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臉識別技術?帶你探訪揚州最大的現代化養豬場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現代化養豬場。 受訪者供圖

揚州網訊 (記者 周晗)記者昨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5個5萬頭養豬場項目已全部復產,其中,漢世偉集團投資興建的漢世偉寶應循環農業園養豬場每年可供應30萬頭苗豬,是揚州境內規模最大的能繁母豬現代化養殖場。這個養豬場到底現代在哪兒?3月12日-13日,記者赴漢世偉寶應養豬場一探究竟。

見豬一面不容易,指甲過長也得剪

從揚州報業傳媒集團大廈到位於寶應黃塍鎮徐甸村的漢世偉寶應養豬場,路上花了近三個小時。經過村口的防疫關卡,接受掃碼登記後,又七拐八繞開了20多分鐘車,記者才看到矗立在鄉野田間的一方建築群。

「這就是我們的養豬場,佔地670畝,分成養殖、種植、糞汙集中處理、生活四大區。」揚州漢世偉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姜寶軍介紹,整個養豬場採取分區分級管理模式, 每個區域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都不一樣,越往深處去,要求越高。像記者這樣的臨時到訪人員,通常只能看看監控,短時間內甚至連養豬場生活區都進不了。

遠遠看去,這座養豬場是封閉式的,四周有鐵絲網圍欄,圍欄外還有一道溝渠,偶有水鳥翻飛。

「歡迎到我們養豬場來,請先在生物安全承諾書上簽名,等下我還要給你採樣檢測……」剛到養豬場門口,門衛董秀龍便禮貌地對記者說。董秀龍是山東人,膠東口音說話有點慢,動作卻很嫻熟,一轉眼手裡就拿著小瓶藥水、棉籤,開始在記者身上從頭到腳進行「採樣」,並要求伸出手掌。正在記者疑惑時,董秀龍說:「不錯不錯,你指甲還不算長。」原來,生物安全承諾書對人員入場流程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提到,指甲過長必須修剪。

生物安全直接關乎人民生命健康、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安全,尤其是當下,建立防控重大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的系統化管理措施,其重要性及緊迫性日益凸顯。

記者了解到,漢世偉寶應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操作規範起草於2018年,中間經過幾輪修訂完善,目前已經在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降低疾病傳播風險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統化管理措施,對人員、物資、車輛等進出都有詳細嚴明的規範。

豬舍裡面能住人,衛防按照「食品級」

進入豬場第一道門,記者看到一側的廣場停了幾輛車,據說全部消過毒;再往裡走一點,看到一排鐵柵欄和緊閉的電動門後,有幾排整齊的簡易房,董秀龍說,那裡是生活區;而生活區後方那幾排豬舍,防疫要求更高一級,除了專門的工作人員,一般人過了生物安檢關也無法進入。

「養豬這件事,容不得半點馬虎。」漢世偉寶應養豬場行政場長居瑞海說,為了保證母豬的生長安全,防止帶入外界病毒細菌,豬場生產區的工作人員平時一律吃住在裡邊,一月換一次班,而且進入生產區前要洗澡消毒。為解決員工吃飯問題,公司成立了場外中央廚房,肉菜食材煮熟後,經過高溫滅菌傳遞窗入場。

「我們的豬舍裡,衛生防控安全要求和食品生產車間一樣,豬飼料由集團公司統一配給,從飼料廠到養殖場再到豬的餐盤,全程封閉運行。」姜寶軍舉例說,豬飼料從鹽城的天邦飼料廠發運,到寶應豬場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路程,按公司規定,駕乘人員及車輛出廠前需進行全方位消毒防疫處理,半道上不能停車開門。

記者坐等兩個小時,檢測結果終於出來了。「檢測結果合格,接下來,請你先去洗個澡。」董秀龍對記者說。

「我們集團總部高層來了,照樣要按程序坐等兩小時,符合防疫要求才能沐浴更衣。」居瑞海帶著記者進入全封閉的沐浴更衣室,邊說邊指導記者怎麼洗澡,「先熱水衝淋五分鐘,然後拿衛可消毒粉按1:200兌水,擦拭全身五分鐘、洗頭五分鐘……」在漢世偉寶應養豬場,兩大生產區共有員工90人,像這樣程式化的洗澡大家早已見慣不怪。

