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人的育兒經

2020-08-31 德叔家

文章始寫於2017-01-17

我覺得帶孩子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

卻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帶孩子有多辛苦,有的人家,一個孩子能把全家老小累個夠嗆。

幾個成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我想像不出來。

我在丹麥做過2年的保姆,分別在3個不同的家庭裡:窮的,普通的,富有的。無論貧富,都家有2-3個孩子。沒有父母的幫忙,他們卻把平凡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工作,生活,度假,生兒育女,甚至親自動手蓋房子,一個也沒落下。

他們比我們聰明嗎?還是他們有超能力或者三頭六臂?當然不是!

我覺得,最大的不同,來自他們輕鬆的育兒方式。

我工作的第一戶人家,我去的時候,最小的孩子剛剛好一歲。正是姍姍學步,牙牙學語的年紀。吃飯的時候,幫他穿好食飯兜,讓他坐在嬰兒椅上,系好安全帶,把他喜歡的食物,放在他面前的小餐盤裡,他自己會抓著勺子吃。大部分的時候,他用手抓著食物不停的往嘴裡送。一頓飯下來,吃得滿頭滿臉,桌子椅子地上全是。

Host Family從不給孩子單獨做食物,大人吃什麼,孩子便吃什麼。平時給孩子們吃點餅乾,再給最小的孩子喝點奶粉。

天氣好的話,帶孩子們去附近的公園玩。公園很大,人很少。孩子們喜歡在公園裡蕩鞦韆,或者在沙坑裡玩沙子。下雪天,二個大點的女孩會在院子裡堆雪人。孩子們玩的時候,大人在邊看著,保證孩子的安全就行。

只要是安全的,哪怕孩子們在沙坑裡,雪地裡打滾,只要他們玩得開心,身上沾再多的泥沙,父母都不幹涉孩子,任由孩子們盡情的玩耍,直到他們玩得精疲力盡。

在家時,孩子們會自己玩。

孩子的世界沒有國界。他們也玩過家家,玩捉迷藏,喜歡在浴缸裡玩水。。。孩子們就像一個小小拆遷隊,破壞力極強,一眨眼的功夫,就把家造得亂七八糟。父母也並不生氣,自己忙自己的,處理未完成的工作,收拾收拾家務,或者和親人,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

等孩子們玩好,他們會自己收拾好玩。剛剛像被拆遷隊造訪過的家,很快就恢復得七七八八了。

我工作的第二戶人家,有3個孩子。最大的男孩17歲,大的女孩11歲,最小的女兒剛剛好一歲。聽屋後的鄰居說,房子是他們自己動手蓋的。Host Mom從來不做家務,也幾乎不做飯。我休息的時候,基本由Host Father做飯,或者二個孩子輪流做。小的孩子很好帶,自己吃飯,從不哭鬧。

我做家務,或者做飯的時候,她會乖乖的在我旁邊玩耍。我一邊做事,一邊和她說話,或者給她唱中文歌。

假期的時候,無論是去Summer House還是去國外度假,大家都一起去。大的孩子會自己收拾自己的行李,同時幫忙照顧最小的孩子,Host Parents自個嗨,完完全全的甩手掌柜。

我最後工作的那戶人家,家有2個女兒。一個5歲,一個3歲。孩子自己刷牙洗臉洗澡,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自己的餐具。。。

他們有一個大大的敞開式島廚,我做菜的時候,有時候孩子們會爬到島臺上,趴在我前面,睜著漂亮的藍眼睛,認真的看我做中餐。她們還特別喜歡給我幫忙,比如幫我衝衝盤子,洗洗菜。

我擔心她們洗不乾淨,怕她們打碎盤子。連連說,不用不用!我來就好!

Host Mom說,沒事!你讓她們試試!等她們長大了,到別的國外去做Au Pair的話就有經驗了。

納尼?Host Family可不是一般人家,竟然讓孩子從小做家務,還準備讓她們以後去做Au Pair?

想起多少的中國父母,天天叨叨孩子要刻苦學習,只要成績好,什麼也不要做!我上大學時,給一個老爺爺做鐘點工。有一天,老爺爺上初中的孫女到家裡來吃飯。孩子胡亂扒了幾口就撂下碗筷看電視去了。

小女孩的爸爸媽媽說,怎麼才吃這麼點?多吃點!

小女孩盯著電視說,吃飽了!

老爺爺說,那你把碗筷收起來!

小女孩指著我說,讓她收!

