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們分享第二篇高分試講稿,希望能夠在你面試的道路上幫到你!
1.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反覆品讀,把握詩歌抒情線索。
2. 過程與方法: 藉助誦讀,情感朗讀欣賞詩歌意象,學會抓住關鍵意象欣賞詩歌。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歌中意象所蘊含的情感,體悟離別之情。
通過抓住意象,體會詩歌的音樂美,建築美和繪畫美,從而學習新詩的鑑賞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和聯想,感受詩歌意象背後的深層情感。
導入
師:江淹在《別賦》中有一句「黯然銷魂者,為別而已矣」,從古到今,關於離別的話題,歷代詩人都寫下來千古名句,哪位同學說說你知道的離別的詩句?
師:老師看到最後一排中間的男生舉手了,請你來說,他說:「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看來這位同學詩歌儲備很豐富,請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再別康橋》看看詩人是如何將這種離愁別緒表達出來的。
新授
師:現在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大聲朗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節奏,揣摩情感。(板書課題:再別康橋)
師:聽完同學們的朗讀,老師覺得大家個別地方讀的不是很好,現在老師範讀一遍,請同學們注意聽,並劃出節奏。
師:大家讀完這首詩,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情感?
師:老師看到靠窗戶邊的同學舉手了,請你來說。這位同學說,是一種離別的愁緒,淡淡的離愁。看來這位同學讀出來徐志摩的情感,讀懂了徐志摩。請坐。
師:大家覺得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老師聽到大家說,沉鬱憂愁。現在請大家帶著這種感情,再朗讀一遍這首詩。(板書:離愁)邊讀邊思考,作者在前四節是如何描寫這種離愁的?
師:班長舉手了,你來說,班長說,作者通過「金柳」、「青荇」、「清泉」等意象來描寫離愁的。看來班長非常善於抓住意象來賞析詩歌。請坐。
師:詩歌第二節我們看到,作者寫的是柳,「柳」是什麼柳呢?其「影」有是什麼「影」。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師:第一排中間這位女同學你來說說,你說柳是金柳,影是豔影。因為在夕陽中,柳樹變成了金色。用暗語把柳樹比作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樹的美。看來這位同學理解的很深刻,請坐。還有哪位同學又不同看法?
師:你說,新娘是一個女人一生最美最幸福的時刻。而新郎對新娘的愛也就是作者對康橋的愛,也表達了對康橋自然之美的喜愛之情。現在請同學們再次讀讀第一二節,用心感受詩人對康橋的喜愛之情。(板書:金柳)
師:我們再看第三節,請一位同學朗讀。想想,「青荇在水底招搖」用了什麼手法?這麼寫有什麼好處?
師:最後的男同學來說,他說:擬人,寫出了水草對詩人的歡迎態度。顯得生動、形象。理解的非常準確,請坐。
師:大家思考一下「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作一條水草。」為什麼徐志摩卻甘願做這樣的一條水草?
師:老師右手邊的這位同學舉手了。你說,表達詩人對康橋的熱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現的那份安閒、自在、正是詩人心嚮往之的境界。正因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所以詩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條水草。
這位同學理解的非常到位,把握住了詩人的情感。現在請大家再次朗讀這一節,感受詩人對康橋生活的嚮往。(板書:青荇)
師: 現在請同學們齊讀第四節。思考這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為什麼說是彩虹似的夢?
師:學習委員舉手了,你來說。她說,這裡用了比喻,把清泉比成虹。為什麼是彩虹似的夢呢?沒關係,你的同桌來補充。
他說,美好的夢容易破碎,而彩虹雖然美麗,卻也容易消逝。所以說是彩虹似的夢。康橋的生活、學習是徐志摩心底的一個夢,對康橋的眷戀就是對夢的眷戀。這樣的夢當然不願醒,這樣的康橋當然不願離開。
這位同學分析的很全面,請坐。(板書:清泉)
師:剛才同學們都讀的很美,人們都說,這首詩有三美,分別是音樂美,建築美和繪畫美,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分組討論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老師給大家五分鐘時間。
師:第一小組的代表你來說說音樂美體現在什麼地方?
師:這位同學說,這首詩語意、結構相似,節奏相同,迴環往復。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有音樂的節奏感。
看來這組同學討論的很充分,抓住了音樂美的主要呈現方式。現在請這組同學給大家讀一遍,讀出詩的音樂美。(板書:音樂美)
師:在音樂美中,哪組同學再來說說建築美體現在什麼地方?
師:老師看第三組同學舉手了,你們來說。
這組同學說,這首詩「四行一節」,每一行字數基本為6-8字,總體來說字數接近,單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
參差中見整齊。
這組同學從詩歌結構上做了分析,分析的很正確。
請坐。
師:請這組同學齊讀這首詩,讓我們一起感受詩歌的建築美。(板書:建築美)
聽完這組同學的朗讀,第四組同學說說繪畫美體現在哪裡?
師:這組代表說,他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河畔的金柳在康河裡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搖的水草,榆陰下的長滿浮藻的青潭。這些畫面具有意境鮮明、色彩絢麗的特點,很美。詩人通過如 「蕩漾」「招搖」「揉碎」「沉澱」, 使每一幅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畫面,給人以立體感,更增添了畫面的美感。
師:這組同學能結合前面學習的詩歌意象來分析詩歌繪畫美,非常棒,請坐。
師:現在請全班同學齊讀全詩,感受詩歌的三美,體會詩人的離別之情。(板書:繪畫美)
師:聽完同學們的朗讀,感受到了大家對這首詩的理解,老師仿佛看到了詩人離別康橋時的畫面。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今天的新課就結束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節課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徐志摩的詩歌,感受到了新詩的美,也學會了鑑賞詩歌的方法。
作業布置
最後,老師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請同學們課後搜集徐志摩的其他離別詩,用今天的方法分析它,下節課我們交流。
下課!
板書設計
今天的語文試講稿分享就是這些,後期我們會對各個學科進行優秀試講稿分享!記得收藏呢!
關注教師備考資料,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