居瑞海身兼行政和生產一分場場長,日常要在兩個生產區和一個生活區之間來回巡查。「進一個區洗一次澡,這樣來來回回,一天洗澡少則4次、多則6次。」居瑞海說。

應用「物聯化」技術,隨時掌握養殖情況

「養豬可是一項技術活兒,並不是單純地讓豬吃飽、養足膘就夠了,科學的養殖辦法,是決定母豬品質的一大關鍵。」居瑞海介紹,漢世偉旗下的豬場,有著全球最優秀的種豬基因,採用欄位、自動餵料、自動環控和全漏糞地板系統,分階段、多點式、全進全出的養殖模式,為母豬提供最精準的生長需要。

「現代化養豬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智慧管理系統的介入。」居瑞海帶領記者來到豬場監控視頻前,通過滑鼠調出一棟棟豬舍內部環境影像。記者注意到,豬舍被分成一格一格的,一頭頭大肥豬都有獨立空間,飼餵、飲水一豬一份,休息活動互不打擾。每格前都連接著紅外測溫系統,懸掛著二維碼,工作人員走過時用手機逐一掃碼,每頭豬當日體重增加多少、健康狀況如何,均能在第一時間傳送到後臺大數據信息庫。

規模養豬場,一棟豬舍上千頭豬,靠人工數都數不過來,更別說及時掌握每頭豬的生長進度、健康狀況了。漢世偉寶應養豬場採用了「物聯化」養豬信息技術系統,飲食、起居、除糞、防疫實時監控,即使存欄萬頭豬,也能通過「豬臉識別」技術實時掌握情況。

「母豬的生長階段不同,養殖方法也不同,有的階段是自由採食,有的階段則是定點餵料。」居瑞海說,漢世偉集團擁有高致病性藍耳病細胞懸浮培養耐熱保護劑活疫苗和禽流感(H9)細胞懸浮培養滅活疫苗等產品,為母豬生長保駕護航。

在豬舍封閉區的北大門,記者注意到一套環保設備正在運轉,通過先進的處理工藝,能將豬糞豬尿等排洩物進行乾濕分離,利用微生物發酵和作物吸收,變廢為寶,將糞「汙」轉變成糞「肥」。

「我們在項目規劃時就注重技術創新和資源化利用,引進國內頂尖技術項目,建成糞汙集中處理區,培育了沼氣生物能源、有機肥料生產等產業。而且,作為配套,項目還規劃了種植區,建設農業大棚、種植綠色蔬菜,發展標準化現代農業種植。」揚州漢世偉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波介紹,漢世偉的規劃是在揚州擇地布點,養殖能繁母豬、育肥豬的同時,帶動屠宰加工、肉製品加工、冷鏈物流、飼料生產等項目,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記者手記

「可持續」才有生命力

「經濟的發展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這是我們常說的話,然而,過去有些養殖戶不以為然,環保不過關,群眾意見很大。如何在做大做強現代養殖業的同時,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既能化解動物疫病風險,增加收入,又能減輕環境汙染,實現可持續發展?漢世偉寶應養豬場的一整套生物安全和綠色循環等做法,讓我們看到了「可持續」的樣本。

