變,否則那是枉費心機...,每個孩子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惡魔,在沒有約束與管教的前提下,無條件的放養、釋放,只會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03在我看來,中國家長管教孩子一般有三重境界。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油鹽出好菜,棍棒出好人」,或者「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國的傳統認為,父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子女什麼都要聽父母的。所以,中國的家長打孩子罵孩子是比較普遍的。

在我看來,管教孩子有三重境界。

第一個重境界是中國人經常說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用打來教育孩子。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會屈服於父母的淫威,不得不聽話,但其實很多被打的孩子並不是心裡服氣,而是不得已、沒有辦法,只好屈從於武力。但是,作為家長可以設想一下,當孩子長到2歲、3歲,你可以打他,等他長到12歲、13歲甚至二十幾歲時,你還可以打他嗎?恐怕到那時候家長想打也打不動了。

第二重境界就是罵孩子。

罵孩子雖然說可能比打孩子稍微好一點,但實際上也是一種語言暴力,孩子在父母語言威懾的情況下,雖然屈從了,但很多時候他並不知道為什麼父母要他這樣做,他為什麼在調皮的時候,就要聽父母的話。很多時候罵孩子也會增加孩子的牴觸情緒。

第三重境界就是眼神。

我通常的做法是,我的孩子在公共場所特別調皮的時候,我會把他帶到一個角落裡,比如餐館的一個角落裡,或者帶到周圍沒有人的地方,然後蹲下來,告訴他:「請你看著我的眼睛,我要告訴你剛才的情況,你的行為有點太調皮了。」當我蹲下來用眼睛看著他的時候,認真地告訴他這樣的一個情況的時候,基本上他就知道他的行為有點太調皮了。

如果在家裡的話,家裡有客人在的時候,我從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訓斥我的孩子。我覺得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所以通常的做法是,把孩子帶到房間,讓他坐在他的床上,我搬一個凳子坐在旁邊,我會很嚴肅地跟他說,這件事他做得很不對。通常這個時候,我的孩子就會知道,媽媽在說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了。

現在在中國,打孩子的家長也慢慢減少了。但是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通常是居高臨下、趾高氣揚地,用命令的語氣說你該怎麼樣怎麼樣去做,孩子的第一反應是牴觸的。因為從心理學來講,處於劣勢的人會增加自己的防備心理。所以就算家長說得有道理,孩子也不會心甘情願地去接受。

我覺得,與其講如何懲罰孩子,還不如講如何更好地跟孩子溝通。我的做法是,從孩子會站起來開始,我就蹲下來跟他說話,眼睛平視他,這樣就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因為自信的孩子才能夠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一開始,我的孩子跟我說話的時候,我讓他看著我的眼睛的時候,他總是東張西望的,我告訴他,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看著對方是對別人的尊重。看著別人說話,你就更能通過眼神傳達更多的信息給對方,所以到現在為止,我的孩子無論是在外面還是在家裡玩得再瘋的時候,只要我對他說,請你看著我的眼睛,他就知道我是在跟他說特別嚴肅的事情。

04如何管理熊孩子,歐美處理方式值得我們思考

熊孩子哪個國家都會有,並不是只有中國有熊孩子,美國其實也有熊孩子。但是,對於管教孩子這個問題,美國的家長會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在美國,打孩子是犯法的,不光打孩子犯法,在很多州,如果路人看見一對父母在打孩子,那麼看見的人不報警的話也是違法的。所以,美國的家長管教孩子會用除了打以外的方法,首先家長要把孩子作為一個平等的個體來對待。

其實只要跟孩子保持很好的溝通,父母不需要打和罵,就可以達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美國綜藝真人秀節目《保姆911》(Nanny 911)在美頗受歡迎,該節目的主題就是「改造熊孩子」。3位據稱擁有超過20年育兒經驗的專家會深入被困擾的家庭,拯救那些已經被熊孩子逼瘋了的熊父母。她們的不少建議的確有效,比如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否則會給孩子造成錯誤的心理暗示;毆打不僅無法減少熊孩子,反而會製造出更多熊孩子,甚至催生反社會人格;在教育熊孩子時可採用Time-Out(計時隔離)的方法。在歐美的很多家庭,包括在學校裡,很多時候管教孩子經常採用的這種方法。

