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員工因薪酬被算計狀告公司 索要14萬補償金

2020-12-25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張蕾)在比亞迪旗下一家公司工作的趙先生發現,自從公司調整薪酬結構,與整個比亞迪集團實行統一薪酬後,每兩周一天的加班竟成了「免費打工」。而且依據新的薪酬計算方式,加班時間越長,附加工資反而越少。趙先生從公司辭職後,開始討薪,而其他比亞迪員工在觀望結果。今天上午,該案在朝陽法院開庭,趙先生索要被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等共計14萬餘元。

  2007年11月,趙先生到比亞迪旗下的北京比德創展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硬體設計開發部任技術人員。2008年7月,比德創展公司對員工薪酬結構進行了調整,與比亞迪集團的薪酬制度實行了統一。

  據趙先生講,薪酬結構調整後,比德創展公司開始施行大小周輪換制,每兩周有一個周六強制加班,也就是每周實行5.5天工作制,月工資組成也發生了變化。根據新的薪酬制度,員工的月工資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附加工資和加班費組成。而附加工資一項是一個十分龐雜的計算公式,光字母係數就有十多個!

  此後,趙先生發現,根據這個計算公式,加班越多,附加工資就越少。每周實行5.5天工作制時,雖然加班費多了,但附加工資少了,兩項相折抵,月工資竟與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時一樣多。也就是說每周多出的這0.5天,相當於是白幹。此外,趙先生平時延時加班並不被直接計入加班費,而僅作為工作努力度計入績效工資指數。「也就是說別人加班時,你要比別人加更多的班。」

  據趙先生講,2010年3月,公司宣布停止使用這一薪酬計算方式,但卻想讓員工在協議中承認依據公式發放工資合法。同年7月,他主動請辭,而像他一樣出於對公司不滿辭職的有三四十人之多。

  記者了解到,趙先生此前已向朝陽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仲裁委認為,趙先生在2008年下半年和公司籤過勞動合同變更書,之後公司正是按照變更後的工資標準給趙先生發工資的,而且趙先生領取的加班費總額也沒有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因此駁回了他的討薪請求。趙先生不服,又向朝陽法院提起訴訟。

  上午,比德創展的代理人在庭上表示,2008年7月薪資結構調整前,整個比亞迪集團只其一家公司與集團不一致,而且公司原有的薪酬制度沒有區分員工工作積極性,改革後的薪酬制度主要與績效掛鈎,對員工的表現有所區分。《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自主確定工資支付方式和工資水平。所以,該次調整完全是合理合法的。此外,公司與員工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重新籤訂了合同,得到了原告的認可,不存在任何爭議。因此,該公司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上午,此案未當庭作出判決。J009

(責任編輯:UN966)

