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 群眾滿意才叫好

2020-11-17 觀威海


推廣幹部「首問負責制」,群眾找到你,你就是第一責任人,不管該不該管都要先接過來。就拿百姓關注的老舊小區改造來說,怎麼改,怎麼建?小區居民最有發言權;改得效果怎麼樣?群眾滿意才叫好。

高新區康隆小區是個建於2000年的老小區,今年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這兩天,改造工程剛剛完工,小區路面、路燈、監控等公共設施全部煥然一新。

高新區康隆小區居民陳琳:「我在北邊那個門住,一眼看到南頭,心情是個敞亮的,房價這回都高了。不管怎麼說還是咱政府好,一百個滿意。」

有居民滿意,但也有居民反映,小區裡面改得是好了,但外面路面破損,汙水管道老化,裡外不匹配。可是按照原來的規劃,小區外圍不在改造範圍。針對這一情況,高新區住建部門立即展開調研,匯總群眾意見,對小區外圍重新制定了改造方案。

高新區田和街道辦事處規劃建設和生態環境辦公室副主任林培忠:「在改造過程中,我們會根據老百姓的訴求,不斷調整這個方案。改造的目的就是通過改造使小區整體有明顯改觀,提升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根據群眾需要適時調整方案,用「再規劃」的理念,為群眾提供「菜單式」服務。環翠區觀海小區,過去停車難,停車亂,這次老舊小區改造對小區公共區域重新規劃,合理挖潛盤出150多個車位,緩解了小區停車難題。

規定了50輛車、100輛車,現在輸入了這些,過後再多了,就得經過業主和物業兩家協商。0053咱物業再一個把檔案建立好,有什麼信息加上去。

更讓小區居民滿意的是,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居民意見成為制定改造方案的一個重要參考,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手段,環翠區先後組織觀海小區物業和業主代表召開了7次議事會和方案討論會,小區前期怎麼改,後期如何管,都是群眾說了算。

威海永興物業經理譚富軍:「我們和業主們一起協商,有些事情和他們一起,好的建議及時採納,更好把我們家園管理好。」

環翠區竹島街道城建辦唐英俊:「融入紅色物業,在後期小區維護管理方面建立長效機制,讓改造取得的效果能長期保持下去。」

「先民生,後提升」,充分尊重了群眾意見,也收穫了群眾的滿意和好評。

環翠區觀海小區居民崔傳航 :「現在這樣一弄,線很規整,大家都按照線停車。我們有這個責任也有這個義務來維護管理,不能把這個事全推給物業,我們共同來維護。」

記者手記:首問負責,為民負責。不管是高新區根據群眾需要調整既定的規劃,還是環翠區凝聚群眾智慧共建共享,體現的都是一個「民」字,這也是我們轉變作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不是一句空口號,需要真幹實幹。心裡裝著群眾,才能打心眼裡為群眾服務,也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認可。