小女孩的爸爸媽媽責備她道,不行!你自己的碗筷得自己收!不然,等你長大了怎麼辦?

小女孩說,我請個人不就完了嗎?

後來,我生了兒子,便照著北歐人的方法帶孩子。

兒子是5月末出生的,天氣正熱呢!所以,給兒子穿得很少。兒子滿月後,我給兒子穿個肚兜,就出門了。

走在路上,很多人問我,寶寶多大了?

我說,剛滿月。

他們都說,你怎麼這樣帶孩子啊?穿這麼少?褲子也不穿,襪子也不穿!會凍壞的呀!腳一定要保暖,寒氣都從腳起的。你要給他多穿些!

我說,天氣這麼熱,到處都是熱浪,哪裡有寒氣?沒事的,這樣涼快!

遇到小區裡和兒子差不多大的孩子,穿得那叫一個多啊!大夏天的,包得嚴嚴實實的,像個棕子,痱子都要捂出來了!

冬天的時候,兒子也穿得不多。像北歐小朋友一樣,上身穿件打底衣,套個羽絨服,下身穿條毛絨褲,腳穿雪地靴就可以安然度過整個冬天。

兒子才6個月時,我就開始讓他學著自己吃東西。兒子不要喂,我也不強迫他吃。好多人說兒子瘦,兒子確實有些偏瘦,因為他吃得少,還挑食,運動量又大。我覺得稍微胖一點或者瘦一點,很正常,只要孩子是健康的就好。

有時候,到外面去玩,看見有的孩子五六歲了還要喂!更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追著滿地跑。吃一頓飯下來,要一二個小時,累都累死了!

吃是人的天性!孩子是餓不著的。天天費盡心思,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追著餵飯,不僅把自己累得要死要活的,還會把孩子餵成小胖子!兩敗俱傷啊!

兒子9個月開始爬的。他會爬的時候,我把家裡危險的東西收起來,家裡鋪些泡沫墊,讓他隨便爬。他爬得可歡快了,呼呼的。帶他到小區花園裡去玩,一下地,他也要爬。爬就爬吧!他一爬,別人就呵呵呵笑。誇他爬得好,爬得快。兒子一被誇,爬得更帶勁了。後來,他會走路了,還會故意在地上爬給別人看,逗大家笑。

小區裡,很多孩子要走路了,有的人用繩子拉著孩子幫助孩子走路。有的,用學步車幫助孩子學走路。還有的彎著腰,扶著孩子走。

我問他們,這樣教孩子走路不累嗎?

他們說,累啊!

我說,孩子早晚會學會自己走路,讓他自己走唄!

他們說,別的孩子X個月就會走了,他還不會走!急死我了!

他們還問我,你讓你兒子在地上爬,多髒啊!

我說,沒事啊!髒了就髒了,回去洗洗就可以了。反正又不用手洗!

他們說,他在地上爬得那麼髒,萬一把手伸到嘴巴裡怎麼辦?孩子的衣服你也用洗衣機洗?

我說,伸到嘴巴裡也沒事啊!讓他嘗嘗什麼味道的,味道不好,他下次就不會伸了。孩子的衣服為什麼不能放洗衣機洗啊?

然後,他們和我說,孩子皮膚嫩,孩子的衣服不能用洗衣機洗,更不能和大人的衣服混在一起洗,要手洗。

孩子的衣服不能和大人的衣服一起洗,還要手洗,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啊!我在北歐時,我看他們所有的衣服都是按顏色放在一起洗的啊!不要說分什麼大人孩子,內衣外套,連洗碗布都一起洗的好嗎!這樣多簡單啊!為什麼要把簡單的事情搞得那麼複雜呢?真是沒事找事!

兒子在一歲左右,就開始跟著大孩子玩滑滑梯,嘗試各種他喜歡的事物。只要是安全的,我便讓他去試。

小區裡,有的人,緊緊抱著孩子,捨不得讓孩子玩。生怕孩子弄髒了,磕著了,碰著了。

孩子又不是易碎品,哪有那麼容易磕壞了,碰壞了?

我工作的3個家庭中,小的孩子都在上幼兒園。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變著花樣玩,家長除了睡前給孩子讀讀故事,從不刻意教孩子功課。

第二個家庭中大點的二個孩子,大的在讀高中,小的在讀小學。他們功課很輕鬆,常常很早放學,有時候,很晚才去學校。假期時,學校會組織各種活動,他們會踴躍參加。我很少看見他們在家做作業。沒有培訓班,沒有家教,家長也不天天念叨,要求他們在家看書。

有一次,我跟最富有的那個Host Mom說,丹麥的孩子上學真是輕鬆呢!我們中國的孩子,回到家,還有堆積如山的作業要做。

Host Mom說,那你覺得哪一種方式更好呢?