什麼叫「計時隔離」?英文的Time Out是從比賽中的暫停開始的,後來慢慢地演變成家庭和學校裡糾正孩子行為的一種方式。當孩子在做出一些調皮或不能讓管教者接受的行為時,管教者會暫時將孩子從當時的環境中隔離出來,如此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脫離當時的那種環境,讓他冷靜地思考自己的錯誤,從而實現對孩子的管教或懲罰。

美國學校的老師絕對不會體罰學生,因為這是違法的。但是老師會讓孩子計時隔離,比如罰站,別的小孩都在做遊戲的時候,這個被計時隔離的小孩就只能看著,或者只能站著看,不能參與,這樣也能達到對孩子懲戒的效果。

其實,計時隔離管教法的優勢比較簡單,能讓孩子從心理上短暫地從當時的環境脫離開來。

在美國,計時隔離有時只是讓孩子面壁思過,或者關小黑屋的做法。

計時隔離的操作性比較靈活,沒有一定之規,而且其實中國的很多家長也都在用,包括讓孩子面壁思過,或者關小黑屋,其實都是某種程度上的計時隔離。單純地對孩子實行計時隔離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把孩子從當時的情境裡拉出來,比如他在餐館或遊樂場特別瘋鬧的時候,帶到一旁沒有人的地方,這並不是說讓他離開,不要玩就行了,而是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陪著他,跟他講道理,告訴他剛才哪個地方做得不對,需要怎麼遵守規定,孩子就會從心理上接受。不讓他玩了,讓他在旁邊站著,這樣也不好,無論是在公共場所,還是在家裡,家長都要給孩子足夠的面子。

很多時候,管教或者懲戒孩子,需要家長和孩子建立一種規則,什麼事情是要被懲罰的,怎麼懲罰,懲罰多久,這些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建立規則。之所以強調「一起」,是告訴大家:不是家長制定規則,孩子來遵守,而是一起來制定規則。

這裡有一個管理孩子的方法,就是執行「攢星星」的方法,家長跟孩子一起來建立這個規則,比如他表現得好,每天按時做作業,做得比較好,或者幫我們拿碗筷,放到洗碗機裡等,都是可以攢星星的,而攢的星星是可以1比1兌換成零錢來買玩具的,孩子不是從小想買什麼玩具就給他買什麼玩具,而是說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攢到足夠的星星,再用這個星星去兌換玩具,如果他的星星沒有攢到一定的量(在我們家是一顆星兌換一美元),比如他要買的玩具是30美元,而他的星星只夠兌換20美元,家長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給他買的。他知道無論他多麼喜歡,家長應該堅定不會給他買的,所以長時間下來,他也會形成這樣的習慣了。

應該強調的是,首先,家長應該跟孩子一起來建立這個規則,其次,家長要做的是堅持這樣的規則,孩子在遵守規則的時候,會跟家長建立一種契約關係。這樣的契約精神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可以讓孩子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鍛鍊孩子的自控能力,我覺得這點對於孩子來說也特別重要。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一個自控能力強的孩子,未來才能真正成功。

體罰明明是個技術活——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李雲龍對手下又打又罵,手下為什麼仍然對他忠心耿耿、跟他衝鋒陷陣?因為再打再罵,手下人都知道,那是出於關心、出於愛護。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點燃、是激發。