相關焦點

  • 擔心公司前景 員工辭職索要經濟補償金被駁回
    2009-03-30 14:44:40   江西吉安紅業實業有限公司是1999年11月15日在吉安市工商局註冊的一家外資公司,原告劉建紅於2000年3月在該公司參加工作,但雙方一直未籤訂勞動合同,公司也沒有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2006年起,公司訂單減少。
  • 員工因績效工資被無故剋扣提出辭職 公司被判支付補償金
    酈明道(化名)因公司連續兩個月扣除其績效考核工資且不說明理由,他主動向公司郵寄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要求在解除雙方之間勞動關係的同時,由公司向其支付離職經濟補償金30餘萬元。隨後,因到新單位入職需要,酈明道要求公司向其出具離職證明。公司在向其出具該證明時,註明其系主動離職。由此,在後來的勞動爭議訴訟中,公司以其系主動離職為由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金。
  • 公司搬新址帶來不便 員工不願「跨區上班」辭職要索賠
    原標題:公司搬新址帶來不便 員工不願「跨區上班」辭職要索賠  華龍網4月28日16時10分訊(記者 李嫋)適應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和地點,遇上崗位調動或單位搬遷,有人任性曠工,也有人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並向單位索要補償金。「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今(28)日,重慶市高法院發布勞動爭議典型案例。
  • 宏源證券員工討要2700萬薪酬 公司稱因受賄無權索要
    新浪財經訊 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則宏源證券與員工之間一起勞動糾紛。宏源證券旗下的宏源匯智項目部原總經理初忠聰因受犯受賄罪,被宏源匯智發文對其進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及經濟處罰。為此,初忠聰起訴宏源證券及宏源匯智要求支付其工資及扣發獎金共計2700餘萬元。
  • 員工自願放棄社保後,向公司提出被迫辭職,公司要支付補償金嗎?
    可以說公司最怕遇到的,就是這種賴子員工了,千萬不要懷疑,這種情況很常見的,那麼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員工自願申請並填寫了不參加社保的相關協議,是否有用?若是勞動者籤署了不參加社保的相關協議,後面又以公司未替其繳納社保為由,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可以向公司索要經濟補償金呢?
  • 公司拖欠員工工資長達8個月,員工被迫辭職仲裁獲賠補償金
    有的公司經常以公司資金周轉有困難為由,隨意拖欠甚至長期拖欠員工工資,員工能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支付工資及離職補償金嗎?,員工催得急了,就象徵性地發個幾百元生活費,還要求員工寫借款單。多次問公司老闆,老闆總說公司經營困難,沒有錢發工資,讓大家要與公司共患難、同舟共濟、再等等,一有錢肯定補發所有拖欠的工資,而且還拿出一份公司董事會的會議決議給老周他們看。這份會議決議上寫著:自2019年6月份起,公司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流動資金周轉困難,經董事會研究決定,暫停所有員工的正常工資發放,員工確有困難可以寫借款單少量預支!
  • 【五一特輯之三】「被迫」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兩級法院依法支持了他的訴訟請求,判決單位支付老張工資差額、經濟補償金共計14萬餘元。案件回顧2003年老張就開始在被告公司工作,2010年雙方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為業務能力強、業績突出,老張順風順水,從普通職員一步步晉升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直到2019年5月底,老張突然收到公司通知,他的職務被連降三級,薪資也大幅度縮水。
  • 員工辭職,雙方籤有競業協議,公司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背景:宋某與某智慧財產權公司籤訂了勞動合同,在籤訂《勞動合同》的同時雙方籤訂了《保密競業禁止協議》,隨後宋某在製造公司工作了不到1個月,因為被朋友介紹去另一家單位就職,遂以「個人原因」向製造公司提出了辭職,隨後公司回函稱「同意解除《勞動合同》跟《競業禁止保密協議》,雙方與競業相關的權利和業務的約定同時解除與終止
  • 《勞動法》規定:以下四種情形員工自願辭職,企業也要支付補償金
    不少企業為了縮減成本,希望員工主動離職,這樣就避免了支付補償金。根據勞動法規定,下面四種情況,即使員工自願辭職,企業也要面臨支付補償金。一,非法調崗降薪《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隨意調動勞動者的職務,也不可隨意減少勞動者報酬。
  • 主動辭職的員工,用一個「笨」方法,成功拿到了應得的補償金
    「公司這種做法完全不符合規定,所以我就去告了他們,拿到了應得的補償金。」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員工主動選擇辭職,那麼公司就不需要給他任何經濟賠償了,可是事實是這樣嗎?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只要你屬於以下兩種情況,哪怕你主動辭職,都能獲得經濟賠償。
