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黑科技:「豬臉識別」能「見豬下菜碟」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豬臉識別」「機器人按需投餵」,這些現代化智能技術竟然用在了養豬上……日前,記者在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養豬場」採訪時發現,現代化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已經在這裡取得了良好效果。

  與傳統豬舍「髒亂臭」的環境不同,精氣神養殖場內遍布智能養殖解決方案所獨創的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伸縮式半限位豬欄等先進設備。

  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孫延純介紹說,利用京東數字科技獨創的3D專用農業級攝像頭,「掃一眼」豬欄就能知道豬的數量。運用「豬臉識別」技術,可以準確識別每一頭豬,而飼餵機器人可以精準到克對豬進行飼喂。如果一頭豬已經吃夠了定量,它來到飼餵機器人跟前機器就不會投喂。而沒有進食或者進食量不足的豬來到飼餵機器人前時,機器才會投喂。同時,伸縮式半限位豬欄可以確保每次只有一頭豬來到飼餵機器人前,有效避免了豬群之間的爭搶。

  「更通俗地說,現在做到了『見豬下菜碟』。在傳統模式下,餵豬依靠人工,給10頭到15頭豬一起投料,每頭豬只能憑力氣搶著吃,結果同一欄豬,在出欄時往往體重差異較大。」孫延純告訴記者。

  此外,通過24小時值班的養殖巡檢機器人,如果檢測到某隻豬出現進食異常或其他異常表現,可以利用「豬臉識別」算法快速關聯它的生長信息、免疫信息、實時身體狀況等。

  我國是世界養殖業大國,肉類和禽蛋產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位。但養殖產業也面臨著突發疫情、飼料價格攀升、環保壓力加大等諸多風險。為應對這一挑戰,2018年,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研發並在該養殖企業投入應用了這一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2019年初,首批兩個豬舍投入試運營。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養殖基地全部200多個豬舍的智能化升級改造,具備了年出欄量20萬頭左右的規模。未來三年,將達到年出欄100萬頭的規模。

  記者看到,這裡的智能全天候監測系統還能做到及時防疫,實現「24小時獸醫」。智能養殖解決方案把「聲紋識別技術」引入養殖業,通過分析、識別豬的叫聲,結合豬的運動量、採食量、體溫等數據,就能進行疾病檢測,並且在第一時間進行疫病預警,讓工作人員及時採取措施。

  孫延純說,智能化改造豬場一年來,智能養殖解決方案成本效益可控。

  按20萬頭豬數量計算,通過精準飼喂,平均每頭豬在飼料上能節約10%,相當於每頭豬節約了60元;此外,還實現了員工效率的提升,人工成本投入每頭可節省8元;對疫病進行監控預警,降低疫情造成的傷害,提高成活率方面平均每頭可節約15元;在精準控制出欄體重方面能節省8元。總體算下來,每頭豬可節省91元成本。

  「除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降低疫病風險之外,通過智能養殖解決方案養出的豬,因營養攝入更均衡、全生命周期用藥量少等原因,豬肉品質也會更好。」孫延純說。

  據京東數字科技京東農牧副總經理李佳隆介紹,智能養殖背後有著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支撐。以稱重為例,傳統養殖一般只有在出欄時進行一次稱重,此前只能憑經驗估算。而巡檢機器人使用專用的農業攝像頭,「掃一眼」豬欄就能知道豬的數量,並對每頭豬進行估重,這背後就是智能算法的支持。

  「智能養殖與傳統養殖相結合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農牧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智能養殖解決方案不僅可以養豬,還可以養牛、養羊。數字科技也可以在全產業鏈上對養豬企業進行支持,還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產品的品質溯源,確保百姓吃到放心肉。」李佳隆說。

(記者齊中熙、薛欽峰)

