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吐槽說不知道該怎麼管教孩子了。有時候管得多了,孩子反而越來越叛逆,但不管不顧孩子又會放縱自己。其實,管教孩子是一門學問,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或孩子的老師,所以需要不斷學習。
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要一味以成人的思維去替孩子做決定。不管對與錯,我們都要學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給予孩子信任,這樣他才會更有主見。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父母或老師一定要遵從言傳身教、獎罰分明、尊重信任這三大原則。
你的孩子是否會聽你管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採取了恰當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得當,孩子才會越教越出色!
教師本是教書育人的重要人物,應該傳授良好的價值觀和有用的知識。但近日徐州一位老師的表現,卻讓人心寒......
9月2日,一段被標註為&34;的視頻在網上傳開,視頻中一名被指為班主任盧某的女子,對多名學生實施打耳光、揪耳朵、拽頭髮、撕臉皮等行為,並用言語侮辱部分學生家長。
外面下雨就被老師罰站,如果這是真實的話,作為老師,我不否認,這的確有點過了。
視頻末尾還附上了統計表,稱有32名學生存在被打經歷,被打次數從&34;至&34;不等。
最終,學校發表聲明:立即對涉事教師進行停職處理,對家長進行安撫,責令老師向家長承認錯誤,賠禮道歉,並深刻檢討……
老師抽打學生固然不對,但是這種視頻展現的情況是片面的,因為我們從視頻中只能看到老師的不對,沒有看到學生和家長的原因。
所以,我有一種擔心,這種視頻傳播廣了,看的人多了,影響會被無限放大,就會被看作:老師,無論家長和孩子怎樣,你都不能體罰孩子,哪怕是一點懲戒措施,你都要賠禮道歉!
在網上盛傳,一則學生和老師互扇耳光的視頻: 視頻中,女教師對男生進行批評教育,男生頂撞老師,女老師被激怒,猛扇男生一耳光。
男生也不甘示弱,回擊了老師一個耳光。看到這個視頻,我有兩個強烈感受:
1.這個男學生好大膽!連老師都敢打!
2.這個女教師好大膽!連學生都敢打!
今天99%的老師是不敢打學生的。
老師打了學生,哪怕很輕微,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要求老師賠禮、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
老師在&34;後,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在學校,老師害怕管。在家裡,家長則捨不得管!
老子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初會學話的小兒都會念&34;。
可是現在,父母不願教,老師不敢嚴,父子關係、師生關係徹底扭曲。
每家每戶都是&34;&34;,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圍著轉,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老師在批評孩子時瞻前顧後、縮手縮腳。
其結果,很多孩子蹬鼻子上臉,脾氣越來越大,任你怎麼給他講道理都不管用。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
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國未來發展的重擔的……&34;敬畏之心&34;敬畏之心&34;鎮不住&34;刀槍不入&34;油鹽出好菜,棍棒出好人&34;棍棒底下出孝子&34;請你看著我的眼睛,我要告訴你剛才的情況,你的行為有點太調皮了。&34;改造熊孩子&34;計時隔離&34;一起&34;攢星星"的方法,家長跟孩子一起來建立這個規則,比如他表現得好,每天按時做作業,做得比較好,或者幫我們拿碗筷,放到洗碗機裡等,都是可以攢星星的,而攢的星星是可以1比1兌換成零錢來買玩具的,孩子不是從小想買什麼玩具就給他買什麼玩具,而是說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攢到足夠的星星,再用這個星星去兌換玩具,如果他的星星沒有攢到一定的量(在我們家是一顆星兌換一美元),比如他要買的玩具是30美元,而他的星星只夠兌換20美元,家長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給他買的。他知道無論他多麼喜歡,家長應該堅定不會給他買的,所以長時間下來,他也會形成這樣的習慣了。
應該強調的是,首先,家長應該跟孩子一起來建立這個規則,其次,家長要做的是堅持這樣的規則,孩子在遵守規則的時候,會跟家長建立一種契約關係。這樣的契約精神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可以讓孩子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鍛鍊孩子的自控能力,我覺得這點對於孩子來說也特別重要。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一個自控能力強的孩子,未來才能真正成功。不是說今天晚上想打遊戲,就不做作業跑去打遊戲了,而是說,在做完作業後去打5分鐘遊戲,這個順序是先做作業再打遊戲。
體罰明明是個技術活——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李雲龍對手下又打又罵,手下為什麼仍然對他忠心耿耿、跟他衝鋒陷陣?因為再打再罵,手下人都知道,那是出於關心、出於愛護。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點燃、是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