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跨越》:透析宏觀決策視角下的中國教育

2020-12-27 教育信息速報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崇實 記者 王珺)商務印書館最近出版的《歷史的跨越——宏觀決策視角下的中國教育》一書,是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考試招生組組長、「當代教育名家」「中國好教育燭光獎」獲得者談松華先生40年心血之作。該書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所面臨的普及與提高、公平與效率、大眾與精英、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等眾多複雜問題、艱巨挑戰及其戰略選擇和政策演變的歷史過程,為深入研究中國教育問題提供了全局性、前瞻性、系統性的範例,也為研究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該書收錄的68篇文章,是從作者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報刊上發表的220多篇文章中遴選出來的。全書按專題分為七個部分,包括:總論:教育發展戰略與人力資源開發;教育體制改革:制度建設與體制創新;教育政策選擇:公平與效率;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改革攻堅之舉:教育評價與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未來變革的目標和動力: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和信息化教育;教育現代化:教育發展的新任務。每一部分的文章都按時間順序排列,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實現歷史性跨越的波瀾壯闊的歷程,展現了理論和實踐結合、解決中國教育面臨的眾多兩難選擇的膽識與智慧,是中國宏觀教育研究領域一部具有獨特價值的力作。

《歷史的跨越——宏觀決策視角下的中國教育》

談松華著

商務印書館2020年11月出版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宏觀槓桿率視角下的各部門債務
    作者|秦棟「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2期 國家宏觀槓桿率和部門宏觀槓桿率內涵存在差異
  • 活動預告 | 當代視角下的儒法之爭——中國傳統思想的歷史意涵與...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起源於中國的先秦時代,它們代表著對中國社會的系統性思考及解決方案。歷經上千年的歷史,這兩種思潮在時代中得以不斷豐富,逐漸發展成為中華文明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當下社會,我們可以從中國傳統思想中獲取哪些靈感?儒家和法家思想又可以為世界貢獻哪些中國智慧?
  • 呈現衛星視角下美麗中國
    浙江,中國著名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航拍中國》第二季用「水」將浙江美景串聯,而發達的經濟和高端的技術,讓擁有古老歷史的浙江開啟了全新時代。    說起第二季省份的選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總監、《航拍中國》第二季監製梁紅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了選擇的原則,「第二季將延續第一季『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選取了浙江、四川、內蒙古、甘肅、廣東、福建、江蘇7個省份,繼續開啟高空視角,帶觀眾見證中國的大、美、奇、變,發現前所未見的中國」。
  • 周敏凱:簡析中國政治體制轉型的歷史政治視角
    》長文,以其獨具個性特點的話語系統,從歷史——政治的視角,解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政治體制的轉型及其影響,是一篇歷史政治或政治文化視角下的建構主義的理論文章,視角新穎,議題重要,具有挑戰性。由於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是一項十分宏大的工程,具有複雜性與艱巨性的特點,要在一篇文章中全面回答它的問題,實屬不易,不同的視角對中國政治發展史實的解讀,不可避免存在分歧。拜讀蕭功秦教授大作後,對蕭教授論文中有些觀點,產生一些疑惑與歧見,希望利用《浙江學刊》一方園地,與蕭教授商榷,以期指教。
  • 汪暉對話傅高義:歷史視角下的中國變革
    【編者按】       9月4日下午,一中一西兩位著名學者,在清華大學展開了對話,討論「歷史視角下的中國變革」,他們是汪暉教授與傅高義教授。       汪暉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歷史系雙聘教授,《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一書作者。
  • 地產方法論|宏觀和企業行為視角下的地產新舊周期之變
    在貨幣供給驅動地產周期的背景下,金融資本的刺激及內部管理激勵機制導致房企投資行為體現順周期性,在上升周期中通過有息槓桿和無息槓桿的最大化利用是實現規模快速增長。宏觀環境疊加庫存波動形成地產舊周期的量價傳導機制。
  • 宏觀經濟決策取向應顧及民生
    相關管理部門在進行決策時,如果不顧基本民眾生活,甚至以犧牲民眾生活水平為代價,那似乎對此可以說,就是再有任何理由也應該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在這次經濟數據公布之際,筆者在此很想提醒宏觀決策部門:經濟調控應注意對民生的影響。
  • 讓微觀數據更好服務宏觀決策
    中國經濟網離開微觀調研,就難言科學決策。日前召開的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工作座談會,總結這一調查體系運行35年以來的經驗成績,研究「十四五」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成為上述觀點的一個有力證明。「三農」工作事關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是我國工作的重中之重。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 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課後答案全套!