相關焦點

  • 從教師開學就被停職說起,對比中美管教熊孩子的策略,讓人深思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父母或老師一定要遵從言傳身教、獎罰分明、尊重信任這三大原則。你的孩子是否會聽你管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採取了恰當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得當,孩子才會越教越出色!01教師開學就被停職教師本是教書育人的重要人物
  • 武漢班主任夏老師管教熊孩子被停課反省:負責任的老師還能撐多久?!
    因為真的父母被熊孩子惹毛了,管教方法是很多的,包括且不限於戒尺擊打手心之類的懲戒。但,老師不行,你只能不行!摸著良心說,很多時候,你只能別管!一管就有大麻煩!請看澎湃新聞報導——1月12日,網上有視頻稱「武漢一小學教師懲戒學生用尺擊打學生手心」。對此,1月13日,湖北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官方微博@江漢教育 發布了《關於北湖小學教師懲戒學生的情況通報》。
  • 徐州一女教師體罰學生被停職,學生該不該管呢?該怎麼管呢?
    近日,一則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學某女教師體罰學生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中可以看到,該教師用很大的聲音在指責學生用手抽打學生的臉,體罰期間還掐住學生,不允許學生發出聲。對多名學生實施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撕臉皮等行為,並用言語侮辱部分學生家長。
  • 又一位優秀教師被開除,學校老師人人自危,以後誰還敢管教學生
    五月五日,校方下達了關於楊守梅老師體罰學生的處理決定:為了消除不良影響,楊老師被學校停職一個月,取消評優,師德考核不及格。這樣一棍子打死的處罰,簡單粗暴,不負責任,是對教師責任心的打擊,更是寒了千萬教師的心。砍斷老師手腳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家長!據知情人士透露,教育局的「三絕殺」,是兩名被打學生家長不滿學校的處罰,又去大鬧教育局。
  • 熊孩子是如何養成的?多半是這「3個原因」,父母的管教很重要
    說起「熊孩子」,想必大部分的第一印象都是小屁孩流著鼻涕,做著不合規矩的事情,還喜歡大聲叫嚷,哭哭啼啼的惡劣形象。除此之外,熊孩子的身邊一定會跟著一個滿嘴都是「他只是個孩子」的熊家長,帶著熊孩子一起無法無天,給別人帶來了麻煩也毫無悔意。
  • 這個老師,剛開學就被停職了?
    這個老師,剛開學就被停職了9月是收穫的季節,同時也是各地中小學校開學的日子。所有的老師們都在忙著開學事宜:迎接報到的學生、準備上課的教案......然而,江蘇徐州市某中學的一名初二女教師,卻與別人與眾不同,她正在忙的事竟然是打學生!
  • 正面管教,引領教師育人發展
    正面管教 引領教師育人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03來源:蓮花小學 張愛萍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全面發展,2020年8月29日至30日,我校詹先坤校長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天的2020年暑期「正面管教」主題教師培訓活動,全體教師(含東塔校區)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 熊孩子與家長應對策略點評||熊家長會讓熊孩子越來越熊
    I熊孩子事件:前段時間,上海迪士尼,一位年輕女子被8歲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屁股。女子便說了男孩幾句……家長應對:男孩的三位家長推搡受害姑娘並辱罵:「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屁股沒被人摸過?」【我的評價】之一,家長可能出於面子,而做出不理智的反應。
  • 女教師掌摑學生20多下,官方回應:已停職,年度師德考核不合格
    涉事孟老師稱,該學生課堂上不聽管教,和老師發生正面衝突。據陝西都市快報,校方已登門道歉,涉事教師已停職,當地教育部門介入調查涉事老師在和家長的聊天記錄中表示:該學生課堂上不聽管教,讓站不站起來,讓出不出去,反而和老師發生正面衝突,兩年了她把娃管成了仇人,你說多心碎!
  • 教師打學生手心被通報停課,網友反應不一:「熊孩子」該不該打?
