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屢見不鮮,從小該如何教育孩子面對衝突?

2020-09-04 碧冰柔

在學校千萬不要動手去打別人,也不要搶別人東西,有什麼問題去告訴老師。

這是兒子上幼兒園小班時隔三差五就會千叮嚀萬囑咐的話。那時候總擔心他會去找其他小朋友麻煩,讓老師頭疼。但事實是他不是那種愛找事的孩子。

那時候為了更好的了解他的學校生活,每天晚上關了燈都會有十分鐘的「臥談會」,也就是我問他答。基本每天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有沒有什麼不開心的事?……」

有時他就會給我說哪個小朋友插隊了,哪個小朋友搶他東西了。我問他怎麼解決的,他都是回答「我告訴了老師」。我問他老師怎麼處理的,開始的回答都是老師批評了他。慢慢的,兒子的回答變成了「老師沒說什麼」。


所以,我在思考是不是要轉變我的教育方式。而促成我轉變的是中班有次學期末放假我和老師的一次簡短交談。

兒子中班放假的前一天我去接他,因為一個學期又過去了,我想大概了解下情況。於是我問老師他這個學期有沒有什麼大的毛病。老師說他樂於幫助同學,也不找事,唯一的問題就是愛告狀。老師說後來就給他說讓他自己解決。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發現了,因為平時帶他出去玩,如果有人找他事,他就會來告狀。我在思考怎麼告訴他要自己解決的同時也在反思這個習慣養成的根源。

  1. 從還沒上幼兒園,我就開始耳提面命的灌輸不要動手的思想,上了幼兒園,更是說出現問題找老師。
  2. 幼兒園老師小班的時候也是不斷強調,出現問題給老師說,不要自己去解決。現在大點了,開始培養他們自主解決問題能力。但是他一下轉變不過來。
  3. 我帶他時間居多,而我又是個不懂說「不」的人。所以從小出去帶他玩,碰到別的小朋友搶玩具什麼的就會笑笑說讓小朋友玩一會兒。所以他不會去搶回來,不會自己解決。

以後有什麼問題自己解決,老師有時候管不過來。有人打了你或者推了你,當時就很認真告訴他,如果再有第二次直接還回去。不要等第二天或者後面翻舊帳,當時就解決了。

這就是後來我又給他灌輸的思想。因為我覺得,如果有小朋友在你警告之後還對你動手動腳,那麼就不應該客氣。不然他以為你不會還手好欺負。

不告訴老師的原因是老師現在讓自己解決問題,二是給老師說了之後,老師充其量就是批評一下那個孩子。沒有實質性作用,因為有的孩子特別皮,老師說了跟沒事樣。他會覺得沒什麼損失。下次可能還會欺負你。


當然我說這些的前提一是別人先找事。二是他警告過一次之後。我不希望孩子以後養成暴力的性格,但我更不希望他以後受欺負,不懂得保護自己。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而這一點,我們應該從孩子開始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就需要讓他明白。所以,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做?

  • 首先,要學會大度,在遇到別人欺負的時候,必須先嚴肅、堅決、正面的告訴他不能這樣做。不要躲閃,不要忍氣吞聲,更不要咄咄逼人。
  • 如果在警告後還會繼續欺負,如果和對方力量懸殊不大就應該自己打過去,自己解決,讓他們意識到你不是好欺負的,不能繼續欺負你。


  • 如果看到對方和你力量懸殊太大,就及時像周圍的老師、家人等尋求幫助。
  • 一定記住以後發生欺凌事情的都要告訴父母。父母平時也要適當衡量下什麼時候該插手。
  • 要有自信,在思想上強大自己。面對受欺負或者欺凌時不要退縮。
  • 強身壯體,鍛鍊身體,才不會輕易讓別跟欺負。
  • 在孩子的心中,永遠是愛憎分明,他們對愛他的人充滿著好感,而對傷害她的人也要學會適當回擊,這個時候家長的責任尤為重要。因為攻擊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因此需要家長去教化管理,去引導。
  • 父母要養成和孩子溝通解決問題的習慣,哪怕自己已經決定了,也要和孩子商量,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 在孩子還沒有能力完全辨別好壞時,需要家長引導,多接近家教好,有責任感的小朋友,遠離愛惹是生非的孩子。


