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整天跟下屬嘻嘻哈哈的好不好?

2020-10-19 職場老七

很多人都會覺得,當領導就該有個領導的樣子,嘻嘻哈哈,不但有失領導身份,更會讓下屬失去敬畏!

不得不說,單純的認為「嘻嘻哈哈」是好還是不好,這些想法過於片面而且武斷!

比如新聞節目,原來我們對於主持人的認知是正襟危坐,嚴肅認真,現在呢,我們看到的是段子手,是真情流露,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我們會認為主持人不合格,主持人是不及格嗎?不會,我們只會覺得主持人也是人,不再是呆板的,不再是古板的,甚至不再是死板的!

有一朋友是做管理的,朋友本身性格外向,而且言談幽默,最愛幹的事就是和員工開個玩笑!

比如外出遊玩的時候,他會趁員工車上睡覺,拍下睡覺的醜照,然後發給員工,然後笑呵呵的「威脅」,這麼漂亮的照片如果發到公司大群或者朋友圈,是不是可以讓大家看清你的「真面目」,下屬往往會不好意思或者不讓,老闆就會討價還價,不發可以,這個月怎麼樣就不發,然後發一張並不醜的照片到大群,然後說,某某可是說了,這個月要怎麼樣,如果不怎麼樣,自願發個醜照到大群!

比如工作中,夏天大家都容易犯困,即便中午休息,可還是會犯困!上班的時候,朋友看到那位員工犯困了,就會馬上拉上團隊的其他人,一起笑嘻嘻的看著犯困的人,一邊看還一邊閒聊:看看,某某困了,快睡著了,咱們目送他入睡,做個好夢!得,員工立馬醒了,還特不好意思!

和朋友聊天,你這麼嘻嘻哈哈的,員工能服你嗎?朋友笑笑,指望別人完全服你,是不太現實的,其實服不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工作結果不錯啊,大家也挺高興,這樣不是也不錯嘛!

朋友這話倒是沒錯,可是我總覺得這樣,作為領導,威信不足!

朋友問到,你覺得威信是什麼?是別人看到怕你?還是別人看到敬你?還是別人看到服從你?還是別人看到喜歡你?

朋友接著說,你看到的是嘻嘻哈哈,可是每次的嘻嘻哈哈都是不一樣的,都是有目的和要求的,只不過是披著嘻嘻哈哈的外套,提出一個新要求!比如發醜照那位,就是督促他這個月更加努力,定了一個更高的標準,看似「威脅」,不過雙方都很快樂地接受!

聽著朋友的話,還真的有點迷茫,管理到底該是嚴格呢還是輕鬆呢?到底該是敬畏呢還是融洽呢?

其實,沒有定規的管理,一板一眼是管理,嘻嘻哈哈同樣也是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者找到適合自己也適合團隊的管理方式!

適合自己

管理本身為了更好提升效率和促進結果的達成!

每一個管理者都會自己的思路和性格!並不是說適合別人的就是適合自己的,看到別人嘻嘻哈哈,團隊業績很好,自己就嘻嘻哈哈的去管理!看到別人嚴肅嚴格,團隊令行禁止,紀律好業績不錯,自己就板著臉去嚴肅要求!

我們看到的都是表面,真實的情況並不只是我們所看到的那些!

嘻嘻哈哈的管理,也有嚴肅認真地時候;嚴肅嚴格的管理,也有輕鬆快樂的時候!

適合團隊

團隊中,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團隊管理中,不但要考慮到每個人,更要根據不同情況和不同狀態!

團隊低迷的時候,如果在一味的強壓,只會讓低迷更加劇,適當的嘻嘻哈哈,是人員狀態的緩解和團隊狀態的緩解!

團隊衝刺的時候,就需要嚴格要求,嚴肅紀律,令行禁止的去執行;嘻嘻哈哈無異於放鬆士氣,放鬆節奏,即便想衝刺也沒有狀態!

需要注意的地方

嘻嘻哈哈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一種人設!

謹防把嘻嘻哈哈當成一種人設,管理中,之所以「嘻嘻哈哈」覺得不是很合適,就在於把「嘻嘻哈哈」當人設,而且刻意塑造所謂「嘻嘻哈哈」的親民形象!

當員工熟悉「嘻嘻哈哈」,習慣「嘻嘻哈哈」,管理者「嘻嘻哈哈」的人設已經建立,嘻嘻哈哈並代表氛圍良好,也可以造就氛圍鬆散,員工不是員工,經理不是經理!

而且,一旦習慣嘻嘻哈哈,對於嚴格嚴肅就會不由自得抵抗和反感!

該嘻嘻哈哈的時候可以嘻嘻哈哈,不該嘻嘻哈哈的時候千萬不能嘻嘻哈哈!

管理者刻意嘻嘻哈哈,只是管理的小手段,藉助嘻嘻哈哈的溝通,要麼拉近距離,了解下屬的真實想法,要麼塑造團隊輕鬆氛圍,有利於開張工作!