我說,不知道。

我不敢說我們和北歐的學校教育孰優孰劣。但是,在帶孩子上,他們真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美法育兒大戰——《法國媽媽育兒經》
    《正面管教》、《遊戲力》、《P.E.T.父母效能訓練》……大家有沒有發現,市面上大部分育兒書的作者都是美國人。美國育兒價值觀儼然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價值觀。包括各大母嬰公號大V,用的基本都是美國理論。其他國家的家長們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呢?《法國媽媽育兒經》和《法國媽媽育兒經精華實踐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 審美育兒新主張,北歐嬰童品牌STOKKE引領全球親子美學熱潮
    為了更好的探討和傳播親子美學理念,Stokke®攜手新浪育兒,向全球發起親子美學體驗師的招募活動,並宣布模範奶爸張亮擔任親子美學鑑賞師。活動上線以來,#親子美學#的話題已經有超過1.5億的閱讀,眾多父母紛紛曬出自己的親子美學筆記,分享對親子美學的感悟和理解,Stokke®在線上掀起了一股親子美學的討論熱潮。那麼,作為倡導者,Stokke®究竟是如何來理解和詮釋親子美學的呢?
  • 我的育兒經(1)
    前言寫在前面,我出生在農村,家鄉的教育資源不好,父母也不認識幾個字,沒什麼科學的育兒方法,但我依舊感恩父母,正是曾經的困難,體現如今的不易。曾經種種,仿佛昨天。今年家裡增添了小公舉一枚,甚是開心,我也開始慢慢的計劃我的育兒經。
  • 北歐國家處於冰天雪地,為什麼最幸福的總是北歐人?
    多年來,在各種「幸福」調查中,北歐國家一直獨佔鰲頭,北歐人民的幸福指數最高, 有人形容那裡是「幸福超級大國」。眾所周知,北歐五國毗鄰北極圈,常年與冰雪為伍,環境氣候惡劣。那麼,北歐國民幸福的秘訣是什麼呢?
  • 科學育兒須遠離「偽育兒經」
    江德斌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不管什麼人,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有些爆款文章表面傳授育兒經驗,背後卻是一本營銷帳……面對便捷卻又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育兒,年輕父母疾呼「救救孩子」!
  • 我的極簡育兒經
    有朋友邀請我分享一下我的育兒經。借著這個機會整理了一下,我管他叫極簡育兒,下面開始我的分享。
  • 別把育兒經做成偽科學生意
    如今的新手爸媽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兒問題,都習慣於去網上尋找答案。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   信息混亂到什麼程度?諸如嬰兒黃疸是否需要曬太陽等基本問題,都會有完全衝突的答案。
  • 北歐人不是最富有的,為什麼卻是最幸福的?
    日本暢銷書作家本田直之對這種現象十分不解,他帶著心中的疑問,去北歐一些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尋找答案,寫出了《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近日,重慶出版社推出了該書的新版。澎湃新聞經授權摘錄其中一章。在很多人看來,北歐人不夠富有。北歐人繳納的稅金幾乎佔到其收入的六到七成,拿到手的實際可支配現金並不多。
  • 《北方以北》:跟隨北歐人的足跡,探尋北歐歷史和文化
    提起北歐,人們不可避免地會想到炫美的極光,或者聯想到她的安詳、靜謐、和諧,猶如仙境一般。對於沒有去過北歐的人,她是神秘而令人嚮往的。然而在這些眾多美好的形容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極其醜陋的名詞,這個詞就是「海盜」。也許看多了北歐的炫美風光,也許是聽多了北歐社會的高福利,硬是把「北歐」和「海盜」聯繫在一起,無論如何也覺得不搭。
  • 網際網路育兒經不能成了偽科學生意
    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信息混亂到什麼程度?諸如嬰兒黃疸是否需要曬太陽等基本問題,都會有完全衝突的答案。苦心求解越搜越亂,已經給人添堵,而更讓人鬱悶的是,一旦不慎還可能被割「韭菜」,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 北歐人為什麼英語那麼好?