老大現在在外面玩的時候我完全不用擔心了。他不會去找別人事,但是他會維護自己利益。有時候處理起來度可能把握不好,以後的路上還要根據具體情況給他灌輸、引導正確的做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的路上,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園裡能安安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和生活,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辱傷害。可現實是,雖然在各部門及學校和老師的努力下,這些現象有所減少,但畢竟還是有管理的盲區,還是有極個別家長的教育問題,校園欺凌或多或少還是存在。那麼,面對有可能發生的校園欺凌現象,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 面對校園欺凌,你該如何做?
    被霸凌者往往內心很痛苦,在外界尋找不到支持,自身的力量又不足以和霸凌者抗衡,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些校園欺凌事件。當然不止我們國家,在每個國家都會遇到校園欺凌事件。2015年6月 日本政府公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在為期6年 的追蹤調查中,發現近九成學生曾遭遇過校園欺凌。
  • 校園欺凌屢見不鮮,父母真想保護好孩子,要教會他們這3招
    導讀:校園欺凌屢見不鮮,父母真想保護好孩子,要教會他們這3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校園欺凌屢見不鮮,父母真想保護好孩子,要教會他們這3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
    開學之際,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越來越多的人已開始重視 「校園欺凌」事件,我們都有孩子,都會擔心!常被欺凌的時間:上學入校前、課餘休息時間、放學後。常被欺凌地點:無人區、校內陰暗處、宿舍、衛生間、校外偏僻處。如何教育孩子避免被欺凌?第一,來自家長的教育1.家長要和孩子做好溝通,時常關心孩子在校情況,教育孩子要自信,在受到威脅與暴力時,不要害怕,要勇敢說出來。
  • 面對校園欺凌 該怎麼辦?
    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校園欺凌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如何減少校園欺凌事件?在2020年河北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校長婁延果與省政協委員,滄州市第十四中學校長魏桂榮就此問題發表了看法。省政協委員、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校長婁延果。
  • 面對校園欺凌要勇敢說不,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解決辦法你知道嗎?
    ——含義來源於網絡少年的你播出後,校園欺凌再一起衝上熱搜,最近幾年有關校園欺凌的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這問題早已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全民都要重視的問題,校園原本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但是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的寧靜,也許只是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會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的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這一切早已不是單純的學生打鬧問題了
  • 面對諸多校園欺凌事件,你該這樣教育保護自己的孩子
    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叫做「校園欺凌」,我看過很多部校園欺凌的電影,每次都是哭著出來的,我很心疼他們,也很心疼過去的自己。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只因心善將自己的衣服蓋在了跳樓同學胡小蝶的屍體上,卻成為了下一個被欺凌對象。
  •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日前,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對天津市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做了一次調查和研究。據了解,此次調查隨機抽取了天津市2390名中小學生。其中,包括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那麼,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如何?孩子被欺凌後,學校、老師和家長又該如何應對?
  • 面對校園欺凌,十招告訴孩子如何正確應對!
    緬懷逝者之際,校園欺凌事件值得每一個家長重視和深思。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在校園被欺凌?如果孩子遭遇欺凌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應對呢?如果家長能夠提早進行正確疏導,防患於未然,孩子不僅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而且還會藉此學會以同理心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同學關係問題,從而擁有更主動、更積極的人生。
