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測測你的心理健康狀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需求快速評估...

2020-12-16 騰訊網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需求快速評估工具

一、指導語

本量表主要提供給專業人員對個體,或個體自我對焦慮、抑鬱及睡眠問題進行心理健康評估的工具,適用人群為成人及可以理解題幹的青少年。主要方法為結合個體2、3周前到現在的情況,在答案選項中進行選擇,按計分方法進行計分,根據分值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評定並給出相關建議。個體是否真實報告自己的心理狀態將決定自評問卷評分的可靠性。

二、計分方式

該問卷採用4級記分。

其中題目2、5、6、9、10、11等6項為消極項目,採用正向計分,從「完全沒有」計0分到「比平時多很多」計3分;

題目1、3、4、7、8、12等6項為積極項目,採用反向計分項目,從「完全沒有」計3分到「比平時多很多」計0分。

問卷總分為0-36分,總分越高,提示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越高。

推薦11/12分作為判斷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劃界分值。

三、心理指導建議

0 分:

提示個體目前心理狀況良好,未出現心理情緒問題,暫不需要接受心理服務。

1-8分:

提示個體目前有輕微的心理情緒問題,需要予以關注,可以自我調節,心理健康教育或一般支持性幹預為主。

9-11分:

提示個體目前的心理情緒狀態不佳,處於臨界狀態,需要予以積極關注。建議與有心理服務背景的專業人員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狀態,並根據結果決定進一步的處理計劃。

12分及以上:

通常提示個體心理健康狀態明顯不良,可能存在心理疾病的風險,需要由精神科醫生進行訪談,以決定該個體是否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是否需要入院診療等。