    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課後答案全套!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課後答案全套資料部分摘要之一:一、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①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既定時期(通常是一個季度或者一年)內,一國領土上最終商品和服務的當期生產總值。
  • 威爾丨出版學與社會學視角下的文本技術
    這篇文章從文本社會學的角度思考出版學的目的和意義,認為應當突破出版學研究的歷史局限性,拓展出版學研究邊界以容納數字文本。同時,作者指出出版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版學研究可以借鑑文本社會學、書史學、文獻學、媒介研究等學科的方法和工具。這為出版學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有助於出版學研究從更長遠、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書籍和閱讀在人類文化中的作用。
  • 【徵文】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第三屆博士生學術論壇
    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第三屆博士生學術論壇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以制度建設為核心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歷史階段。
  • 在中國審計博物館,跨越時空阻隔,俯瞰歷史風雨
    致力於普及審計知識、研究審計歷史、傳承審計精神、宣傳審計文化,在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審計成就、講好中國審計故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
    從供給側改革視角審視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工作,綜合考慮政府、單位和個人之間的供需關係,認為政府應著眼宏觀戰略需求,發揮主導榜樣示範作用;單位應著眼中觀發展需求,發揮承上啟下主體作用;個人應著眼個體能力提高,發揮聰明才智忠心為國效力。[關鍵詞]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供給側改革國家公派出國留學是國家提高綜合國力、提升經濟、政治與文化水平的基本政策之一,應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中。
  • 宏觀視角看股票市場未來走勢
    事實上,這反映了微觀視角和宏觀視角的不同,對於個體而言,他可以通過賣出風險資產獲得存款來降低自己的風險資產/安全資產比率,但對總體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他缺乏這樣的一個交易對手。於是,系統只有一個平衡方式——降低風險資產的價格。
  • 廖群:以宏觀、哲學與歷史視野觀我國經濟
    這一預測方法論上的失靈,又在於預測家們缺乏宏觀、哲學與歷史的視野。一是缺乏宏觀的視野。很多人往往根據微觀或局部的觀察來推斷宏觀或整體的形勢。如看見某些企業、某些行業、某些地區或某些人群出現問題便推斷整個經濟出現問題。
  • 創東方:宏觀視角下的科創投資核心邏輯
    「坐電梯」還有另一個名稱,叫做「歷史的進程」。今天我們就從宏觀角度來理解當前科創投資的環境和需要做的工作。經濟學體系紛繁複雜、盤根錯節,本次只介紹幾個相關理論。國際貿易間的產業分工是必須的,但是在不同階段下,卻有著不同的合作內容與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實現合作共贏。
  • 論文簡報 | 重大經濟事件視角下的經濟學研究創新
    點 擊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ISSN 1005-3425CN42-1348/F雙月刊本次為大家帶來的是《經濟評論》2020年第4期的第8篇論文《重大經濟事件視角下的經濟學研究創新本文考察了歷史上三次重大經濟危機對主流宏觀經濟理論發展的推動作用,說明主流宏觀經濟理論如何在解釋經濟危機、更新對現實世界的認識過程中發展演變。藉助於這個歷史背景,本文考察了我國本土的經濟學研究,討論了其與國際學術界的差距,指出了縮小差距的路徑,即加強科學研究規範和洞察我國特有的國情。最後特別指出了在新冠疫情衝擊和去全球化挑戰背景下,我國本土經濟學研究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
  • 《哥倫布大交換》——生態視角的下歷史書寫
    克羅斯比教授被認為是生態史學的奠基人,他率先用生態視角書寫出全球歷史的專著《哥倫布大交換:194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也一直被史學界津津樂道,被譽為「世界生態環境史的奠基之作」。認知思維方式的改變要遠遠大於知識的獲得,克羅斯比作為環境史研究的拓荒者,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其開拓出我們認識歷史、認識人類的新視角,而正是這一視角,在今天全球生態問題日益突出的情勢下,需得我們重新審視。
  • 專家不認同統計局解釋 統計誤差恐誤導宏觀決策
    著名經濟評論人水皮:  統計誤差可能誤導宏觀決策  著名經濟評論人水皮對所謂的平均漲幅這樣的解釋並不認同,昨天他表示統計數據誤差可能會對宏觀經濟決策產生負面影響。   皮稱,可以理解這種差異,但是這樣的數據容易對決策產生誤導,因此難怪大家感覺不一樣,特別是在房地產這方面的統計上面。官方的統計口徑跟大家的心理和現實生活中的切實感受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統計口徑不同造成的,比如他算的是一個平均的數字。中國地域遼闊,一線、二線城市眾多。地方房價變動不一樣,所謂不同地區的人感受的房價是不一樣的。
  • 線上補習還是線下補習:基於家庭補習決策的分析
    就生產者的視角而言,可以分析生產者基於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線上補習與傳統的線下補習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和區別;就消費者的視角而言,可以觀察消費者對線上補習的理解,分析消費者進行線上補習決策時的動機。事實上,家庭的消費決策可以部分地揭示作為教育服務提供方式的線上補習與線下補習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