  • 面對校園欺凌,父母該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自從去年《少年的你》上映,大家終於明白「校園欺凌」並不只是大家口中的小打小鬧那麼簡單。校園霸凌在我國已經十分普遍,揪頭髮、扇耳光、下跪已經是家常便飯;拳打腳踢,語言侮辱,頭浸髒水是基本手段;老師家長眼中的「孩子之間的鬧著玩」,卻有可能讓孩子深陷自卑、恐懼、絕望、不安、焦慮、抑鬱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 校園欺凌到底該如何解決?怎樣才能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校園暴力一直是我們關心的話題,近年來,校園屢次發生欺凌行為,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校園欺凌到底該如何解決呢?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多發生在校園或校園周邊,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
  • 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除了對兇手的譴責,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同情,還給我們做父母的敲了個警鐘,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該怎麼預防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做,孩子該怎麼做?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的關心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普遍得多。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注重平時的案例警示教育,樹立正氣,嚴懲不良行為。建立預防、應急處置等預案,健全舉報、懲戒等措施,聘請法制輔導員進行風險預警機制,加強普法宣傳和心理疏導,安全巡視重點防查,全員參與淨化校園環境,綜合有效管控,及時發現有效遏制校園欺凌暴力的苗頭,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 面對校園欺凌,家長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反擊?打回去不是最好的辦法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除了在教育過程中,去引導小學生健康發展,更要去教會他們怎麼保護自己,面對欺凌正確的反擊。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受到欺凌的學生,幾乎都沒有得到家長的保護。「就是孩子的玩笑」、「別人怎麼專打你呢」、「小打小鬧,你去告訴老師就好了」,於是本該我們重視的校園欺凌,在家長眼裡都變成了理所應當。
  • 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面對校園欺凌家長該怎麼辦?
    被打的男生在被擊中腿部後痛苦哀嚎倒地,然而施暴人卻不為所動,而是扯過校服將該男生頭部包裹,並繼續對頭猛擊。據知情人透露,這段視頻是打人學生拍攝並傳到群裡。打人事件發生後,教育部門已第一時間介入處理,已對打人者和校方作出相應處置。針對媒體報導的第二起打人事件,當地也已介入調查。
  • 「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原標題:「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檢察官你好,我遭受到了語言欺凌!因為我長得胖了點,有的同學就嘲笑我是『曲美』,我聽了很難受,現在覺都睡不好,我該怎麼辦呢?」  「這種言語上的欺凌一般不構成犯罪,重要的是我們心理上的調節和認識上的改變。
  • 孩子世界「隱秘的角落」!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家長該怎麼辦?
    家長棍棒式教育對孩子自尊心和性格的成長都是不利的,會導致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採取模仿家長行為的方式。2、個體層面冷眼旁觀校園欺凌的人,是對校園欺凌的放縱。有許多學生因為害怕被牽連,或者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面對校園欺凌選擇視而不見。
  • 孩子世界「隱秘的角落」!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家長該怎麼辦?
    2、個體層面冷眼旁觀校園欺凌的人,是對校園欺凌的放縱。有許多學生因為害怕被牽連,或者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面對校園欺凌選擇視而不見。道客君呼籲,每一次對校園欺凌的漠視,都是在對傷害說「yes」。在面對校園欺凌時,每一個在場的人都有義務及時制止。
  • 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孩子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既有善良和純真,也容易產生沒有由來的厭惡和恨意。人都有兩面,一面是天使,一面就是魔鬼。我們從小接受著「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孩子在我們心目中都是天使般的存在,他們的心靈也是純潔美好的。
  • 面對校園欺凌,班主任應該怎麼做
    那麼,作為班主任,面對校園欺凌,我們應該如何從積極應對呢? 如果玩笑中包含著惡意,故意令對方難堪,並且發展到侮辱對方,傷害到對方尊嚴的地步,這就發展成言語欺凌了。玩笑與欺凌有三個重要的區別,即「重複發生性、傷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 所以班主任應教育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把握好一個度,前提是尊重,其次要學會換位思考,最後還要因人而異。 三、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大人」?