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黑總說「洋娃娃在哭,冰箱會動」,家長們該怎麼辦?

2020-09-25 藍莓媽媽梅老師

好像大家小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每當夜晚來臨,總感覺某個洋娃娃要說話、某個電器會動起來。


這種情況多數出現在幼兒時期,當我們面對黑暗時表現出恐懼,是因為萬物在孩子的眼裡都是有生命的。比如:


電視機會說話。

掛在衣架上的衣服是一個人。


這種現象就是泛靈心理,面對這樣的心理,藍莓媽媽教你三個辦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中的恐懼。


用暗示激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有個朋友關於孩子恐懼無法解決找到了我,她說:「讀童話書、陪睡這些方法都試過,不管用怎麼辦呢?」我告訴她你可以嘗試用暗示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先相信孩子:「媽媽相信你說的話,也能理解你的害怕,我也曾經歷過這些。」


積極暗示孩子:「其實你害怕是因為你和他們都不熟悉,你看媽媽就不害怕他們,因為我們特別熟,所以你可以嘗試和他們交朋友。」



「比如:冰箱冰箱,我是一個可愛又善良的好孩子,我們交個朋友吧,你不可以欺負我哦,我也會愛惜你的。」


聽她講後孩子起初還是有些害怕,說:「媽媽,還是你陪我睡吧,寶寶害怕。」


不間斷的推進暗示:「沒事的,現在他們和你成為了朋友,他們不會傷害你的,他們在保護著你。」


漸漸的孩子真的克服了恐懼,甚至和媽媽說有他們的陪伴一點也不害怕了,要求自己一個人睡。



這樣是暗示激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什麼是多米諾骨牌效應呢?就是一個看似很渺小的力量能夠引起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就是說,當我們每天不斷積極暗示孩子,「事物是有親和力」的這一想法,即使短期成效很慢,但隨著一步步的積累,逐漸形成一股力量克服內在恐懼。


所以,當孩子對黑暗中的「活物」時,家長要做到不間斷的推進暗示,漸漸的讓孩子知道黑暗中的事物都是「親和」的,有了安全感的孩子才會放下恐懼。


消除負面關注,多給予正向輸入


除了要幫助孩子克服暫時的恐懼以外,還要幫助孩子減少腦內的胡思亂想。因為當我們害怕時,越是在心理暗示自己不要害怕,就越會害怕。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特點之一:無選擇性。暗示不具有分辨力,無論有沒有反對的聲音存在,暗示都會產生效果。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除了上一條方法以外,不要做其他負面的暗示。比如:


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停電了好可怕、晚上有不乾淨的東西之類的話嚇唬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看一些恐怖題材的影視作品。


孩子的想法天馬行空,很容易將某種不存在的東西刻意放大,對夜晚的恐懼感自然而然就會加大。這種時候就需要家長多給予正向引導。



和孩子一起給恐懼換個裝


與其告訴孩子不要害怕,不如拿起畫筆把恐懼畫下來。畫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不如把可怕的東西想像成一個可愛的東西,或者是想像成搞笑的東西。比如:


想像可怕的怪物有圓滾滾的肚子。

給可怕的大蜘蛛穿上了輪滑鞋。

黑色怪物被燈光照亮,其實是個可愛的孩子。


畫的過程就是在為孩子灌輸「怪物也可以很親切」的概念,用美好可愛的事物代替恐怖,即使孩子控制不住的胡思亂想,也不會害怕,因為父母為他建造了美夢。



在面對孩子的恐懼感時,父母要多做正向引導,多一些理解和關愛。結合柔和的辦法,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擺脫恐懼感。在黑暗無光的世界裡,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建築美好的世界。