  • 因父病危請假被拒員工辭職索要補償法院判決員工勝訴是道德綁架嗎
    一般來說,如果勞動者主動辭職,用人單位是不需要支付離職經濟補償的。段琬玲(化名)的情況比較特殊,她因公司拒絕其續假照料病危的父親,隨後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請求裁決與公司解除勞動關係。此時,她尚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主動辭職還是被迫離職。段琬玲認為,她因實際需要才向公司提出續假請求,公司不準其休假系不近情理、故意刁難,這也是她被迫離職的主要原因。
  • 2019勞動法:3種情況下,勞動者主動辭職,補償金或比年終獎高
    每個人在步入社會以後,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肯定都是要在職場上摸爬滾打的,而且一個人不可能在一個公司幹一輩子,在遇到更好的機會和平臺的時候,肯定都是想要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的,所以跳槽在職場中是非常常見的,基本上很多人不想在原公司幹了,而且又已經找好了下家,那麼辭職就成了最直接的選擇
  • 注意:這4種情況,員工自動離職不僅有工資拿,還有有「補償金」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離職需提前30天以書面的形式告知公司,試用期的話則是3天,這也就決定了勞動者不能想走就走,若是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走就擅自離職的話,很有可能要承擔因擅自離職而給公司的經濟損失,但是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即使員工自動離職,不僅能拿到工資
  • 職話直說|薪酬永遠是老闆與員工的「心愁」
    今天,看了一文章,是劉潤《如何設置合理的薪酬結構?》,裡邊提及對於支持服務崗要採取「高薪養廉」的政策。他認為:公司越大,團隊越大,支持服務崗就越重要。沒有支持服務崗,這個大的公司和團隊,根本運轉不起來。 其實很多支持服務崗在公司裡邊是不受待見的,在薪酬和利益分成時也是不被優先考慮的。
  • 員工年中辭職、休產假可照領年終獎
    辭職照樣可以拿年終獎  2009年12月,張先生在一家貿易公司當上了銷售經理,並和公司籤訂了一份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2011年5月25日,張先生提出辭職,並在一個月後和公司解除了勞動關係。  2012年2月,張先生得知公司發放了2011年的年終獎,便找到公司,要求領取2011年1月至6月的年終獎,公司予以拒絕。
  • 比亞迪高級VP吳經勝辭職,是公司創業元老,薪酬738萬身價超2億
    【野火財經】比亞迪最新宣布,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吳經勝辭職。出生於1963年的吳經勝,今年56歲,辭職原因是「年齡及個人原因」,之後吳經勝將擔任公司顧問職務。比亞迪(002594)聘任周亞琳為公司財務總監,其將不再擔任公司總會計師。
  • 2019員工自動離職經濟補償金如何算
    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去職務的,比如「家裡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假如公司可以舉證證明員工該辭去職務理由(一般在辭去職務信、離任交代表、或離任協議書中可找到辭去職務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撐經濟補償金。
  • 北大碩士離職被收13萬補償金,公司:為其辦理了北京戶口
    北大碩士離職被收13萬補償金,公司:為其辦理了北京戶口 周蔚/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2017-10-29 16:15
  • 公司存在剋扣員工工資、調崗的行為,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
    公司存在剋扣員工工資、調崗的行為,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我們知道,勞動法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用人單位隨意辭退員工是違法的。但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單位逼迫員工辭職的現象。有的單位要求解除合同,卻讓員工填寫《離職申請表》,又或者不直接解除勞動合同,卻大幅度降低薪資待遇、增加員工任務工作量、給員工調崗等方式逼迫員工自動辭職。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認定單位逼迫員工辭職的行為呢?
  • 公司好心高開收入證明吃苦果 員工反咬剋扣工資
    東方網6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公司出於「好心」高開員工收入證明,用於個人申辦大額銀行信用卡。豈料,該證明卻被員工作為討薪的依據而淪落被告。轉正後,保險公司按每月21690元薪酬標準向張輝發放工資,並按照張輝工資性收入23996.10元,為張輝繳納社會保險費。2013年5月,該公司人事行政部曾因張輝要辦信用卡之需,為他開具了個人收入證明:「證明張輝系本單位職工,已連續在工作一年多,目前擔任上海分公司銷售總監職務,年薪43.38萬元,該員工身體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