相關焦點

  • 北大第六醫院院長:新冠持續影響心理健康,建議對康復者心理評估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近日在首都科學講堂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世衛組織的評估,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能會在1年或2年內得到緩解,但是,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持續10年-20年。對此,他建議社區醫院不僅要對康復者健康狀況進行複查,也要對其心理健康進行評估,降低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
  • 北大第六醫院院長:新冠持續影響心理健康 建議對康復者心理評估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近日在首都科學講堂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世衛組織的評估,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能會在1年或2年內得到緩解,但是,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將持續10年-20年。對此,他建議社區醫院不僅要對康復者健康狀況進行複查,也要對其心理健康進行評估,降低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
  • 心理測評系統:心理健康至上,關注抑鬱症的篩查和評估
    精神疾病是全球範圍內不容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新冠疫情的暴發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負面影響。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形勢下,焦慮、抑鬱等常見精神心理問題備受關注。作為「健康中國2030」行動中規定的15個專項行動之一,「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全社會要提高對抑鬱症、焦慮症的認識和理解,促進疾病篩查、評估並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疾病幹預。
  • 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效之際,面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尤其是疫情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影響,各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承受心理挫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素質和能力。疫情發生後部分大學生出現了心情焦慮、心理恐慌、情緒煩躁、心緒雜亂等心理健康問題疫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發布,需要心理治療師醫院你有嗎?
    點擊查看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3月18日印發了《關於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34號】。
  • 心理研究所|疫情後,心理疏導怎麼做?官方指引來了(內附圖解)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家多次強調和部署心理應對和疏導工作,2020年3月18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再次發布心理疏導部署文件,強調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尤其是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病亡者家屬等的心理疏導工作」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指導各地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等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 新冠肺炎疫情:一場全球心理「海嘯」
    【環球科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8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22256220例。但是,我們還遠未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
  • 銘師堂教育聯合心理健康機構共同發布《中學生疫情心理與學習狀態...
    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健康的考驗,也是心理的考驗。尤其是中學生群體,面對如此重大的社會事件,恐懼、抑鬱、易怒、疑病等心理問題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如何準確的識別中學生群體的心理情緒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調節心態、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必然成為各級學校、教育機構、老師、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本呈積極發展趨勢。
  • 疫情下大眾的心理狀況
    根據發表於《科技導報》的研究論文《新冠肺炎疫情下民眾的情緒健康和社會心態現狀》,研究人員採用流調中心抑鬱量表(簡版)、廣泛性焦慮問卷(簡版)和抗疫心態問卷收集信息,以了解和分析疫情下民眾的情緒健康和社會心態現狀。
  • 構建教育領域心理健康預警幹預體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已然出現,很多人不同程度出現各類精神心理問題,尤其是處於生長期的兒童青少年,其心理健康問題頻出,被忽視的精神衛生領域亟需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癒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加強關愛幫扶、加大宣教力度、完善健康信息、開展心理測評、加強心理疏導和隨訪管理、做好重點人群危機幹預、推動心理熱線平臺服務七個方面的工作措施。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調適
    在此次疫情中,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心理狀況或多或少都受到一定影響,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該如何進行心理調適來促進心理健康? 四 積極尋求資源 在疫情的壓力下,我們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政府和社會機構也提供重要保障,這些都是幫助我們維護心理健康、保持平衡的重要資源。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或有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時,要積極向他們需求幫助。
  • 【留學心理】新冠肺炎疫情下留學人員心理適應(3)
    原本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只是中國的事情,現在看來,我們低估了病毒的能量。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日趨好轉,眼看著解禁指日可待,而國外的疫情卻愈趨嚴重,這讓很多留學人員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如何應對這個日益向世界範圍內擴散的嚴峻環境下,能夠保持心理健康,成為留學人員的頭等大事。
  • 守衛精神家園 築牢心理健康防線
    最後陳先生來到了市二院做了心理健康體檢,檢查結果顯示,陳先生心理壓力升高,且有輕微的焦慮和抑鬱症,經過醫生問詢,原來今年疫情影響下,企業經營出現了狀況,自己管理的部門效益也不太好,陳先生潛意識裡擔心出問題,導致心理出現「亞健康」。 「這其實是小問題,我們建議他先自我調節半個月,若還是沒有改善,就再來進行後續治療。」
  • 百官小學切實關注後疫情時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近日,百官小學心理危機工作小組組織全校4至6年級班主任教師參加關於「心理高危學生篩查和幹預」的專題培訓會議,引導班主任教師進一步認識了解和紮實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測評等工作。會後第一時間,25位班主任就回班面向各自班級學生開展了心理健康動態觀察,重點關注受疫情影響的八類心理高危學生,包括來自重點疫區的學生,家屬或自身曾患新冠肺炎的學生,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子女,六年級畢業班學生,特殊家庭(如離異家庭、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父母關係不良家庭等)存在親子關係不良問題的學生等,重點專注和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與情緒波動情況以及親子關係。
  • 自測——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用國內的心理健康標準給自己做個判斷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心理健康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就是怎樣衡量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3)意志健康:行動的自覺性和果斷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標誌;(4)統一協調的行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為是一致的、統一的,思想與行為是統一的、協調的,他的行為有條不紊,做起事來按部就班;(5)人際關係的適應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多措並舉,做好疫情下心理工作一是為做好疫情期間學校師生的心理防護和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及時防控、管理學生中可能出現的疫情心理危機事件,根據省教育廳及學院疫情防控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要求,制定學校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工作方案。
  • 心理測試題:測測你的心理狀況是否健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到一句:「祝你身體健康」。其實心理上的病危也不是沒有徵兆的,當你出現:晚上睡眠質量不好、白天提不起精神、上班工作效率低、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對異性興趣下降、看誰都有不順眼的感覺、擔心自己、易怒或易激動……這些都是心理失調的表現,也是一種提示信號:提示你平日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不利於身心健康,提醒你需要調整。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省民政廳動員心理健康類社會組織開展心理...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援助熱線工作的決策部署,湖南省民政廳發布公告,廣泛動員心理健康類社會組織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援助熱線工作。
  • 教育部: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近年來,先後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德育工作內容,指導各地各校開展尊重生命、人際交往、情緒調適、人生規劃等方面的教育,增強學生調控心理、應對挫折、適應環境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 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淺釋
    一、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生迎接新時代挑戰的心理保證。大家知道,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