新華社長春11月8日電

相關焦點

  • 今年廣東智慧養殖出啥黑科技?可以群體識別的影子豬臉識別來了
    今年廣東智慧養殖出啥黑科技?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影子科技」)獲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邀請參展,是進駐廣東政府展廳的省內唯一畜牧企業代表。15 日上午,廣東省副省長葉貞琴一行視察廣東省展廳,重點聽取了影子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數據官(CDO)鏑來博士針對公司背景、影子智能引擎和豬臉識別技術的講解。
  • 京東金融升級為京東數科:助建智能城市,用「豬臉識別」養豬
    京東研發「豬臉識別」技術,和四五家養豬集團成立聯合實驗室如果某隻豬出現進食異常,京東數科利用「豬臉識別」算法能夠快速關聯它的生長信息、免疫信息、實時身體狀況等,通過「神農大腦」AI分析,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異常原因並通知飼養員對症下藥。
  • 麻辣財經:從刷臉到「刷豬」,黑科技改變金融業!
    麻辣姐很好奇,仔細一看才發現箇中奧秘:櫃檯上面懸著一個類似攝像頭的機器,它能根據麵包的形狀「讀」出價格,並傳送到收銀機上。用機器「刷麵包」,麻辣姐還是第一次見到。因為麵包店的麵包是現做的,沒有包裝打不了條形碼,只能通過形狀來「識別」,其原理類似於「刷臉」。「黑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人們驚嘆它的神奇,更喜歡它的方便快捷。
  • 「豬臉識別」給家畜印張「身份證」
    「那麼,如果每頭病死豬都能精準快速確認,省去勘察員舟車勞頓的成本,整個理賠過程將更高效、更賺錢。這就需要一種能夠遠程操控的豬臉識別技術,精準確定每頭病死豬的關鍵信息。」在香港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麻昊博看來,豬臉識別技術應用在保險理賠中能夠有效解決成本——將每單出險成本由6元大幅降至約0.6元。此外,在具體操作中,僅需農戶拍攝病死豬照片上傳,十分方便快捷。
  • 「無人機種田」「豬臉識別」……智慧農業了解一下?
    2018-2019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響應下,網際網路大咖和企業紛紛加入,如「未來食物農場」「智慧農業平臺」「AI養豬」等的出現,使中國的智慧農業迎來了迅速發展時期。「豬臉識別」精準化管理每一隻豬「人臉識別」相信大家已經司空見慣,「豬臉識別」還是頭一回聽說。養豬為啥還要用攝像頭識別每一頭豬?如何識別看起來長相差不多的豬?
  • 「影子豬臉識別商業化全球首發」發布會隆重舉行
    3月22日上午10時,廣州影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影子豬臉識別商業化全球首發」發布會在廣州長隆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作為「豬臉識別系統」的開發參與單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姚江林同志代表學校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發展迅速,人工智慧技術已擴展到農業領域,生豬健康智能養殖是重要的領域。
  • 京東投資養豬企業,啟用 「豬臉識別」技術
    此外,依託京東物流領先的智能物流冷鏈技術,以及全國11個城市擁有的19個全溫層冷庫,「精氣神」山黑豬肉實現了從產地到餐桌、從區域到全國的「快速新鮮直達」。「精氣神」還運用了京東數字科技旗下京東農牧自主研發出適合豬場環境使用的農業級攝像頭、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伸縮式半限位豬欄等現代化神農物聯網設備。
  • 豬臉識別技術幫助金融機構獲得牲畜「身份證」
    既然勘察員出險的成本最高,能不能減少這項「大頭」開支?「如果每頭病死豬都能精準快速確認,又省去勘察員舟車勞頓的成本,農村病死豬保險的整個理賠過程將更高效、更賺錢。要省去勘察員往返的高昂成本,只在處理病死豬時派車出險1次,這就需要一種能夠遠程操控的豬臉識別技術,精準確定每家每戶的病死豬身份等關鍵信息。」
  • 還在為人臉識別震驚?豬臉識別都有啦
    ET醫療大腦來了5大場景上集中發力每年的雲棲大會都是「黑科技」的競技場,醫療科技領域的新動向也備受注目。21日,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吳泳銘與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出席雲棲大會阿里醫療AI專場,聯合宣布共建阿里醫療人工智慧系統——ET醫療大腦,並將其升級為2.0版本。
  • 臺灣知名半導體企業大陸「試水」智慧養豬
    豬舍設計是徽派建築,黑瓦飛簷馬頭牆,每個「房間」配有空調。豬舍外圍建有荷花池塘。建築分地上、地下兩層。每個單元6.6萬平方米,共3個單元。建成後存欄量達27萬頭。今年,第一批豬仔將「入住」這裡過上「幸福生活」。這裡有豬臉識別、體態識別,每隻豬的每一餐飼料精準到克。
  • 網際網路大佬雲集 「智能養豬」戰場,創業公司如何搶灘?