    到過北歐國家如丹麥、挪威、瑞典旅遊的朋友,一定會發現在這裡使用英語近乎暢通無阻。有時會讓人產生恍惚,北歐都是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確,北歐人的英語很好。在全球英語能力指標中,北歐國家多年來都名列前茅。北歐人普遍英語很好,當然最基本的理由是瑞典語、挪威語、丹麥語都屬於北日耳曼語系,與現代英語是相近語系,語言上是親戚。所以,他們想說不好英語都難。據說,一個完全不懂英語的北歐人只需學習600小時就可以掌握英語。這就是語言親戚的天然優勢。
  • 芬蘭:最另類的北歐人
    高福利,高生活水平,經濟發達,自然風光秀麗,許多普通老百姓提起北歐都可以泛泛而談,然而北歐這個地理概念許多關於北歐的知識在大多人眼裡看似熟悉卻又很陌生。北歐國家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文化高度相似或統一的地域,就類似於西方人眼中的東亞地區。
  • 老一輩的錯誤育兒經,你中招了嗎?
    時代在進步,觀念在更新,育兒的理念也在不斷進化,祖輩流傳下來的育兒經大多已經經不起科學推敲,可它們卻仍然影響著當今幼兒哺育和教養。#生活#一、說到老輩育兒即便沒有穿過,大多數人肯定也聽說過。老一輩觀點:開襠褲透氣、大小便方便、易清潔並且省錢。科學觀點:開襠褲存在很多危險隱患,不應該給寶寶穿。1.最顯而易見的一點便是私密部位外露、暴露隱私。
  • 日本人的「廚房育兒經」
    之後,NHK電視臺推出《天才是樣樣都會的人》,由一隻青蛙木偶和一位大姐姐引導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做點心。這個節目一度成為日本兒童的最愛。  在日本,媽媽主要負責做家務和帶小孩。媽媽做飯時,孩子會跟進廚房,好奇地摸摸這、看看那。
  • 質感育兒生活!奶瓶界愛馬仕 北歐風設計 精選5個嬰幼兒品牌
    本篇編輯特搜了 5 個來自國外的優秀品牌,推薦給在育兒生活上,同樣對選品有所堅持的你: 1.新加坡 hegen ▲(圖/Hegen Taiwan新美型多功能金奶瓶 官方粉絲專頁) 相信如果最近有在物色嬰幼兒用品的人,一定都曾被這支奶瓶界的愛馬仕燒到過吧
  • 馬雲的「育兒經」
    馬雲的「育兒經」就是,他自己曾經提到在兒子 18 歲的時候給他寫了一封信: 「我說兒子 18 歲了,我送你三句話:第一、永遠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問題
  • 《法國媽媽育兒經》: 育兒也可以這麼時尚
    周末讀完了《法國媽媽育兒經》,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法國媽媽果然是不一樣的媽媽,讀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法國果真是時尚摩登的天堂,是的,連懷孕養娃都可以搞得這麼與眾不同。,餵養,習慣培養,入託等各個方面對法式育兒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法國媽媽的育兒理念時尚前衛,不墨守成規卻又符合人性,科學。
  • 基爾託參與芬蘭和北歐國家的第一座經天鵝認證的別墅即將建成!
    天鵝在小屋和海灘上芬蘭和北歐國家的第一座經天鵝認證的夏季別墅即將在Uusikaupunki建成。該站點還使用Kiilto Oy的環保產品。在芬蘭和北歐國家,第一個帶有天鵝標籤的夏季小屋的想法已經成熟:「我想為家人和姻親提供一個避暑勝地,但是建造傳統的避暑別墅似乎並不具有挑戰性。然後我意識到可以根據北歐天鵝的標籤來製作小屋。」Rauli Lautkankare是圖爾庫應用科技大學的土木工程師和土木工程講師。
  • 北歐移民親述:為何北歐人能過最幸福的生活?(全文)
    「不奢望自己能取得大成就,不用擔心會窮困潦倒;沒有什麼能讓人興奮,也沒有什麼會令人愁苦。」張倩總結這些年自己混在北歐的狀態。這兩年,儘管遭遇全球性經濟危機,但北歐四國並沒有改變「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的特點,仍是很多人的移民首選。上世紀70年代末,廣西人盧志剛轉道越南來到瑞典,在哥德堡呆了30多年。
  • 蔣偉文高山峰嚴立婷「康熙」暢聊育兒經
    艾迪升三位模範爸媽蔣偉文、高山峰以及嚴立婷都是節目《康熙來了》的常客,三個帥爸辣媽除了在同一間經紀公司,還剛剛好都是生兒子,三人湊在一起就是大聊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