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戰的「攔路虎」,健康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治病也「治貧」。自開展健康扶貧工作以來,三亞深入實施健康扶貧,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採取疾病分類救治,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等措施,讓貧困群眾能夠「看得上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 目前,全市建檔立卡戶10050人已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實現農村困難人員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覆蓋率100%。
健康有人管:健康服務下鄉暖人心近期,三亞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王彬(呼吸內科副主任)帶領呼吸內科骨幹團隊到崖州區大旦村開展「呼吸道慢性病宣傳日」主題義診,前來就診的群眾表示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專家診療,十分暖心。「以前不知道抽菸有這麼多危害,一定要慢慢把煙戒了,真的太感謝醫生了。」一位60多歲的建檔立卡戶老伯拿著免費肺功能檢查單說。
「醫院派車接送我們,還有暖心早餐,服務很周到。」「環境很好,醫生護士態度也很好,說話不急不緩,問多也不嫌阿婆囉嗦。」近日,赤草二組的51歲董阿婆帶著孫子在崖州灣科技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檢,和她一起的還有崖州區1600餘名建檔立卡群眾,他們均享受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免費體檢服務。
把診療和關愛送到家門口,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群眾科學就醫。三亞各醫療機構進一步開展健康服務工作,扶貧義診、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一方面大大方便了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就醫。另一方面,做好健康扶貧等相關政策宣傳,加強健康宣教,提升廣大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水平,助力健康扶貧,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患病有人治:家庭醫生送醫送藥上門「現在政策越來越好,給我們安排了家庭醫生,像我們身體不便的,在家就可以看病。」育才生態區抱安村52歲的石愛莉身患殘疾,自從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後,遇到小傷小病,不用跑遠去看病了。
「籤約後,家庭醫生根據病情定期到村裡為大家做健康隨訪。」育才醫院醫生孫少寧介紹,通過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家庭醫生主動引導居民就診,指導大病、重病患者保養,加強了居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控,有效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打造多維度服務模式,精準服務籤約對象。三亞推進傳統上門籤約服務,打破空間、時間限制,因地制宜開展下村巡回醫療服務,採取「定時、定人、定點」的方式,將籤約服務覆蓋到所有籤約對象,逐步提高籤約居民就診感受度,確保籤約服務工作落到實處。目前,全市建檔立卡戶2255戶10050人完成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籤約率100%。
治病能報銷:醫保政策惠及百姓健康扶貧這一重大舉措,在脫貧致富道路上不斷築牢群眾健康之基,讓廣大困難家庭有「醫」靠,不再害怕看不起病,實現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近在眼前。
家住天涯區立新村委會抱炸小組的77歲陳文明一家因缺勞力、缺資金納為建檔立卡戶,2014年已脫貧退出。陳文明和老伴年事已高,兒子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除了照顧老人外,還開小賣部,種植檳榔和菠蘿蜜,閒時也出去打零工。
「今年6月,陳文明因病住院,進行頭部和膝關節手術,兒子陳振榮忙於照顧,家裡經濟壓力增大。」立新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蒲首豆介紹,立新村黨總支和駐村工隊組織黨員捐款4050元予以幫助,並跟蹤陳文明住院免押金、一站式報銷、住院補貼理賠等醫療扶貧政策的落實,並於9月底幫助陳文明申請民政臨時救助,派產業指導員實地指導其家庭產業發展,有效解決緩解了他們一家生病支出和延誤產業發展收入下降的壓力。據悉,陳文明住院一個月左右,總支出18778元,報銷後個人支付1877.8元,報銷比例90%。
三亞積極落實困難人員住院一站式結算,有效解決建檔立卡戶看病報銷難的問題。據悉,三亞建檔立卡戶10050人已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實現農村困難人員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覆蓋率100%。今年1月至8月,全市建檔立卡戶共839人次發生住院醫療費用支出,醫療總費用672.16萬元,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專項資金共計支付611.08萬元,住院報銷比例90.9%;共702人次發生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支出,醫療總費用62.03萬元,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專項資金支付57.48萬元,特殊疾病門診報銷比例92.7%。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