原創:藍莓果教育 梅老師 | 來自公眾號:藍莓媽媽

相關焦點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怎麼辦?家長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煩惱,明明可以用嘴解決,為什麼要用哭呢?面對這種情況,又該不該妥協呢?在孩子有限的認知裡,哭是與家長溝通最有效的方式。一旦孩子發現哭有用,便成為了他們的殺手鐧,動不動就拿哭來威脅家長。
  • 孩子怕黑怎麼辦?
    孩子怕黑怎麼辦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怕黑的經歷,但其實,很少有孩子是天生怕黑的,大多數都是後天形成的。就算是天生怕黑的孩子,經過後天的改善也會有很顯著的成效。每個人都會有害怕的東西。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還有些人連自己怕什麼都不清楚。
  • 孩子怕黑怎麼辦,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怕黑心理
    怕黑是在小孩子中間普遍存在的現象1.輕度怕黑是正常的,但如果過分怕黑,甚至懼怕黑夜,將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孩子怕黑不是天生的,基本發生在3歲以後,是孩子開始初步接觸社會並漸漸懂事後才出現的。 2.外界的環境及家長的言行是造成孩子怕黑心理的主要因素。
  • 寶寶夜晚怕黑,不睡覺怎麼辦?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怕黑?
    寶寶白天是可愛的小天使,夜晚來臨之際,就會變身「小鬧鐘」,在夜晚哭個不停。為了寶寶能安然入睡,很多家長給寶寶準備了小夜燈。有一次去朋友家,寶寶在屋內睡覺,白天室內拉著窗簾,開著小夜燈。與朋友說話也要小聲聊天。
  • 孩子夜晚不敢獨處怕黑怎麼辦?分析孩子的怕黑心理
    對孩子來說,有「怕黑」心理太正常不過,但是很多家長也會遇到這樣一個煩惱,孩子大了,想讓他學著一個人睡覺,可是他總說夜晚太黑,不敢自己睡...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應該怎麼辦?對於孩子的怕黑心理,其實是恐懼黑暗裡的未知。當獨自面對黑暗時,因為不知道黑暗中有什麼,恐懼在被放大。四歲的豆豆說:「媽媽一到晚上就要關燈睡覺,我怕,我怕有鬼、有妖怪把我抓走。」為什麼怕有怪物?其實是害怕被傷害,需要保護。五歲的薇寶說:「媽媽以前都是陪我睡的,現在卻讓我自己睡,她是不是不愛我了?」
  • 當孩子說「媽媽我怕黑」,寶媽的回答很重要,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一個有溫度的分享者,給家長和朋友們帶來更多育兒方法,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並關注!孩子怕黑怎麼辦?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作為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的恐懼。這些孩子中有性格開朗膽子大的孩子,也有害羞膽小的孩子,孩子們的年齡分布基本在2-6歲之間。孩子為什麼會怕黑呢?這種現象屬於正常嗎?
  • 孩子動不動就哭,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孩子是家庭的小天使,對於每個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都不同,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有著非常活潑的性格,而有的孩子卻比較內向,而且動不動就哭,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非常擔心,擔心寶寶會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 孩子怕黑,家長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很多家長在孩子到了小學以後要求孩子一個人睡,但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把自己房間裡的燈開著才能睡著。孩子總說「房間太黑了,我害怕」。除了晚上不敢關燈睡覺外,很多孩子還對天黑和黑的環境都害怕。怕黑是許多孩子身上都普遍存在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怕黑是人的種正常反應,人的眼睛是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徑,當人處在黑暗中時,無法通過眼睛來觀察周圍的事物,也就難以確定是否有危險靠近自己。