相關焦點

  • 下屬請假偷偷面試,作為管理者應該如何處理?
    作為管理者第一反應不應該是想著如何處罰下屬,相反更應該是進行一個自我的反思,更應該直面問題,思考一下究竟是哪方面的原因。作為管理者你能夠給下屬提供哪些的幫助,而不是想著要如何管制下屬。因為管理的核心是「理」,而不是管。
  • 基層管理者如何與下屬溝通
    如何溝通昨天,我們談了基層管理者如何與上級溝通,今天我們談談如何與下屬溝通!作為基層管理者,很多人經常會遇到員工抱怨,比如他們會抱怨工資低,抱怨工作環境不好和抱怨同事關係緊張等等。那如何處理員工抱怨,就需要與下屬進行有效溝通。首先,安撫情緒,平靜下屬的心情,找一個安靜環境,表達你的關心,此時要注意,不要發表結論。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 管理者怎樣指導下屬,微眾控股說營銷
    我們知道,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扮演一個好的導航儀的角色,而業績反饋,就相當於導航儀的提示。現在,微眾控股的營銷專家跟你討論一個問題:你已經盡力做一個好的導航儀了,可是,下屬的表現還是不盡如人意,你該怎麼辦?
  • 領導永遠不要跟下屬比能力,如果下屬比你強,恭喜你找對人了
    記得馬雲曾說過:「領導永遠不要跟下屬比技能,下屬肯定比的你強;如果不比你強,說明你請想錯人了。」對於管理者而言,除了技術能力外,還需要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規劃統籌能力。到了管理層,就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你是一個決策者,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握大方向,在這個大方向的基礎上,控制整個團隊,而不是一個通過業務能力去解決問題的執行者。
  • 你之所以管理不好下屬,鐵定是沒有按這5個思路做
    我們總會在職場上看到領導因為管理不好下屬而苦悶不已的情況,其實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你能按以下五個思路去做,就能做好管理:一、常穩心態---就是要去衡量下屬的心態如果想對下屬很好的進行控制,就一定要及時的對下屬的心態進行穩定。
  • 管理者帶下屬,一上來帶技能就錯了,首要先過這關(下篇)
    而學有所難的同學,卻各有不同的、不好習慣影響了他們。走向社會,在企業裡,在職場上,習慣再一次影響了每一名職場人的職業發展。如果說求學期間老師們的絮絮叨叨,導致了大多數同學們的逆反,你可以不予理會。不聽不做,影響的也就是作為學生的你,對於老師,只能是仁至義盡而已。
  • 下屬說人手不夠,需要加人,管理者請按照這四點原則
    大家好!歡迎來到阿米巴V課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下屬提出部門人手不夠,該給下屬部門加人嗎?希望在開始這個題目之前,您能夠點擊關注和收藏這個頻道,感謝您對原創作者的支持。作為管理者,你的下屬對你講,最近工作忙碌不堪,很多事情安排不開,所以人手不夠,需要加人。這個時候,到底該不該加人呢?管理者首先會問:還需要幾個人?下屬回答:需要3個人。管理者說:3個人不可能,現在經營情況不太好,先加一個人吧。
  • 下屬能力不足,管理者該怎麼辦?
    管理者慣出來的,經常替下屬工作,表現出自己的專長,忽略對下屬的要求和指導,導致下屬沒能力;3. 下屬工作積極性不高,沒有受到有效激勵,表現出能力不足,實際上並不一定是這樣。4. 有些人生性懶散或者悟性很差,屬於無腦族,扶不起的阿鬥,這種人就是能力差,那是人才招聘選擇問題。
  • 出色的管理者就是做教練,在與下屬互動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作為一個出色的經理人,一個管理者,我認為它應該具有教練的特點。要成為一名有效的教練,這樣的管理者需要具備六個品質:和諧、真實、信任、奉獻、熱情和勇氣。當一個經理是一名教練時,這意味著他要與下屬分享他的知識和經驗。他有什麼顧慮嗎?
  • 高明的管理者在批評下屬時,場面話要拿捏好
    批評和訓斥的場面話要拿捏好自古以來,中國就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這種禮儀之風也賦予了國人一種能力:待人接物儘量客氣,講話儘量委婉。由此便形成了一種人情社會,那就是不當面拒絕、不當眾批評、多顧及場面。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則其實是一種禮儀和文明的體現。
  • 職場系列:作為管理者,你會怎麼去給下屬布置任務呢
    作者:尚德管理諮詢包紅剛劉經理一上班跟公司領導溝通完後,叫來小王,要布置小王做一個方案。我們可以看到,老闆叫來某經理,告訴這個經理應該怎麼怎麼去做某件事;我們可以看到某經理,根據公司要求,安排某下屬去做某件事,就象前面介紹的劉經理交代小王寫方案一樣,要求這樣那樣去做;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員工,在接受任務的時候,都等著領導告訴他應該怎麼去做;
  • 作為管理者,一定要避開這些坑,利益點在哪裡,員工精力就在哪裡