事實上,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才能給養殖業發展帶來持久的生命力。採訪中記者得知,我市目前新增擴建的5個5萬頭生豬養殖場,全部預先通過了環評,完全符合現代生豬產業理念,彰顯了可持續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豬臉識別技術幫助金融機構獲得牲畜「身份證」
    要省去勘察員往返的高昂成本,只在處理病死豬時派車出險1次,這就需要一種能夠遠程操控的豬臉識別技術,精準確定每家每戶的病死豬身份等關鍵信息。」在香港大學商學院研究生一年級學生麻昊博看來,豬臉識別技術應用在保險公司理賠中能夠有效解決成本,大約能將每單的出險成本由6元降至0.6元,而操作流程只需要農戶拍攝病死豬照片上傳,與交通保險處理快速出險上傳事故照片的方式如出一轍。
  • 養豬黑科技:「豬臉識別」能「見豬下菜碟」
    「豬臉識別」「機器人按需投餵」,這些現代化智能技術竟然用在了養豬上……日前,記者在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養豬場」採訪時發現,現代化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已經在這裡取得了良好效果。
  • 「無人機種田」「豬臉識別」……智慧農業了解一下?
    養豬場裡,通過「豬臉識別」系統掃描一下豬的臉,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豬的編號、品種、健康情況、進食量等信息;溫棚中,傳感器收集土壤溼度、水分、含鹽量等數據,通過人工智慧模型和算法,告知農戶土壤相關情況;果園的每個甜瓜都有一個二維碼身份證,對甜瓜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監控;無人駕駛收穫機在稻田裡收割稻子……
  • 京東投資養豬企業,啟用 「豬臉識別」技術
    團隊採用智能養殖解決方案,運用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和神農系統(SaaS)所獨創的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與技術,實現養殖基地的智能化、數位化和網際網路化。「精氣神」的生豬養殖場全面應用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實現了養殖基地的智能化、數位化和網際網路化。
  • 「豬臉識別」給家畜印張「身份證」
    這就需要一種能夠遠程操控的豬臉識別技術,精準確定每頭病死豬的關鍵信息。」在香港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麻昊博看來,豬臉識別技術應用在保險理賠中能夠有效解決成本——將每單出險成本由6元大幅降至約0.6元。此外,在具體操作中,僅需農戶拍攝病死豬照片上傳,十分方便快捷。
  • 「影子豬臉識別商業化全球首發」發布會隆重舉行
    3月22日上午10時,廣州影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影子豬臉識別商業化全球首發」發布會在廣州長隆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作為「豬臉識別系統」的開發參與單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姚江林同志代表學校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發展迅速,人工智慧技術已擴展到農業領域,生豬健康智能養殖是重要的領域。
  • 可以群體識別的影子豬臉識別來了
    可以群體識別的影子豬臉識別來了 2018 年 11 月 15 日- 19 日,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又稱「雙新雙創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
  • 養豬場獸肉收割機,效率堪比鴿子橋!丘丘人也有自己的養豬場?
    提瓦特目前最大養豬場!禽肉有鴿子橋,獸肉當然也有養豬場了。目前原神最大的養豬場在明冠峽傳送點,傳送以後往左走爬上一個矮坡就能看到一片樹林,而樹林裡全都是野豬。這個地方應該是目前原神地圖中野豬刷新最多的地方了,能有十幾頭豬都在這片森林裡。不過因為野豬太密集,所以導致即使玩家用箭射,也會驚動旁邊的野豬。
  • 京東金融升級為京東數科:助建智能城市,用「豬臉識別」養豬
    京東金融積累了大量to B(企業級服務)能力,包括深度計算、生物探針、計算機視覺等基礎技術。「從金融數位化到產業數位化是自然進階的過程。」京東研發「豬臉識別」技術,和四五家養豬集團成立聯合實驗室如果某隻豬出現進食異常,京東數科利用「豬臉識別」算法能夠快速關聯它的生長信息、免疫信息、實時身體狀況等,通過「神農大腦」AI分析,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異常原因並通知飼養員對症下藥。
  • 蘿崗強拆養豬場 圈棚沒了 數千家豬滿山亂跑