    但絕大多數都會感謝老師恨鐵不成鋼嚴加的管教,越是參加工作後有成就的人,越是感謝老師對自己的嚴厲管教。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的人上學挨訓挨打是正常現象,那個時期的孩子不好好學習,不僅老師揍,回到家裡,爸爸媽媽也會用腳端,用手扭,甚至用棍子用皮帶打、罰站牆角等行為來訓斥打罵孩子。那時候要是敢和老師頂嘴,學校就會讓請家去學校,挨班主任和教導主任的訓話。
  • 教師懲戒新規出臺,熊孩子終於有人治了
    文|文兒前段時間說起小學即將開學,剛剛考上小學老師的表妹很擔心,害怕自己管不好學生。我安慰她說,小孩子不聽話還能打呢!表妹說才不呢,如今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誰敢管教,一個不小心就能讓家長聞訊趕來,如今的老師可難當嘍!我一想,也是。不僅教師不敢懲戒學生,學生凌駕於老師頭上的事也屢見不鮮。
  • 延安一女教師掌摑初二男生被停職,教育部門介入
    涉事孟老師稱,該學生課堂上不聽管教,和老師發生正面衝突。據陝西都市快報,校方已登門道歉,涉事教師已停職,當地教育部門介入調查。
  • 高中教師掌摑學生砸手機,遭學校停職,家長:素質太低
    高中生被老師掌摑砸手機,學校:已停職,背後原因讓人意外最近,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火了起來,內容主要是江蘇一位高中老師掌摑學生,並砸了學生的手機,場面比較「火爆」,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也再次把師生矛盾放在網友面前。
  • 涉嫌體罰女童教師被停職,教育路上,誰是贏家?
    最近一則新聞上熱搜了,網傳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年級5班教師涉嫌體罰學生致其吐血。 關於這個新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01.教育內部處分,涉事教師被停職當老師最怕什麼?教育的路上,教師輸了,想管不敢管,想管不願管;教育的路上,家長輸了,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害了孩子呢;教育的路上,孩子輸了,受家長和老師影響,孩子既不快樂也不幸福。
  • 公共場所怎管教「熊孩子」?家長孩子定位要準
    公共場所該怎麼管教「熊孩子」  刺耳尖叫、狂熱打鬧、騷擾得「四鄰不安」……人們在公共場所難免會碰到「熊孩子」。面對「熊孩子」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有教子良方。相反,有的家長在公共場所「反應過度」大聲斥責孩子;有的家長則完全不作為,一副「孩子做什麼都行、都得讓著」的樣子。那麼在公共場所到底該怎麼對待「熊孩子」呢?
  • 一段體罰學生視頻曝光,教師已停職處理,你對此怎麼看?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老師,也成了當下大家比較喜歡討論的一個話題,最近徐州的一個中學女教師因為體罰學生就被停職了。並且校長也向學生的家長賠禮道歉了,而這件事情也引發了社會的關注,網絡上傳出視頻後教育局也特別的重視,在第一時間派了督導組去核查這件事情,涉事的老師確實是學校初二年級的教師
  • 剛開學就被停職!徐州中學教師毆打32名學生,學生:全班幾乎都被她打過,最多的被打了30多次
    近日,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各種各樣的有關於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新聞事件就變得多了起來,有關阜寧縣的&34;的事件還未有結果,在江蘇徐州,就又被網友爆出了一個事件:當地某中學的班主任老師有多次毆打辱罵學生的行為
  • 熊孩子偷奶奶錢買玩具 被奶奶送進派出所管教
    (原標題:熊孩子偷奶奶錢買玩具 被奶奶送進派出所管教) (華龍網2017
  • 力邁中美學校開學季蓄勢待發
    為了迎接新學年、新同學,  力邁中美學校的老師們  一起為校園環創花心思,齊動手,  讓校舍、教室煥然一新。  辛勤園丁  力邁中美學校劉學言校長實地檢查開學準備工作Mr.Nick 老師為班級準備了液晶屏,輔助教學  開學第一課
  • /力邁中美學校外籍教師開學前專場培訓(一)
    >新學年,新氣象我們在行動力邁中美學校即將開學為此,全體外籍教師展開了為期一周的全面集中培訓,我們在行動!集體培訓新學年,我們不僅會迎來新的同學,也將會有更多外籍教師加入力邁中美學校,為我們的教師團隊輸入新鮮的血液。學校為全體新老外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歡迎新外教加入力邁大家庭,認識力邁,認識新同事,增強團隊協作能力與集體意識,以最佳狀態開展新學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