    管理者過度的繁忙,反而會下降績效和生產力,並會令你變得簡單忘事和疲倦,然後更簡單做出糟糕的決議計劃。甚至影響到你的身心健康和心態健康,整天滿腹憂慮和抱怨。 而真正成功的管理者卻知道「高產」和「瞎忙」之間的界限。 首先,忙並不是壞事。
  • 讓下屬服服貼貼的管人管事十大手段
    人管不好,就會出事;事管不好,就會出局。愚蠢的管理者靠職務唬人,聰明的管理者靠能力馭人。能力是什麼?就是管人管事的領導藝術。領導者雖然大權在握,但是並不代表有領導力。艾森豪說過:「你不能靠拍人家頭而領導別人,那是侵犯,而不是領導力」。只有緊緊地把握住領導權,又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把人管的熱血沸騰,把事管的有條不紊,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所以管人不能沒有手段,管事必須講究技巧。
  • 管理者不能總抓下屬缺點不放,要善於激發員工優勢,就能事半功倍
    許多管理者,他們雖然身居領導職位,卻對管理一竅不通,不會採用宏觀管理方法,總是拘泥刻板的對口崗位,並且牢牢抓住下屬一些缺點不放過,並且試圖改變他們的缺點。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作為管理者要學會管理下屬技巧。要重優勢輕弱點,切不可因員工有缺點就打壓,更不能藐視和排擠下屬,扼殺員工潛在巨大資源。
  • 為什麼說優秀的管理者都是性格分裂者?
    直白的說法就是,作為管理者,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有不同的風格,該嚴格的時候要特別嚴格,不講情面;該nice的時候要特別nice,和風拂面。如果一個管理者在任何時候都只有唯一的一副面具,就很難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因為,世界上任何事情,一旦走了極端,就一定會出問題。整天慈眉善目的管理者,時間長了就沒威信;整天表情嚴峻的管理者,時間長了就沒溫度。
  • 作為管理者,你必須掌握的三項績效管理技能 智幫諮詢管理系列
    作為團隊的管理者,你至少應該掌握三項基本的績效管理技能才能有效實施績效考核工作。這三項技能分別是設計績效量表、績效輔導技能和績效反饋技能。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掌握這三項技能呢,本文對這三項技能進行簡析,期望對管理者們有所幫助。 一、設計一份高質量的績效量表 制定一份高質量的績效量表是各級管理者的必備的關鍵技能,也是管理者有效發揮下屬工作能動性的關鍵措施。
  • 領導收拾下屬的經典技巧,沒有人不服,管理者必看!(經典好文)
    很多管理者都很痛苦,花了很多心血,想了很多辦法,但效果並不理想。必須指出的是,這些管理者還沒有很好地認識到他們的錯誤之處,以及如何有效地激勵員工。如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企業領導者的核心任務之一,也是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優秀經理善於激勵員工。這樣的激勵能使團隊更活躍,更團結。
  • 下屬員工跟上級領導關係好,不服從我的安排,該怎麼辦?
    對方有領導的關係,表妹又不好管得太嚴,但任由對方,對團隊氛圍也不好。遇到下屬員工跟領導關係好,確實不好管,如果一味地認為問題出在這裡,那就更加管不好。於是,我從三個角度,給表妹提了建議。01 領導未必公私不分,客觀分析緣由,找出不服管理的原因職場上,對中層管理者來說,團隊裡有和領導關係好的人,甚至於是領導的親戚,這種事情很常見。從領導的角度,除非是親生子女,否則並不會太在意這個人,不然直接扶持對方做管理了,而不是居於你之下。
  • 都說90後不好管,00後步入職場難道好管理嗎?可能是管理者的問題
    曾幾何時,70後的管理者說80後不好管,當90後初入職場時,80後總是有個疑問,90後怎麼管?如今,00後已陸續進入職場,如果再不好管的話,那應該是是管理者或者企業自身的問題。當然,在這裡並不是說非要和員工走得太近,經常和員工套近乎,動不動哥們兒長哥們短的管理者並不會得到下屬的欽佩,但是每天繃著臉的領導更是得不到員工的喜歡甚至是認可。一名成功的企業管理者,應該懂得如何在兩者之間權衡,與時俱進,做一位現代化的個性管理者。
  • 作為優秀的管理者,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與優秀的日常管理能力
    作為一名優秀管理者,應該具備良好的管理素質企業的優秀管理者,也是企業的優秀人才。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管理者,應該具備哪些重要的管理素質呢?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種管理素質:1.做事有擔當,敢於承擔責任優秀的管理者做事有擔當,部門內部工作出了問題敢於承擔責任。而不是下屬工作出了漏子,公司領導怪罪下來不敢承擔責任,總是責怪下屬沒有做好,全是下屬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