相關焦點

  • 邯山區老舊小區改造見聞
    近年來,邯山區按照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切實解決老舊小區安全設施、市政配套等短板問題,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特別是尊重居民意願,動員群眾參與,將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納入改造內容,實行「匯集民智,按需改造」,真正讓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廣大群眾。
  • 老舊小區改造如何讓群眾滿意?鄭州林山寨街道串樓院拿方案
    「我們樓院老舊小區改造後是什麼樣子啊!」「能不能把樓道的窗戶換一下啊!」「那個破舊車棚下雨漏水啊,改不改?」……前期,社區書記白俊傑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運用一徵三議兩公開工作法徵求居民群眾對老舊樓院改造的意見,對樓院內影響老舊轄區改造的疑難雜症進行梳理,上報街道黨工委。
  • 鹹寧老舊小區改造煥發新活力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鹹寧按照「社會小區為先,機關大院與單位附屬家屬院類小區為次;基礎設施配套與公共服務提升為先,涉及建築本體改造為次;集中連片、規模較大小區為先,規模較小、建築單體數量3棟以下小區為次」的改造次序,將群眾改造意願強烈的89個老舊小區優先納入年度改造計劃。
  • 海拉爾區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今年計劃改造65個小區,受益群眾...
    記者從海拉爾區有關部門獲悉,今年海區計劃對65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264棟居民樓,受益群眾13871戶。據了解,海拉爾區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個,其中包括2019年海區新材、開發區小區等20個老舊小區改造續建工程、2020年海拉爾區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一、二期新建工程。項目總投資1.45億元,主要改造內容包括給水管網、汙水管網、化糞池、供熱管網(雙線)、瀝青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綠化、屋面改造及安裝庭院燈等。
  • 老舊小區咋改造,大夥說了算
    今年,東港區在46個老舊小區啟動了改造計劃,鑫鑫小區便是其中一個。通過改造徹底轉變環境髒亂差、設施破舊損的面貌,涉及居民都拍手叫好。群眾滿意,是東港區老舊小區改造的最高標準和行動指南。可改什麼?怎麼改?黨員幹部高度重視,廣大居民更是高度關注。
  • 老舊小區改造後感覺如何?住戶這樣回答……
    「老人家,小區改造後感覺怎麼樣?您滿意嗎?」「住了幾十年的老小區經過牆面、樓道、地面、綠化等改造提升後,感覺就像搬進了新的小區。非常滿意!」11月19日,華容縣委書記陶偉軍督導檢查原物價局小區改造工作時,該小區87歲居民肖必鑑老人高興地說。為提高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今年,華容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共涉及老舊小區20個,惠及居民3458戶,改造項目包括房屋本體、配套設施、環境整治、服務設施等。目前,已改造完工6個。
  • 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市裡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質。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這項民生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並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 視頻丨桂陽:改造老舊小區 提升生活品質
    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記者 姜姿 通訊員 何卓 黃磊)為滿足群眾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居住品質的迫切願望,桂陽縣啟動100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提升群眾滿意度,增強群眾獲得感。深冬時分,桂陽縣一老舊小區施工現場一派繁忙,100攝氏度的瀝青鋪在地上,水汽瞬間蒸發,熱騰騰的煙霧不斷往外冒,工人們一刻也不耽誤,幹得熱火朝天。過去這裡道路坑窪、常年積水、臭水溝裸露,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今年,該小區進行了基礎設施改造,劃分停車位、鋪設瀝青路面,解決了小區綠化、停車地、道路等方面的問題,居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樓新了路也平,車位整齊又好停;健身器材樣數多,大人小孩樂呵呵……」這段順口溜是家住河北邯鄲市滏山花園小區的李學光自編的,他告訴記者,自己編順口溜是來描述小區環境的大變化,稱讚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新生活。滏山花園是1998年建成的老小區,居住年頭久了,小區路面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環境髒亂差。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樓新了路也平,車位整齊又好停;健身器材樣數多,大人小孩樂呵呵……」這段順口溜是家住河北邯鄲市滏山花園小區的李學光自編的,他告訴記者,自己編順口溜是來描述小區環境的大變化,稱讚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新生活。  滏山花園是1998年建成的老小區,居住年頭久了,小區路面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環境髒亂差。從2018年開始,邯鄲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滏山花園是其中之一。
  • 廣西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全區老舊小區全面開工
    據了解,以往各地在辦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時,仍按照新建項目的審批程序執行,耗時較長,程序較多,影響了項目的開工進度。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研究了簡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事項的改革措施,切實簡化項目立項、用地、規劃、建設、驗收等環節和事項審批手續,減少審批辦理時間,指導各地建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綠色通道」,保障項目順利落地實施。
  • 岱山縣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成果惠及群眾提升城市品位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岱山縣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全力推進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工作,今年已全面完成人民路、蓬萊新村一小區、清泰路沿街共計48幢住宅改造工作,惠及群眾373戶。一是落實保障機制。
  • 自貢自流井區:老舊小區改造「寫」滿民意
    走進自貢市自流井區五星街磨子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老舊小區煥新顏,美好新居你我他」的橫幅格外醒目,數名工人正忙碌施工,有的重新布置雨汙分流系統、有的對小區路面鋪設石板磚、有的正焊接搭建社區新大門……眼前這番景象是磨子井社區正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 石泉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石泉縣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持續推進,通過改造使老舊小區「換代升級」,讓群眾生活更有品質,更加幸福。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金江花園小區,是石泉縣眾多「高齡小區」的代表。今年60多歲的程宗廣就住在這個小區,由於小區建設較早,水、電、氣、路等配套基礎設施都已老化,加上沒有物業管理,小區衛生和公共秩序都不好。
  • 達川區著力改造老舊小區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堅持以民為本,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同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更新和基層治理相結合,積極推動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升級,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達川區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院位於達川區主城區新學巷128號,2019年11月正式啟動,小區總戶數4919戶,36棟,常住人口19137人。
  • 重慶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四個「關鍵詞」
    重慶市老舊小區改造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按照共商共建、共管共治、民主決策原則,著眼於解決群眾居住的基本問題,不求高大上,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主要圍繞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改善小區環境等方面進行改造,並逐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 河南鄭州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探索與實踐:老小區改出新面貌 老住戶...
    「變化這麼大,你看像不像高端小區?」6號樓74歲的住戶付金玲,對改造後的環境十分滿意。2019年鄭州出臺政策,對市內五區2002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區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鄭州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指揮部綜合組組長黃海波說,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黨組織的戰鬥力得到了錘鍊,小區環境得到了提升、服務得到了提升,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得到了提升,居民自治水平得到了提升,由原來的意見大到現在主動參與、走出小區參與城市管理等,初步實現了以老舊小區改造推動社會治理。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加減法」小區怎麼改?
  • 十項重點工作在新城|老舊小區改造「眾口難調」怎麼辦?看看這些...
    「讓市民群眾在老房子裡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正是老舊小區改造的目的所在。這項惠民、利民的工程既是眾望所歸,為何在落地時卻陷入「眾口難調」的困境。近日,記者走訪發現老舊小區改造千頭萬緒,居民訴求多,管理難度大,施工任務重……好事要做好似乎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 聊城55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 3789戶居民受益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民居住條件,提升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近年來,聊城市積極開展老舊小區改造。2020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64個,5988戶,55.1萬平方米,目前,64個小區已全面施工,其中55個小區、3784戶已基本完工。
  • 事關老舊小區改造
    事關老舊小區改造主持人:呼倫貝爾日報記者王秋月主持語:最近一段時間,老舊小區改造成為了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記者了解到,這些老舊小區往往以多層建築為主、佔地範圍廣,大多位於城區中心。隨著時代變遷和生活居住條件標準的提升,老舊小區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其不但影響居民的生活,也制約著城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