    主要特點是通過「豬臉識別」來觀測與記錄每隻豬的體重、生長、健康情況,自動調節風機、水簾、暖氣等設備,從而智能控制豬舍溫度、溼度,這一解決方案還能實現豬飼料的精準配置,提高配置效率。2019年5月,京東數科推出疫病預警系統。通過「聲紋識別」技術,機器人能夠識別並分析豬的叫聲和咳嗽聲,對豬進行疾病檢測。
  • 為什麼土生土長的黑豬見不到了?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最早的時候在我國常見的黑豬,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很少見到了,能看到的,都是大白豬?我老家是農村的,在我小的時候,家裡也餵過豬,是大黑豬。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黑豬越來越少,白豬越來越多。
  • 豬臉識別技術?帶你探訪揚州最大的現代化養豬場
    受訪者供圖揚州網訊 (記者 周晗)記者昨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5個5萬頭養豬場項目已全部復產,其中,漢世偉集團投資興建的漢世偉寶應循環農業園養豬場每年可供應30萬頭苗豬,是揚州境內規模最大的能繁母豬現代化養殖場。這個養豬場到底現代在哪兒?3月12日-13日,記者赴漢世偉寶應養豬場一探究竟。
  • 5G養豬會是什麼樣?影子科技給你答案
    當養豬業的最大需求從原本的「降本增效提質」變成了「防非保豬活下去」時,影子核心產品「FPF未來豬場」基於行業需求的變化也經歷了多次迭代和發展,目前影子在戰略合作夥伴揚翔股份有限公司結構化防非的基礎上,研發的FPF+智能防非系統+集群式智能化樓房養豬——布局構建飼、養、宰一體化的智能養豬,有望成為探索一條安全高效復產的創新之路。     「從豬開始,諸行就位」!
  • 荷蘭農業:農業教育+合作社;業內人士:推廣「豬臉識別」
    12、大北農:擬在廣西隆林縣建年出欄5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大北農公布,在行業非洲豬瘟疫情大背景下,響應國家號召,搶抓養豬產業機遇,助力百姓菜籃子工程,協力地方穩產保供,同時完善公司養豬產業發展布局,公司下屬養豬平臺控股子公司廣西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廣西大北農」)擬設立全資子公司隆林眾仁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京東數科發力AI智能養殖:聽叫聲就能讀懂豬的心聲
    有些人或許可以分辨出貓叫聲和狗叫聲,但分辨豬叫聲就有點難度。其實豬的叫聲分很多種,日常是『哼哼』,尋覓伴侶時是『呼嚕呼嚕』,身心舒暢時是『哼唧』,這都是京東「豬叫識別」技術得出的結論。
  • 黑科技 | Cermaq開發「魚臉識別」技術,顛覆傳統三文魚養殖業
    黑科技 | Cermaq開發「魚臉識別」技術,顛覆傳統三文魚養殖業2018-10-26 09:08:00  該模式採用了「魚臉識別」技術,可為每條三文魚定製「身份證」和「病曆本」。&nbsp文:胡路怡想像一下,當每條魚都有各自的「身份證」和「病曆本」,生病個體被計算機系統準確識別、自動隔離、定製治療;其他的魚群免於交叉感染,即使密度再高,也可規避疾病的爆發,全軍覆沒的悲劇不再上演...其實,這種理想的養殖模式,已離現實不遠了。
  • 人工智慧養豬,豬也有身份證了!
    近年來,人工智慧一直受到社會高度關注,未來的人工智慧將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人工智慧來完成,包括養殖、農業,目前,人工智慧養豬和蘋果種植技術已經成熟,並投入使用!國內大型養殖企業,四川特驅集團已經使用了智能養豬方案,據介紹,應用了ET農業大腦,會形成更智能、更精細的養殖模式,母豬的生產能力可以提升3頭,死亡率也降低了百分之3左右,每一頭豬從出生開始就有一個ID身份證,並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記錄每一頭豬的檔案,包括品種、天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次數、軌跡以及免疫情況,結合聲學特徵和紅外線測溫技術,通過豬的體溫、咳嗽、叫聲判斷是否患病
  • 網易黑豬越來越火了,養豬也不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
    就在過去的十年裡,丁磊、馬雲、劉強東等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將目光轉移到了養豬這個神奇的行業,同時網易老闆丁磊的網易黑豬也是在2016年上市,並且取得了首頭豬10萬元的高價。僅隔一天,第二頭黑豬被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以16萬拿下;第三頭黑豬被網友以27萬的高價最終敲定。
  • 找村花發現兩個秘密:柳氏家族坐莊豬價和人臉識別的隱秘機會
    能找的地方都找了,派出所的同學告訴我,沒有任何村花的出行記錄。調取了村花當天行車記錄,出了大表哥單位的院子,村花在一個農貿市場就再也沒有記錄了。排查了農貿市場,周圍都是居民區,警察利用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了幾天的排查,沒有任何的線索。昨天晚上,村長來家裡,說他想親自去城裡找找。我問他有沒有線索,村長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