  • 孩子夜晚怕黑怎麼辦?家長多給孩子陪伴,引導孩子告別膽小
    害怕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比如怕高、怕疼、怕黑等。孩子也和大人一樣,都有七情六慾,也知道害怕。生活中孩子常見就有怕黑,沒有燈光不敢走,不然狠狠地抱住家長的大腿,通過哭喊還表達內心的恐懼。朋友一直說是孩子太小,等長大就好了。
  • 孩子怕黑怎麼辦?家長學會這幾招,幫助孩子擺脫恐懼心理
    文/糯媽育兒經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有沒有怕黑的經歷嗎?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會出現怕黑的情況,不敢在黑暗中睡覺,一定要開著燈才肯睡;不敢去關著燈的屋子裡拿東西……回想起來,我們自己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很多家長會疑惑,為什麼孩子會怕黑呢?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 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哭?發脾氣?當講道理無效時,家長該如何做?
    這時候,建議可以陪著孩子,安撫他,與他共情,嘗試著讓孩子把情緒說出來,接納他的情緒。因為當孩子情緒激烈時候,反觀我們自己情緒波動時候,是很難聽得進別人的話,所以千萬不要跟孩子長篇大論、否認孩子的情緒,這些反而更激起孩子鬧情緒。
  • 「爸爸/媽媽,我怕黑」,孩子跟你說他怕黑,你的反應很重要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如果一個孩子要逐漸習慣獨自睡覺時,最難克服的事情就是怕黑睡不著。許多孩子每晚睡覺前都向父母大哭大鬧,因為他們害怕黑暗,不想獨自睡覺,想讓父母一方來陪自己,有一些孩子甚至要父母一起陪伴他,他才不會感到害怕。這種行為和心理會對孩子和家長都造成一定的困擾。
  • 「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媽媽沒當回事,直到孩子被送進醫院
    但是沒幾天,孩子晚上就有哭聲了,以前可沒有這樣的現象,媽媽去看嬌嬌,嬌嬌說:「那個洋娃娃自己動了,還一直看著我,想要吃我的樣子,而且還發出可怕的聲音。」媽媽可沒發現洋娃娃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安慰了一會兒嬌嬌,等她睡著自己也去休息了。但是到了早晨的時候,孩子又哭著醒了,娃娃也在發出響聲。
  • 怕黑的孩子在怕什麼?原來是想像力在作怪
    孩子怕黑怎麼辦?孩子怕黑不自己睡覺該如何引導?育兒路上,孩子怕黑是很多家長要面對的棘手課題。之所以說棘手,是因為,到了分房睡的年齡,孩子因為怕黑卻遲遲不能獨立關燈睡覺,總擔心影響孩子獨立性的培養。這些家長往往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怕黑,才難以正確引導。
  • 「媽媽,我怕黑」當孩子發出求助信號時,你的做法至關重要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勇敢、最棒的。但是,很多孩子連黑暗都不知道如何面對,一到天黑,他們就不敢獨自上廁所,也不敢一個人睡覺了,還動不動就把「我怕黑」掛在嘴邊。我小侄子就是從小怕黑,睡覺的時候,臥室裡的燈必須開著,不然就哭鬧著不睡。
  • 孩子晚上怕黑是否會導致孩子膽小?
    我兒子已經13歲了,個子比我還高,但是他卻依然怕黑,而我卻願意用包容和理解的態度去看這件事,我只想陪著他,讓他多多的感受不再害怕,而不是一味去逼他獨立。我雖然已是成年人,但每每看到孩子怕黑而可笑的樣子,時常也在反問自己,是從何時開始不怕黑的。
  • 3歲孩子怕黑,奶奶非要去燒香,為什麼小孩一直說「有妖怪?」
    這時君君的奶奶從屋裡出來了說:「君君怕黑,我只好把家裡的燈全打開了,這兩天君君也不知怎麼了,老說怕黑,還說有妖怪,孩子小能看見大人看不到的東西,我們去拜拜佛吧。」婷婷笑著對君君的奶奶說:「媽,都啥年代了,你還信這個。」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一段時間你會發現相比於道理,孩子更愛看繪本。即使孩子取了進步,做了好事,在爹媽處可能也很難得到表揚和鼓勵,爹媽們還總是給孩子潑冷水,就怕他們得意忘形長此以往如此教育孩子,對於他們自信心的樹立非常不利,很有可能讓他們變得自卑、不能相信自己,做事瞻前顧後,總擔心自己做不好,愈加容易出錯。一旦心裡出錯的擔憂成真,他們就會哭哭啼啼,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