    原標題:蘿崗強拆養豬場 圈棚沒了 數千家豬滿山亂跑 沒了「家」的豬只在山頭上到處奔跑覓食。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周偉龍) 昨日,蘿崗區九龍鎮政府聯合多個部門對九佛敬老院附近的一家養豬場進行強拆,數千隻家豬滿山跑,場面極其壯觀。  據了解,當地已被納入蘿崗的禁養區。現場一名鎮政府工作人員稱,這是鎮政府聯合多個部門展開的強拆行動。而豬場老闆則表示,他和相關部門籤訂的合同如今還有21年有效期。
  • 還在為人臉識別震驚?豬臉識別都有啦
    「未來,ET醫療大腦2.0將針對臨床、科研、培訓教學、醫院管理、未來城市醫療大腦等5大場景集中發力,通過加強文本結構化、圖像識別、生理信號識別、語音、知識圖譜構建等5種能力的建設,致力於解決醫療機構的切實痛點,提高醫療效率,用技術的手段賦能醫療行業,帶來醫療效率和質量的提升。」阿里健康副總裁張雯說。此前阿里雲和阿里健康在醫療AI領域已各有建樹。
  • 揚州這個校園裡藏了一列「復興號」?記者帶你探訪現場
    連淮揚鎮高鐵即將開通,揚州將邁入「高鐵時代」。你知道嗎?在揚州江海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裡藏著一列「復興號」,這是怎麼回事?昨天記者前往江海學院一探究竟。
  • 養豬場太臭怎麼解決,看看老農戶是怎麼說的
    養豬場總是有臭氣燻天的味道,對於你的養豬也不是一個好現象,應該給豬豬帶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樣也會給你帶來很好的收益,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應該怎樣解決養豬場太臭的問題?從這幾個方面去遏制,做法真的很重要。1、從飼料方面出發為什麼養豬圈會出現太臭的情況?
  • 臺灣宜蘭2處養豬場傳口蹄疫 已撲殺381隻豬
    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宜蘭縣員山鄉2處養豬場日前傳出口蹄疫疑似症狀,檢驗檢疫報告27日出爐,其中一家養豬場驗出口蹄疫病毒陽性反應,縣防疫所前晚撲殺場內多欄豬只,數量共381頭。宜蘭縣政府昨表示,員山鄉這處養豬場撲殺381隻豬之餘,其它豬只也已加強疫苗注射,防止疫情擴散。
  • 現代化養豬場都這麼做
    本文,我們就來講解一下這個問題,同時為大家介紹一下現代化養豬場在遇見這個問題的時候是怎麼做的。首先來說,由於現代化養豬場的環境衛生和母豬飼養管理做得比較好,各種疫苗做的也比較完備,所以仔豬拉稀的情況是很少發生的。這是因為仔豬拉稀主要是母源性的和環境導致的。只要母豬沒問題,環境沒問題,溫度溼度沒問題,仔豬拉稀的情況就很少發生。
  • 探訪古城揚州傳統技藝:理髮刀演繹「頂上功夫」
    崔佳明 攝 (新春走基層)探訪古城揚州傳統技藝:理髮刀演繹「頂上功夫」中新網揚州2月10日電 題:探訪古城揚州傳統技藝:理髮刀演繹「頂上功夫」記者 崔佳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揚州自古就是富庶之地,豐潤的水土養育了熱愛生活
  • 長治市養豬場設備定位欄圖紙系統詳解
    養豬自動化料線安裝豬場自動化上料系統豬場自動化養豬設備河北養豬場整體設備養豬自動料線母豬自動料線養豬自動化豬場自動料線自動配料生產線自動上料系統可以自動將料塔中飼料輸送到豬只採食料槽中,輸料是按照時間控制,每天可以設置多個時間段供料,到設定開啟時間三相交流電動機接通電源,帶動刮板鏈條,開始輸料。結構簡單,工作可靠,衝力大,效果好,主要缺點是耗用金屬多,造價高,噪音大。
  • 人臉識別第一案:你的「臉」誰做主
    (見11月21日《北京青年報》)法院經審理認為,野生動物世界在合同履行期間將原指紋識別入園方式變更為人臉識別方式,屬於單方變更合同的違約行為。但判決中也明確指出,「野生動物世界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其行為本身並未違反前述法律規定的原則要求。」
  • 現在的豬為什麼要帶電子耳標,有什麼意義?
    豬肉在中國是大需求產品,給豬帶上耳標豬耳標能跟蹤監控動物從出生→屠宰→銷售→消費者→最終消費端的整個過程,對豬的信息進行採集追蹤,方便養豬場管理,同時也符合國家在養殖業的政策標準。豬場的豬帶上電子耳標有哪些意義1、 有利於動物疫病控制非洲豬瘟和熱流感對豬都是傷害非常大的疾病,一旦一個豬出現,可能整個豬場都會倒閉,如果豬帶上電子耳標,可以將每頭豬的品種、來源、生產性能、免疫狀況、健康狀況、等信息統一管理起來,一旦發生疫情和生病等問題,可及時發現,並且精準定位查詢是哪只豬染上了疾病。
  • 荷蘭農業:農業教育+合作社;業內人士:推廣「豬臉識別」
    數據服務平臺是以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航拍以及傳感器等技術收集氣候氣象、農作物、土壤及病蟲害等數據,建立數據服務平臺,並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為農場提供可視化模型,實現對作物的精準管理。天眼查數據顯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工商系統中登記的最大股東為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